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驻马店市平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两个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矿业领域绿色发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下图为“我国已探明的主要能源矿产储量地区分布图”(注: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完成下面小题。
1. 石油储量占比最大省级行政区是( )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甘肃省 C. 四川省 D. 重庆市
2. 在我国已探明的主要能源矿产储量中,四川省占比最大的是( )
A. 石油 B. 煤炭 C. 页岩气 D. 天然气
农业用地类型与降水量密切相关,读甘肃省简图(图中不同阴影代表干湿地区)。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对甲、乙、丙三地的干湿地区及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属于半旱区,难以利用土地 B. 乙地属于半湿润区,林地
C. 丙地属于湿润区,耕地 D. 乙地降水量多在200mm-400mm之间,草地
4. 针对甘肃省的土地利用现状,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大力开发难利用土地 B. 优先发展节水农业,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
C. 大力开垦草地为耕地 D. 科技兴农,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作物产量
2023年11月,延榆高铁正式开工建设,途经黄土高原等地质复杂区,滑坡频发,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的94.3%。建成后西安至榆林通行时间将由5小时缩短至2小时,进一步完善陕西高铁网布局。结合延榆高铁规划图,完成下列小题。
5. 延榆高铁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沙尘暴等恶劣天气②生态环境脆弱③高寒缺氧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 延榆高铁桥隧占比较高的原因是( )
A. 冻土广布,防止路基塌陷 B. 地壳活跃,减轻地震损坏
C. 黄土高原地区,地质条件复杂 D. 洪涝频发,减少灾害损失
联合国确定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Water for Peace”(以水促和平),我国纪念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下列漫画中与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相符的是( )
A. B.
C. D.
8. 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兴建水库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B. 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C. 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南丰北缺、东多西少的特点
D. 在时间分配上,具有春夏多、秋冬少和年际变化小的特点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山脉不是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0. 关于山脉两侧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
A. a山脉西侧是山西省,东侧是陕西省
B. b山脉西侧省区简称赣,东侧省区简称闽
C. c山脉南侧省区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北侧省区行政中心是拉萨
D. d山脉西侧是四川省,东侧是湖北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如图为长征路线简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长征路线有经过的地形区及其描述,正确的是( )
A.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雪山连绵 B.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鱼米之乡
C.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华北平原:沃野千里,稻花飘香
12. 红军长征的起止点所在省份的简称分别是( )
A. 皖、滇 B. 川、贵 C. 赣、晋 D. 赣、陕
13. 根据长征路线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的是长江上游
B. 依次经过第二、三级阶梯
C. 跨越长江和秦岭
D. 经过自然环境最湿热地区
读“我国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关于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及工业中心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 B. ④工业基地毗邻港澳,侨乡众多
C.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 D. 各主要工业基地均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
15. 关于③工业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B.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C. 沿长江,濒临渤海、黄海、东海 D. 京九线连接②和③工业基地
16. 下列不符合京广铁路自北向南沿途变化的是( )
A. 水田变旱地 B. 面食变米饭 C. 苹果变柑橘 D. 窗小变窗大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存在耕地资源分布不均、粮食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粮食的主要输出地。2024年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以8001.7万吨连续15年位居全国产量第一,河南、山东产量位居第二和第三位。下图为“中国粮食供需省区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7. 黑龙江省与河南省、山东省都是粮食生产大省,三省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
A. 水田农业为主 B. 旱地农业为主 C. 农作物一年一熟 D. 农作物一年三熟
18. 输出粮食多采用铁路、公路、水运等运输方式,很少选择空运,其原因是航空运输( )
A. 运价高 B. 运速快 C. 运量大 D. 灵活性好
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即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进行计算和处理。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需要大量电力支持。下图是我国八个算力枢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东数西算”工程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 )
A. 新能源 B. 新材料 C. 电子信息 D. 生物工程
20.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算力后,对两地有何积极影响( )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②增加东部地区就业机会
③降低了西部环境污染
④带动西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综合题(本题有4个小题,共30分)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全国各地游客通过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到达东北,体验冰雪风情。好客的东北人民深挖地方特色,升级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竭尽所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体验。
材料二:图1为东北部分城市降雪最初日期、降雪最终日期和最大积雪厚度分布图,图2为东北传统民居简笔画。
(1)图1中雪期(降雪最初日期到次年降雪最终日期的天数)最长的城市是_______,造成图中城市雪期长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2)某游客在东北旅游时,看到如图2所示的东北传统民居。试分析该传统民居的特点及其作用______。
(3)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冰雪旅游火爆“出圈”的原因_____。
(4)游客冬季前往东北体验冰雪风情,需要准备哪些物品______?(至少两种物品)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大雪”节气一过,北方寒风凛冽,但云南、广西等秋冬蔬菜生产区温暖如春。为做好北方冬季的蔬菜供应,作为“南菜北运”重要供应基地的滇、桂、粤、琼等省区多措并举,确保供应充足。
(1)由于滇、桂、粤、琼等省地处我国的____带和亚热带地区,所以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再加上采用温室大棚技术,保障了冬季蔬菜生长所需的____条件,使这些区域成为“南菜北运”重要供应基地。
(2)“南菜北运”主要采用____运输,是因其具有“机动灵活”的优点。“南菜”运输路线大多越过了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____”线。
云南昆明是我国“南菜北运”的中心。昆明吸引了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农具、农药生产销售、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乡就业,参与相关工作,有了更稳定更高的收入,开启了美好的生活。
(3)简述云南昆明建设“南菜北运”蔬菜供应基地对当地乡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随着我国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各地在交易、流通、秩序方面狠下功夫,为农产品运输开通了“绿色通道”,滇、桂、粤、琼蔬菜外运通道更加畅通。
(4)请你为滇、桂、粤、琼等地建设高质量“南菜北运”基地出谋划策。
23. 2024年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正式开启。某中学学生以“走进亚洲,了解亚洲”为主题进行学习。下方甲图示意中亚位置,下方乙图示意印度尼西亚局部区域和苏门答腊岛地形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3月31日,一列中亚班列从江西南昌启程驶往中亚,与以往只到达某个单一国家不同,这是首趟会途经中亚五国并根据需求卸载货物的中亚班列。现在,中亚成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过境通道、东西方经济的纽带,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频繁。
(1)中亚地区距海遥远,加之地形阻挡,降水_______(多/少)当地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_______。
(2)通过中亚班列,中亚各国可以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有________。(选两项,只填序号)。
①石油②汽车③家用电器
(3)请说明中亚班列建设运营的意义_____。
棕榈油是世界主要的油料作物,它是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出的。油棕树是一种喜高温、好水、忌涝的植物。印度尼西亚是世界重要的油棕生产国。
(4)苏门答腊岛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岛上村镇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
(5)简析印度尼西亚油棕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
2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普洱产茶,西藏产马,形成了连接普洱、丽江、拉萨等地的滇藏茶马古道。茶树喜温喜湿,一般种植在土层深厚,空气湿度较大,排水条件良好的坡地上。
材料二:茶马古道示意简图
(1)滇藏茶马古道中的“滇”是指_______省,从普洱到拉萨方向运输的物资需要穿越①山脉,试举一例①山脉的地理意义_______。
(2)②地区位于_______(地形区),当地居民饮食结构以肉、奶为主,这种食物热量多,脂肪多,喝茶能够分解脂肪防止燥热,故该地居民养成喝酥油茶的习惯,该地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族。
(3)A省适合茶树生长,而②地区不适合种植茶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①位于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处,是世界上罕见高山深谷地貌代表区,请根据地形试分析此地水能丰富的原因______。
驻马店市平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题答案】
【答案】1. A 2. C
【3~4题答案】
【答案】3. D 4. B
【5~6题答案】
【答案】5. B 6. C
【7~8题答案】
【答案】7. D 8. C
【9~10题答案】
【答案】9. B 10. B
【11~13题答案】
【答案】11. C 12. D 13. A
【14~16题答案】
【答案】14. D 15. B 16. A
【17~18题答案】
【答案】17. B 18. A
【19~20题答案】
【答案】19. C 20. D
二、综合题(本题有4个小题,共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漠河 ②. 纬度位置
(2)屋顶坡度大,有利于积雪滑落;墙体厚,防寒保温;窗户小,冷风不易进入,防寒保温。
(3)①冰雪资源丰富,雪期长,积雪厚度大,冰雪景观独特;②交通便利,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多样,便于游客到达;③当地人民好客,深挖地方特色,升级完善配套服务设施,能为游客提供优质体验;④旅游市场需求大,人们对冰雪旅游的兴趣增加。
(4)厚羽绒服、保暖雪地靴、帽子、围巾、手套等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热 ②. 热量
(2) ①. 公路 ②. 秦岭—淮河
(3)1、增加当地就业机会;2、吸引了相关产业的投资;3、带动农具、农药生产销售、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4、提高百姓收入。
(4)1、提高种植技术;2、合理布局种植基地;3、物流通道建设;4、实现农产品向“精、优、特”方向发展;构建产地集配中心、冷库;5、引进农业人才。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少 ②. 高山冰雪融水
(2)②③ (3)缩短了中国与欧洲的路程,提高了运输的效率;促进沿线各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区域物资、人员流动,带动沿线各国商品贸易的发展,增强了沿线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国际合作。(言之有理即可)
(4) ①. 西南高东北低(或西高东低) ②. 沿海、沿河流分布(或沿河流分布)
(5)纬度低,热量丰富;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排水条件好;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灌溉便利;等等。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云南 ②. ①横断山脉是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分界线。
(2) ①. 青藏高原 ②. 藏
(3)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不适合种植茶叶。
(4)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