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生物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1.新冠病毒从最初毒株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毒株,科学家共发现了200多个变异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存环境的多样性2.为了保护大熊猫、朱鹮等濒危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C.颁布相关法律 D.将濒危动物移入动物园3.周末小希按照如图所示路线在动物园参加研学活动。她依次见到的珍稀动物可能是( )A.扬子鳄、大鲵、褐马鸡、大熊猫 B.扬子鳄、大鲵、大熊猫、褐马鸡C.大鲵、扬子鳄、褐马鸡、大熊猫 D.大鲵、扬子鳄、大熊猫、褐马鸡4.下表是世界已知生物的一些数据:生物类群 哺乳动物 鸟类 爬行动物 鱼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世界已知种数/种 4340 8730 6300 22037 850~940 >260000表中资料直接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5.同学们在植物园中看到了几种“活化石”植物的标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杉和银杉的共同特征相对较多 B.银杉学名中的“Cathaya”代表其属名C.学名是国际通用名,用英文表示 D.它们都开花结果,属于种子植物6.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1a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动物 1b 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R类 2b 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 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S类 3b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A. B. C. D.7.长江白鲟是曾经的“中国淡水之王”“水中大熊猫”,据称,其实自2003年以来,就没有再发现过野生白鲟。下列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白鲟的绝迹再次敲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警钟B.我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享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誉C.我国是世界上生物数量最多的国家D.我国的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的种数都位居世界的前列8.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食物大部分取自各类生物 B.许多动植物都可以作为药材入药C.很多的工业原料也来自生物 D.以上都是9.我国出土的一个彩陶缸(如图)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彩陶缸上有一幅“鹳鱼石斧”图案。下列关于这幅图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鱼和鹳都是恒温动物B.鱼在水中游泳,鹳在天空飞行C.鱼属于无脊椎动物,鹳属于脊椎动物D.鱼用鳃进行气体交换,鹳用气囊进行气体交换10.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颁布相关法律,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B.将栖息地受到破坏的动物迁入动物园C.消灭濒危物种的天敌D.用人工栽培的方法抢救珍稀植物11.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其标志中包含了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银杏和水杉等元素(如图)。下列属于银杏和水杉这两种植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B.体内的输导组织比较发达C.有根,但无茎和叶的分化 D.所属类群适应环境能力最强12.生物学家对目前已知的200多万种生物进行了分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标本是对生物进行分类研究的有效方法B.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C.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研究和利用生物,并确定生物间的亲缘关系D.生物的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所具有的一定特征的相似程度13.由于蟑螂到处爬行,无所不吃,它们沾染和吞入了很多病原体,而且繁殖能力很强,成为一些疾病的传播者。对于蟑螂,人类采取的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A.控制数量,减少危害 B.顺其自然,不要干预C.作为濒危物种保护 D.彻底将其消灭14.结合下表中数据分析,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危害鸟类生存的因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入侵 其他原因对鸟类的危害程度 20% 60% 12% 8%A.颁布保护鸟类的法律法规 B.保护鸟类的栖息环境C.禁止引进危害鸟类的外来物种 D.将鸟类移入动物园进行保护和管理15.我国海关禁止任何未经检疫的生物进入境内,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 )A.逃税而谋取暴利 B.我国的生物种类增加C.外来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灭绝 D.外来生物入侵,影响当地其他生物的生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5分)16.【识图作答】(9分)生物的分类人们在很早以前就能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如图是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请据此回答问题。(1)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2)图中的几种动物中,与原鸽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3)鲫鱼的身体呈_______,可以减少它在水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鲫鱼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主要依靠的是_______和_______的摆动以及_______的协调作用。(4)红眼斑鸠属于鸟类,其体表覆盖_______,前肢变成翼,有发达的_______,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5)经过人工饲养和培育,目前大雁已由单一的鸿雁发展到鸿雁、豆雁、灰雁、雪雁等品种。秋天到了,大雁南飞,这属于大雁的_______(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17.【资料分析】(12分)脊索动物门的生物脊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重要的一个类群,它分为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三大类。其中又以脊椎动物亚门最为重要,该亚门中重要的类群由低等到高等依次有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鱼类常见的有鲤鱼、带鱼、中华鲟等。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也有的能在水中生活。常见的代表动物有青蛙、大鲵等。常见的龟、蛇、扬子鳄等属于爬行动物。鸟类是脊椎动物中能飞行的一类动物,如丹顶鹤、褐马鸡、朱鹮等珍稀鸟类。哺乳纲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高等的一类动物,该类群中最低等的是单孔目的动物,鸭嘴兽就是这一类的代表,能哺乳,它有很多特征像爬行动物,如卵生;最高级的为灵长目(如金丝猴、长臂猿、黑猩猩等),还有偶蹄目和奇蹄目等,偶蹄目又分为猪科、牛科(如牛、羚羊)、鹿科、骆驼科(如双峰驼)等,奇蹄目又分为马科、貘科(如貘)和犀科(如独角犀)三个科。马科现只生存着马属的少数种类,如亚洲的野驴、非洲的斑马、野马,其中野马曾栖息在我国新疆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境的草原、戈壁、荒漠地带,善于奔跑。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以上资料写出斑马的分类地位:动物界,脊索动物门,_______亚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斑马种。(2)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_______,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_______。(3)下列几组动物之间遗传物质差异最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A.野驴和野马 B.独角犀与牛 C.野驴与独角犀 D.金丝猴与长臂猿(4)小海家养了一头小毛驴(属于马科),小海想给它找个亲缘关系最近的亲戚,你认为他该找的是_______(填字母)。A.野马 B.牛 C.独角犀 D.双峰驼(5)将动物分类具有重要意义,请简述你的理解。_______。18.【科学探究】(14分)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不久以前,某市近郊一养鱼专业村的村民们不断发现鱼塘里的鱼大面积集群死亡,村民们不明白鱼塘里的鱼为何集群死亡。一时间,出现各种迷信传言,也有的村民不相信传言。为了弄清鱼的死亡原因,村民们便拨打了晚间新闻热线,求助相关部门。经过相关部门的调查,发现鱼塘里的鱼集群死亡可能是鱼塘的水质变坏导致的。请你设计一个科学实验,来探究该村鱼塘的水质是否会影响鱼的生存。(1)你提出的问题:_______?(2)根据上述提问,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3)你的探究实验中控制的变量为_______。(4)根据你的实验假设和控制的变量,将选用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补充完整:甲、乙两个容量相等的养鱼盆,足够的该村鱼塘水,适宜该村所养殖的鱼健康生活的水,以及_______等。(5)请你设计实验步骤。(6)根据你的实验设计,预测你的实验结论:①若甲、乙两盆中的鱼均_______(填“正常”或“不正常”)生活,则说明此鱼塘中的水质不是导致鱼集群死亡的原因。②若甲、乙两盆中的鱼全部死亡,则说明鱼的集群死亡与水质无关,可能存在其他原因。③若甲盆中的鱼全部死亡,乙盆中的鱼生活正常,则说明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ACAB6—10.CCDBC11—15.BBABD二、非选择题16.(每空1分,共9分)(1)种(2)家鸽(3)流线型尾部躯干部鳍(4)羽毛胸肌(5)先天性17.(每空2分,共12分)(1)脊椎动物(2)多远(3)B(4)A(5)便于弄清楚不同类群的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或有利于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或便于研究各种生物,或便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等(合理即可)18.(每空2分,共14分)(1)该村鱼塘的水质会影响鱼的生存吗(2)该村鱼塘的水质会(或不会)影响鱼的生存(3)水质(4)若干条该村所养殖的健康的鱼(5)①取两个容量相等的养鱼盆,分别标记甲、乙;②向甲盆放入足够的该村鱼塘水,向乙盆放入等量的适宜鱼生活的水;③向两盆中放入等量的健康鱼,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养殖;④观察鱼的生活状况。(合理即可)(6)①正常③该村鱼塘中的水质是导致鱼集群死亡的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