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未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未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池州市贵池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未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有关下图所示几种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山雀体温恒定,飞行时利用气囊辅助呼吸
B.水螅的身体具有三个胚层,运动能力弱
C.蝗虫体表有外套膜,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D.海龟能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属于两栖动物
2.下列常见食品与所用的保存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
①腊肉——高温灭菌法 ②水果——冷藏法 ③袋装茶叶——真空包装法
④罐头——巴氏消毒法 ⑤紫菜——脱水法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3.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借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下列不是“行为语言”的是( )
A.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 B.蜜蜂发现蜜源跳“圆形舞”
C.蚂蚁通过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4.如图为膝跳反射和膝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膝关节中的③从①内滑脱出来的现象叫脱臼
B.膝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的结构①有关
C.图中②内的滑液和④均可减小运动时的摩擦
D.当小腿弹起时,图中A处肌肉处于收缩状态
5.“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对古文中动物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蚯蚓身体没有脊柱,属于软体动物 B.蚯蚓主要依靠肌肉和刚毛配合在土壤中运动
C.螃蟹附肢分节,营寄生生活 D.蛇和鳝都是爬行动物
6.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内。航天员们历经120天完成了拟南芥和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关于拟南芥、水稻、生菜、小麦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等级 拟南芥、水稻、生菜和小麦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生菜 拟南齐
属 稻属 小麦属 莴苣属 耳芥属
科 禾本科 菊科 十字花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分类单位最小的是门,最大的是种
B.拟南芥与小麦的共同点比拟南芥与生菜的共同点多
C.水稻与小麦的亲缘关系比水稻与生菜的亲缘关系近
D.叶、根和花往往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7.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为地捕杀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8.下列诗句中,所描述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C.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9.学校拟进行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宣传活动,下列选题不合适的是( )
A.全球形成共识,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 B.各国加强交流,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C.个人力量虽小,也可用心保护身边生物 D.加强法治宣传,全社会一起关爱生物
10.小明外出游玩前,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说明他体内没有新冠病毒。关于新冠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核酸是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 B.新冠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C.新冠病毒的增殖方式为自我复制 D.核酸位于新冠病毒的细胞核内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黄陂湖位于合肥市庐江县中部,平均水深1.5米,湖底平、淤泥少、水质清、水源广,是螃蟹生长的天然场所。黄陂湖大闸蟹“青壳背厚、白肚金爪、个大膏腴、黄满味美”,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蟹肉纤维长,肉质细腻鲜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请根据相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黄陂湖大闸蟹体表有坚韧的______,身体和附肢都______,故属于节肢动物,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______现象。
(2)节肢动物分布范围广,呼吸结构多样,例如生活在水中的螃蟹依靠鳃呼吸,而蝗虫依靠气管和______呼吸。
(3)除黄陂湖大闸蟹外,广西美食“螺蛳粉”也深受大家的喜爱,螺蛳粉里的“螺”属于______动物。
1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细菌和真菌进行了相关问题研究。
(1)在培养细菌过程中,同学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如图)。图中______(填字母)属于细菌菌落。细菌和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有经验的农民常常在一块地中轮流种植玉米和大豆,这是因为豆科植物根部有______,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含氮物质。
(3)进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的实验探究,某同学在下列三套装置中加入等量的干酵母(内有活的酵母菌)和等量水,A、C中加入等量葡萄糖,并将三套装置放在温暖环境中。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需选择______(填字母)两套装置作为对照实验;上述装置中能产生酒精的是______(填字母)。
A.加葡萄糖和水 B.加水 C.加葡萄糖和水,不断搅拌
13.阅读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①用线掉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②换成用线掉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峰,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待小蝗虫那样吞吃掉盗虻。
③接着用线吊者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吞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回答问题:
(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______。
(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__。
(3)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高等动物的能力______。
14.《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昆明举办。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会标(图1)中间的“水滴”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1)康康同学将会标“水滴”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图2所示。E表示的动物名称是______;F表示的动物名称是______。
(2)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和______两大类群,其中后一类群因为______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3)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包括的______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多种原因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______是最为有效的措施。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八上生物学参考答案
2025.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A B C A B B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1)外骨骼 分节 蜕皮 (2)气门 (3)软体
12、(1)A 细菌有未成形的细胞核 (2)根瘤菌 (3)有无氧气 A.C A
13、(1)先天性行为 (2)学习行为 (3)低
14、(1)鱼 大熊猫 (2)爬行动物 生殖 (3)物种 (4)建立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