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节 俄罗斯教学目标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俄罗斯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存在的差异。3.掌握俄罗斯发展中的工业、农业、交通的特点。4.掌握俄罗斯人口、城市的特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俄罗斯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存在的差异。3.俄罗斯发展中的工业、农业、交通的特点。4.俄罗斯人口、城市的特征。【教学难点】俄罗斯的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的关系。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展示:一些俄罗斯代表性的建筑、艺术、人物等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内容反映的是哪个国家,引入新课。【新知讲解】一、地大物博讲述:俄罗斯陆地总面积1709.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展示:俄罗斯地图。提问:说一说俄罗斯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邻国。学生读图回答。明确:半球位置:地跨东、西半球;纬度位置:大致位于50°N~70°N之间,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北部一小部分位于北寒带;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黑海、里海。邻国:陆上邻国有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隔白令海峡与美国的阿拉斯加相望。展示:俄罗斯地形分布图。提问:从图中找出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乌拉尔河、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说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分布,判断俄罗斯的地势特点。学生读图思考回答。明确:俄罗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其中平原和丘陵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俄罗斯地市东高西低。提问:说出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的河流流向、注入的海洋,说出判断依据。学生读图思考回答。明确:欧洲部分:伏尔加河(母亲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亚洲部分: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判断依据为流经地区的地势起伏特点。总结:俄罗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广阔,地势东高西低。俄罗斯河流众多,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俄罗斯的母亲河。过渡:俄罗斯的这种地形特点及地理位置特点,对气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展示: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问:俄罗斯分布最广最突出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是?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明确: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降水稀少,集中在夏季。提问: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图回答。明确: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比较温和,是温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伯利亚地区常年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影响,气候寒冷。北冰洋沿岸地区纬度较高,许多地方在北极圈以北,是终年严寒的寒带气候。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还有小部分温带季风气候。活动:根据上扬斯克与莫斯科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比较两地的气候特点?分析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明确:相似: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差异:上扬斯克冬季更冷更长,夏季更短,降水更少,降水更为集中。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补充:俄罗斯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藏量大,自给程度高。过渡: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俄罗斯会发展处什么样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呢?二、发展中的经济讲述: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能源、冶金、机械、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部门占据突出地位。俄罗斯不少轻工业产品仍需进口,近年来俄罗斯积极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工业,工业结构得到改善。展示:俄罗斯主要矿产和工业区分布图。提问:找出主要的俄罗斯工业区和主要矿产。工业区与资源分布有什么关系?学生读图回答。明确:主要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主要矿产: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田、伏尔加—乌拉尔油气田、秋明油田。工业区分布靠近资源产区。展示:俄罗斯土地利用类型和部分农作物分布图。提问: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在哪里?学生读图回答。明确:俄罗斯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谷物、马铃薯、亚麻、甜菜、向日葵等。畜牧业以饲养牛、猪、羊为主。东欧平原南部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全国主要的农业区。提问:分析俄罗斯农业区分布在东欧平原南部的主要原因。学生讨论回答。明确:①受大西洋的影响,气温比较温和;②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水源充足;③东欧平原地形平坦,便于发展农业;④人口众多,市场大。展示:俄罗斯主要矿产和工业区分布图。讲述:俄罗斯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以及管道运输都很发达。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其中,铁路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在欧洲部分较密集。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贯亚欧大陆,是第一条亚欧大陆桥。活动:完成下列问题。(1)找出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港口城市。想一想,俄罗斯北部有漫长的海岸线,为什么港口却相当少?(2)俄罗斯油气管道的分布有何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归纳俄罗斯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举例说明铁路与城市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回答。明确:(1)由于北冰洋沿岸气候寒冷,结冰期长,沿岸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对外联系少等原因,港口相当少。(2)特点:以秋明油田为中心,向西、向西南、向东南、向北放射状通向边境和港口城市,管线经过各工业区附近。原因:①秋明油田及附近地区油气资源量大,消费少,是俄罗斯主要油气资源的输出地;②俄罗斯生产的油气资源一部分满足各工业区的需求外,有大量输往国外,一部分向西、西南直接通过管道输往欧洲其他国家,一部分通过管道向东南输往东亚各国,一部分先通过管道输往港口,再通过邮轮输往世界各地。(3)特点:欧洲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稀疏,呈东西向分布在南部地区。空间分布关系: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大多沿铁路线分布,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几乎所有的城市均沿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线分布,许多铁路交通枢纽形成重要城市。三、人口与城市展示:俄罗斯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提问:俄罗斯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明确:俄罗斯大部分人口分布在欧洲部分,因为东欧平原更适宜人类居住,乌拉尔山脉以东大多为高原山地自然环境恶劣。补充: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俄罗斯族占77.7%。2021年,俄罗斯人口1.43亿人。近4/5的人口和大多数城市分布在欧洲部分。展示:莫斯科城市交通网络示意图。讲述: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中部,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城市主要道路以克里姆林宫和红场为中心,呈放射状、环状分布。展示:俄罗斯三大港口城市及新西伯利亚城市景观图。讲述: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为全国第二大城市和著名海港。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内,是濒临北冰洋的最大城市和重要的不冻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为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新西伯利亚为西伯利亚地区的中心城市,以机械制造、钢铁工业著称。【课堂练习】1.俄罗斯的大部分国土和人口分别位于( )A.亚洲、亚洲 B.欧洲、欧洲 C.欧洲、亚洲 D.亚洲、欧洲2.下图为“俄罗斯沿6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下列对于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的判断,错误的是( )A.①是东欧平原 B.②是西西伯利亚平原C.③是中西伯利亚高原 D.④是东西伯利亚高原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与河流和谐相处。图1为“俄罗斯地形分布图”,图2为“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图及莫斯科、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3~5题。图1 图23.下列关于俄罗斯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自南向北流 B.都属于外流河C.勒拿河结冰期最短 D.鄂毕河中下游水流平稳4.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且纬度位置较高的国家,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B.全年温和,降水均匀C.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影响莫斯科和雅库茨克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6.俄罗斯重工业发达的重要原因是( )A.地势开阔平坦 B.国土地域辽阔 C.地处高纬度地区 D.矿产资源丰富读“俄罗斯略图”,完成7~9题。7.读图可知,俄罗斯铁路干线分布较密集的地区是(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8.该地区铁路干线分布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少 B.经济发达 C.地形平坦 D.矿产资源丰富9.图中数字序号与其所代表的城市及其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圣彼得堡——首都 B.②——莫斯科——最大工业城市C.③——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北冰洋沿岸港口 D.④——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港答案:1.D 2.D 3.D 4.C 5.C 6.D 7.A 8.B 9.D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到俄罗斯纬度较高,气候比较严寒,进而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我们通过读图了解了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特点,知道了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理解了俄罗斯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了解了俄罗斯的工业、农牧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概况,及人口、城市分布情况,理解了俄罗斯的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的关系。板书设计第三节 俄罗斯一、地大物博1.地理位置2.邻国3.地形类型及分布特点4.河流分布及流向等5.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6.自然资源丰富二、发展中的经济1.工业发展概况及工业区分布2.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畜产及主要农业区3.交通运输发达,港口、管道、铁路线分布特点及原因三、人口与城市1.人口:数量、分布2.城市:首都莫斯科、三大港口城市(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新西伯利亚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