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生物学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卷共5页,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智学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就像一台设计巧妙的“泵”,推动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下列有关心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心脏内瓣膜控制血液的流向为心房→心室→动脉
B. 左、右心室之间被肌肉壁隔开,防止动静脉血混合
C. 脑组织细胞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由主动脉及分支输送提供
D. 手背静脉输液,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2. 李苗参加了我市组织的在校初中生体检,下表是该同学血液检查单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RBC) 2.9×1012/L (3.5~5.5)×1012/L
白细胞(WBC) 8×109/L (4~10)×109/L
血红蛋白(HGB) 50 g/L 120~160 g/L
血小板(PLT) 230×109/L (100~300)×109/L
A. 正常人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
B. 白细胞数目明显偏低时提示体内具有炎症
C. 该同学可能伴有头晕,脸色苍白等症状
D. 该同学可适量补充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 下表为正常人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ml),据表分析甲、乙、丙分别为哪种液体( )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甲 0.00 0.10 0.03 0.72
乙 7.00 0.10 0.03 0.72
丙 000 000 2.00 1.50
A. 原尿、尿液、血浆 B. 尿液、原尿、血浆
C. 原尿、血浆、尿液 D. 血浆、原尿、尿液
4. 下列有关实验或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测量血压——部位通常是上肢肱动脉处
②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视野中体积最小的是白细胞
③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视野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④测定种子发芽率——该实验不需要作出假设
A. ②④ B. ①②④ C. ② D. ③④
5. 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像形成的部位是视网膜
B. 视觉形成的部位是晶状体
C. 角膜能随光线的强弱调节瞳孔的大小
D. 近视可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6.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现象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 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 “谈虎色变”——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C.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形成
D. 醉酒蹒跚——小脑协调身体平衡受到影响
7. 肺牵张反射是肺充气或扩张时抑制吸气的反射。初生婴儿存在这一反射,出生4~5天后,该反射就显著减弱。如图为肺牵张反射弧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人体的有关神经中枢,a、b、c表示肺牵张反射的相关结构,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肺牵张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③脑干,a为传入神经
C. 屏住呼吸时,受到①大脑皮层的调控
D. ④是脊髓,灰质分布在蝶形白质的周围
8. 绿豆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史,李时珍称其为“菜中佳品”。据《易牙遗意》记载:“将绿豆冷水浸两宿……以水洒湿,铺纸一层,置豆于纸上,以盆盖之。一日两次洒水,候芽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以水洒湿”提示绿豆萌发需要适量水分
B. “以盆盖之”说明光照会对豆芽的生长产生影响
C. “候芽长”的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
D. “候芽长”的过程中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被逐渐消耗
9. 如图,基因组成是AA的蟠桃枝条①,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毛桃砧木②上,①开花后所结桃子的品种和基因组成分别为( )
A. 蟠桃、AA B. 毛桃、aa
C. 蟠桃、Aa D. 毛桃、Aa
10. 一颗饱满的花生壳中有2粒花生米,则形成此花生需要的子房、胚珠和精子数目分别是( )
A. 2、2、4 B. 1、1、2
C. 1、2、4 D. 1、2、2
11. “水绘园中烟波画,桃柳堤边草色鲜。云绕屿上春意浓,雨香庵里梦甜融。”描绘了水绘园中的绝美景观。园中鸟语花香,有山有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园中鸟语花香,鸟卵中能发育成胚胎的结构是胚盘
B. 堤边桃花的雌蕊里有子房,是形成果实的主要部位
C. 园中池内的锦鲤进行体外受精,雌鱼腹中的鱼籽是卵细胞
D. 每年春夏园中五彩斑斓的蝴蝶翩翩起舞,蝴蝶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12. 同卵双胞胎个体发育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B. ②形成的胚胎将植入子宫内膜
C. 甲、乙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D. 过程②形成的两个胚胎性染色体不同是生出龙凤胎的主要原因
13. 在棉田中长期使用同种杀虫剂后,防治害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基因工程开启了人们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时代,但其安全性也备受人们关注。下图为利用普通棉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简要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适应杀虫剂环境,棉铃虫产生了抗药性定向变异
B. 抗虫棉的培育应用了转基因技术
C. 棉花细胞培养成抗虫棉幼苗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 针对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我国已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
14. 大熊猫体细胞中具有21对染色体,与人类性别决定方式相同(雌性为XX,雄性为XY)。某地发现了一只没有“黑眼圈”,通体白色的大熊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熊猫的性状表现只与基因有关
B. 通体白色大熊猫的出现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C. 从染色体形态来看,雌、雄大熊猫的染色体均具有21种形态
D. 大熊猫的性染色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15. 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是由原始生命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不断进化而来的。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森林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C. 米勒等人证明,无机物可以形成构成蛋白质的简单有机物
D. 自然选择学说较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16. 挑选400粒饱满、大小相近的菜豆种子,将4个玻璃瓶放倒,在每个玻璃瓶下放两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方放100粒大豆种子,分四组进行处理(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b是对照组,该实验设计中有3组对照实验
B. 实验设计中,探究的变量是温度和水分
C. 培养一段时间后,种子萌发率最高的是b瓶
D. 挑选的菜豆种子颗粒饱满、大小相近,体现了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7. 牡丹是中国传统观赏名花,近年来被开发为新型油料作物,其中“凤丹”是主要的产油品种。图1为“凤丹”花的纵剖图,图2为“凤丹”种子的结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凤丹”花为两性花,①产生的花粉落到雌蕊的______上完成传粉。
(2)图2中的胚乳是由______受精形成的。据图分析,“凤丹”最可能属于______(填“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
(3)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和名称)是新植物的幼体,其由______发育而来。
(4)“凤丹”茎的主干由图2中的______(填“胚芽”或“胚轴”)发育而来。
18.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下表是某科研团队用高秆水稻和矮秆水稻(控制稻秆高矮的基因用D和d表示)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
组别 亲代 子代不同表现型的株数统计
父本 母本 高秆 矮秆
甲 高秆 矮秆 667 0
乙 矮秆 矮秆 0 722
丙 甲组子代 甲组子代 m n
(1)水稻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则水稻体细胞中染色体通常有______条。
(2)水稻的高秆和矮秆是一对______,根据______组可判断出______是显性性状。
(3)丙组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______,若丙组子代总数为832株,理论上m为______株,m中与甲组的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
19. 人体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的,图1是人体泌尿系统的模式图;图2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甲、乙表示两种物质,字母A~F表示结构。图3是如皋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课后制作的血液循环模型,①~③表示心脏的腔,④⑤表示器官。请分析回答:
(1)图1中,人体的泌尿系统由肾脏和______(填字母)组成,血液流经肾脏后,______(填“肾静脉”或“肾动脉”)中的尿素含量减少。
(2)图2中,乙表示的物质是______,若某人的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排尿频繁,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______(填图2中的字母)。
(3)图3模型用空心橡皮球、橡皮管、填充的液体和模拟瓣膜等制成,模型中的______(填序号)可以表示肾脏。从肾脏产生CO 到CO 排出体外,经过的路径是______一呼吸道→体外(用图3中的文字、序号和→表示)。
20. 阅读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喝“无糖饮料”利于减肥么?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添加了人工甜味剂的“无糖饮料”来降低超重和肥胖的风险,然而许多研究表明长期饮用“无糖饮料”的人群,大多数未成功减重。人工甜味剂几乎无法为人类提供能量,为什么长期饮用“无糖饮料”减重效果不明显,甚至部分出现继续增重呢?科学家进行了相关探究。
甜味分子会被舌头表面味觉细胞上的G蛋白识别,经信号转换后,传递至匹配的神经节神经元。这些信号再经脑干的孤束核吻侧(rNST)中的神经元传导,最终抵达味觉中枢。科学家发现糖类和人工甜味剂均可以被G蛋白识别。
当科学家直接将糖类送到小鼠肠道后,发现脑中有一个区域会活跃起来,这个区域在脑干孤束核尾部(简称cNST)。这意味着,脑-肠轴信号通路被激活,肠道在向脑传递信号,报告糖类的存在。相关研究表明,cNST的活跃程度与味觉奖赏系统的激活密切相关,味觉奖赏系统被激活后会释放多巴胺使人获得满足感;肠道吸收糖类后,脂肪细胞还会释放瘦素(一种激素)降低人的食欲,人因此而不再继续进食。然而,直接将人工甜味剂送到小鼠肠道后,cNST并没有任何响应。我们饮用含人工甜味剂的“无糖饮料”后无法真正获得满足感,还会进一步渴望更多的糖类食物,因此饮用添加了大量人工增甜剂的饮料可能导致超重或肥胖。
(1)味觉细胞上的______识别人工甜味剂后,味觉刺激被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rNST中神经元细胞体和______两部分传导,最终传递到位于______的味觉中枢,因此我们饮用添加了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时可以感受到甜味。
(2)当人工甜味剂到达肠道时,不能使位于脑的某一区域活跃起来,进而______(填“能”或“不能”)激活脑-肠轴信号通路以使肠道向大脑传递信号,味觉奖赏系统未被激活而无法释放______。因此,当我们饮用无糖饮料时感受不到真正的满足感。
(3)脂肪细胞释放的瘦素会进入到血液循环而输送到全身各处,进而降低人的食欲。人摄入糖类而获得满足感、降低食欲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和______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为健康减肥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生物学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7题答案】
【答案】(1)柱头 (2) ①. 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 ②. 单子叶
(3) ①. ④胚 ②. 受精卵
(4)胚芽
【18题答案】
【答案】(1)24 (2) ①. 相对性状 ②. 甲 ③. 高秆
(3) ①. Dd ②. 624 ③. 1/3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A、B、C ②. 肾静脉
(2) ①. 葡萄糖 ②. F
(3) ① ④ ②. ④→③→右心室→⑤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G蛋白 ②. 突起 ③. 大脑皮层
(2) ①. 不能 ②. 多巴胺
(3)激素 (4)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体育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