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安市广安第二中学校 2024~2025 学年度上期八年级期末
质量检测
地 理
注意事项:
1.监测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2.学生答题前,请先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
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待监测教师粘贴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名、考号是否正确。
3.请将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
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监测卷上答题均无效。
4.监测结束,监测教师必须将监测学生和未监测学生的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下面对应的方框内,本
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央视播出的《航拍中国》纪录片,从空中视角俯瞰中国,涉及我国 23个省、5个自治
区、4个直辖市和 2个特别行政区,全方位、立体化展示我国的奇妙景观。据此完成下列 1-3
小题。
1.《航拍中国》涉及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我国陆域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分别是( )
A.吉林、西藏 B.黑龙江、黑龙江
C.山东、黑龙江 D.内蒙古、云南
2.《航拍中国》涉及省级行政单位与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B.宁夏回族自治区——夏
C.广西壮族自治区——渝 D.西藏自治区——秦
3.《航拍中国。海南》拍摄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文字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下图是一位设计师为浙江省、安徽省、贵州省和内
蒙古自治区四省区简称设计的艺术字,这些字中蕴含着各自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读图,完
成下面 4-5 小题。
4.以上艺术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及行政中心配对正确的是( )
A.浙—南京 B.皖—合肥 C.贵—南宁 D.蒙—呼和浩特
5.丁的艺术字中体现了该地区的典型民居,该民居是( )
A.窑洞 B.碉房 C.竹楼 D.蒙古包
人口负增长是指出生率低于死亡率,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在不考虑迁移流动的
封闭情况下,总人口规模将由增加转为减少,且持续而难以逆转的人口发展过程。下图为我
国 1949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 6-8 小题。
6.图示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值约为( )
A.15‰ B.27‰ C.33‰ D.43‰
7.我国人口( )
A.总数持续增长 B.出生率总是大于死亡率
C.2023年出现负增长 D.自然增长率波动增加
8.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我国在人口发展规划中应( )
A.严格控制人口总量 B.创造更多劳动就业机会
C.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D.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读“我国大兴安岭某段及东西两侧的自然地理环境剖面图”,完成下面 9-11 小题。
9.大兴安岭两侧都有少数民族聚居,下列属于在乙区域聚居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风俗、
节日的是( )
A.蒙古族、那达慕节 B.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
C.汉族、元宵节 D.藏族、格萨尔王传
10.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大兴安岭一线的是( )
A.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分界线 B.草地和耕地的分界线
C.高原和平原的分界线 D.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11.造成图中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光照
地理源于生活,它反映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历来文人墨客,将生活感受以诗词、成
语和对联的形式展现给世人,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完成下面
12-13 小题。
12.以下诗词中涉及的省区,与其在图中的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①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②
C.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③ D.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④
13.除了诗歌以外,对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上联: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
赤水;下联: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对联所描述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及其在图中的编
号对应,正确的是( )
A.青海省——⑧、江苏省——① B.江西省——⑩、湖南省——③
C.重庆市——⑨、浙江省——⑦ D.贵州省——⑤、四川省——⑥
2023年 10月 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下图是
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 14-16 小题。
14.下列关于长江描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 B.是我国第二长河
C.向东注入东海 D.宜昌和河口是上中下游分界
15.川江滩多流急,图中宜昌三峡水电站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 )条件
A.防洪 B.发电 C.灌溉 D.航运
16.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在图中①②③④河
段中,发展措施不合理的是( )
A.①河段—保护源头,加强生态保护
B.②河段—改造河道,大力发展航运
C.③河段—裁弯取直,加强防洪能力
D.④河段—重视环保,治理水体污染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完成下面 17-18 小题。
17.今年夏季我国迎来了极端高温,如图所示,下列地区中没有在极端高温(>40℃)的是
( )
A.塔里木盆地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吐鲁番盆地
18.图中的①②③④地夏秋季节易受 灾害性天气影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据此,回答
19-20 小题。
19.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B.利用类型单一,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
C.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D.耕地、林地比重较小,草地比重较大
20.针对图中土地利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A.①—加强预防,防止污染 B.②—加强农田建设,扩大耕地面积
C.③—加强宣传,依法保护 D.④—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每空 2分,共 60 分)
21.(本题 12分)读下图并填空。
(1)北回归线标志塔是标志地理学上北回归线经过地的建筑物。某中学学生计划在校园内设
立北回归线标志杆,该校可能位于( )
A.闽 B.琼 C.粤 D.港
(2)我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陆上相邻的国家共有 14个,其中⑦是 (最大内陆国)。
我国海岸线漫长,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个,其中⑩是 。
(3)⑥是 海峡,该海峡西侧的省级行政单位⑤的简称是 。
(4)我国濒临四大海,图中的③指四大海中的 。
22.(本题 10分)读图回答问题。
(1)地理分界线 a是我国地势 分界线。
(2)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与 线(填字母)东段相吻合。
(3)四条线中,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与 线(填字母)相当。
(4)我国水田为主的农业区位于 线(填字母)以东, 线(填字母)以南。
23.(本题 12分)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归纳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填 1条即可)。
(2)从总体上看,我国西北地区大多为 气候(填气候类型)。
(3)气候 B与 C的分界线大致为 。
(4)气候直方图中,与气候 C相匹配是 (填甲或乙)。该气候的特点: 。
(5)气候 E具有终年低温的特征,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
24.(本题 12分)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影响乌鲁木齐市和广州市两地传统民居屋顶建筑形式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
是 ;据图归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要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
题,有效措施是 。
(2)图中少水带和缺水带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适宜发展 业。据图可知,
我们的家乡——四川省东北部地区处于 带内,请你为家乡节水提出合理化建议 。
25.(本题 14分)某地理小组分为三组收集资料,探究黄河与长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开发利
用情况。读黄河、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秘上游】
小组 1:2023 年 1 月 31 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
督管理局签署了《共同推进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意见》。
(1)黄河发源于 山脉,源头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2)同学们发现黄河与长江上游沿途均有很多水电站,共同原因是上游河段地势落
差 ,水能资源丰富。
【解码中游】
小组 2:以下为某官方新闻网站某日搜索黄河中游时出现的第一条新闻标题:推进黄河
中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3)黄河中游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这使得黄河含沙量激增。请你为治理该问题,
提出合理的措施建议: 。(任答一点即可)
【寻访下游】
小组 3:2023 年 2 月,江苏南京博物院举办“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向
观众展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
(4)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为江西省的 ,下游文明发展至今,离不开其延续千年
的航运。请你试着分析长江下游航运价值高的自然原因: 。(任答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B D C C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C D B C D B C
21.(1)C
(2) 哈萨克斯坦 韩国
(3) 台湾 闽
(4)黄海
22. 一、二级阶梯的 c d d c
23.(1)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温带大陆性
(3)秦岭—淮河一线
(4) 甲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地形
24.(1) 降水量 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跨流域调水
(2) 畜牧 多水带 生活中一水多用,节约用水;沿江的工厂废水应处理达标后
在排放;农业生产用水应改进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5.(1) 巴颜喀拉 土地荒漠化
(2)大
(3) 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造林
(4) 湖口 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