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顺义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两部分,共29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2024年7月3日,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第二次出舱,完成了6.5小时的舱外巡检任务。图1为地球的宇宙环境示意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舱外巡检时,最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B. 太阳系所有的行星C. 土星的体积和质量 D. 天王星离太阳最近2. 宇航员出舱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 )A. 春分—夏至之间 B. 夏至—秋分之间C. 秋分—冬至之间 D. 冬至—春分之间3 出舱当日,北京( )①被太阳光直射 ②昼长大于夜长 ③出现极昼现象 ④处于盛夏时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 我国进行太空探索主要意义有( )①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②推动低空飞行器产业发展③丰富对宇宙的认识 ④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资源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在本学期的地理实践活动中,展示了某同学制作的“小地球仪”。图为“小地球仪”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在地理学习中,地球仪是( )①学习工具 ②地球模型 ③运动器材 ④装饰用品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 制作地球仪时( )A. 用圆圈表示经线 B. 小棍表示地轴,应与桌面垂直C. 纬线间彼此相交 D. 球面用不同颜色表示海陆分布7. 使用地球仪,可以( )A. 准确表示地球的大小 B. 规划学校到家的路线C. 识别顺义的主要地形 D. 识别主要的大洲大洋2022年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在北京延庆赛区举行。图为延庆赛区冬奥村附近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冬奥村( )A. 海拔800—1000米 B. 地形部位为山脊C. 距离河流比较远 D. 所处地形为平原9. 运动员从冬奥村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参加比赛,其行进的方向大致为( )A. 东南方 B. 西北方 C. 东北方 D. 西南方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之一。2024年3月底,科学家在湖北大梁山区发现丰富典型的泥盆纪珊瑚化石。图为当地发现的珊瑚化石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该发现说明( )A. 珊瑚最早生活在陆地 B. 这里由海洋变成陆地C. 人们把化石带到当地 D. 这里曾经有火山喷发11. 造成当地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运动 B. 全球变暖 C. 地壳运动 D. 人类活动2024年3月23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顺利完成了爪哇海沟联合科考,创下印度尼西亚深海下潜新纪录。图1为陆半球和水半球示意图,陆半球和水半球分别指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和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图2为中印尼联合科考位置图,图3为海底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地球表面( )A. 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 全球的海洋和陆地呈均匀分布C. 海陆面积之比约为9:1 D. 水半球比陆半球的海洋面积大13. 中印尼联合科考位于( )A.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 B.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C.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 D. 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之间14. 科考队员下潜深海区的海底地形是( )A. 大陆架 B. 大陆坡 C. 洋底 D. 海沟15. 此次中印尼联合科考有助于( )①了解海洋地质历史 ②探索海洋自然资源③监测海洋环境变化 ④加大填海造陆建设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几内亚是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国家,国内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十分兴旺。图为几内亚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纬度约是( )A. 9°S B. 9°N C. 11°N D. 11°S17. 几内亚的半球位置是(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北半球、西半球C 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18. 据图中的图例可知,几内亚最可能被称为( )A. “铝土王国” B. “煤炭王国” C. “铁矿王国” D. “石油王国”2024年10月14日,“位于撒哈拉沙漠的摩洛哥小镇发洪水”的词条冲上各平台热搜榜。由于暴雨引发的洪水虽然使得休耕多年的农田再次获得灌溉水源,但也因水量过大而导致灾难。图左为摩洛哥沙漠小镇周边景观图,图右为该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 导致出现“摩洛哥小镇发洪水”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B. C. D.20. 摩洛哥小镇的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①全年高温 ②冬季寒冷 ③全年干燥 ④夏季多雨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1. “摩洛哥小镇发洪水”反映了( )A. 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都是有利影响 B. 该气候类型各个月份降水量较大C. 气候虽比较稳定但是存在异常变化 D. 未来当地气候将有利于农业发展2024年1月1日,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成员国由原来的中国、俄罗斯、南非、巴西、印度5国增加到现在的10国。图为金砖国家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 大部分金砖国家位于( )A. 南半球 B. 亚洲和非洲 C. 北美洲 D. 高纬度地区23. 新增金砖国家有助于( )①改变世界人口分布 ②促进世界经济增长③消除各国发展差异 ④推动国际交流合作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一种独特的居住形态,院落与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或沟渠及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小巧如盘而得名。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 川西林盘( )A. 地形平坦 B. 高楼林立 C. 山高林密 D. 商贸发达25. 川西林盘的发展应该( )①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 ②集中布局,注重商业化开发③保护性改善,留存文化景观 ④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第二部分本部分共4题,共50分。26. 【从板块看变化】在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的过程中,某学校七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模拟板块运动的简易实验。图左为模拟实验的操作示意图,图右为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目的通过简易板块运动模拟实验,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实验过程(1)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对应的实验器材与模拟过程。实验器材 → 模拟过程盛满水的盆 ①模拟各大板块防水的海绵纸 ②模拟地底动力吸管 ③模拟地球表面… …盛满水的盆:模拟__________;海绵纸:模拟__________;吸管:模拟__________(填写序号)(2)读图右可知,地球表层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大致由__________(五/六)大板块拼合而成。(3)实验中发现,将吸管插入水中向盆底吹气时,大量气泡出现在海绵纸的__________(内部/边界),海绵纸与海绵纸__________(保持静止/开始运动),冒出气泡模拟的地理现象是__________(火山喷发/海平面升降)。(4)上述实验现象主要发生在图右中的__________(甲/乙)地,板块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张裂/挤压),反映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相对__________(活跃/稳定),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相对__________(活跃/稳定)。实验应用(5)结合实验过程和图右,用文字描述或画图形式解释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表示出板块名称和运动方向)27. 【从气候看特征】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课后开展了气候相关内容的探究。图1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世界局部地区人口密度示意图,图3为①、②、③三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表为①地部分气温和降水数据。阅读图文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月份 … 10月 11月 12月气温(℃) … 26.4 26.0 23.3降水(mm) … 286 290 245(1)根据表中所给气候资料,补全①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2)从①地和②地中选择一地,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我选择地点__________(①/②),该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油橄榄是地中海沿岸③地的重要农作物,油橄榄在生长的过程中喜欢温暖且阳光充足的环境,具有耐寒的特点且早春阶段需水量较多。(3)结合材料,说明③地适宜油橄榄生长的条件。(4)读图2比较①②③三地,人口密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①/②/③),②地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千米__________。(5)根据所给气候资料,解释②地人口密度较低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2023年11月2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报告显示,在2021年到2022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1.2%。(6)请你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为节能减排做贡献。(至少写出两点)28. 【从分布看规律】图1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2为世界人口增长图,下表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数据。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__________,B地区人口密度约为__________。(2)据图1可知,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衡,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__________(中低/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3)图1中C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填选项),D地区属于人口__________(稠密/稀疏)地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填选项)A.极端干旱 B.地势高峻 C.过于湿热 D.终年严寒海拔(米) 0~200 200~500 500~1000 1000~1500 1500~2000 2000~2500占世界人口比例(%) 56.5 24.0 11.6 4.4 2.3 1.2(4)从表1中可知,世界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形类型是( )(填选项)A. 丘陵 B. 平原 C. 高原 D. 山地(5)据图2可知,年平均人口增长率约在__________年达到峰值,2020年以后预测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将__________(缓慢/快速/趋缓)。(6)人口增长缓慢,或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填选项)A. 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 B. 国防兵源充足C. 劳动力资源过剩 D. 就业压力大29. 【从地铁看生活】北京地铁15号线是北京市第十条建成的地铁线路,于2014年全线开通运营,全长41.4千米,全线共设20座车站。图左为地铁15号线示意图,图右为北京地铁15号线站点示意图与沿线景观图,表为北京地铁15号线工作日部分时间段发车频率。阅读图文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表:地铁15号线(俸伯—清华东路口)发车频率工作日部分时间段 发车频率① 早上5:32—6:12 每6—7分钟一车② 早上6:12—6:26 每4—5分钟一车③ 早上6:26—9:28 每3—4分钟一车④ 早上9:28—9:56 每5—6分钟一车⑤ 早上9:56—12:55 每7—8分钟一车(1)根据图文资料,补全北京地铁15号线的信息和沿线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2023年,北京地铁15号线顺义段全年的客运量6844.09万人次,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38.41%。全线日均客流量近40万人次,工作日早晚高峰人流量很大。(2)读表,从发车频率看,__________(填序号)发车频率最高,原因是该时段__________。2023年初,北京地铁15号线马泉营车辆段的顶棚加装了光伏面板,并且成功全容量并网发电。该发电站采取无人值守、自动运营模式,进一步减少了人工成本。该项目预计每年平均发电量约125万千瓦时,结合全线电动智能机车组的运行,据测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96吨,推动北京打造“绿色地铁”。(3)结合图文材料,说明光伏发电项目对北京地铁发展的有利影响。(至少写出两点)(4)读图右,从俸伯站出发,游览地铁15号线周边的一个特色景观,请为此设计一个地铁出行计划。出行计划 目的地:_____(景观名称) 选择理由:_____ 上车站点:俸伯站——下车站点:_____新国展二期位于顺义区,紧邻首都机场,整体建筑呈现“紫金丝带”造型,寓意共建“一带一路”。(5)说明交通运输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顺义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答案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4题答案】【答案】1. A 2. B 3. C 4. C【5~7题答案】【答案】5. A 6. D 7. D【8~9题答案】【答案】8. A 9. C【10~11题答案】【答案】10. B 11. C【12~15题答案】【答案】12. D 13. C 14. D 15. A【16~18题答案】【答案】16. B 17. A 18. A【19~21题答案】【答案】19. B 20. A 21. C【22~23题答案】【答案】22. B 23. B【24~25题答案】【答案】24. A 25. B第二部分本部分共4题,共50分。【26题答案】【答案】(1) ①. ③ ②. ① ③. ②(2)六 (3) ①. 边界 ②. 开始运动 ③. 火山喷发(4) ①. 乙 ②. 张裂 ③. 活跃 ④. 稳定(5)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亚欧板块,使得地壳隆起抬升,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 喜马拉雅山脉。绘图如下:【27题答案】【答案】(1) (2) ①. 答案一:①答案二:② ②. 答案一:热带雨林气候答案二: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 答案一:全年高温多雨答案二: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3空的答案一、答案二需对应)(3)③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满足油橄榄喜欢温暖且阳光充足的环境;油橄榄的耐寒特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冬季的气候条件;③地冬季降水相对较多,进入早春阶段,气温回升,土壤中的水分能够较好地满足油橄榄在早春阶段对水分的需求。(4) ① ② ②. 10人以下(5)②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极端的气温条件不利于人类的居住和生存;降水少,导致水资源匮乏,不仅难以满足生活用水需求,也限制了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用水。(6)节约用电、乘坐公共交通等(言之有理即可)【28题答案】【答案】(1) ①. 1~10人/千米2 ②. <1人/千米2(2)中低 (3) ①. A ②. 稀疏 ③. D (4)B(5) ①. 1970 ②. 趋缓 (6)A【29题答案】【答案】(1) ①. 3 ②. 5 ③. 东西 ④. 平原 ⑤. 慢(2) ①. ③ ②. 早高峰时段(3)为地铁提供能源,减少成本;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推动北京打造 “绿色地铁”。(4) ①. 潮白风韵 ②. 欣赏潮白河的自然风光,感受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河岸景观 ③. 顺义(5)加强区域联系;带动经济发展;促进资源开发与利用;优化产业布局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