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泸县2024年秋期期末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生 物 学 试 题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生物学试卷分为第Ⅰ部分(选择题)和第Ⅱ部分(分析说明题、实验探究题),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监考教师,试卷根据学校规定统一上交或自己保存好。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
第Ⅰ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Ⅰ部分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一、选择题(40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有关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前需要先确定观察目的 B.观察过程中要边观察边思考
C.不同人的观察记录结果等要完全一致 D.观察前要作好充分的物质准备
2.生物有多种特征可区分于非生物。下列诗句或俗语,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特征的是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对用于观察的生物材料的要求是
A.结构完整的 B.薄而透明的 C.形态规则的 D.制成装片的
4.在用单目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小明同学先后看到了右图中甲、乙两种物像。出现图甲所示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A.没有用碘液染色
B.洋葱表皮细胞没有展平
C.显微镜选用的光圈太小
D.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到位
5.种植果树时,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去除果树主干的顶端(打顶),以控制果树的高度。“打顶”后的果树主枝不能继续长高,是因为去除了顶端的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薄壁组织 D.保护组织
6.落地生根是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叶边缘可长出许多不定芽(如图),在合适的环境下,不定芽落地即可长成新植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定芽细胞和母本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B.不定芽形成的初期要从母本细胞吸收营养
C.不定芽形成新植株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不定芽的生长发育主要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7.下列关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可使细胞数目增多 B.多细胞生物的体内才存在细胞分化
C.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大 D.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可以继续分裂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的“碧”和“红”两种颜色相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A.细胞核和细胞膜 B.叶绿体和液泡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壁和液泡
9.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被划破时人会感到疼,有时还会出血,这些现象说明皮肤中含有下列哪些组织?
①结缔组织 ②肌肉组织 ③上皮组织 ④神经组织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细胞生活的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B.细胞中的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
C.细胞内外所有物质都能自由进出
D.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11.“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苔藓植物的生长繁殖。下列有关苔藓植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大多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环境中
B.无根的分化,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C.属于绿色开花植物,“苔花”有花瓣等结构
D.“叶”结构简单,容易受到有毒气体等的伤害
12.小明在教学楼后面的背阴石壁上采集到一株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叶片的背面有许多褐色斑点(右图)。该植物可能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双子叶植物 D.单子叶植物
13.生物圈中生活着很多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单细胞生物。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酵母菌 B.草履虫 C.大肠杆菌 D.丝虫
14.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生物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细菌的鞭毛——有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
B.爬行动物均有发达的四肢——有利于捕食和御敌
C.鸟类体内肺连有气囊——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
D.哺乳动物母体的子宫和乳腺——提高了后代成活率
15.下列对无脊椎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B.蚯蚓、水蛭等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
C.刺胞动物体表有刺细胞,身体呈辐射对称
D.节肢动物是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体表有外骨骼
16.泸县玉蟾山名字由来与右图所示的动物密切相关,这种动物生活在玉蟾山下的濑溪河水域及周边。下列有关这种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皮肤裸露 B.水中产卵
C.幼体用鳃呼吸 D.体温恒定
17.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要把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上述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步骤是
A.配制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接种 D.恒温培养
18.银杏绿叶的叶肉细胞与细菌相比,二者都有的结构是
A. 荚膜 B. 叶绿体 C. 细胞壁 D. 染色体
19.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A.剩饭剩菜上 B.潮湿的鹅卵石上
C.洗净的衣物上 D.经过高温灭菌并密封的罐头瓶内
20.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诺如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极易感染学龄儿童,从而引发急性胃肠炎。下列有关诺如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诺如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B.诺如病毒离开活细胞会变成无活性的病毒颗粒
C.诺如病毒只有寄生在动物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D.诺如病毒细胞结构简单,属于原核生物
第Ⅱ部分(分析说明题、实验探究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其他区域及试卷上无效。
上填文字,[ ] 内填相应图中的标号。
二、分析说明题(共45分)
21.(20分,每空2分)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密不可分。下图为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人体的发育是从一个细胞—— ▲ 开始的,该细胞经过分裂和 ▲ 形成甲(组织)。
植物的组织主要包括如图所示的五种(A~E),B、C、D、E都是由[ A ] ▲ 的细胞分裂和分化而来。油菜叶片中的叶肉细胞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属于图中的[ D] ▲ 。
构成人体器官的甲主要包括四种(如图1~4)。软骨[ 2 ]属于 ▲ 组织;在人体内起调节和控制作用的神经,属于[ ▲ ]神经组织。
在结构层次上,油菜种子和人体的唾液腺都属于[ 乙 ] ▲ 。
(5)由图可知,无论是植物体还是动物体,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 ;在动物肌细胞和植物根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
(6)图中由细胞→…→生物体过程中,植物体没有而人体具有的结构层次是[丙] ▲ 。
21题图 22题图
22.(10分,每空2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以说,我们都是靠种子养活的。请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是菜豆种子结构模式图。将菜豆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播种,很快会长成菜豆幼苗,在这一过程中,结构[ ▲ ]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2)图乙是玉米种子的纵剖面,用刀片纵向剖开玉米种子后,在图乙所示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结构是[ 10 ] ▲ ,说明该结构中所含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 。
(3)菜豆和玉米的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根据这一特点,在分类上它们都属于 ▲ 。
(4)种子的生命力比苔藓植物等产生的孢子生命力强得多,寿命也长得多。请你列举出种子在结构上比孢子更适应环境的一个特点: ▲ 。
23.(10分,每空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细菌、真菌非常感兴趣,于是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及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到以下生物的结构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内容。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有[ ▲ ](填字母);图中的A属于原核生物,A和其他三种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A的细胞内 ▲ 。
(2)生物B产生的青霉素可杀死某些细菌,主要原因是青霉素可抑制这些细菌结构中
▲ 的合成。
(3)图中的D是蘑菇,其生活过程中能够将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 ▲ 等小分子物质,从而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4)泡菜制作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洗净的蔬菜加入泡菜坛后,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上图),这是因为乳酸菌的生活 ▲ (选填:需要、不需要)氧气。
24.(5分,每空1分)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同种类的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均表现出对各自生存环境的适应特点。请仔细观察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上图中依据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A、B两类,其中A类动物统称为 ▲ 。
依据图中(B)类生物的分类依据,推断①生殖方式是 ▲ ,②代表的器官是 ▲ 。
据图分析可知,鲤鱼和蜥蜴之间的共同特征比蜥蜴和蝗虫之间的共同特征 ▲ (选填:多、少、无法判断)。
动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在一个完整的分类体系内,家猫在上述七个分类等级中,属于 ▲ 。
三、实验探究题(共15分,每空1分)
25.(7分)下图①-⑤,是某同学用洁净的玻片等器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⑤,手中拿的是牙签,则以上①~⑤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填字母)。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⑤④ C.②③⑤①④ D.②③⑤④①
(2)步骤②中,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若步骤④的操作不规范,在观察时视野中容易出现 ▲ 。
(3)若观察时显微镜用的是目镜10×和物镜10×的镜头组合,则该物像被放大了 ▲ 倍。
(4)仔细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该细胞的结构包括 ▲ 、 ▲ 、 ▲ 等几部分。
26.(8分)在学习了鱼鳃的结构后,小辉同学想进一步探究其功能:进入鱼口和流出鱼鳃盖后缘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呢?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步骤 烧杯一 烧杯二
1 加入适量清水,放入一条健康的鲫鱼 加入等量清水,不放鲫鱼
2 在鱼口的前方滴两滴BTB溶液,观察流出鳃盖后缘的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在水中滴入等量BTB溶液,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3 重复烧杯一步骤2三次
4 实验现象:?
提示:溴麝香草酚蓝英文简称BTB,遇二氧化碳后,BTB由蓝色变成黄色,生物学实验中常用BTB检测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短时间内使用BTB对鱼没有影响。
根据绝大多数生物进行呼吸的特点,本实验小辉作出的合理假设是:从鱼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
实验时,小辉同学仔细观察鱼的头部,发现鱼口的一张一合和鳃盖后缘的一张一合总是 ▲ (选填:同步、交替、无序)进行的。
请预测上表中“?”处的实验现象:烧杯一中,流出鱼鳃盖后缘的水呈 ▲ 色,而进入鱼口及作为对照的烧杯二中的水呈 ▲ 色。
(4)水中的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很多,但鱼却能正常地在水中用鳃呼吸,鱼鳃的哪些结构特点对于鱼在水中完成呼吸至关重要? ▲ (请写出一点)。
(5)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水流经鱼体后气体成分的变化,与鱼的体细胞内 ▲ (选填:有机物、无机物)的分解有关。
(6)在生长着许多藻类的池塘中,经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鱼浮头是因为在无光的条件下,池塘中的生物因呼吸消耗了大量的 ▲ (选填:氧气、二氧化碳);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鱼便停止了浮头,这是因为:在光下藻类的 ▲ 作用增强,补充了这一类物质。
泸县2024年秋期期末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题 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 CCBDA 6-10 DDBCC 11-15 CBDBB 16-20 DCCAD
二、分析说明题(共45分)
21.(20分,每空2分)
(1)受精卵; 分化 (2)分生组织; 薄壁组织 (3)结缔; 4
(4)器官 (5)细胞; 线粒体 (6)系统
22.(10分,每空2分)
(1)5 (2)胚乳; 淀粉 (3)被子植物
(4)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种子外有种皮保护、种子是多细胞……其他合理的也行,关键要从“结构”作答。答休眠不给分)
23.(10分,每空2分)
(1)B、 D(正确1个给1分,答错1个不给分) ; 无成形的细胞核 (2)细胞壁
(3)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正确一种即可) (4)不需要
24.(5分,每空1分)
(1)无脊椎动物 (2)胎生; 肺 (3)多 (4)种
三、实验探究题(共15分,每空1分)
25.(5分)(1)D (2)生理盐水 ;气泡 (3)100
(4)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26.(5分)(1)增多 (2)交替 (3)黄 ; 蓝
(4)鱼鳃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鳃丝与水的接触面积大)
(5)有机物 (6)氧气; 光合
说明:
专业术语错别字一律不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