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宁德市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B 2.D 3.D 4.B 5.D 6.B 7.C 8.A 9.B 10.B11.C 12.D 13.A 14.D 15.D 16.C 17.B 18.C 19.D 20.D21.A 22.A 23.C 24.C 25.C二、非选择题(本题 9 小题,每空 1 分,共 50 分)26.(4 分)(1)× (2)√ (3)× (4)√27.(6 分)(1)脊柱 贝壳 鳍 (2)目、属 大黄鱼(3)身体和附肢分节28.(8 分)(1)被子植物 种子有果皮包被(有果实/有花)Ⅱ 母体(2)蛹 完全变态 (3)节肢 外骨骼29.(6 分)(1)若虫 没有翅,只能跳跃,活动范围小,便于集中消灭(合理给分)(2)环境影响生物 (3)气味(4)寄生 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合理给分)30.(6分)(1)胎生 (2)先天性行为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3)生物种类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4)传粉、传播种子{#{QQABIYCkxgiQgBYACB5KUQUSCUqQkJISLWgOxQAeOAQKCYFIBIA=}#}31.(7分) (1)真核 孢子 (2)c (3)防止杂菌干扰(4)叶绿体 香灰菌 分解者32.(5 分)(1)细菌 (2)二 相似(3)细胞 自己33.(8分)(1)干涸速率 水量始终维持在 8 L(不去除水量/水位恒定) 选取体型大小相似的黑斑侧褶蛙蝌蚪(每缸各用 20只/用相同玻璃缸)减小实验偶然性(2)栖息地干涸会加速黑斑侧褶蛙的变态发育(1分),干涸速率的快慢对黑斑侧褶蛙的变态发育无明显影响(1分) (3)降低(4)随着干涸速率的增加,肺的湿重系数显著下降{#{QQABIYCkxgiQgBYACB5KUQUSCUqQkJISLWgOxQAeOAQKCYFIBIA=}#}宁德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质量检测生 物 学 试 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1.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选择题的答题区域内填涂答案。2.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3.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齐民要术》中有记载制作泡菜的方法,制作泡菜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A.酵母菌 B.乳酸菌 C.黄曲霉菌 D.链球菌2.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A.界 B.目 C.属 D.种3.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是A.关节和骨 B.骨、神经和肌肉C.关节和肌肉 D.骨、关节和肌肉4.护林员在野外发现了如图所示的动物颌骨,下列动物有这种颌骨的是A.野牦牛 B.雪豹C.藏羚羊 D.野马5.小宁发现家中存放的橘子上长出了绿色的“霉斑”,这些“霉斑”是A.一个细菌 B.一个霉菌 C.细菌菌落 D.真菌菌落6.在夏天,受潮粮食比干燥粮食更容易发霉,这说明霉菌的生活需要A.光照 B.水分 C.氧气 D.二氧化碳研究团队在宁德南漈山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立春角蟾”。回答7-8题。7.立春角蟾的个体发育起点是A.精子 B.卵细胞 C.受精卵 D.蝌蚪8.立春角蟾的幼体和成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分别是A.鳃、肺 B.鳃、气管 C.皮肤、肺 D.皮肤、气管9.湿垃圾包括丢弃的果皮、剩菜等,可利用蚯蚓进行净化。下列对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腔肠动物 B.以湿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C.身体背腹扁平 D.可通过气管进行气体交换10.下列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行分裂生殖 B.能进行光合作用C.是单细胞生物 D.无成形的细胞核11.用如图所示的真空保鲜盒保存水果,能防止水果腐败的主要原理是A.防止水果中水分的蒸发B.防止水果中营养成分的流失C.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D.杀死保鲜盒内的细菌和真菌12.右图中的圆圈表示三种生物自身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可表示体温恒定 B.Ⅱ可表示终生生活在水中C.Ⅲ可表示用肺呼吸 D.Ⅳ可表示体内有脊柱13.鬣狗群体等级森严,集体捕食后首领能优先享用食物,可见鬣狗具有A.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领域行为14.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鲍鱼的壳(石决明)可入药 B.珊瑚虫形成的珊瑚礁可加固海岸C.蚊、螨叮咬人并能传播疾病 D.蛔虫寄生在人体内,对人体无害15.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草履虫分裂产生新个体 B.酵母菌的出芽生殖C.以黑枣为砧木嫁接柿树 D.向日葵的种子繁殖生物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我国发布的《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包括福寿螺、松材线虫、鳄雀鳝、巴西龟等。回答16-19题。16.福寿螺严重危害水稻等农作物,它属于A.爬行动物 B.两栖动物C.软体动物 D.环节动物17.松材线虫的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侵入松树体内大量繁殖,致其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松材线虫属于线虫动物 B.松材线虫与松树存在共生关系C.应加强松材线虫病检疫 D.松材线虫会导致松树产量降低18.鳄雀鳝是北美洲特有的巨型食肉鱼,入侵我国水域后,严重危害当地生态系统。下列关于鳄雀鳝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表覆羽 B.能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C.用鳃呼吸 D.能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19.巴西龟适应能力强,在我国缺少天敌,有人将弃养的巴西龟随意放生在河流中。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巴西龟体表覆盖角质的甲B.巴西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C.缺少天敌,无法控制巴西龟数量D.随意放生巴西龟是爱护动物的行为20.两栖类和鸟类在生殖发育方式上的共同点是A.变态发育 B.体内受精 C.体外受精 D.有性生殖21.鸟类繁殖行为中一定会有的行为是A.求偶、交配、产卵 B.筑巢、交配、产卵C.求偶、产卵、孵卵 D.产卵、孵卵、育雏22.下列属于我国珍稀鸟类的是A.朱鹮 B.江豚 C.大熊猫 D.扬子鳄23.同学们对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24.如图是小宁在观察鸡卵结构的过程中进行的操作和画出的鸡卵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按甲所示,可看到卵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其上有气孔B.按乙所示,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可看到一空腔,称为气室C.图丙中能为鸡卵的发育提供所需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②④D.图丙中①表示胚盘,含有细胞核,将来可能发育成雏鸡25.为指导人们科学佩戴口罩,研究人员将30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取样,接种到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48小时后,统计菌落数,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应选择位置、面积相同的口罩区域进行取样B.随着佩戴时长的增加,口罩内、外侧菌落数均明显增加 C.比较口罩内、外侧菌落数的变化,说明内侧环境能抑制细菌繁殖D.比较第4小时口罩内、外侧的菌落数,说明人们应定期更换口罩二、非选择题(本题8小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26.(4分)膝关节是人体结构最复杂的关节,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膝关节由股骨下端的关节头、胫骨上端的关节窝组成。( )(2)图中“?”表示关节软骨,起到减少摩擦、缓冲震荡等作用。( )(3)人体处于图中所示屈腿动作时,左腿的股四头肌收缩。( )(4)胫骨绕膝关节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27.(6分)随着人口的增长,海洋成为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以下是常见的海洋养殖动物分类表,据表回答:(1)若把缢蛏、鲍鱼和南美白对虾归为一类,大黄鱼和石斑鱼归为另一类,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是否有_______。前一类都有保护内部柔软器官的结构,如缢蛏具有_______;后一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2)表中缺少的分类等级是______,与石斑鱼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3)从动物的身体结构特征分析,南美白对虾比缢蛏运动更灵活的原因是_______。28.(8分)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重楼的需求也大幅递增。图1中Ⅰ、Ⅱ表示重楼的繁殖方式,图2表示危害重楼的金龟子的生殖发育过程。分析回答:(1)重楼属于_______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为迅速扩大重楼优良品种的繁殖量,应选用图中繁殖方式_______,其产生的后代只具有_______的遗传特性。(2)⑤期是指_______期,金龟子的发育方式为_______。(3)金龟子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动物,②-④期的幼虫会出现蜕皮现象,原因是其体表的_______会限制它的发育和长大。29.(6分)蝗虫因遮天蔽日、所向披靡的气势,曾被中国古人认为是“虫中之皇”。中科院科研人员薪火相传,续写治蝗、用蝗的传奇。(1)据①判断,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期,原因是_______。(2)②中控制飞蝗的方案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3)③中采取的方法是干扰了蝗虫通过_______传递信息,防止其聚群。(4)据④判断,生物防治利用了绿僵菌和蝗虫之间的_______关系,其优点是_______。30.(6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威胁野生动物生存。气候变暖,极地海冰逐渐消融、破碎的海冰可能导致海豹妈妈早产,且幼崽在没获得足够乳汁情况下就匆匆迁徙;异常高温、干旱会导致山火爆发,鸟类觅食更加困难,大量候鸟在迁徙途中饿死、坠落;因生境破碎、食物匮乏,野猪、猴子、梅花鹿、郊狼、蟒蛇、咸水鳄等野生动物入侵人类生活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会影响植物的繁衍生息,从而间接影响植物碳汇(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1)海豹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冰层破裂会增加新生幼崽的死亡率。(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候鸟的迁徙行为属于_______,鸟的飞行需要大量的能量,与之相适应的呼吸特征是_______。(3)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保护这些动物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4)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会影响植物的繁衍生息,原因是野生动物能帮助植物_______。31.(7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尝试种植银耳,步骤如下:(1)银耳菌属于_______(原核/真核)生物,它通过_______进行繁殖。(2)在菌棒上接种菌种的步骤是_______(填字母)。(3)步骤b的目的是_______。(4)银耳菌的细胞中没有_______(填细胞结构),主要利用_______提供的有机物生活,它们均作为_______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2.(5分)科学家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做了如下研究,分析回答。(1)实验①说明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比_______更小。(2)根据实验①的结果作出以下推测:推测一:该致病因子是一种能够繁殖的病原体;推测二:该致病因子是一种由病原体产生的致病毒素。实验②的结果不支持上述推测_______,理由是致病毒素的致病性和剂量有关,但实验中将大剂量稀释和未稀释的滤液分别接种健康植株后,植株患病程度_______。(3)科学家把这种病原体叫做“滤过性病毒”,无_______结构。实验中将滤液稀释后,病毒还能靠_______ (寄主细胞/自己)的遗传物质,利用寄主细胞提供的物质,制造出大量新个体,使植株患病。33.(8分)气候变暖会加速蝌蚪栖息地的干涸速率,严重影响其栖息地质量,影响蝌蚪的生长发育。科研人员选取体型大小相似的黑斑侧褶蛙蝌蚪480只,将每20只移至装有8L水的相同玻璃缸中,用去除水量的方式分别进行不同的干涸处理,每种处理方式设置6缸。一段时间后,统计变态时长及变态存活率,结果如下:(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为控制单一变量,实验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每种处理方式设置6缸,目的是_______。(2)由图甲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2分)(3)由图乙可知,干涸速率加快会_______幼蛙的存活率。(4)科研人员推测栖息地干涸速率加快会降低幼蛙的呼吸能力,不利于幼蛙成功登陆。进一步测定幼蛙的内脏器官湿重系数(%),结果如下表:内脏器官 内脏器官湿重系数(%)对照 慢速干涸 中速干涸 快速干涸心 0.47 0.4 0.35 0.37肝 3.45 3.8 3.63 3.28肺 1.12 0.89 0.86 0.82肾 1.42 1.43 1.45 1.36表中结果支持科研人员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25八上期末生物试题参考答案.pdf 福建省宁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