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西安市碑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满分6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天关”卫星是我国首颗大视场Ⅹ射线天文卫星。2024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天关”卫星的首批科学成果,探测到最远的天体来自256亿光年之外。结合太阳系部分行星公转示意图(非真实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1. “天关”卫星运行在距离地面约600千米的轨道上。从天体分类看,“天关”卫星与图中的( )
A. ①天体性质类似 B. ②天体性质类似 C. ③天体性质类似 D. ④天体性质类似
2. 地球是太阳系目前唯一发现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主要得益于( )
①地球是一个恒星②地球距日距离适中③地球大小和质量适中④地球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宜呼吸的大气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结合地球仪模型,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度都相等 B. 形状是圆形 C. 一共180条 D. 指示东西方向
4. 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
A. 23.5°S,30°E B. 23.5°N,30°E C. 23.5°N,30°W D. 23.5°S,30°W
5. 图中各地,位于西半球、南温带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陕西省西安市某中学的小丽同学绘制了本校的平面图。左图为校园景观说明牌,右图为校园内部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左图说明牌的内容代表地图“语言”中的( )
A. 方向 B. 经纬网 C. 图例 D. 比例尺
7. 图中地理园位于气象站的( )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陕西省地跨黄河和长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境内的最高点为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海拔3771.2米;最低点在白河县与湖北省交界的汉江南岸,海拔168.6米。结合陕西省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8. 陕西省的最大相对高度为( )
A. 168.6米 B. 3939.8米 C. 3771.2米 D. 3602.6米
9. 陕西省渭河流域的地势特征是( )
A. 西高东低 B. 南高北低 C. 西低东高 D. 北高南低
10. 甲处地形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中国人民在南海活动历史已经超过2000多年,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其相关海域,长期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因此南海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合南海岛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永暑礁经过填海造陆,建立了面积2.8平方千米的岛屿。该人工岛( )
A. 地处南沙群岛 B. 西面和菲律宾隔海相望 C. 位于温带海域 D. 位于黄岩岛的东北方向
12. 海南省是我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广的省份,其简称是( )
A. 澳 B. 粤 C. 桂 D. 琼
13. 2024年11月10日,我国政府公布黄岩岛的领海基线,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黄岩岛的知名度 B. 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 C. 带动黄岩岛旅游产业 D. 改善南海的生态环境
2024年上半年,全国多地出生率出现反弹,有望减缓连续两年人口快速下滑的趋势。结合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2016年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滑,产生社会问题最可能是( )
A. 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 B. 老龄人口占比增加 C. 各种消费品供不应求 D. 初中升高中更困难
15. 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有望出现反弹,采取的措施可能是( )
A. 给予生育补贴 B. 实施延迟退休政策 C. 大量吸引移民 D. 减少养老金发放额度
318国道从上海到西藏日喀则,全程5476千米,沿途包含了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景观,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结合318国道沿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318国道途经了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之间的( )
A. 横断山脉 B. 武夷山脉 C. 巫山 D. 雪峰山
17.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盛产小麦,天然粮仓 B. 蒸发量大,盐湖众多
C. 沙漠广布,绿洲相连 D.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18. 即使在夏季,青藏高原上许多山峰仍然白雪皑皑。该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
A. 高原、高山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名山众多,其中“五岳”名扬海内外。西安某研学团队按照图中顺序,开展研学活动。结合研学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从华山到嵩山再到泰山,研学队员发现三地都位于( )
A. 湿润区 B. 半湿润区 C. 干旱区 D. 半干旱区
20. 隆冬时节,从恒山飞抵衡山后,研学队员发现两地温差很大,主要原因有( )
①两地纬度差异大,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②两地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远近不同,降温幅度有差异
③两地降水差异大,耕地类型不同④两地居民穿着服饰差异大,北厚南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北国的冰雪世界,南国的绿意盎然,西北的沙漠风情,青藏的巍峨雪山,无不令人向往。结合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晾制葡萄干的“荫房”主要分布在( )
A a地理区域 B. b地理区域 C. c地理区域 D. d地理区域
22. 图中①—④四条地理分界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的是( )
A. ①分界线 B. ②分界线 C. ③分界线 D. ④分界线
23. 下列有关c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以高寒畜牧业为主②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③盛产青稞、牦牛④碉楼分布在藏南地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 我国某山区开展了一次攀岩运动,小梁同学前往观看了比赛。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请把图中的数字比例尺转化为文字比例尺:____;图中区域A地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
(2)小梁前往观看攀岩的地点,最可能位于图中字母所标注的____地,判断的理由是____。
(3)看完比赛后,小梁打算攀登E山峰,该山峰的海拔范围为____米。从省力的角度考虑,你会建议小梁选择D—E路线还是C—E路线____?理由是什么____?
25.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差异很大。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侧比西北侧人口____(稀疏/稠密)。
(2)图中③省区濒临的海域是____和黄海,④省区的人口密度范围是____人/千米2。
(3)试选择①②两自治区中的一个,分析其人口密度较低的自然原因。
(4)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试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26. 近年来我国水电事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装机容量从1949年时的36万千瓦跃升至2024年的4.27亿千瓦,在全球水电建设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结合我国水电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区域认知】
(1)沿36°N一线,归纳我国的地势特征。
【区域分析】
我国目前在建的六座大型水电站,全部集中在长江上游的雅砻江、金沙江、大渡河等河段。
(2)据图分析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区域评价】
一座座水电站,不但成为点亮千家万户的“能源灯塔”,而且每年减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下了一片片“巨型森林”。
(3)试写出你对“能源灯塔”和“巨型森林”的理解。
27. 我国面积辽阔,各地气候千差万别。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共有____类气候类型,试分析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对农业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____。
(2)我国东部地区____气候显著,结合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气候特征影响下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____。
(3)据图比较吐鲁番与五道梁气候的差异。
28.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这条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你真的了解它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秘吧!《尚书·禹贡》中就有“导河积石”的记载,这是关于黄河源的最早记录!黄河流淌万里,滋润了两岸干渴的土地,造福于亿万人民。
(1)据图可推测,黄河流域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
(2)黄河浇灌了两岸干渴的土地。试分析丙自治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优越自然条件。
(3)试分析甲乙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4)秦岭是渭河重要的水源地。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写出其中的任意两例。
西安市碑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5题答案】
【答案】3. A 4. B 5. D
【6~7题答案】
【答案】6. C 7. D
【8~10题答案】
【答案】8. D 9. A 10. B
【11~13题答案】
【答案】11. A 12. D 13. B
【14~15题答案】
【答案】14. B 15. A
【16~18题答案】
【答案】16. C 17. D 18. A
【19~20题答案】
【答案】19. B 20. A
【21~23题答案】
【答案】21. B 22. C 23.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②. 山谷
(2) ①. B ②. B地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地形,攀岩运动通常在陡崖处进行。
(3) ①. 700~800米 ②. C—E ③. C—E路线等高线相对较稀疏,坡度缓,攀登时相对更省力。
【25题答案】
【答案】(1)稠密 (2) ①. 渤海 ②. 300-500
(3)选择①西藏自治区,其自然原因是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人类大规模居住,所以人口密度较低;选择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水源缺乏,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密度较低。
(4)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6题答案】
【答案】(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南方地区降水多,河流流量大。
(3)能源灯塔:水能资源开发后,可以提供大量电能;巨型森林:水能资源开发后,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5 ②. 复杂多样的气候,为我国农业生产及各种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 ①. 季风 ②. 北京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不稳定,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
(3)五道梁气候特征是夏凉冬寒,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吐鲁番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吐鲁番的气温高于五道梁,降水少于五道梁。
【28题答案】
【答案】(1)青海省 (2)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等
(3)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等。
(4)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