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的一生》教学设计课题名 蚕的一生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湿度。 知道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了解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身体形态、行为表现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 能采用适合的方式交流观察记录的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 能基于观察记录,描述蚕一生经历的生命过程。 能用数学的方法统计蚕的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寿命。 科学态度目标 真实客观地陈述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 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倾听并吸纳他人的观点。 体会到坚持长期观察并及时做好记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 知道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教学难点 能基于观察记录,描述蚕一生经历的生命过程。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法、实验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蚕的一生变化的标本盒; 学生准备:记录蚕的一生变化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谈话并提问:从蚕卵孵化出蚁蚕,到蚕蛾产出更多的蚕卵,直至蚕蛾死亡,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蚕的一生。 蚕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又有哪些不同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2.教师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观察记录了蚕的一生? 学生思考并发言。 教师小结:写观察日记、画一画、拍照记录等。 【设计意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学生亲自见证了蚕一生的生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获了不少蚕生长变化的相关知识以及科学探究方法。但这样的收获和体验可能是零散的、无意识的,“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又有哪些不同呢?”“什么方法记录蚕的一生?”连续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并整理这一段时间的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开展示交流会。 1.教师谈话:接下来我们举办一个“蚕的一生”展示交流会。 学生依次分享在饲养蚕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发现和现象。 2.教师提问: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学生思考并发言。 教师小结:根据蚕的形态的不同,蚕的一生可划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主要阶段。 3.教师播放视频《蚕的一生》,了解蚕的成长变化过程。 4.学生观察并完成观察记录表。 教师分别从蚕卵、幼虫、蚕蛹和蚕蛾四个阶段分享各阶段不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 展示交流会其实一个综合性检验的环节,学生既要介绍观察到的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包括一些有趣的发现),也要介绍在整个观察过程中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以及饲养蚕并进行长期观察记录的情感体 验等。此环节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以及表达能力。 按顺序排列蚕的生长变化图 1.教师展示蚕各阶段的生长状态图,并布置任务:请先对八张图片进行编号,分别说明是蚕的什么生长阶段或在干什么,并对这几张图片进行排序。 学生先简要阐述图片中蚕的生长阶段和正在做的事,再完成蚕的一生的排序。 教师追加任务:给八张图片按照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四个阶段归一下类。 学生思考并归类。 教师呈现答案,并简要讲解,提示学生蚕产卵后不久便会死亡。 2.教师小结:蚕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过程。 ①出生:蚁蚕从卵里孵出,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 ②生长发育:蚕经过四次蜕皮之后结茧,在茧中变成蛹。 ③繁殖:由蛹变成蚕蛾破茧而出,雄蚕蛾和雌蚕蛾交配、产卵。 ④死亡: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将蚕的一生分为哪几个主要阶段? 每个阶段大约经历了多长时间? 算一算蚕的一生大约是多长时间? 学生根据前面的探究和讨论回答。 教师利用图示总结答案。 4.教师提问:推测一下,如果条件适宜,蚕的新卵会发生哪些变化?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将孵化出新的蚁蚕,蚕的生命周期又开始了。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生命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循环往复,大自然中的生物才得以不断地延续。 5.教师提问:自然环境下,蚕宝宝一般在春天或夏天出生,为什么蚕宝宝不在秋天或冬天出生呢?蚕适合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 学生思考并发言。 教师小结:原因是秋天和冬天的温度低于蚕生存的温度,此外秋天和冬天缺乏蚕的主要食物——桑叶。 而适合蚕生长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湿度,避免阳光曝晒,流通的空气,干净的环境和新鲜的食物。 6.教师科普菜粉蝶的一生,讲解: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如蚕蛾、蝴蝶、蚊子、飞蛾、苍蝇等。 7.教师科普蜻蜓的一生,讲解: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的叫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蜻蜓、蝗虫、蟋蟀、蝉等。 【设计意图】 该环节重在帮助学生梳理蚕生长变化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蚕的一生的认识。此外研讨部分的题目涉及多个角度,一是让学生感受动物繁殖所在的意义,二是基于学生的体会和感知,认识到蚕生长的条件。拓展部分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昆虫的一生,感受到昆虫的不同成长路径。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的知识? 学生交流并回顾。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蚕的一生经历了蚕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提问互动的形式,学生回顾并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板书设计课后作业 1.填空题: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______和_______四种形态。答案:蛹,成虫 2.判断题: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 ) 答案:× 3.蚕的生命周期是指( )。 A.出生 生长 发育 繁殖 死亡 B.出生 生长 发育 繁殖 衰老 死亡 C.卵 幼虫 成虫 答案:A教学反思 本次《蚕的一生》科学课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及其各阶段的形态、行为变化。教学过程中,亮点在于通过展示交流会,学生得以分享个人观察记录,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排序和归类活动,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对蚕一生各阶段的认知。 然而,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部分学生在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时,缺乏详细的描述和深入的思考,导致观察记录较为零散。这可能与我在引导学生记录时缺乏具体的指导策略有关。其次,在展示交流环节,虽然学生积极参与,但部分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晰,需要我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此外,虽然我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昆虫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科普内容,但这一部分的讲解略显仓促,学生可能未能充分理解这些概念。未来,我计划在这一部分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和实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科学知识。 总的来说,本次《蚕的一生》科学课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科学素养。(共23张PPT)教科科学三年级下册6.蚕的一生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学习目标1.知道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蚕蛾有雌雄之分。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蚕是昆虫,昆虫类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2.能基于课前观察记录的信息,描述蚕蛾的主要生命活动现象;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蚕蛾的外部形态特征;能根据外部特征识别雄性蚕蛾和雌性蚕蛾;能基于蚕蛾和蚕蛹的观察比较,推测蚕蛾身体各部分结构与蚕蛹的联系;能依据昆虫的共同特征,认识更多的昆虫。3.愿意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蚕蛾,在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神奇;敢于表达、乐于分享观察蚕生命过程的收获。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蚕的一生变化的标本盒;学生准备:记录蚕的一生变化的资料。问题导入从蚕卵孵化出蚁蚕,到蚕蛾产出更多的蚕卵,直至蚕蛾死亡,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蚕的一生。蚕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又有哪些不同呢?你用什么方法观察记录了蚕的一生?写观察日记画一画拍照“蚕的一生”展示交流会蚕不同时期的颜色、形状或大小不同蚕身体两边有很多小黑点蚕的生命大约有50多天蚕宝宝喜欢干净的环境,要经常打扫根据蚕的形态的不同,蚕的一生可划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主要阶段。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不同阶段蚕的观察记录表外形特征 运动情况 吃食情况 时间 ……蚕卵幼虫外形特征 运动情况 吃食情况 时间 ……蚕卵 圆形、黑紫色、 小米粒大小 不动 不吃食物 2-5天幼虫 圆筒形、身体有体节、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爬行 吃桑叶、 食量逐渐增大 33-35天不同阶段蚕的观察记录表外形特征 运动情况 吃食情况 时间 ……蚕蛹蚕蛾外形特征 运动情况 吃食情况 时间 ……蚕蛹 纺锤形、深褐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一般不动, 受刺激会动 不吃食物 10-13天蚕蛾 白色、头上有触角、胸部有翅膀和三对足 一般不动, 受刺激会动 不吃食物 6-8天请先对八张图片进行编号,分别说明是蚕的什么生长阶段或在干什么,并对这几张图片进行排序。①卵②蚕蛹③蚕蛾破茧④蚕蛾产卵⑤蚕茧⑥蚕蛾交尾⑦吐丝结茧⑧蚁蚕12345687给这八个阶段分个类,请将这八张图片的序号填入到对应的表格中。出生 生长发育 繁殖 死亡出生 生长发育 繁殖 死亡①⑧ ⑦⑤②③ ⑥④ 产卵后不久便会死亡知识小结蚕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过程。出生:蚁蚕从卵里孵出,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生长发育:蚕经过四次蜕皮之后结茧,在茧中变成蛹。繁殖:由蛹变成蚕蛾破茧而出,雄蚕蛾和雌蚕蛾交配、产卵。死亡: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我们可以将蚕的一生分为哪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大约经历了多长时间?算一算蚕的一生大约是多长时间?2-5天33-35天10-13天6-8天49-56天推测一下,如果条件适宜,蚕的新卵会发生哪些变化?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将孵化出新的蚁蚕,蚕的生命周期又开始了。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生命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循环往复,大自然中的生物才得以不断地延续。自然环境下,蚕宝宝一般在春天或夏天出生,为什么蚕宝宝不在秋天或冬天出生呢?蚕适合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原因:秋天和冬天的温度低于蚕生存的温度,此外秋天和冬天缺乏蚕的主要食物——桑叶。生长条件:①适宜的温度20~30℃;②适宜的湿度60%~90% ;③避免阳光暴晒;④流通的空气 ;⑤干净的环境;⑥新鲜的食物。知识窗——菜粉蝶的一生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如蚕蛾、蝴蝶、蚊子、飞蛾、苍蝇等。知识窗——蜻蜓的一生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的叫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蜻蜓、蝗虫、蟋蟀、蝉等。课堂总结蚕的一生蚕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小试牛刀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______和_______四种形态。成虫蛹小试牛刀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 )×小试牛刀蚕的生命周期是指( )。A.出生 生长 发育 繁殖 死亡B.出生 生长 发育 繁殖 衰老 死亡C.卵 幼虫 成虫A本课结束,下次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目标】教科版科学三下 2.6 《蚕的一生》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学反思).docx 教科版科学三下 2.6 《蚕的一生》课件.pptx 蚕的一生.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