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秋季期七年级地理质量监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B D C A A A B A D D D B C二、综合题16.(7分)(1)夏季高温多雨(2分)(2)①(3)丙 A地此时处于日出。A地位于晨线,随着地球自转,即将进入白昼。(答出日出给1分,解释给1分,总2分)(4)航空运输17.(8分)(1)太平洋 稳定 活跃(2)交界 环太平洋(3)印度洋 亚欧(4)位于板块张裂处18.(8分)(1)西高东低(2)③ 沿线红叶观赏点最多(3)山谷 后半段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容易攀登。(答出后半段等高线密集1分,坡度陡1分,总2分)(4)自西南向东北 350~400米19.(7分)(1)温带大陆性 温带季风(2)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纬度位置(4)①③②气温/C降水量/mm303002250102000150-112050304710(月)2024 年秋季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 地理(本试卷共两大题 19 小题,满分 6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1-15 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标号涂黑。3.16-19 题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目前宇宙中已 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 园。 图 1 为太阳系模式图。据此完成 1-2 题。1 .在太阳系中,地球位于 ( )A .金星和水星之间(图1)B .火星和木星之间 C .金星和火星之间 D .木星和土星之间2 .我国对太空探索的任务主要有 ( )①实施探月工程②访问小行星③占领地外空间④开展火星探测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刚踏进玉 林市某初中的小明同学非常喜欢他的学校,他 绘制了一幅学校平面图(图2)。据此完成 3-5 题。3 .学校后校门大致位于前校门的 ( )A .北方 B .西北方C .东北方 D .西南方4 .小明的地理老师看过他的平面图后,认为 这幅图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该问题是 ( )A .比例尺太大 B .指向标错误C .缺少经纬度 D .缺少图例和注记5 .图上测得后校门与前校门相距 5 厘米,则 实际距离为 ( )(B.30米D.300米)A .15 米C .150 米图 22013 年 9 月和 10 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 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大倡议,被简称为共建“一带一路 ” 倡议。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 ”倡议十周年来,150 多个国家和 30 多个国际组织共 享国际经济合作带来的丰硕成果。图 3 为一带一路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 6-7 题。图 36 .“一带一路 ”经过的大洲、大洋主要有 ( )A .亚洲、欧洲、非洲;太平洋、印度洋B .亚洲、非洲、北美洲;太平洋、北冰洋 C .亚洲、大洋洲、非洲;北冰洋、大西洋 D .亚洲、欧洲、南美洲;印度洋、北冰洋7 .共建“一带一路 ”的国际经济合作带来的影响有 ( )①扩大经济规模 ②促进经济发展 ③创造就业机会 ④消灭世界贫困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玉林市某初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录,气温一般使用温度计一天测量四 次, 图 4 为放置仪器装置, 图 5 某日不同时段的气温测量值图。据此完成 8-9 题。图 4图 58 .进行气温观测时,将仪器放在图4 装置中的目的是 ( )①防止太阳对仪器的辐射 ②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③确保温度计保持干燥 ④阻止仪器周围的空气流通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9 .图 5 中能正确显示该日 14:00 时气温状况的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图 6 为同纬度地带5个城市的气温图。 据此完成 10-11 题。10 .图中 5 个城市所在的温度带是 ( )A .北温带 B .南温带C .北寒带 D .南寒带11.从伦敦到基辅,气温年较差的变化特点 是 ( )A .先降后升 B .越来越小C .先升后降 D .越来越大图 6图 7 为某年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统计 图。据此完成 12-13 题。12 .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南美洲C .非洲 D .欧洲13 .据图推测,欧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有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④劳动力短缺A . ①② B . ①③C . ②③ D . ②④图 7(图8)土掌房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省东南 部干旱少雨的高山和河谷地带,以石为墙 基,用土坯砌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 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 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多为平房, 不开窗或二层开小窗,屋内设有火炕。全 村房屋墙连墙,下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 的场院,层层而上,直达山顶,被称为民 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 石 ”。图 8 为土掌房景观。据此完成 14-15 题。14 .土掌房以土、石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程量小 B .就地取材C .轻质材料 D .便于翻新15 .土掌房墙连墙,下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的场院,其主要目的是 ( )A .加强联系 B .便于出行C .节约土地 D .为了美观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30 分。)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 分)材料一:2024 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于 4 月 26 日开幕,于 2024 年 10 月 28 日结束,各 展园花团锦簇、争奇斗艳,建筑设计独具匠心。材料二:图 9 为本次世园会主会场建筑物——锦云楼,图 10 为成都气候资料图,图 11 为地球公转轨道图,图 12 为太阳光照图。图 9 图 10图 11 图 12(1)锦云楼“斜顶大窗 ”的建筑风格适应成都什么样的气候特征?(2 分)(2)开幕这天,地球运动到图 11 中的 处。(选填“① ”、“② ”、“③ ”、“④ ”)(3)开幕这天的光照情况与图 12 中 图比较吻合(阴影表示黑夜),判断所选图中A 地 此时是处于日出还是日落,并说明理由。 (2 分)(4)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各国园林园艺精品大联展, 旨在增进各国间相互交流,展示世界 多元文化成就与科技成果。其间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荷兰交流人员最有可能选择何种交通 运输方式?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 分)材料一: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4 年 4 月 3 日 07 时 58 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81 度,东经 121.74 度)发生 7.3 级地震。材料二:我国 2020 年喜马拉雅山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 5 月 27 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 量出珠峰又“长高 ”了。图 13 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 ”。图 13(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 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一般而言, 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 。(2)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都集中分布在板块的 地带,图中的“ 台湾花莲 ”地处 火 山地震带。(3)经过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测量,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 8848.86 米,珠峰又“长高 ”了, 是因为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4)现代卫星测量技术表明,目前红海的面积在不断扩大,原因是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 分) 【地理研学】研学名称:香山红叶 研学资料:资料一:香山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郊,因山中有巨石形如香炉而得名,是北京著名的森 林公园,是国内赏枫的鼻祖,也是我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其中红叶驰名中外。北京香山每 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红得像火焰一般,霜后呈深紫红色。资料二: 图 14 为香山局部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图 14研学思考:(1)说出图示区域地势的总体特征。(2)说出图示①②③三条登山路线中,欣赏红叶的最佳路线 ,理由是: 。(3)若沿路线①登山,说出景点“塔后身 ”所在的地形部位 。“碧云寺 ”到“塔 后身 ”与“塔后身 ”到“香炉峰 ”的距离相近,但后半段用时较长,结合等高线说明原因 。(2 分)(4)说出从“香炉峰 ”乘坐索道下山的行进方向 ,索道上站与下站的相对高 度 。19.气候的变化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显著。请根据下列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探究学习。(7 分)探究主题:世界气候差异及其影响。探究方法:分析气候类型分布——归纳气候特征——探究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气候 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探究材料:材料一:世界气象组织整合 6 个主要国际温度数据集显示,2022 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 业化前水平高出约 1. 15℃ , 是全球年度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至少高出 1℃的连续第八个年份。 该研究报告又一次敲响了全球变暖的警钟。材料二:图 15 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 16 为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 15探究过程: 图 16(1)图 15 中①属于 气候,②属于 气候。(2)据图 15 中丙地多年月均降水量资料,补画当地 6-8 月的降水量柱状图 ,并归纳丙地 的气候特征是 。(2 分)(3)图 16 是图 15 中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是 。(4)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积极研究,探求解决措施。 请对下列关于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后果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①大量燃烧煤、石油,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②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③温室效应使气温增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地理试题.docx 7地理质量监测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