8.3 印度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印度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三节 印度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 运用资料,说出印度目前的人口状况,举例说明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简要分析印度的主要农作物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运用相关资料,说明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印度的三大地形区。 印度的主要农作物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 【难点】 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印度的主要农作物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关系。 印度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指导法、材料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旁注
新课导入: 《西游记》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它是根据唐代高僧玄奘西行赴天竺取经的真实故事演绎而来的。玄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天竺,到了当时的佛学中心那烂陀寺。在此之前,我国称印度为“天竺”,玄奘将其译为“印度”,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提问:印度在亚洲的哪个分区?你知道印度在我国的哪个方向吗?玄奘去印度取经为什么向西出发?玄奘在印度会感受到什么样的气候? 导入: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印度。 新课讲授: 环节一:世界人口大国 (一)地理位置 阅读课本图8.25“印度的位置和地形”: 让学生在图上描出北回归线,引导学生说出印度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地跨南北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0°S—25°N之间,处于低纬度地带,大部分地处热带) 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喜马拉雅山脉、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引导学生说出印度的海陆位置。(印度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北靠地势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西临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南至印度洋) 让学生在图上找出与印度陆上相邻的国家、隔海相望的国家,描述它们与印度的相对位置。(印度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东北与孟加拉国、缅甸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南与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二)地形、河流 阅读课本图8.25“印度的位置和地形”: 让学生在图上找到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引导学生描述印度的地形特征。(南北高、中部低) 让学生指图找出印度河、恒河,提问学生分别说出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及流经的国家。(恒河和印度河都发源于我国喜马拉雅山区。恒河主要流经印度,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 练习:多媒体展示印度地形图,在图上填出印度的三大地形区。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让学生对比多媒体上的印度地形剖面图,说出课本上用来形容印度三大地形区的词语。(喜马拉雅山脉地势高峻,印度河—恒河平原广阔平坦,德干高原面积广大、低矮平缓) (三)人口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8.27“印度的人口数量变化(1950—2020年)”。教师提问:1950年印度的人口是多少?2020年印度的人口达到多少?1950年—2020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得出结论:印度人口增长迅速,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8.28“印度人口年龄构成(2020年)”。教师提问:印度的人口年龄构成中哪一年龄段占比最高?多媒体展示印度人口年龄构成和日本人口年龄构成,学生讨论回答对比两国的人口年龄构成有什么差异。(印度劳动人口比重大,数量多;日本老年人口比重大)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8.29“印度的人口密度(2020年)”,提出问题:印度处在亚洲人口分布的稠密区还是稀疏区?人口分布是否均衡?哪些地区人口分布最稠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图回答。 承转:印度庞大的人口数量,给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分组讨论:阅读课本活动“讨论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讨论印度人口众多带来的影响。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环节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承转:“民以食为天”,印度的人均粮食产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印度采取控制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解决人多粮少的问题。印度还要稳定和增加粮食生产,粮食生产主要受哪些自然因素影响? (一)热带季风气候 多媒体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说出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多媒体展示印度1月、7月盛行风和降水量分布图,引导学生比较印度1月、7月的季风风向及降水量;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图8.30“南亚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让学生找出印度旱季、雨季的有关信息,归纳总结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包括季节、风向、风源地和降水情况。 承转:由上可见,印度的降水受季风影响,季风是不稳定的,降水不稳定,不稳定的降水对印度的农业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归纳印度旱涝灾害的原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结合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印度应对水旱灾害的对策。 (二)印度的粮食生产 承转:印度的稻米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它的水稻主要种植在哪些地区?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8.33“印度水稻和小麦的主要产区”;多媒体展示水稻和小麦的习性: 让学生对比课本图8.25“印度的位置和地形”,引导学生用方位词和地形区描述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平原和两侧沿海平原,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和恒河中上游) 让学生对比课本图8.31“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引导学生描述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与降水的关系。(水稻主要分布区年降水量,多在1000mm以上;小麦主要分布区年降水量,多在1000mm以下) 引导学生分析印度水稻和小麦主产区的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分组讨论:按照分析水稻、小麦主要分布区和地形、降水关系的方法,分析印度的主要经济作物棉花、黄麻、茶叶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让学生阅读课本思与学“印度为什么成为粮食出口大国”,知道印度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教师简述原因:耕地面积广,用于酿酒和饲养动物的粮食少,通过出口换取外汇。 环节三:发展迅速的服务外包产业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 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有哪些优势条件? 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涉及哪些业务领域? 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社会经发展有什么影响? 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面临哪些挑战?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印度的人口众多,2023年达到14.28亿。读印度的位置和地形图,完成1—2题。 1.关于印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印度北部,印度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 B.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位于恒河平原上 C.印度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D.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目前印度的人口状况对该国产生的影响有( ) ①劳动力充足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资源、环境压力大 ④劳动力素质高 ⑤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印度的小麦和水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是产量很不稳定。结合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完成3—5题。 3.图中四地最适宜种植水稻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导致印度粮食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粮食价格低 B.政府不重视农业 C.频发水旱灾害 D.劳动力不足 5.目前,印度粮食生产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 ) A.耕地面积少 B.粮食单产太低 C.生产方式落后 D.人口多且增长过快 谷歌宣布在印度建立AI实验室,致力服务当地农业、医疗、教育,并承诺将在印度扩大AI洪水警报系统,通过智能手机或志愿者向附近居民发出洪水警告。读印度1月、7月盛行风图和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6—7题。 6.印度洪水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A.西南季风不稳定 B.东北季风不稳定 C.东南季风不稳定 D.西北季风不稳定 7.印度吸引谷歌投资建设AI实验室的有利条件是( ) ①信息技术发展早 ②英语普及 ③劳动力成本高 ④人力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C 2.A 3.B 4.C 5.D 6.A 7.C 多媒体展示玄奘西行路线示意图,跨学科融合历史知识。 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通过该国家的经纬度地图和在世界的位置图。 培养“区域位置”概念。 气候放下一个知识点农业生产重点讲解。 得出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两个方面的结论。 回顾日本的人口状况和带来的问题。 辩证看待人口问题。 承上启下。 利用图像信息,总结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东南亚这节已经了解了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学习该部分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时,将水稻和小麦对比学习,突出其生长习性的差异,一个喜温喜湿,一个喜凉耐旱。抓住这个特点,再将农作物的分布和气候、地形的分布联系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部分内容较简单,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即可。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