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2课时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2课时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

资源简介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青藏地区图和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2.运用相关地图和资料,说出青藏地区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运用图文材料并结合实例,分析青藏地区修建铁路可能遇到的困难和修建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高寒的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
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青藏高原》。
在激荡高亢的歌声中,我们感受到了青藏高原令人神往的高原风光。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青藏高原。
【授课】
一、自然概况
(展示)青藏地区主要的山脉
(提问)哪些山脉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学生读图找出青藏地区的主要的山脉并回答)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
(提问)青藏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区?(学生读图回答)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青海以及四川的西部。指导学生找到西藏的首府拉萨和青海的省会西宁。
(提问)青藏地区有哪些地形类型呢?(学生回答)
有山地、高原、盆地。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提问)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河流。想一想,为什么青藏地区会成为这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青藏地区是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原因: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夏季冰雪融化水由高原上向下流淌,为河湖提供水源,使青藏高原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活动1)(提问)青海省南部为什么被称为“三江源地区”?(学生回答)
青海省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所以被称为“三江源地区”。
(提问)青藏地区有哪些珍稀野生动物?(学生回答)
展示图片:珍稀野生动物:野牦牛、藏羚羊、雪豹、野驴等。
(提问)为什么要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学生回答)
三江源自然保护自然环境严酷,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主要表现为:湖泊萎缩、湿地退化、江河径流量减少、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等。因而,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活动2)展示那曲和同纬度的南京的纬度、海拔、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对比图。
(提问)那曲和同纬度的南京相比,产生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导致气温低,这也是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
二、河谷农业
(提问)由于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影响,农业会分布在哪里?(学生回答)
由于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影响,农业一般分布在海拔较低、风力较小、有水源的河谷地带,如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谷地。
(提问)青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学生回答)
有小麦、青稞、油菜、豌豆等
(活动3)议一议:青藏高原青稞和小麦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一是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物;二是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三、牧业
(提问)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高寒牧场,你们知道有哪些代表性畜种吗?(学生回答)
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播放视频:牦牛——“高原之舟”。
四、矿产资源
(展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
(提问)柴达木盆地有哪些资源?(学生回答)
有天然气、煤、石油、石棉、铅锌、钾盐等。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察尔汗盐湖。
柴达木盆地由于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因此,有“聚宝盆”之称。目前,已在盆地内的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我国最大的钾肥厂。
五、交通
(过渡)青藏地区从过去的溜索逐步发展到现在的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交通运输状况大为改善。
(展示)青藏铁路起止点图。
(提问)找出川藏公路、滇藏公路、新藏公路、中尼公路、青藏公路,并说出起止点。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该铁路东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千米。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克服了三大困难:高寒缺氧、长年冻土、生态脆弱。
六、民族
(提问)青藏地区主要有哪些民族?(学生回答)
藏族和珞巴族。青藏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多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列表比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特征 高原和平原为主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高原和盆地为主 青藏高原为主体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主要河流 黄河、海河、黑龙江等 长江、珠江 塔里木河 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
主要矿产 煤、铁、石油等 有色金属 煤、石油、天然气 盐、石油、天然气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 小麦、棉花、甜菜、瓜果等 小麦、青稞、油菜、豌豆等
(活动4)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完成下列任务。
①来到哈尔滨的冰雕公园,就像走进了神话中的水晶宫。哈尔滨的冰雕在露天里能够保存比较长的时间,这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
②在云贵高原,无论干农活,还是去赶集,背篓是农民常备的用具。当地人使用背篓的习惯,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
③蒙古包是蒙古族等草原特异居住的帐篷,它易于拆卸、搬运和安装。这种传统民居与牧区的自然环境及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④藏族同胞穿外衣时,喜欢只穿左边的衣袖而把右臂露在外面。这样的穿着习惯与青藏高原上的气温变化特点有什么关系?(昼夜温差大)
课堂小结
本节课突出特点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且补充了一些视频资料,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青藏地区有了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重点理解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对对本地区农业的影响。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