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学目标
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3.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塔里木盆地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
2.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
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我国的沙漠小镇——塔中镇,简单介绍了塔里木盆地中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思考在沙漠中建设塔中镇的原因,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学习新课】
一、沙漠和戈壁广布
(教师)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和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引导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描述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并通过塔里木盆地的海陆位置、地形,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
(学生)海陆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陆因素),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地形因素),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老师)塔里木盆地戈壁、沙漠广布,人迹罕至。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戈壁、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是否有人类活动呢?
(学生)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当地人们就生活在这些绿洲中。
(活动)阅读教材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3)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总结:
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2)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3)沟通南北疆;开发油气资源。
过渡: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西部油气资源逐渐被开发,目前塔里木盆地已经建设了十几座油气田。
二、油气资源的开发
(老师)展示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图,油气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什么位置?储量如何?
(学生)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北部、中部和西部等地区。
过渡:三条沙漠公路的修建让资源走出沙漠,而西气东输工程则是让资源走向全国。下面认识一下西气东输工程。
(老师)展示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线路图,找出西气东输工程的两条线,每条线的起始点,并讨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学生)一线:轮南油气田—上海。途径省区: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
二线:霍尔果斯口岸—广州。途径省区:新、甘、宁、陕、豫、鄂、赣、粤。
意义:西部:使得西部地区天然资源得到开发,增加西北地区的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东部:缓解东部能源短缺问题,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
(活动)阅读两则资料,讨论在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是怎样得以体现的。
(学生)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沿线28米宽的施工区域,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这些做法有利于保护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
总结: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并加强绿洲的环境保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同时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第一部分描述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突出它干旱的特点,并通过活动分析说明自然环境对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影响;第二部分突出其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彰显“宝地”。这两部分彼此之间具有关联性,并以递进的形式呈现,始终贯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在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沙漠和戈壁广布
1.位置
2.自然环境
3.绿洲
二、油气资源的开发
1.丰富的油气资源
2.西气东输工程
3.生态环境保护
随堂练习
1.右面所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说明塔里木盆
地(  )
A.油气资源丰富 B.是“丝绸走廊”
C.降水稀少 D.地势平坦
2.读“塔里木盆地地形图”,该地的城市和人
口集中分布在盆地周围的绿洲,主要影响因
素是(  )
A.矿产 B.水源 C.地形 D.交通
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途经7个省级行政区
域。该工程建设对沿途地区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A.密切新疆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短缺的局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
4.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范围,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这些做法有利于( )
A.促进工程沿线地区石化工业的发展
B.保证工程沿线地区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C.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D.保护工程沿线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答案:
1.C 2.B 3.C 4.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