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

资源简介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评价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归纳分析区域优势条件的方法。
2.运用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了解广州、深圳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感受祖国的经济发展,进而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外向型经济。
【教学难点】
外向型经济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图片:广州、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这些图片都属于珠江三角洲区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特点。
【授课】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活动)出示地图资料,让学生看图说说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特征。(学生读图描述)
答案:
1.位置特征
纬度位置:热带及亚热带。
海陆位置:位于中国的南部沿海,珠江下游,南临南海。
相对位置: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南海相望。
2.区域范围: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3.地形特征:珠江三角洲周围是丘陵、山地,中部除少量低山外,大部分是平原,土壤肥沃。
4.气候特征:珠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5.珠江水系的主要支流及水文特征:主要支流有西江、北江、东江,径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小结: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热丰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水运条件。
(活动)1.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的“南大门”,运用地图说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查阅相关资料,说一说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学生讨论回答)
答案:
1.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齐全,交通便利。
2.国家优惠的发展政策(资金扶持);濒临南海,水陆交通便利;毗临港澳,靠近东南亚,有利于吸引外资;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华侨众多,是著名的侨乡。
播放视频:《广东省——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拓展延伸)
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2009年1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规划范围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促进珠江三角洲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作用。
2.著名的侨乡——广东省
广东省自古就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最早、最多的省份,近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重点侨乡。华侨、华人众多,归侨、侨眷人数也居全国首位。
广东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人数近3000万人,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和地区。
广大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历来具有念祖爱乡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纷纷到广东省各地投资兴企,“珠三角”的“三资”企业已成为广东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一)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珠江三角洲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
(活动)1.人们常将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形象地概括为“引进来,走出去”。结合你的了解,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2.根据下列材料,从出口产品和出口额两个方面,说说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
1978年,东莞市主要出口产品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约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95%;1990年,主要出口产品为轻纺产品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其中轻纺产品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一半以上;2010年,出口产品主要为工业产品,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等。(学生讨论回答)
答案:
1.“引进来”是指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走出去”是指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外贸出口总额增大。
2.
时间 出口产品
1978年 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1990年 轻纺产品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2010年 工业产品,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动数据处理及其零部件等
(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不同年份的出口额,教材55页表格。(学生分析图表)
分析图表可以看出,东莞市1978年的出口额为0.39亿美元,2010年的出口额为696亿美元,增长了约1785倍。表明东莞市的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二)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
广州:
1.广州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
2.广州是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首位。
3.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汽车、电子、石油化学、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4.广州长期作为外贸通商口岸,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巨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新兴的国际航空枢纽。
5.广州文化教育发达,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等蜚声海内外。
(播放)视频《广州——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图片粤菜、粤剧、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画派。
深圳:
1.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2.深圳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展示)图片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和改革开放后的深圳、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蛇口和现在的深圳蛇口。
(三)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升级
1.珠江三角洲区域总体上形成了以电子、家电、机械、汽车、服饰、食品等部门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商贸金融、交通、物流、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2.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视产业升级,强调区域创新,注重加强与香港、澳门的联系,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
(活动)看图说一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对各自生活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学生讨论回答)
大桥建成后,从香港到珠海的车程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左右。港珠澳大桥的兴建,加强了珠江口东岸与西岸的联系,有利于形成深港、广佛、珠澳核心都市圈。
(拓展)广东省东莞市
东莞市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北接广州,南连深圳。东莞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东莞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全球500强企业45家,境外上市公司800多家,投资者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对教材知识进行了拓展。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对外开放后的经济巨变,以此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的是,课件要与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多让学生活动发言,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