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自己——2025届高考模考作文导写及范文展示【原题再现】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希腊德尔裴神庙有一些用哲理警句写成的铭文,其中最著名的是“认识你自己”。的确,认识自我,寻求自我定位,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过程。青少年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既不能不看“别人眼中的我”,也不能只看“别人眼中的我”。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文题解析】材料提到希腊德尔裴神庙最著名的铭文“认识你自己”,然后强调其重要性,认识自我,寻求自我定位,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过程,接着指出“认识你自己”的方法,不能不看“别人眼中的我”,也不能只看“别人眼中的我”,表明我们要智慧地去认识自我。一方面人的认知能力,往往受制于出身、知识、环境,利害关系等多种因素,自己的见解很多时候是偏颇的,是不客观、不公正甚至不正确的。因此,当自己的见解与他人有别时,需要有自省意识和宽容精神,不能一味相信自己,盲目否定他人,需要借助他人的视线来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另一方面,要学会清醒、正确看待自己,有自己智慧的头脑,他人的看法固然值得借鉴,但一味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就失去了自我,会被蒙蔽,失去正确、全面的定位。行文思路上,首先提出认识自己,准确定位的观点,然后再论证为什么要认识自己,如因为“身在此山中”,难识“庐山真面目”,更因为人们的自卑或自以为是。人们常常因缺乏对自己的审察、发现、怀疑、反省、忏悔的能力,而常常会被自己蒙蔽。从这个意义上说,审视自己,认识自我,是一种能力、一种品德、一种高贵的人格境界;接着论证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如不隐恶不扬善,要有目标和榜样,要有科学方法,要态度端正,要有自省的精神,准确认识自我,不要羞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总之,认识自己,要触及灵魂,要不断地解剖自己,发现自己,并在实践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参考立意】1.认识自我,准确定位。2.要善于反躬自省。3.过度相信自己会陷入自我认识的误区。4.准确地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范作展示】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曾把认识自我作为最高智慧的象征,正如希腊德尔裴神庙最著名的铭文:认识你自己。自我认知错误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所以人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是人生一道重要的关卡,也是人生的重要转折。一个人若能正确地认识自我,那么在人生路上便不会迷茫。自我认知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也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基础。古代邹忌那一番分析妻、妾、客之所以“美我”的话,真可称得上深刻认识自我的典范。虽然有如此多的赞美,但邹忌难得有清醒的自我认知,且能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向齐王委婉进谏,可谓大智慧!与之相反,楚怀王昏庸不明,亲小人远贤臣,疏远流放屈原,终至丢掉半壁江山!邹忌与怀王,一明一昏,可谓对比鲜明。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康庄大道自在脚下。毛泽东不正是在正确分析敌我优势后做出了向农村转移的伟大抉择吗?陈独秀不正是一味坚持左倾而导致大革命失败吗?历史告诉我们,心中有明镜的人,就会时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缺点。而那些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怕是早把那面明镜丢入大海,深沉海底了吧!清晰正确地认识自我,将成为人生的一大助力。如果一个人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那么便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且取长补短,给自己的人生以极大的助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既然认识自我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知自我呢?既不能不看“别人眼中的我”,也不能只看“别人眼中的我”。首先就是正视他人的客观评价,因为他人的评价往往会带来重要的信息,使我们得以认清自己的优缺点,从而从他人身上吸取经验。其次要懂得自省,勇于自省。不论他人如何评价自己,我们要做的不是恼羞成怒下的激烈反击,而是反躬自省,深刻、准确地剖析自我,正如《劝学》中所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准确地认识自我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有“自知之明”的人将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化公民,而在“自知”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改正自我、完善自我的人则堪称国之栋梁。让我们抛弃“各人都相信自己的不差分毫”的愚昧狂妄,多一点儿揽镜自照,多一点反躬自省!若能如此,于他人,于社会,于国家,于民族,那将何其有幸!【亮点点评】一、主题明确,论述有力文章开头直接引用了古希腊的谚语“认识你自己”,作为全文的引子,明确了主题。接着,作者通过邹忌和楚怀王、毛泽东和陈独秀的正反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自我认知对于个人行为选择和人生道路的重要性。这种对比的写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趣。二、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在论证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时,作者从个人到国家,从古代到现代,引用了丰富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些例子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与主题紧密相连,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同时,作者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逐步深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三、语言优美,表达流畅整篇文章的语言优美,表达流畅。作者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对比等,使文章更具文采。同时,作者还注意使用恰当的成语和引语,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和说服力。四、结尾呼吁,升华主题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通过呼吁读者多一点儿“揽镜自照”和“反躬自省”,将文章的主题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这种结尾不仅回应了文章的开头,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