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生 物 试 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1.下列现象与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B.岸边的柳树生出嫩芽,长出新叶——生物能够繁殖后代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对照实验:选取一定数量的黄粉虫平均分为两组,A组喂麦麸,B组喂泡沫塑料。多次实验后,发现两组黄粉虫体重都增加,B组黄粉虫吃塑料现象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变量是黄粉虫 B.多次实验是为了防止偶然性C.实验结论是黄粉虫能消化塑料并吸收 D.该实验启发我们可以利用黄粉虫处理塑料垃圾3.科研人员利用红外触发相机经长期的野外观测,收集了大量关于东北豹的信息。科研人员主要运用的生物学探究方法是( )A.测量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4.运用归纳、演绎等推理方法进行思考和判断,是一种科学思维的过程。下列属于归纳推理的是( )A.狗、兔、鸡等动物都是白天活动、夜间休息,它们都属于昼行性动物B.杨、柳都是落叶植物,所以每到秋冬季节都会落叶C.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避役是脊椎动物,因此避役身体背部有脊柱D.候鸟随季节不同进行周期性迁徙,大雁秋走春归因此属于候鸟5.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图中甲为显微镜结构图,乙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双手同时转动①,可升降镜筒B.对光时转动②,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若视野较暗,可将图甲中的④换成平面镜D.图乙中的⑥表示气泡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和物镜有关。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快速寻找观察目标时可使用①和③组合B.①和④组合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C.②和③组合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D.图中组合最大的放大倍数为400倍7.《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用蓝草做染料的方法。蓝草的色素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A.液泡 B.细胞壁 C.线粒体 D.细胞核8.某同学制作临时装片来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轻刮口腔内侧壁B.刮后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均匀涂抹C.滴加碘液后,再盖上盖玻片进行观察D.观察到颜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9.疟原虫是无细胞壁结构的单细胞生物,寄生在人体内会使人感染疟疾。下列关于疟原虫的正确表述是( )A.与衣藻细胞的结构相同 B.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C.不需要从外界获取物质 D.遗传物质贮存在细胞质中1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变B.动植物细胞分裂都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C.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D.细胞分化成熟后,正常情况下不再进行分裂11.2024年我国科学家在全球首次利用人体自身干细胞培养形成胰岛组织,将其移植回病人体内,成功治愈了糖尿病患者。上述研究中,干细胞形成胰岛组织的过程称为(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衰老12.我国在“娥四号”上搭载了棉花种子、油菜、土豆、拟南芥等生物作样本,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下列有关上述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油菜和拟南芥植株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土豆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C.油菜植株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D.拟南芥叶的表皮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13.小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水绵,发现水绵( )A. 由单个细胞构成 B. 有带状叶绿体C.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叶片呈细长条状14.青州蜜桃为人们带来了秋日里的美好享受。如图为青州蜜桃的果实和种子,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蜜桃口感甜美,其甜味物质主要来自液泡 B.图中2是种皮,具有保护作用C.蜜桃属于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D.蜜桃的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环境的限制15.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下列剪纸作品所代表的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是( )B. C. D.16.下列关于鸟类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阻力 B.鸟的胸肌发达,可牵动两翼飞翔C.鸟的气囊与肺相通,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D.鸟的骨骼轻、薄,可以减轻体重17.“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蝉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身体,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B.鱼类的鳃丝密布着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C.鸟类的直肠极短,有利于飞行时减轻体重D.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有利于维持体温的恒定18.2021年起,济南市为未接种过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七年级女生(14周岁以下)免费接种该疫苗。下列有关HPV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B.没有细胞结构 C.通过分裂繁殖 D.属于动物病毒19.早在北魏时期,《齐民要术》中就有制作泡菜的记载。制作泡菜主要包括清洗、装坛、压实、密封等步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用热水清洗泡菜坛,可以起到杀菌作用B. 压实后密封坛口,可以创造无氧环境C. 导致泡菜变酸的主要是酵母菌D. 不同发酵阶段,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浓度不同20.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真菌、病毒都有遗传物质,都能繁殖后代B.病毒是单细胞生物,部分病毒处理后可制成疫苗C.细菌、病毒一旦进入人体,都会使人患病D.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有细胞核,属于真菌21.某同学建立了如图所示的生物分类图表,表中①②③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A.水稻 霉菌 甲流病毒B.草履虫 醋酸杆菌 衣藻C.香菇 枯草杆菌 乙肝病毒D.马尾松 乳酸菌 流感病毒22.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可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作为分类依据C.分类的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D.分类单位越小,其中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23.下列实验装置中,能够证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是( )A. B. C. D.24.安徽凤仙花分布于中国安徽(岳西),生于山谷岩石缝中,该花花形奇特,花如其名。如图表示凤仙花叶片正在进行某一种生理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呼吸作用,则顶部的“阳光”可有可无B.若该图表示光合作用,则③是水,④是无机物C.若该图表示光合作用,则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D.通常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25.人们住往把生物学知识、原理等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A.果树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B.农作物灌溉后及时松土﹣﹣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C.白天为大棚疏菜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D.花树形成花蕾后及时施加氮肥﹣﹣防止出现落蕾现象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考生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上作答。26.(7分)有人说,如果把生物体比作一座房子,细胞就相当于建造这座房子的砖块。甲乙是生物体细胞的结构图,丙为草履虫的模式图,丁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图,判断依据是其比动物细胞多了哪些结构 (填序号)。(2)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这也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 ,其内含有遗传物质。(3)草履虫生活在水中,经检测发现,某种有毒物质在草履虫体内的浓度远远低于其生活的环境中的浓度,阻挡该有毒物质进入细胞的结构是[ ] 。(4)图丁所示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是 。步骤B和C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27.(9分)“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科学探究是中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请结合实践回答。(图三) (图二) (图一)(1)在“观察根尖细胞分裂的切片”实验中,应先用低倍镜观察,将图三中的[ ] 区域移至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镜寻找不同状态的细胞;细胞分裂时,细胞内的 先复制后均分;图二有编号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先后顺序是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2)在观察根尖细胞的过程中,视野中的物像比较模糊,可以转动[ ] 使物像更加清晰。要使图二中细胞2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 方移动。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图三中的[ ] ,通过此部位的 结构吸收,再由 组织运输到植物的茎、叶等其它器官。植物叶片发黄,瘦弱矮小,是由于缺含 无机盐导致的。28.(9分)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如图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生物。请据图回答:(图一)(图三)(图二)(1)图一中,具有输导组织且依靠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 (填字母)。(2)图一中 (填字母)代表的植物类群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图三是黑松受精后发育成熟的球果,有人认为黑松的球果是果实,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填“是”或“否”),依据是 。(4)G的体表有 ,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F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其牙齿与图二中的 (填代号)相同。H的呼吸器官是 ,适于水中呼吸。(5图中能保持体温恒定的动物是 。(填字母)29.(8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几种微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其繁殖方式是 生殖。(2)秋冬季节易患流感,是由图中戊感染引起的,它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和[ ] 组成,只有 在其他生物体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3)图中[ ] 产生的青霉素自被发现以来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青霉素可通过抑制细菌 的合成起到杀菌作用。(4)图中[ ] 可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其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相比不含 。30. (9分)图一表示探究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某些生命活动的实验设计,A为叶片边缘部分,B为绿色部分;图二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将图一中的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 。(2)将图一中的银边天竺葵放置一段时间后,透明的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这主要是与植物的 作用有关,水蒸气主要经图二中的[ ] 散失到外界空气中。(3)将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两面遮有黑圆纸片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脱色过程可以选用下面哪一幅图示 (请选填数字代号),脱色处理后叶片变成色。(4)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叶片不会变蓝的部分是 (填字母)处。通过B、C对照实验,证明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5)图二中[2]所示结构是 ,属于 组织。31.(8分)图一表示西瓜植株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二表示密闭装置中24小时内的氧气含量变化曲线;图三所示装置用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栽种西瓜时为提高产量,可通过 等方法提高光能利用率(一条即可)。西瓜在成熟期需要适量浇水,西瓜植株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图一中的[ ] 过程。(2)成熟的西瓜甘甜多汁、皮薄瓤红,煞是喜人。其中的糖类主要来自图一的[ ] 过程,进行该作用需要的原料是 和 。(3)图二中CD段氧气浓度的增加速度缓慢,主要原因是部分 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不足,影响了光合作用的进行。据图二推测该西瓜植株在一天中 (是/否)积累了有机物。(4)图三中,经测定装置甲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乙处,此时的植物应处于图二中的 (用字母表示)时间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A C A C A A C B D C C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B A C D C C A D C D A D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26.(7分)(1)甲 ①③⑤ (2)③叶绿体 ④细胞核(3)②细胞膜 (4)CADB 碘液、清水27.(9分)(1)b分生区 遗传物质(或染色体) 2→1→3(2)⑦细准焦螺旋 右(或右下)(3)d成熟区 根毛 输导 氮28.(9分)(1)B (2)A (3)否 黑松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或黑松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4)外骨骼 胎生哺乳 甲 鳃 (5)E F29.(8分)(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 (2)c遗传物质 寄生(3)乙青霉 细胞壁 (4)丙酵母菌 叶绿体30.(9分)(1)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2)蒸腾 4气孔 (3)③ 黄白(4)A、C 光 (5)叶肉 薄壁31.(8分)(1)合理密植(或间作套种) C蒸腾作用(2)B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水(或水和二氧化碳)(3)气孔 是 (4)AB、EF说明:凡有错别字不得分,序号不规范及对应有误均不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答案7年级生物期末测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