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大渡口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1-25:ADBCD ABABB DBDAD ADCAC BCADA26、(1)据图中经度的变化规律可得,图中A点的经度是170°E,从南北半球看,B点位于南半球,其纬度是10°S。(2)A、B所在纬线度数相同,其长度相等,A、B所在纬线与赤道距离相等。(3)A点位于低纬度,其纬度是10°N。故答案为:(1)170°E;南;(2)相等;相等;(3)低。27、(1)①地的地形部位是 陡崖,该处等高线重合;②③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500-300=200米。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利于城市形成的是④,该地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等。(2)甲、乙两地,水流速度较缓的是乙,该处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缓。(3)由于该地区实行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图中沙洲面积变小。故答案为:(1)陡崖;200;④;(2)乙;(3)小。28、(1)重庆朝天门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渝中半岛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城门原题有“古渝雄关”四个大字,是重庆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门之一。(2)重庆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在气候炎热多雨的区域,民居多为竹楼或木楼,如图中依山而建的特色民居——吊脚楼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它的房顶呈“人”字型,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3)重庆位于长江以及嘉陵江的汇合处,水汽来源相当充沛,空气也相当潮湿,相对温度高达80%以上;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南缘,周围有高山屏峙,而且地面也崎岖不平,风速十分小,风力微弱,静风频率相当大。因此重庆多雾的原因是重庆位于两江交汇处,水汽充足;重庆地处盆地,水汽不易扩散。故答案为:(1)长;嘉陵;(2)吊脚楼;(3)重庆位于两江交汇处,水汽充足;重庆地处盆地,水汽不易扩散。29、(1)“陆上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读图,根据西安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西安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三大洲的一条重要纽带,从中国出发经过位于甲处的马六甲海峡,A印度洋,又经乙苏伊士运河,最终达到C欧洲。(3)“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丝绸之路”的最西端是欧洲西部,该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4)图中B处于中低纬度地区,但是人口稀少,原因是该地是干旱的荒漠。(5)“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使中国和沿线的国家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一带一路”连接大陆东西,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这些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故答案为:(1)北;东;(2)印度;苏伊士;欧;(3)白色;基督;(4)该地是干旱的荒漠;(5)发展中;“南南合作”。2024—2025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地理)期末质量监测卷第I卷选择题一 、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神舟18号航天员叶光富传回一张从中国空间站拍摄的地球照片(图1),据此回答1~3题。图 11.从空间站拍摄到的地球照片中,可以推测出(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地轴倾斜角度 D.地球的公转2.照片只展示了地球部分面貌,如想知道地球大小,下列描述可以表示的有( )①地球表面积 ②陆地平均海拔 ③地表海洋深度 ④地球平均半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从“天圆地方”到“太阳和月亮的形状”再到环球航行、卫星或空间站拍摄的地球照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依次经历了( )A.实地考察→直觉推断→观察证实 B.直觉推断→实地考察→观察证实C.观察证实→直觉推断→实地考察 D.实地考察→观察证实→直觉推断图2是某导航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截屏,读图完成4~5题。4.导航系统的截屏属于( )A.卫星影像 B.地形图 C.电子地图 D.行政地图5.如果增大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的比例尺,查找某居民小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示意图显示的实地范围扩大 ②示意图显示的实地范围缩小③示意图的内容更详细 ④示意图的内容更简略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七年级地理第1页共6页读图3,回答6~7题。6.图中甲山峰位于乙山峰的(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 西南方向7.登山过程中,队员小林报告自己的位置海拔约380米,且附近有一条小河。其位置最有可能在图中 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重庆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模拟实验,得出了图4中的实验数据。读图完成8~9题。8.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A.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 B.海洋升温慢,降温快C.陆地昼夜温差小于海洋 D.海洋昼夜温差大于陆地9.该模拟实验结论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是(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新疆的人们夏季“早穿皮袄午穿纱”C.内陆地区民居的屋顶比较平缓 D.黑龙江天寒地冻时,海南已春暖花开图5为“全球某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圆点分布越密集,表明该区域发生频次越高。读图完成10~12题 。七年级地理第2页共6页10.该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在( )D.北美洲东部A.大西洋沿岸 B.环太平洋地带 C.亚洲北部11.据图分析,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A.洪 涝 B.海啸 C.台风 D.地震12.为了降低这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应当( )①普及相关知识 ②定期举行演习 ③增加建筑高度 ④设立避灾场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在峰顶竖立测量觇标。图6示意“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读图,完成13~15题。图 613.珠穆朗玛峰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这两大板块是(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14.登顶当日,珠峰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15.正午时觇标影子朝向( )A.正 东 B.正南 C.正西 D.正北读图7“中东地区示意图和麦地那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6~17题。图 716.麦地那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炎热干燥 B.冬季低温少雨C.终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七年级地理第3页共6页17.麦地那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A.光照不足 B.地形平坦 C.日温差大 D.水源匮乏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趋势和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会随时间而变化,也会随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据此结合图8完成18~20题。18.该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致变化趋势是( )A.保持不变 B.逐渐上升 C.逐渐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19.导致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逐渐下降 B.死亡率逐渐下降C.出生率基本稳定 D.出生和死亡率都在下降20.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A.资源能源的短缺 B.社会就业困难C.消费市场大 D.交通拥挤土掌房主要分布在我国滇中和滇东南干旱少雨的高山和河谷地带,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多为平房;不开窗或二层开小窗,屋内设有火塘。全村房屋墙连墙,下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的场院,层层而上,直达山顶。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图9是“土掌房景观图”,据此回答21~23题。图 921.土掌房反映了当地气温特点是( )A.终年高温 B.冬冷夏热 C.终年寒冷 D.终年温和22.土掌房以土石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A.工程量小 B.降低成本 C.就地取材 D.便于翻新23.土掌房墙连墙,下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的场院的主要目的是( )A.节约土地 B.便于出行 C.加强联系 D.为了美观七 年 级 地 理 第 4 页 共 6 页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图10是“西亚地区的阿拉伯人着装照片”。据此完成24~25题。图1024 . 阿拉伯人属于( )A.混血人种 B. 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白色人种25.阿拉伯人的着装主要是因为( )C.审美需求A.当 地 气 候 B.宗教信仰 D.资源丰富第IⅡ卷 非 选 择 题二 、综合题 ( 2 5 分 )26 . (5分)读图11“经纬网图”,图中AB之间经度差和纬度差均为20°,回答下列问题。图11(1) 图 中A 点的经度是 从南北半球看,B 点 位 于 半球。(2)A、B 所在纬线长 度 (相等或不相等),A、B 所在纬线与赤道距离 (相等或不相等)。(3)A 点 位 于 (高、中、低)纬度。27. (5分)某地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图12为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图 1 2(1)①地的地形部位 是 ②③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利于城市形成的是七年级地理第5页共6页(2)甲、乙两地,水流速度较缓的是 。(3)由于该地区实行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图中沙洲面积变 (填“大”或“小”)。28. (5分)重庆是一个多山的城市,被称为“山城”,又因多雾被称为“雾都”。读图13完成下列问题。重庆朝天门 重庆中心城区位置 重庆特色民居图13(1)朝天门位于 江与 江交汇处。(2)图中依山而建的重庆特色民居是 。(3)请从水汽来源和地形两方面,说明重庆多雾的原因。29. (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 023年10月17日~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聚焦中国。10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随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材料二:“ 一带一路”示意图(图14)。图14(1)陆上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读图,根据西安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西安位于 (南/北)半球和 (东/西)半球。(2)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三大洲的一条重要纽带,从中国出发经过位于甲处的马六甲海峡,。A 洋,又经乙 运河,最终达到C 洲。(3)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丝绸之路的最西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主要分布着人种,居民主要信仰 教。(4)图中B 处于中低纬度地区,但是人口稀少,原因是(5)“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使中国和沿线的国家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一带一路”连接大陆东西,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这些国家多为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我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______ (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重庆市大渡口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