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4.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东北三省的农业与工业的地位与发展条件。
【教学难点】
1.东北三省地理特征的分析。
2.工农业发展的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说到东北三省,同学们知道包含哪几个省吗 在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图中找一找。
学生读图。
(教师)出示长白山和黑龙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北三省,学习它的自然环境、农业和工业。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东北三省,你会选择什么颜色?
【学习新课】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提问)出示东北三省地形图。你们能在地形图中找到长白山吗?除了长白山还有哪些山脉?
学生读图,并在地图中圈画地理事物。
(教师)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座山脉犹如一个马蹄坐落在这里,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森林资源丰富。山地间还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是这里所有平原的统称,它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活动)出示东北三省地形图。学生读图,找出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
(教师)这里河流众多,我们一起来找找。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条河流共同冲积形成了三江平原。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松花江和嫩江冲积形成了松嫩平原,辽河冲积形成了辽河平原。其中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是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界河。东南部还有图们江、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两国的界河。马蹄形的山脉环绕着广阔的平原,河流在山脉、平原间流淌,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过渡)在东北三省,这里的白不止有长白山,还有什么呢?让我们在视频中寻找答案(播放视频)。在七台河,白是指冰雪,冰雪为七台河带来了新的活力。伴随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冰雪运动的热潮从七台河向全国蔓延开来。冰雪运动让东北三省又火起来了,那东北三省发展冰雪运动的优势是什么呢?这就要从它的气候说起。
(提问)出示中国气候类型图、东北三省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东北三省的气候属于什么类型?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教师)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东北三省的气温分布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因为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因为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展示)亚洲冬季风图、东北三省干湿地图。
(教师)由于这里纬度较高又紧邻亚洲北部冬季风源地,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所以比较冷;又由于距海较近,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雪较多;再加上气温低,地表蒸发弱,所以比较湿润。因此,我们可以用冷湿来概括它的气候特点。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过渡)在这种冷湿气候影响下,有一种黑正在慢慢形成,请看图片。
(展示)黑土地、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东北平原丰收照片。
(教师)正是这片黑土地,黑土是东北平原最宝贵的农业资源。这里的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
在东北平原的北部,这片黑土本是一片荒芜的湿地,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后来在一代代垦荒人的努力下变成如今富饶的北大仓,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提问)出示气候资料图、黑土分布图、东北平原土地利用图、机械收割图、东北三省和其他地区人口面积对比图。从莽莽荒原到万顷良田,东北平原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具有怎样的优势呢?
(过渡)其中气候、土壤、地形属于自然条件,机械化水平高和地广人稀属于社会条件。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东北平原的农业发展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环境既提供了发展农业的优势,也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农业生产。
(提问)出示东北三省气温分布图、农业抗寒图,说说东北三省发展农业不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提问)如今的北大仓已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但国家却决定停止开荒,这是为什么?
经过大面积的开垦,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但黑土流失严重,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只有坚持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相结合,农业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师)展示湿地自然保护区图片。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目前东北三省已经有5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东北的美又添了新色彩。
(过渡)同学们,还记的七台河吗?让我们再次回到七台河,因为这里还有另外一种黑——煤炭。七台河煤炭资源丰富、铁路交通便利,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大力发展煤炭工业,因煤而兴,由此可见,矿产资源在一个城市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活动)出示东北三省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同学们找一找东北三省有哪些矿产资源。
(教师)通过读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我们会发现,东北三省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不仅种类多,储量也大。
(活动)读课本图6.20,假设你是东北三省工业负责人,你会利用这些矿产资源发展什么工业部门呢?
读图得出伊春工业结构以木材以及林产品加工和家具制造为主,因为伊春位于小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
读图可知大庆的工业结构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为主,结合图可以看出这里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读图可知鞍山工业结构以钢铁、机械制造和非金属矿物加工为主,其中钢铁、机械制造占比重大。原因是因为鞍山铁矿资源丰富。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东北三省很多工业中心都分布在资源附近。
(展示)东北三省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和东北三省交通图。
(教师)东北三省有很多工业依托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东北三省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重工业体系长期发展以矿产资源为主,为东北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会产生哪些问题呢?
从20世纪90年起,由于产业结构单一、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枯竭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明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也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
(展示)七台河前后对比照片。
(教师)七台河就是城市转型最好的例子。秉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趁着北京冬奥的东风,曾经的“煤城”,如今以冰雪体育项目闻名世界。
如今的东北三省在依托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技术与创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加速产业转型努力让老工业基地再现生机。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一黑一白学习了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农业和工业。学习自然环境时认识到了纬度、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学习农业时认识到地形、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学习工业时认识到资源对工业发展的影响,由此可见各个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学会用综合思维看待问题。
板书设计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范围:黑龙江、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与河流:山环水绕
3.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较多且集中在夏季,冬季以降雪为主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
2.农业发展的条件:人口、河流、气候、科技……
3.生态问题:湿地锐减、生态恶化
4.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发展条件:资源、科技、政策等
2.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
3.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随堂练习
下图示意东北地区,读图完成1—3题。
1.该地区主要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
A.湘、鄂、赣 B.陕、甘、宁 C.黑、吉、辽 D.川、渝、藏
2.该地区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平原、山地 B.盆地、丘陵 C.高原、山地 D.平原、高原
3.关于该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高纬地区,炎热干燥
B.地势陡峻,山高谷深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土壤贫瘠,森林广布
读“东北地区相关信息示意图”(如图),完成4—6题。
4.图中甲地区(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人均耕地面积大 B.消费市场广阔
C.机械化程度高 D.水源较充足
5.以下关于东北三省工业发展优势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交通便利 ②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③新中国的“重工业摇篮” ④气候湿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发展低耗能产业
②弱化农业发展,扶持工业发展
③调整能源结构,进口煤炭等能源
④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加值的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ACB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