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生物试卷(本试卷满分60分,与地理学科同堂分卷)说明:1.请将选择题的答案代码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涂黑。2.非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1. 兴趣小组的同学可以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去探究生命的奥秘,下列主要运用实验法进行探究的是( )A. 探究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B. 查找关于麋鹿在我国分布情况的资料C. 调查七年级同学近视眼的发生情况 D. 利用望远镜、摄像机等工具对鸟类形态进行研究2.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词与其对应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A.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生物具有遗传的现象B.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生物能够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C.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生物具有繁殖后代的现象D.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 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了如下图所示的物像。下列对四个实验结果的评价正确的是( )A. 甲同学做实验前未漱口,导致视野中有杂质B. 乙同学做实验前未擦反光镜,导致视野中出现污点C. 丙同学盖盖玻片不当,导致出现气泡D. 丁同学未涂抹开,导致细胞发生重叠4. 我们通常说的“棉花”并不是花,而是棉桃(果实)成熟开裂后绽出的棉纤维(如图)。科研人员将与甜菜红素合成相关的3个关键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进行了基因表达优化,注入到受体棉花品种“中棉所49”中,成功培育出可稳定遗传的粉红色的棉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人相比,棉花植物根尖细胞所特有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B. 与甜菜红素合成相关的3个关键基因含有遗传信息C. 棉花植株属于被子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D. 种植棉花时,需在适当时间掐去棉花的顶端,可控制植株的高度5. 1665年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害物质一定不能通过④B. 将鲜红的杨梅放入白酒中浸泡,得到的杨梅酒呈红色,这是因为酒精破坏了细胞结构中的④和⑥的膜结构C. 绿色植物每个细胞都含有⑤D. 梨甘甜可口是因为②中含有较多糖分6. 若把一个植物细胞看成一辆房车(如图),则房车的各个结构中与细胞结构对应的是( )A. 房车车体结构——细胞膜 B. 控制操作台——细胞核C. 发动机——叶绿体 D. 太阳能电池——线粒体7. 人体中有一种间充质干细胞(MSC),它是干细胞家族的成员,具有46条染色体,可在体外培养成多种细胞(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SC在体外培养所需的物质中能提供能量的是葡萄糖等有机物B. MSC经过图中②过程形成的软骨细胞,可进一步形成软骨,软骨属于结缔组织C. MSC只能经过图中②过程形成与它相同的细胞D. MSC在图中①过程中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8. 碧螺春由清明前后采摘的茶树幼嫩的叶和芽炒制而成。茶农能够在短时间内采摘多批新叶和新芽,主要因为茶树的芽中存在较多的( )A. 分生组织 B. 薄壁组织 C. 保护组织 D. 输导组织9. 眼虫是一种介于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如图为眼虫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眼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 利用鞭毛在水中自由的运动C. 通过伸缩泡从外界摄取氧气D. 光照属于其生活的不利刺激10. 动画片《海绵宝宝》里的“痞老板”角色原型是衣藻,下列关于它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它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 它可以用于治理水体污染,净化水质C. 它的眼点具有感光作用,纤毛具有运动功能D. 它可通过孢子等方式繁殖后代11. 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地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类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种子植物出现了更发达的输导组织B. 种子植物的种子在干燥和寒冷的环境中也能萌发C. 种子植物的受精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D. 种子植物产生的种子寿命一般比孢子长12. 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功能、特点、类别匹配正确的说法有几个( )①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刺细胞,属于刺胞动物②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属于扁形动物.③蛔虫——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结构发达,属于线虫动物④蚯蚓——节肢动物,腹面有刚毛辅助运动⑤河蚌——有外套膜,靠鳃呼吸,属于软体动物⑥蝗虫——身体表面包裹着外骨骼,属于环节动物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13. 飞鱼能借助独特的胸鳍和尾鳍脱离水面作短距离滑翔。关于飞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宽大的胸鳍与滑翔运动方式相适应B. 流线型的体型可减小滑翔时的阻力C. 飞鱼无法长时间滑翔与鳃的结构有关D. 飞鱼滑翔的运动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14. 《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发行的首版动画题材邮票。关于邮票中动物描述不合理的是( )A. 图中的虾是无脊椎动物,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B. 金鱼和蝌蚪都是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C. 乌龟和青蛙都可以水陆两栖,但是乌龟却不是两栖动物D. 蝌蚪和青蛙形态差异明显,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15. 下列叙述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是( )A. 血吸虫的消化器官发达,消化能力强,适于寄生生活B. 蛇没有四肢,陆地上产卵,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便于进行气体交换C. 家鸽体内的气囊可进行气体交换,保证了飞行时的氧气供给D. 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16.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极广,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图表示细菌生活中的两个重要过程。以下有关微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某些病毒一般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可携带某些生物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B. 图中(外圈)过程表示细菌进行孢子生殖C. 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D. 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医药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17. 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都存在着细菌,下图表示生长在食物表面的细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B. 所有的细菌都对人体健康有害C. 图中AB段营养物质丰富、空间充足,细菌繁殖迅速D. 图中BC段细菌的新增个体数与死亡个体数大致相同18. 某同学将番茄切一半放置于培养皿中,几天后发现番茄表面长出了白色的“细丝”。他想知道这些“细丝”是哪类生物,做了进一步的探究。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A. 用显微镜观察“细丝”装片,发现有成形的细胞核,推测“细丝”为真核生物B. 肉眼观察到长了“细丝”的番茄腐烂,推测“细丝”可能从番茄中获得有机物C. 用放大镜观察“细丝”,发现其顶端有类似孢子的结构,推测其可能为真菌D. 挑取少量“细丝”培养,菌落为白色绒毛状,有灰色孢子,推测其为青霉菌19. 噬菌体是一类微生物的统称,其形态包括蝌蚪形、微球形和丝状等。其中绿脓杆菌噬菌体可用于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细菌感染。如图为蝌蚪形噬菌体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图示形态B. 某些种类的噬菌体具有一定的医用价值C. 噬菌体只能在相应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D. 蝌蚪形噬菌体可以寄生在动物、植物、细菌细胞中20. 中国国宝、全球“网红”大熊猫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如下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代表分类等级“属”B. 大熊猫与猫的亲缘关系最近C. 图中的分类只以动物食性为依据D. 图中四种动物只有大熊猫的牙齿有分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21. 2024年4月,我国实施了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资料一:通过推动注射器,可将牙膏状的鱼食投喂给斑马鱼食用。斑马鱼吃完食物产生的食物残渣,可通过管道运输到金鱼藻,促使它生长。资料二:LED光源可保持金鱼藻正常进行光合作用,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资料三:后续,科学家将利用返回的回收水样、鱼卵等样品,结合斑马鱼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图) 和其在空间运动行为视频,开展对脊椎动物生长发育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受精 孵化 性成熟体外发育;胚胎完全透明。 受精7天后,透明度变差。 雌鱼每周可产卵1次, 每次产卵上百枚; 体外受精。胚胎期 幼鱼期 成鱼期(1)资料一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斑马鱼的食物残渣可为金鱼藻的生长提供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资料二中金鱼藻叶片细胞中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该过程的能量转变是将光能转化为______,并释放______供给斑马鱼呼吸。(3)比较金鱼藻和斑马鱼,两者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斑马鱼特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4)资料三主要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实验法和_____法。分析资料三,斑马鱼会被选为在轨水生生态系统项目的研究对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22. 生物圈中的动物材料一:中科院动物学家在江西发现我国首例纯种野生大鲵——江西大鲵(图一)。材料二:白唇树蜥,俗名箭鬃马(图二),是鬣蜥科树蜥属的爬行动物,被称为“中国最漂亮的蜥蜴”,身体能随环境变化而变色。材料三:伊犁鼠兔栖息在高山裸岩区域,利用天然石隙群居,体表被毛,绒毛较多,夏季毛色棕黄或棕褐,冬季毛色浅淡。它是食草类哺乳动物,以禾本科植物苔草、早熟禾、塔草等为食,秋季有贮草的习性。图三是哺乳动物的两种牙齿组成示意图:(1)江西大鲵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成体用______呼吸。(2)与两栖类不同的是,白唇树蜥体表覆盖______,卵外有坚韧的______起保护作用,能保证在陆地发育成幼蜥。(3)伊犁鼠兔体表被毛,绒毛较多,具有______的作用。伊犁鼠兔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哺乳,这种方式大大______(填“提高”或“降低”)了后代的存活率。(4)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______系统和感觉器官,使它们可以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反应,以适应复杂的环境。(5)根据伊犁鼠兔的食性判断,它的牙齿组成与图三中的______相同,判断依据是:______。23.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请分析回答。(1)幽门螺杆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由此推测,幽门螺杆菌的营养方式为______。(2)若想在实验室培养幽门螺杆菌的菌落,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填序号)。①高温灭菌 ②配制培养基 ③将接种后培养基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④冷却后接种A. ③①②④ B. ②④③①C. ①④③② D. ②①④③(3)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如下表进行处理。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的量,结果如图所示。组别处理 l组 2组 3组灌胃乳酸菌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杆菌 - + +①______(填序号)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杆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②2、3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起到______作用。③拓展设问:就上述实验,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设计一组实验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______。24. 科学佩戴口罩是降低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指导人们科学佩戴口罩,研究人员将30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同一品牌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进行取样。将取得的样本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小时。统计培养后得到的菌落数,结果如图所示:(1)在研究流感病毒增殖的过程中,发现病毒依靠______,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3)取样时,在同一口罩的内外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其目的是______。研究人员为什么不能选择1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进行实验?_______。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生物试卷 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B【17题答案】【答案】B【18题答案】【答案】D【19题答案】【答案】D【20题答案】【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21题答案】【答案】(1) ①. 营养 ②. 有机物(2) ①. 叶绿体 ②. 化学能 ③. 氧气(3) ①. 线粒体 ②. 系统(4) ①. 观察 ②. 斑马鱼繁殖速度快、胚胎完全透明便于观察其生长发育过程等【22题答案】【答案】(1) ①. 鳃 ②. 肺和皮肤(2) ①. 鳞片 ②. 卵壳(3) ①. 保温 ②. 胎生 ③. 提高(4)神经 (5) ①. 乙 ②. 伊犁鼠兔属于食草动物,没有犬齿【23题答案】【答案】(1)异养 (2)D(3) ①. 1组和2组 ②. 抑制 ③. 对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只灌胃乳酸菌,三周后不灌胃幽门螺杆菌,几个月后检测该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24题答案】【答案】(1)自身的遗传物质 (2)口罩佩戴时长 (3) ①. 控制单一变量 ②.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