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
地理试卷
(地生合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2023年6月2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蒙古国总理云额尔登。结合材料, 完成1-3小题。
1.图上代号代表的国家中,是蒙古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与蒙古相比,我国地理位置最突出的优越性是( )
A.海陆兼备
B.纬度适中
C.面积广大
D.气候寒冷
3.我国四个端点对应的省区,正确的是(
A.最东端——辽宁省
B.最北端——黑龙江省
C.最西端——西藏自治区
D.最南端——广东省
身份证号码的前两位数字是所在省区的代码,如贵州省为52。下图是我国各省身份证代码前两位示意图。据此完成4-5小题。
4.江苏省公民身份证前两位代码为( )
A. 31 B. 32 C. 33 D. 34
5.下列代码与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 )
A. 粤-45 B. 皖-43 C. 鄂-42 D. 秦-62
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8 页)
国际上一般将年龄15~59岁的人口划分为劳动年龄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划分为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表示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图示意我国2000—2050年老年人口总数及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含预测)。完成6-8小题。
6. 2000—2050年, 我国老年人口( )
A.总数持续下降 B.总数波动下降 C. 比重持续下降 D.比重持续上升
7.若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我国将面临( )
A.就业压力增大 B.环境污染加剧 C. 养老负担加重 D.教育资源紧张
8.为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经济 B.适当鼓励生育 C.吸引国外移民 D.控制人口增长
2024年6月12日, “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在喀什举办。作为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并存地区,各民族文化长期在新疆交流交融,在中华文明沃土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读图文材料完成9-10小题。
9.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 大杂居、 小聚居、 交错居住 B. 大聚居、小杂居、集中居住
C.各民族均匀分布在全国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
10.下列属于新疆文化特色的是 ( )
11.既是我国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
A. 祁连山 B. 秦岭 C. 昆仑山 D. 横断山脉
12.革命战争年代的红军闽赣边区游击队主要活动区域是( )
A. 长白山脉 B. 太行山脉 C. 天山山脉 D. 武夷山脉
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8 页)
快放暑假了,上海的中学生小亮一家三口准备利用假期旅游,他们设计了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下图为路线设计图和沿32°N中国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3-15小题。
13.小亮的家位于上图中( )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图中甲、 乙、丙、丁四条线路中,跨过阶梯最多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5.小亮一家沿线旅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甲线途径华北平原,终点为东北平原
B.乙线终点可观赏到壮观的沙漠,品味维吾尔族的手抓羊肉饭
C.丁线沿途经东南丘陵, 目的地是我国最南省级行政区海南
D.丙线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读图, 完成16-17小题。
16.呼和浩特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7.下列有关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②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③河湖众多,源远流长 ④人为影响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8 页)
读我国温度带略图,回答18-19小题。
18. D区域的名称和作物熟制是 ( )
A. 热带、 一年三熟 B. 暖温带、 一年两熟
C. 亚热带、 一年两熟到三熟 D. 中温带、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19.宿迁所在的温度带和主要作物是 ( )
A. B区域、水稻 B. C区域、小麦 C. D区域、 水稻 D. E区域、 小麦
20. 民谚云: “小满,江河渐满” (注:小满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大概在每年5月21日前后),这说明( )
A.小满节气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容易遭受沙尘暴影响
B.此时湘江进入枯水期
C.我国东部地区降水逐渐增多
D.江河渐满一定会发生洪涝灾害
21. 我国的河流中,外流河占大多数,下列关于外流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大气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B. 高山冰雪融水是河水的主要补给形式
C. 受夏季风的影响,水位变化大,多为季节性河流
D. 河流结冰期长
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的新一轮国土开发战略。读图, 完成22-23 小题。
22. 甲、乙两图所示河段分别适宜开发( )
A. 水运、 水能 B. 森林、 水运 C. 水能、 森林 D. 水能、 水运
23.如果中游流域调蓄功能减弱,可能引发( )
A.水土流失 B. 洪涝灾害 C. 水质污染 D. 生物锐减
地理试卷 第 4 页 (共8 页)
24.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
A.支流少,水灾频发
B.流量大,含沙量大
C.河道直,流速快
D.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25.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下列对于资源开发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持续扩大重要矿产资源的开采规模 B.改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培养节约意识 D.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2023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图示意我国某市2012年和2022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完成26-27小题。
26.关于该市十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覆盖面积增大 B.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C.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D.粮食播种面积增大
27.符合“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A.将坡地变为耕地,鼓励围湖造田 B.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C.大量占用耕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28.有关我国耕地分布的叙述,其中组合正确的是( )
①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②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③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④南方以旱地为主;⑤北方以水田为主。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③
2023年11月15 日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10周年。 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读图,完成29-30 小题。
29.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洞,主要因为黄河在该河段( )
A. 形成地上“悬河” B.有凌汛
C.水污染严重 D.含沙量大
地理试卷 第 5 页 (共8 页)
30.向河北、天津应急调水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①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的超采状况
②缓解江南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
③彻底解决河北、天津用水紧张状况
④向河北、天津河湖湿地补水,改善生态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1.各地特色美食反映了当地的农业物产和自然环境特征,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
A.刀削面、米线——北麦南稻 B.大闸蟹——南方地区森林密布
C.火锅——四川盆地气候寒冷 D.小鸡炖蘑菇——东北平原广阔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猕猴桃创新团队用15年的坚持, 自主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红肉猕猴桃品种 “红阳”,产品出口至欧美高端水果市场,创造了小水果成就大产业的神话,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据此完成32-33小题。
32.四川红肉猕猴桃销售到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
①科技水平提高 ②加工产业发展 ③交通高速发展 ④冷藏、保鲜技术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3.乡村振兴一定要把“粮袋子”紧紧攥在手里。为此从根本上我们应该做的( )
①大量进口国外粮食 ②保护好现有耕地 ③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④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⑤在国外开辟农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我国主要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图。读图,完成34-36小题。
34.我国机器人产业( )
①西北内陆较多②集中在东部地区③黄河流域最多④分布不均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35.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全产业链体系已基本形成。这得益于我国积极发展( )
A. 纺织工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 钢铁工业 D. 石化工业
36.我国机器人产业正逐渐向服务机器人过渡,这取决于我国的( )
A.能源结构不断调整 B.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C.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D.产品质量不断升级
地理试卷 第 6 页 (共8 页)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我国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这里人口占全国的17.5%, 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6.25%,水资源占全国的3.54%。读“环渤海经济圈简图”和材料,完成37-39小题。
37.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 )
①海陆交通便利②水资源丰富③科技力量雄厚
④矿产资源丰富⑤自然条件优越⑥人口稀少,劳动力资源不足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38.关于图示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处山脉为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
B.②处城市为郑州,陇海线与京广线交汇于此
C.③铁路线为京沪线,途经山东省
D.一千吨钢材从大连运往烟台,铁路运输是最佳选择
39.有关长江沿江经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煤炭、石油、有色金属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承东启西的纽带,沟通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丰富地区
C. 自西到东形成了以武汉、重庆、南京、上海为中心的四个城市密集区
D.沿江的宝山、鞍山、武汉、沈阳、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 构成了“钢铁走廊”
2023年12月8日,郑济高铁(郑州—济南)全线贯通运营,山东、河南两省高铁实现手拉手,标志着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
40.读图,早晨在郑州喝胡辣汤,中午在西安吃肉夹馍,体现出高铁的特点之一是( )
A. 价格低
B.速度快
C.机动灵活
D.运量小
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8 页)
二、综合分析题(每空2分,共20分)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源头,是我们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共同描写了长江、黄河源于 高原,流向是 ,最终注入 洋。
(2)长江自宜昌开始,流经地形区是 ,两岸众多南北向支流汇入,水量大增,可以发挥巨大的航运、灌溉、养殖等作用,因此有“ ”之称。
(3)长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在宜昌附近建设有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这里建设水利枢纽的优势条件除水量丰富外,还具有 的优势。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下列描述黄土高原景观的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 地势平坦, 一望无际
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地形崎岖,溶洞奇异
(5)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的突出特点是( )
A.流速缓慢 B.含沙量大 C.无结冰期 D. 形成“地上河”
(6)与长江相比,黄河的主要特征有( )
①流量大 ②含沙量大 ③航运价值大 ④结冰期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黄河既是我们的母亲河,又是一条充满忧患的河流。请你任选一个黄河河段(上游、中游、下游),写出该河段存在的问题。
河段名称及该河段存在的问题: 。
地理试卷 第 8 页 (共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