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小的船》教材分析:《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所作的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童诗。诗歌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有趣的夜景图一一月儿是停泊在天空中的小船,“我”坐在“船”上看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诗歌以合理的比喻为纽带,将遥挂天空的月儿瞬间拉到眼前,把现实和奇妙的幻想不留痕迹地融合在一起。读着诗歌,脑海中便会闪现一幕幕形色兼具的图景,带来亦真亦幻的奇妙感受。诗歌共有两句,第一句运用比喻,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两幅图景带进读者脑海里,弯弯的月牙和小小的船在形状上相似,都是“弯弯的”“两头尖”,二者合二为一。第二句说“我”坐在小船上,实际是想象自己坐在月亮上看星空,以充满童趣的幻想,勾画了坐在月亮船,与星星相伴,畅游蓝天的浪漫图景。文中出现3个“小小的船”,第一个指的是真实的小船,第二、三个指的是弯弯的月亮。课文插图画了一个小女孩躺在月亮上,伸出手,向着蓝空中的星星说些什么,两颗星星正对着她微笑,画面充满想象和童趣,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同学们。他们刚刚走入校门,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还不是很强,但是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能初步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与学文。他们对周围事物处于好奇状态,对语文课亦是如此。喜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文,更容易接受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将在尊重学生个人感悟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把他们带入一场奇妙的星空之旅,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看图说话、看视频、玩游戏、唱儿歌等多种形式进行识字、读文、说话、写字、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内心世界,使他们在有张有弛的课堂氛围中学有所获。教学目标:1.会认“的、船”等10个生字;会写“月、儿”等2个字和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并逐步达到背诵课文的目的。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教学重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月、儿”等2个字和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2.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视频录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星空吗?老师今天把美丽的星空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和老师一起来看看吧。夜幕降临了,蓝蓝的夜空中挂着一轮弯弯的月儿,还有很多很多闪闪的星星。在这美丽的星空中大家还看到了什么?预设:(1)有个小女孩坐在月亮上,伸出手要摸星星,(2)星星在对小女孩眨着眼睛微笑呢。总结:多么奇妙的画面啊。叶圣陶爷爷把这幅美丽的景色写成了一首诗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小小的船》。2.课题识字—船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过什么船?引导学生说出船的名称,并试着用船来组词。3.揭示课题咱们今天诗歌中学的船可是一只很特别的船,是什么船呢?接下来让我们快快翻开课本,一起走进这首美丽的诗歌。二、朗读课文,读准字音1.教师范读,学生欣赏。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1)学生齐读。(2)男女生对读。(3)带着动作、表情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习第一句1.读完第一句后老师发现这句话中出现了两种事物,分别是什么呢?预设:月儿、小船。2.学生观察小船图片和月亮图片并说明:小船与月亮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出示:弯弯的3.学习叠词(1)叠词:由两个相同的字加起来组成的词语就叫做叠词。叠词可以使句子变得更加优美,事物变得更加有趣可爱。(2)大家在文中找一找还有没有像“弯弯的”这样的叠词呢?出示: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追问:生活中还有到多这样的叠词呢?你能试着说说吗?预设:红红的、圆圆的、甜甜的、软软的。(3)文中用了这么多的叠词短语,是来形容哪些事物的?出示: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4)结合出示的图片,尝试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预设:高高的大树、青青的小草、红红的果实(5)联系实际生活,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并进行语言积累。预设:清清的河水、红红的苹果、长长的火车。4.学生再次观察小船图片和月亮图片并说明:小船与月亮除了外形都是“弯弯的”以外,还有哪些相似的地方?预设:两头尖(学习“头”字)5.朗读将月儿船“弯弯的”“两头尖”的样子读出来。(二)学习第二句1.借助画面,动情朗读小女孩给我们发出来一封邀请函,邀请我们一起去遨游太空,大家愿意吗?那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激动、兴奋、期待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激动、期盼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文章。2.多元表达,想象画面(1)坐在月亮船上,你刚才好像看到了什么?用“我好像看见()”的句式回答问题。(2)小女孩在遨游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预设:星星、天空(3)除了星星、天空外,他还有没有看到其他的景物呢?预设:没有,这就叫做—-只看见3.朗读诗歌,展开想象多么调皮可爱的小星星,现在请同学们伸出双手,表演一下小星星们一闪一闪的样子吧,大家坐在月亮船上,看到一闪一闪的星星,你们想和他们一起干什么呢?预设:跳舞唱歌,捉迷藏玩游戏—真是丰富多彩,追问:那和星星们一起玩耍是什么心情呢?预设:非常高兴,非常快乐,朗读:那请同学们一起读这首诗歌,读出你们快乐的心情吧。四、合作学习,重点感悟这个小女孩一直都在月亮上,在天空上,可是题目为什么会叫做《小小的船》呢,你知道小小的船指的到底是什么吗?出示:月儿为什么说小小的船指的是月儿呢?出示:(1)外形像 (2)小小的五、随文识字,书写练习(一)学写新笔画横折钩和“月”。1.结构 2.笔画 3.笔顺 4.组词 5.学生描红、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坐姿和执笔方法。(二)学写新笔画竖弯钩和“儿”。1.结构 2.笔画 3.笔顺 4.组词 5.学生描红、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坐姿和执笔方法。六、总结全文,深化主题这节课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的小诗,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星际旅行,仿佛乘着月儿船到太空遨游,和星星一起游戏玩耍。在这次旅行中,我们看到了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空,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生字宝宝,而且还学会了这首诗歌《小小的船》,我们的收获可真多。最后,让我们在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同学们边听边想象:你觉得小女孩坐在月亮上干什么呢?在美丽的夜空下,你会做些什么呢?七、板书设计5.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只看见 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课后反思:《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创作的一首美妙精巧、充满幻想的儿童诗。诗歌描述的是在晴朗的夜晚,一位小朋友仰望一弯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全诗共两句,第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儿“弯弯的”、“尖尖的”那种惹人喜爱的形象;第二句展开想象,写小朋友坐在月亮这条小船上看到了闪闪的星星和无边的蓝天。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全诗形象优美,韵律和谐,充满儿童情趣。课文还搭配精美、富有童趣的插图,展示了碧空下小女孩坐在月亮船上与星星打招呼的场景。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借助课本插图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儿歌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新课标提出的以“朗读为主”,从读正确,到读通顺,再到美读,最后熟读成诵,步步深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表演等形式,感受夜空的美丽。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我由浅入深搭建支架,先引导学生找出儿歌中的叠词,再试着用叠词描述图片内容,最后结合实际生活尝试用叠词说“的”字短语,经过几轮的叠词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叠词的使用并积累了不少“的”字短语。但是由于时间分配上不够科学,使最后的识字教学太过仓促,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在识字方面的内容未能呈现出来。如果有机会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将文本内容的讲解与识字教学有效结合,让课堂的每分钟发挥应有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