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全章习题课件(共10份打包)2024-2025学年度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全章习题课件(共10份打包)2024-2025学年度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专题 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
类型一 物体漂浮问题
1.海洋科学钻探船被称为海洋科学领域的“航空母舰”,如图
为一艘排水量为 的海洋科学钻探船。甲板上装有很
高的钻塔,可以安装并控制钻杆进行拉升作业,使钻头和钻
杆最深可在 深的海底向下钻取岩芯进行研究。
(1)该钻探船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
解:钻探船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
,标准大气压,取
建议用时:20分钟
(2)钻头在 深的海底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相当于多少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 钻头在 深的海底处受到海水的压强
相当于标准大气压个数
2.我国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利用浮力了。据考古工作者发现,在
距今7 5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制造出了
独木舟,如图所示。该独木舟外形可看成一个长方体,它长
、宽、高,质量为,取 ,
。求:
(1)当独木舟底部距离水面 时,底部受到的压强;
解:独木舟底部受到的压强
(2)独木舟空载时受到的浮力;
[答案] 独木舟空载时受到的浮力
(3)独木舟能承载的最大货物的重力。
[答案] 独木舟的体积 ,
当独木舟上边沿刚好与水面相平时,受到的浮力最大,此时独木舟排开水的体积等
于独木舟的体积,则独木舟受到的最大浮力
独木舟的最大总重力 ,
独木舟能承载的最大货物的重力
类型二 “连接体”问题
3.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甲、乙两物体用细线连在
一起浮在水中并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甲物体重 ,体积为
,有体积浸入水中;乙物体体积为取 。
求:
(1)甲物体受到的浮力;
解:甲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
(2)乙物体的重力;
[答案] 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甲物体与乙物体整体处于漂浮状态,由漂浮条件 可得,
,则乙物体的重力
(3)请分析说明,当剪断细绳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如何改变?
[答案] 当剪断细绳后,乙下沉,甲上浮,甲与乙整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容器中
水面下降,根据 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小。
4.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底面积为 的足够
高的圆柱体容器中装了 的水,现在将一实心
长方体物块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块下表面刚
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
(物块未与容器底接触,水未溢出)的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
,取 ,求:
类型三 图像类问题
(1)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解:由图乙可知,物块重力;当 时,物块刚好浸没,此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 ,则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密度;
[答案] 由 可得,物块的质量
由 可得,物块排开水的体积
物块浸没时物块体积 ,
物块的密度
(3)如果容器的质量为 ,当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且物块没有到达容器底部
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答案] 容器的重力
容器内水的重力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类型四 “注水”“排水”类问题
5.如图所示,柱状容器下方装有一阀门,容器底面积为
,另有一边长为 的正方体木块,表面涂有
很薄的一层蜡,防止木块吸水(蜡的质量可忽略),现将木块用细
绳固定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内倒入一定量的水,使木块上表面刚
好与水面相平,绳长 ,木块的密度为
。求:
(1)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解:图中水的深度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若从阀门放出 的水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
[答案] 木块的重力 ,
设从阀门放出的水后,木块恰好漂浮,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
由可得, ,
解得
此时放出水的体积
此时放出水的质量
若从阀门放出的水,由 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此时放出水的体积
此时水面下降的高度
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木块受到的浮力
(3)若从阀门继续放出 的水后,细绳的拉力多大?
[答案] 若从阀门继续放出 的水,由
可知,木块漂浮,细绳处于松弛状态,
所以细绳的拉力为 。(共31张PPT)
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课时分层提优
第3节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第1课时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层 基础
二层 综合
三层 科学探究
建议用时:20分钟
知识点 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教材素材改编)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决定于( )
B
A.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密度
B.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C.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和物体的密度
D.物体的质量、体积、浸入液体的深度及形状等因素
2.小明将一只空易拉罐口朝上按入水中,发现手会感到越来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
支持的猜想是( )
C
A.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C.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D.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3.小明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
实心圆柱体金属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
个、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1)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步骤所示金属块的重力为_____ ,然后用弹
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步骤如图B、C、D、、 所示(液体均
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由此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_____ 。
实验步骤 B C D
弹簧测力计示数/ 2.4 2.0 1.8 1.8 1.5
(2)分析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及实验数据(填4个实验步骤序号),可以说明
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____。
(3)分析实验步骤A、、 及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
(4)分析实验步骤A、D、 ,可以说明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小明实验中若将步骤A放在 之后,则会导致浮力的测量结果______(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A、B、C、D

液体密度
无关
偏大
4.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同一
物体逐渐浸入到密度为 的液体中,并
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规律,得
出以下一些结论,正确的是( )
A.乙、丙对比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B.丙、丁对比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浸入深度无关
C.丙、丁对比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浸入体积无关
D.该实验可得出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小

5.游泳的人从河边的浅水区走向深水区的过程中,若水底布满小石头,脚底疼痛感
觉会减弱。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
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D
A.脚底疼痛感觉为什么越来越弱?
B.脚底受到的支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C.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6.信息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力传感器( 力传感 器可感知并测出拉力或压力的大小)
对“ 浮力 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探究 。操作如下:
(1)如图所示 ,将力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 圆柱体 A通过轻质细线与力传感器相连。
(2)装有水的薄壁柱形容器 B置于升降台上 (容器足够高) ,让升降台逐渐升高 , 随着
圆柱 体 A逐渐浸入水中 ,传感器的示数逐渐变小 , 当圆柱体 A刚好浸没时 ,传感器的
示数减小到8 N,这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排开液 体的体积
(3)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小 组同 学 将 容 器 内 的 水 换 成 密 度 为
1. 2 ×103 kg/m3 的液体 ,再次使升降台逐渐升高 ,直 到圆柱体 A刚好浸没 ,传感器的
示数一直减小 到 6 N。圆柱体 A浸入液体的过程中 ,容器底 部所受的压强逐渐 。
(4)对比(2) (3)可以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 大小与 有关。
变大
液体的密度
7.小明在学校实验室进行浮力相关的实验探究 , 实验器材有弹簧测力计、实心铁
块、实心木块、 装有水的大水槽、两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 管等。
(1)如图甲所示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实心铁块 的重力为 N。
(2)将实心铁块缓慢浸入水中 ,弹簧测力计示 数逐渐变小 ,当实心铁块浸没后 ,在触
底之前 , 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为 3 N。 由此可计算出 实心 铁 块 浸 没 在 水 中 时
受 到 的 浮 力 是 N,这个实验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4
1
排开 液体的体积
(3)为将 相同的实心木块和实心铁块分 别浸没于水中 ,发现铁块受到的浮力
(选填 “ 大于”“等于” 或 “ 小于” )木块受到的浮 力 ,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
度 (选填 “ 有关” 或 “ 无关” )。
(4)将一个两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 ,分别以 图乙和图丙的方式浸没于水中 ,图
中玻 璃管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 的压力 ,从而产生了浮力 ,这说明
了浮力产生 的原因是 。
体积
等于
无关

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8.设计实验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请你
为检验这个猜想设计一个实验,已提供的器材有:橡皮泥、烧杯、细线。
(1)若要完成实验还需添加的器材或物品有:________________。
弹簧测力计、水
①将橡皮泥揉成球形,用细线
系住,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缓慢地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
;②将同一块橡皮泥捏成船形(或其他形状),再次缓慢地浸没在水中,记录
弹簧测力计示数
(2)实验方法:(用文字表述或作图描述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3)结论:
①若_________,则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浮力跟固体的形状无关;
②若_________,则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浮力跟固体的形状有关。
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课时分层提优
第3节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第2课时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一层 基础
二层 综合
三层 科学思维
建议用时:20分钟
知识点一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1.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
部分,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小
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
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的最佳顺序是___。
B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乙、甲、丁、丙
(2)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情况会影响结论的是___。
排开
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A
A.图乙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B.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没在水中
(4)小红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
小与物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过程中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步骤不需
要弹簧测力计。通过实验可得出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______(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等于
知识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2.如图所示,草莓、苹果、西瓜都漂浮在水面上,关于三者所受浮力的大小,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C
A.草莓受到的浮力大 B.苹果受到的浮力大
C.西瓜受到的浮力大 D.三者受到的浮力相同
3.兰兰将一物块浸没在液体中时,物块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
、,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 。若该物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取
10
4.将物块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将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 取
。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解:由称重法可得,物块受到的浮力
(2)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答案] 由 可得,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5.某物体重,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 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 )
D
A.一定为 B.一定为 C.可能为 D.可能为
6.体积相同的铝球、铁块和木块,浸在同种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
的浮力( )
D
A.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铁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7.将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
的减小值相同,则这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
B
A.形状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8.古代科技 如图乙所示,铜壶滴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如图甲所示,早
期的铜壶滴漏由一只播水壶和一只受水壶组成,受水壶上固定一把铜尺,铜尺上刻
有十二个时辰,受水壶里放置一个能漂浮在水中的浮舟,浮舟上装一支浮箭。当水从
播水壶滴入受水壶后,受水壶中的水位升高,浮箭被慢慢托起,古人根据浮箭上端
在铜尺上对应的刻度就知道当时的时间了。当水位升高时,( )
C
A.浮舟受到的浮力增大
B.浮舟排开水的体积变大
C.浮舟排开水所受的重力不变
D.受水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9.海警3901号巡逻舰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警船,它的排水量为 ,3901号满
载时的浮力为__________取 ;舰载直升机起飞后,浮力大小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小
9.若用内充氦气、体积为的气球来悬挂标语。已知气球皮重 ,空气密度
为,氦气密度是。该气球所受的浮力为_____ ,气球能吊起
____的标语。取
129
91
11.如图所示,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轻质弹簧的一端连着小球,另
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已知小球的体积为 ,小球静止时受到弹
簧对它向下的拉力,拉力大小为。取 ,则:
(1)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为多少?
解:小球浸没在水中, ,小球受到的浮力
(2)该小球的重力;
[答案] 因为小球静止,所以受力平衡,则有 ,小球的重力
(3)该小球的密度为多少?
[答案] 小球的质量
该小球的密度
12.西瓜浸没于水中后松手 ,西瓜会上浮 ,用手 捞出西瓜的过程中 ,人感觉越来越
费力 。解释该现象。
答:西瓜浸没于水中,由于西瓜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松手后西瓜会上浮,
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用手捞出西瓜的过程中,它排
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而水的密度不变,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浮力变小,
根据F=G-F浮可知,人对西瓜的作用力F变大,人感觉越来越费力。(共22张PPT)
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课时分层提优
第5节 跨学科实践:潜艇
建议用时:15分钟
【项目提出】
小我国设计的“ 蛟龙 ”号潜艇最大下潜深度达到 7 062 m ,希望同学们也能像我国
潜艇设计师一 样设计出一艘属于自己的潜艇!
【项目分析】
提供器材:带瓶盖的矿泉水瓶(550 mL)、注射器和配 套的塑料软管、150 g密封胶
泥、1 000 g配重物等。
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制作能自由沉浮的潜艇。
【项目设计】
(1)原理:潜艇通过 实现自由 沉浮。
改变自身的重力
(2)产品设计: A项目小组利用硬质塑料瓶制作 潜艇 ,塑料瓶厚度不计 ,两个舱之间
密封不连通 , 水舱与注射器通过塑料软管相连 ,移动注射器活 塞可以实现潜艇的
沉浮 ,模型如图甲。
(3)检验产品:如表为该小组制定的量表:
自制潜艇评价量表 验收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功能舱分 区设计 生活舱和 水舱独立 分 开 , 生 活舱不进 水 , 且 生 活舱较大 。
生活舱 和水舱没有 独立分开
沉浮情况 潜艇能顺 利实现下 潜、上浮、 悬 浮、漂浮 潜艇能下 潜、上浮、 悬 浮、漂 浮 , 但 较 困难
潜艇不能 实现下潜、 上浮、漂浮
①为检验潜艇的上浮 ,小组同学的操作是 ,从而排出水舱
内的水 ,实 现上浮。
②请在表格中填入“ 合格”的评价内容: 。
推 动活塞 , 向潜艇打气
生活 舱和水舱独立分开 ,生活舱不进水
(1)如图乙所示 ,潜艇完成从 B到 A上浮的过 程 ,其浮力变化情况是 。
【交流评估】
(2)已知某小组同学采用的材料总质量 0. 5 kg , 体积650 cm3 ,现有 100 mL和
200 mL两种规格 的注射器 ,请通过计算说明应该选择哪种规格的 注射 器 能 实
现 在 水 中 悬 浮 。ρ水 = 1. 0 ×103 kg/m3 ,g 取 10 N/kg。
先不变后变小
要使潜艇实现在水中悬浮,则浮力应等于潜艇的总重力,该潜艇悬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 kg/m3×10 N/kg×650×10-6 m3=6.5 N
材料的总质量为0.5 kg,则材料的总重力G=mg=0.5 kg×10 N/kg=5 N
因该潜艇材料的总重力小于悬浮时的浮力,所以需在水舱内注水,
则需注入水的重力ΔG=F浮-G=6.5 N-5 N=1.5 N,
需注入水的体积V= =1.5×10-4 m3=150 mL
假设注射器抽出多少气体就有多少体积的水进入水舱,则注射器的体积应大于等于150 mL,因此应选200 mL的注射器。
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实验探究
实验一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与浮力大小
有关的猜想:①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有关;
②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③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④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1)请你写出能够支持猜想③的一个生活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中图乙中物体 所受浮力大小为
_____ 。
(3)做甲、乙、丙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得
出的结论是在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向清水中加盐能使鸡蛋上浮
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4)比较图丁、戊两次实验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
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____。
(5)分析____________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
度无关。
(6)实验时容器中的液体要“适量”,液体“适量”的标准是___。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甲、丙、丁
D
A.液体的体积至少和金属块的体积一样
B.金属块一半的体积能浸在液体中
C.金属块能浸没在液体中
D.金属块能浸没在液体中,但金属块不能碰到容器的底部
(7)由图中实验数据可得,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取 。
(8)为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意义,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换不同液体和不
同物体,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数据,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补充设问】
(9)实验中由于手臂晃动导致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不方便读数。请写出一种改进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物体悬在空容器中,向容器内缓慢加
液体,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数
(10)小军同学通过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得出结论: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
深,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你认为小军的结论正确吗?________;理由: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正确
没有控
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11)当物体 从下底面接触水面开始,直至浸没到更深位置(未触底),下列四
个图中,能正确表示出此过程中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
的关系的是___。
B
A. B.
C. D.
(12)在探究物体的形状是否影响浮力的大小时,同学们添加了一块橡皮泥进行实
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橡皮泥捏成方形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 ;
③若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固体浸在液
体中时所受的浮力与固体的形状无关。
将橡皮泥捏成球形(或其他形状)重复上述实验操作
等于
实验二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2.小红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由图甲中①、②两图可知,物体所受
的浮力___ 。
1
(2)由图甲中________两图可知,物体排
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___ 。
③、④
1
(3)由此可初步得到实验结论:浸在液体
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___(选填“ ”“ ”
或“ ”)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
(4)将图甲②中的水换成酒精 ,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图甲②步骤中,物体逐渐浸入水中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水对杯底的压
强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变小
不变
(6)小红又用如图乙的方法验证上述得出的结论,
请将此实验表格的第一行表头设计完整。
①________ _______ 物体浸在水中测力 计示数/ 物体受到的浮 力/ ②___________ __________ 物体排开水的
重力/
物体的
重力/
物体排开水
的体积/
(7)实验结束后,小红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
______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8)若小红在图甲步骤②的操作中,只将物体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
正确,则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体积

【补充设问】
(9)在实验过程中,若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___。
B
A.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
B.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调零
C.步骤②中,物体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的底部
(10)如图丙是小红绘制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的下表面
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图像和“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的下表面浸
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图像。其中能够表示“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
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的图像为___(选填“”或“ ”)。
分析该图像可得:物体浸没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
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无关
(11)实验后,小红又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和 、饮
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对实验
进行改进,装置如图丁所示。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
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测力计 的示数逐渐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且测力计、 示数的变化量
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变小
相等
(12)比较甲、丁两种实验方案,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
BC
A.测力计 的示数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B.实验器材生活化,测力计固定、示数更稳定
C.能同步观察测力计、 示数的变化(共13张PPT)
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专题 利用浮力测密度
类型一 利用弹簧测力计与阿基米德原理相结合
1.小红去昌江棋子湾游玩时,捡到一块漂亮的小彩石。回到学校
后,她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量这块彩石的密度,实验操作如
下:
(1)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彩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根据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彩石的重力是_____ 。
(2)如图乙所示,将彩石浸没水中,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
计算出彩石所受的浮力是_____ 。
(3)利用以上测量数据计算出这块彩石的密度是________。取
建议用时:20分钟
2.某同学要测定一小块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带砝
码)、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和足量的水。该同学认为水的密度 通常可作为
已知量,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矿石的重力为 ;
(2)把用弹簧测力计挂着的矿石悬浮在水中,静止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矿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_______;
(3)矿石的密度________。(用、和 表示)
3.端午节家庭聚会后,小鹏的父亲将喝剩的白酒交
给他,要他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出白酒的密度。
家中没有量筒,只找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
废旧的铁块,于是他在两只玻璃杯中分别装入水
和白酒,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读出测力计的
(1)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 。
示数 ,如图甲所示;
②把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 ;
③把铁块浸没在白酒中,读出测力计示数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2)图中他有操作错误的是图____(选填“甲”“乙”或“丙”),请指出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更正错误操作后,测力计的示数变成 。请你帮小鹏推导出白酒密度的表达
式___________。(用字母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 )

铁块没有浸没在白酒中
4.小天妈妈买到一块绿松石小工艺品,
小天想知道绿松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
实验步骤:
(1)按图甲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
过程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游码未移到标尺左端
零刻度线处
(2)纠正错误后,小天调节天平平衡
并测量出该工艺品的质量,当天平平衡
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工艺
品的质量为____ ;
27
(3)小天利用量筒测量工艺品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工艺品的体积 为____

(4)计算出这块绿松石制作的工艺品的密度为_____ ;
(5)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____
(选填“大”或“小”);
10

(6)实验完成后,小天还利用这块绿松石工艺品和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了家中食
用油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则食用油的密度(写出
字母表达式)_ ______。(工艺品已经测出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和 表示)
类型二 利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与阿基米德原理相结合
5.在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小明用一只量筒、一枚大头针和水,测量一个小木块的密
度。下面是小明的有关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量筒的示数为 。
(2)将小木块放入量筒中(木块漂浮),此时量筒的示数为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得出木块的密度 ___________(写出最简表达式)。
用大头针将木块压入水中,此时量筒的示数为
6.小方利用一把刻度尺、装有适量水的水
槽和两个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平底玻璃容
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测量出了一种
液体的密度。
(1)向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液体,将容器
(2)从容器中取出一部分液体,放入另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容器中,如图
乙所示,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为 。
容器内液体深度
缓慢放入水槽中,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测出容器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为 。
(3)容器再次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如图丙所示,测出容器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

(4)液体密度_ ________。(用、、、 表示)
7.某同学想测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
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 ;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 ;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金属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
的示数为 ;
D.把小金属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 ;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______,塑料球的体积____ ,
计算塑料球的密度______ 。
20
(2)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
球的密度,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根据补充的步骤,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 _ 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
密度为 )
将塑料球放入图乙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
的示数
(3)通过以上实验得到的数据,算出小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 。(共15张PPT)
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课时分层提优
第1节 在流体中运动
一层 基础
二层 综合
三层 科学探究
建议用时:20分钟
知识点一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教材素材改编) 如图所示,李刚自制了一个
鸟翼模型,他将鸟翼模型固定在一根竖直杆上,从正前方用
吹风机迎面吹风,发现鸟翼模型沿杆向上滑动,说明模型上
方受到气体压强较____(选填“大”或“小”),这是因为模型
上方空气流速较____(选填“大”或“小”)。


2.(教材习题改编)如图所示,小明取一张纸条,在纸条
上方沿纸条吹气,纸条将向______(选填“上方”“下方”或“垂直
于纸面向外”)运动,这是因为吹气时,纸条上方空气流速大,
压强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上方

3.为了探究气体流动时压强大小的特点,小王将两
纸片靠拢,纸片下端自然下垂,如图a所示。然后
他向两纸片间慢速吹气,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接
着他快速吹气,实验现象如图c所示。
(1)分析比较图a、或、 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图b和 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流动时,压强会变小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知识点二 升力
4.关于飞机的升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A.升力是由于飞机发动机转动产生的
B.升力是由于飞机排气管向后排气产生的
C.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压强差产生的
D.飞机的升力与飞机受到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5.用水平风吹如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其中使模型受到向上升力的是( )
C
A. B.
C. D.
6.如图所示,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______下
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机翼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强______下表面
受到的大气压强,飞机受到向____的压力差,这就是飞机的升
力。(前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大于
小于

7.(教材素材改编)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
稳定后( )
D
A.点水的流速等于 点水的流速
B.点水的流速小于 点水的流速
C.点水的压强大于 点水的压强
D.点水的压强小于 点水的压强
8.(教材图片改编)如图所示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
两个出口,洞口表面隆起,洞口 表面平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D
A.洞口 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B.风总是从口吹入, 口吹出
C.洞口 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D.风总是从口吹入, 口吹出
9.如图所示,一圆形水管左粗右细,、 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水
管中有一气泡,随水向右快速运动,气泡经过、 处时( )
B
A.在处体积较大 B.在 处体积较大
C.在两处体积一样大 D.大小不能确定
[解析] 由于圆形水管左粗右细,当水经过、两点时, 点的流速大,压强小,所
以气泡经过点时的体积大于点时体积,故B正确, 错误。
10.新考法用一张普通的 纸折叠成一个纸房子放置在水平桌面
上,该纸房子前后端开口,如图所示,如果从纸房子的前端开口
处向房子里快速吹气,纸房子就会向下坍塌,这是因为( )
A
A.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B.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
C.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观察图甲中车的外形,若车在水平路面上急
速行驶,由于车上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不同,
车对地面的压力会______(选填“变大”“不变”
变小
或“变小”),从而使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车容易失控。为了减小上述意外情况的发生,有些跑车为了提高“抓地力”在车尾安
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其外形应选用图乙中的___(选填 “”或“ ”)。
变小
12.飞机飞行时会受到向上的升力的原因是气
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如图所示,两个完
全相同的机翼模型和 被固定在竖直方向上,
只能上下自由运动,、 两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分别为、,当风以相同的速度吹向机翼模型时,___(选填“ ”“ ”或“
”) 。
13. 现有一支铅笔(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和一个一元硬币(放在铅笔的一
侧),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在不用身体接触硬币,也不用其他工具的情况下,让
硬币移动到铅笔的另一侧。
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涉及的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列举生活中相同的物理知识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硬币一侧沿水平方向吹气
硬币翻过铅笔
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飞机的机翼或汽车的尾翼(共28张PPT)
第10章 流体中的力现象
单元整体提优 整理与提升
大概念体系构建
练习与提升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室内的窗户上悬挂不动的窗帘,当窗户处于打开状态,如图
所示,风沿着水平方向吹且风速足够大。此时,窗帘( )
C
A.一定不动 B.飘向室内
C.飘向室外 D.无法判断其状态
2.如图1,连通器中的水静止,此时水面上方、处的气压为、。在 上方持
续水平吹气,水面稳定后如图2所示,此时、处的气压为、,水面下、 处
水的压强为、 ,若大气压保持不变,则( )
B
A. B. C. D.
A
3.(2024苏州中考)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
B
二、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4.关于浮力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B
A. 深入河底的柱形桥墩 ,不受浮力作用
B.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就是下表面 受到的液体压力
C. 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D. 在液体中上升的物体受到浮力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5.体积为 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的,物体受
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 。
竖直向上
10
6.如图所示,重为的木块 ,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
,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是___,木块的体积是_________ ,木块
的密度是__________。取
5
7.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着正方体物
块缓慢浸入某未知液体中,物块受到的拉力 与其
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则物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其下表面受到液体压
力为___,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 。

9
三、 压强、浮力大小的判断
8.(多选)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
装有体积相等的不同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口扎有薄橡皮膜
的空玻璃瓶竖直浸入两种液体中,使其均处于悬浮状态,此时乙
容器液面低于甲容器液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D
A.甲容器中玻璃瓶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容器中玻璃瓶受到的浮力
B.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密度
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D.甲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小于乙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
9. 一个未装满饮料的密闭瓶子,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所示,饮料对瓶底的压力
为,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 ;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饮料对瓶盖的压力
为,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C
A.; B.;
C.; D.;
10.(多选)小京洗水果时,发现体积较小的橘子漂浮在水面上,
而体积较大的芒果却沉在水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橘子的密度小于芒果的密度 B.橘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C.橘子受到的重力小于芒果受到的重力 D.橘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芒果受到的浮力
AC
11.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
示,鸡蛋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沉底且对容器底有压
力,比较甲、乙液体的密度、 和鸡蛋在甲、乙液体中受
到的浮力、 的大小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
B
A. B. C. D.
12.物理课上,老师将整个橙子放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
将其切成大小两块,再次投入水中,发现大块仍漂浮,小块缓慢
沉入水底,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整个橙子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B.大块橙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C.小块橙子缓慢沉入水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D.两块橙子受到浮力之和不可能大于整个橙子受到的浮力
13.取一根木棒,在它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密度
计,将其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
在液体中的漂浮情况如图所示。设密度计在甲、乙两个烧杯中所
受的浮力分别为和 ,两个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和 ,
则( )
D
A. B. C. D.
1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个质量相等、底面积
不等的容器 ,将质量相等的水分别倒入其中,水均
不溢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水对容器底部的
压力分别为、,则___,___ 。(均选填“ ”“ ”或“ ”)
四、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15.2023年4月,我国东部战区组织了环台岛军事演习,如图所示为参加演习的我
国山东号航空母舰,当战斗机从军舰上起飞后( )
B
A.舰体略上浮,受到浮力不变 B.舰体略上浮,受到浮力变小
C.舰体略下沉,受到浮力不变 D.舰体略下沉,受到浮力变大
16.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一定大
B.码头上正在卸货的轮船所受的浮力逐渐减小
C.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
D.潜水艇在水面下从大海潜行进入长江,所受浮力不变
B
17.小明在宠物店买了淡水热带鱼,为方便带回家,商家将鱼放在装有水的轻薄的塑
料袋里。如果小明将装着鱼且没有打开的塑料袋直接放入家里的淡水鱼缸中,则图
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B
A. B. C. D.
18.用硬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制作如图所示的潜水
艇模型(不计进排气管体积),然后将模型放入水中,使其上浮或下沉。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D
A.当模型漂浮于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向瓶中充气时,瓶内气体压强变大,模型将下沉
C.从瓶中抽气时,模型会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将变小
D.让原本在较浅处悬浮的模型下潜至更深处悬浮,应使瓶内的
水先增加后减少
五、浮力的相关计算
19.(2023怀化中考)物理实验室里,同学正在认真地完成“探究浮力
的大小跟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的实验。小明将重 的物体浸没水中
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取
求:
(1)水对物体浮力大小;
解:由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
(2)该物体的体积。
[答案] 由 可得,该物体的体积
20.古代科技 (2024泰安中考)古代有一种计时器称为“漏
刻”,其计时原理是通过漏壶或箭壶中水量的均匀变化来
度量时间。图甲为我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西汉时期的计时
求:
工具青铜漏壶。图乙为某同学设计的计时工具箭壶模型,该模型由薄壁圆柱形玻璃
容器、长方体木块(不吸水)和标有刻度的箭尺构成,箭尺重力忽略不计,其底部
与木块相连,当向容器内均匀注水,可使箭尺和木块随水面匀速竖直上升,从而计
时。已知容器高为,底面积为;木块重,高为 。初始状态下,
容器内有部分水,刚好使木块在浮力作用下与容器底部脱离接触,此时水深为
;工作状态下,当木块上升至上表面刚好与容器上沿相平时,一个计时周期结
束。取, ,不计容器底和容器壁的厚度。
(1)初始状态下木块受到的浮力;
解:初始状态下,木块漂浮,受到的浮力 ;
(2)木块的密度;
解:初始状态下,由题知, ,…………①
由木块漂浮可知, ,可得
,…………②
由①②可得木块的密度

(3)计时周期结束时木块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和容器内水的质量。
解:计时周期结束时,容器内水深 ,木块底部距水面
,
木块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水的体积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之和
由 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水的体积
由 可知容器内水的质量(共14张PPT)
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专题 压强、浮力大小的综合分析
类型一 同一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
1.潜入海底观光是人们现代旅游休闲方式之一。某潜水爱好者从水下 深处继续
下潜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和海水对他的压强变化的情况分别是(不考虑海水的
密度变化)( )
C
A.浮力逐渐变大,压强不变 B.浮力逐渐变大,压强逐渐变大
C.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变大 D.浮力逐渐变小,压强逐渐变大
建议用时:20分钟
2.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将一蜡
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甲与容器底紧密接触)。
关于蜡块受到的浮力和、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和 大
小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C
3.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
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下列叙述中,
错误的是( )
C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
D.木块的密度为
4.如图所示是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当潜水
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假定海水的密度不变),受
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潜水器下
表面受到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不变
变大
类型二 不同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
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
体积相等的、 两个物体在液体中静止时,两液面相平,如
图所示,则( )
D
A.物体的密度大 B.物体 受到的浮力小
C.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小 D.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6.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盛有同种液体,
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体积相同的、 两物体分别放入甲、
乙烧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液面刚好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
A
A.甲、乙两杯中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相等
B.物体的密度可能大于物体 的密度
C.、 两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
D.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
7.在水平桌面上,有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将
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小球和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结果球漂浮, 球悬浮,如
图所示。、两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和 ,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和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 B.
C. D.
类型三 同一物体浸在不同液体中
8.某同学用铅笔、细铁丝制作了一支简易密度计,他将密度计
先后插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相同容器中。当密度计静
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
A.乙容器中液体密度大 B.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较小
C.乙容器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较小 D.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较大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
度为、 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
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
别为、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
压强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甲、
乙两种不同液体,两个相同的物块在液体中静止时,两烧杯
液面相平,则( )
A.甲液体中的物块所受浮力大 B.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
C.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大 D.乙物块排开液体的质量大
C
类型四 不同物体浸在不同液体中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 、
,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
静止时一个漂浮、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液体密度、 和液体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C
A. B.
C. D.
12.水平桌面上分别放置一个装满液体的溢水杯和一个装有另一种液体的烧杯。将
球放入烧杯中,球在液体中悬浮。再将质量与球相等的球放入溢水杯中, 球
下沉,溢出的液体全部流入烧杯中,、 两球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B
A.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溢水杯中液体的密度
B.两球都静止后,球所受浮力大于 球所受浮力
C. 球放入溢水杯后,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D.溢水杯中液体溢出后,溢水杯底所受液体压强变小
13.底面积不同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
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液面相平(如图
所示)。现有两个体积相同的不同小球和, 球放
B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未放入小球时,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C.悬浮时小球所受浮力大于小球 所受浮力
D.若把小球放入甲液体中,静止时小球 所受浮力等于在乙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入甲液体中, 球放入乙液体中,两球均处于悬浮状态,液体均未溢出。下列说法
中错误的是( )(共12张PPT)
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专题 浮力的基本计算(四种方法)
类型一 利用“压力差法”计算浮力
1.如图所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两个相对的侧面所受液体的_____
相互平衡,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
生的原因。如果,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则____ 。
压力
12
建议用时:20分钟
2.如图所示,将长方体物块 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若物块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分别为和,则物块 的质
量是多少?取
解:物块 所受的浮力
物块 的重力
由可得,物块 的质量
类型二 利用“称重法”计算浮力
3.重的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减小 ,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
C
A. B. C. D.
4.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正方体物体,测得其重力为 ,当把这个物体的一
半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这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 。若将
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 。
5.如图甲所示,物体重___ ;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如图乙所示,为___,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 。
4
3
1
类型三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法”计算浮力
6.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将它轻轻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时,从容器里溢出的
水的重力为 ,则该物体所受的浮力( )
C
A.一定是 B.可能是 C.一定是 D.可能是
7.池塘中有一块体积为的石头,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 取

8.充入气体后的飞艇的体积是 。飞艇悬浮在空中时,飞艇总重力和它受到
空气的浮力是一对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空气密度按
计算,飞艇受到空气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_。取
平衡力
9.如图所示,一个密度为的木块,体积为 ,用
绳子系在底面积为 的柱形容器底,使木块完全没入水中,如
图所示。取,水的密度为 求:
(1)绳子的拉力是多少?
解:木块受到的浮力
木块受到的重力
由于 ,所以绳子的拉力
(2)剪断绳子,木块静止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答案] 剪断绳子,木块静止后会处于漂浮状态,则 ,
由 可得,此时排开水的体积
木块静止后露出水面的体积
类型四 利用“平衡法”计算浮力
10.一个重为 的木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则木块受到的
浮力是_____ ;若再沿烧杯壁往烧杯中缓慢倒入浓盐水,则木块受到的浮力将
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不变
11.一轻质极薄的小塑料袋,袋内装满水(袋内无空气)且水的质量为
,将其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此时盛水的小塑料袋受到
了竖直向上的______作用,其大小为___。取
浮力
2
12.把重为 的鸡蛋放入盐水中,鸡蛋静止时如图所示,此时鸡蛋处于
______(选填“漂浮”或“悬浮”)状态,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 。
悬浮
类型五 利用多种方法计算浮力
13.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
”,某次执行任务时它的质量为 ,当它停在水面上
时,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 。
取,
38
14.将重的物块浸没在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则物块受到的
浮力为___,物块的体积为_____ ;把此物块放入水银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
浮力为_____。取
1
100
15.小明在学习了浮力相关知识后,在实验室利用弹
簧测力计和量筒分别测出了未知液体和石块的密度。
如图甲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
示数 ;随后将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得体
积如图乙所示;再将石块浸没在液体中,测力计示
数 ,量筒中液体和石块的总体积如图丙所
示。取 求:
(1)石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解:由图甲知,石块重力 ,石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2)未知液体的密度;
[答案] 由乙、丙两图可知,石块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

根据 可得,液体的密度
(3)石块的密度。
[答案] 由可得,石块的质量
石块的体积 ,
石块的密度(共33张PPT)
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课时分层提优
第4节 沉与浮
第1课时 物体的沉浮条件
一层 基础
二层 综合
三层 科学探究
建议用时:20分钟
知识点 物体的沉浮条件
1.将实心小铅球轻轻放入水中,铅球将( )
C
A.漂浮在水面上 B.悬浮在水中
C.沉在水底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把一个重为 的新鲜鸡蛋轻轻放入
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 的水,则鸡蛋静止后会( )
A
A.沉底 B.悬浮 C.漂浮 D.无法判断
3.人们常用“生沉熟浮”来判断饺子是否煮熟,煮熟后的饺子会漂起来的原因是 ( )
C
A.饺子的重力减小了 B.饺子的重力和浮力都增大了
C.饺子的重力不变,浮力增大 D.饺子的重力和浮力都减小了
4.鱼在水中上浮时,鱼肚内的鳔(即鱼泡)充满空气,鱼排开水的体积变____,鱼
受到的浮力变____。


5.一个小球所受的重力为,将它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的重力为 ,那
么小球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 ;放开手后,小球将______(选填“上浮”“下
沉”或“悬浮”),最终小球所受浮力为____ 。
20
上浮
10
6.如图所示,浸没在水里的小球正在上浮,(不计水对小球的阻力, 为重心)请
画出这个小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答案]
7.质量为的物体放在盛有液体的杯子里,溢出液体 ,则( )
D
A.物体将沉入杯底 B.物体将浮在液面上
C.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 D.无法确定物体的沉浮
8.如图所示,将一个空心铁球浸没水中,放手后铁球恰好悬浮,若沿虚线方向将铁
球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
B
A.大块的将下沉,小块的将上浮
B.大块的将上浮,小块的将下沉
C.两块都将上浮
D.两块都将下沉
9.跨学科实践“我劳动,我快乐!”晓马同学养成了良好的劳动
习惯,坚持每天在家洗碗,既为父母减轻了家务负担又锻炼了
自己。在洗碗过程中,他发现同一只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
可以沉入水底,如图所示。结合浮力的有关知识,比较两种情
况下碗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沉入水底时碗受到的浮力较大 B.漂浮在水面时碗受到的浮力较大
C.两种情况碗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浮力的大小
10.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
如图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浮沉
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
A.下沉 变小 B.下沉 变大 C.上浮 变小 D.悬浮 不变
A
11.(教材素材改编)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
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
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甲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B.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C.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D.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解析:鸡蛋在甲杯中悬浮,在乙杯中漂浮,根据物体沉浮条件,甲杯中液体密度等于鸡蛋密度,乙杯中液体密度大于鸡蛋密度,所以乙杯中液体密度较大,故A错误;根据p=ρgh,两杯中液面相平,即h相同,但乙杯中液体密度大,所以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故B正确;鸡蛋在甲杯中悬浮,有F浮甲=G,在乙杯中漂浮,有F浮乙=G,所以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故C错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G排,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鸡蛋在两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故D错误。
12.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 ,捏成船形再放 入水中(整个过程橡皮泥质量不
变) ,它会漂浮 在水面上 ,如图甲、乙所示。两次烧杯底受到水 的压强分别是 p甲、
p乙,排开水的体积分别为 V甲、V乙,浮力分别为F甲、F乙,排开水的质量分别为m甲、
m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p甲 >p乙 B. V甲 > V乙
C. F甲 = F乙 D. m 甲 < m乙
13.小芳用手将重、体积为 的苹果逐渐压入水中,松手待苹果静
止后,苹果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取
14.2023年6月6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出坞,我国成为全球
第五个有能力建造大型邮轮的国家。“爱达·魔都号”的排水量为13.55万吨,则该邮
轮在海面上满载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取 当邮轮从内
河驶入大海后,邮轮相对于水面将__________(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
变”)。
上浮一些
15.生活实践 小明买了一个西瓜 ,西瓜的质量是4.9 kg ,体积是5. 2 × 10 -3 m3 (保持不
变) 。
(1)小明把西瓜放在桶中用井水冰镇 ,静止 时如图甲所示 。 (g 取 10 N/kg ,水的密度
取 1. 0 ×103 kg/m3 )
①在图丙方框中画出图甲中西瓜的受力示 意图(以“ ● ”代替西瓜) 。
②西瓜受到的浮力为 N。
49
③小明奶奶为了让冰镇效果更好 ,用绳子绑 住西瓜系在一质量为 3 kg 的砖头上再
放入 水中 ,静止时如图乙所示 。和图甲中西瓜受 到的浮力相比(水温保持不变) ,
图乙中西瓜 受到的浮力 (选填“ 变大”“ 变小”或 “ 不变”) ,你的判断依据
是 。
变大
西瓜排开水的 体积变大
(2)图丁是水的密度ρ和温度t 的关系图像 , 若桶中的井水在 16 ~26 ℃变化时 ,图
甲中的 西瓜始终漂浮 ,则西瓜受到的浮力 F与温度 t 的关系图像是 。
C
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课时分层提优
第4节 沉与浮
第2课时 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
一层 基础
二层 综合
三层 科学探究
建议用时:20分钟
知识点 控制沉与浮
1.“海翼”号深海滑翔机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无人潜航器,它的外部装有
油囊,可以通过压入或排出液压油改变体积。与其浮沉原理相似的是( )
C
A.潜艇 B.轮船 C.鱼 D.龟
2.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船体浸入海水的深度减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轮船在海里所受的重力减小了
B.轮船在海里所受的浮力增大了
C.轮船在海里所受的浮力减小了
D.海水比河水密度大,轮船在海里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了一些
3.氢气球、热气球、飞艇能上浮到空中,是因为氢气、热空气以及飞艇中的氦气的
密度比空气____,它们的重力比所受的浮力____。(均选填“大”或“小”)


4.浮筒法打捞沉船的原理:浮筒绑在沉船两侧时使整体体积______,总的浮力
_______,排出浮筒中的水,浮筒的重力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当浮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时沉船上浮。
增大
增大
减小
大于
5.如图所示,用塑料瓶制成的潜艇模型悬浮于水中,此时
模型受到的浮力___(选填“ ”“ ”或“ ”)重力。当通过
进排气管向瓶中打气时,瓶内气体的压强将______,模型将
上浮。在上浮过程中,水对模型底部的压强将______。(两
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
变小
6.将适量的橡皮泥粘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
中),这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
液体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该简易密度计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该简易密度计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D.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7.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
保障,潜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
队的“强国号”潜艇在海水中悬浮、上浮、漂浮的训练过程。
下列对此潜艇分析正确的是( )
B
A.悬浮和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相等 B.漂浮时排开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
C.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 D.漂浮时潜艇底部所受海水压强最大
8.新考法小花设计了一个“漂浮的花盆”,它是用底部密封的花盆养
植物,在花盆外侧面标有记号线①、②、③。将花盆放在水中,花
盆会漂浮在水面(花盆不吸水),人们可以根据水面对齐外侧的记
号线的位置判断土壤的干湿程度,确定是否需要浇水,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B
A.水面分别对齐外侧三条记号线时,花盆受到的浮力大小均相同
B.①记号线对应土壤偏湿
C.③记号线对应土壤偏湿
D.小花认为三条记号线位置偏下,想让三条记号线在花盆上的位置整体上移,在土
壤干湿程度不变的情况下,为达到目的可以向水中加入适量盐
9.农民用盐水选种,要把盐水的密度从 配制成
应向盐水中加____(选填“盐”或“水”)。将谷种放入配制
好的盐水中,密度大于 的将______到盐水的底部。俗话
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由
此可知,西瓜的密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李子的密度。

下沉
小于
12.实心的钢铁会沉在水底,而钢铁造的船却可以漂浮在水面。
针对这种现象,同学们使用橡皮泥进行了探究。如图1所示,把
一块质量为、体积为 的橡皮泥投入水中会沉底;如
(1)这块橡皮泥沉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解:橡皮泥沉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图2所示,把橡皮泥捏成一艘小船,橡皮泥小船漂在水面上。求:
,取
(2)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答案]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3)根据上面的计算,解释用钢铁造的船能浮在水面上的道理。
[答案] 用钢铁造的船是空心的,增大了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浮力,使船能浮在
水面上。
13.设计实验“创新”实践活动小组正在自制测量仪器,用细木棍制作简易密度计,
用来粗略比较食用油和煤油的密度大小。
(1)补充的物品:______。
(2)简述制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丝
把铁丝缠绕在木棍的一端
把木棍分别放置在食用油和煤油中,观察木棍浸入液体中的深
度;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越深,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根据可知,液体
的密度就越小
(3)比较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共16张PPT)
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课时分层提优
第2节 认识浮力
一层 基础
二层 综合
三层 科学探究
建议用时:20分钟
知识点一 什么是浮力
1.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铝块慢慢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在逐渐变小,说明浸
入水中的铝块受到了____力作用,这个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的,施力物体是____。

竖直向上

2.画出水面上的乒乓球受到的浮力。
[答案]
知识点二 浮力产生的原因
3.多维设问 浮力的产生。
3.1.(教材图片改编)如图所示的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它
的侧面所受的各个方向上的压力相互______,其下表面受到液体
向上的压力 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上表面受到
液体向下的压力 ,这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
所以浮力的大小可表示为 ________。
平衡
大于
3.2.如图所示,、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 是容器自身凸出的一部分,现往容
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B. 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C.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D. 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4.一个浸没在水中的正方体物块,其下表面受到的水对它的向上的压力为 ,上
表面受到水对它的向下的压力为 ,则正方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方向为
( )
B
A. 竖直向上 B. 竖直向上 C. 竖直向下 D.无法判断
知识点三 测量浮力
5.(教材素材改编) 如图甲所示为石块在空气中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即石块重为_____ ;如图乙所示为石块浸没在水中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石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 。
6.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
D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 B.停在空中的热气球
C.浸没在水中的铁块 D.深入河底的桥墩
7.如图所示,一个塑料小球堵在一个水池的出口处,水无法排出,
则该小球( )
C
A.不受水的浮力,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B.受水的浮力,也受水对它的压力
C.不受水的浮力,但受水对它的压力
D.受到水的浮力,但浮力很小
8.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B.乒乓球和玻璃球都浸在水中,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
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
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
9.小明为了演示浮力的方向 ,做了如图所示的实 验 。将乒乓球下方用细线 A绑住
一个石块 ,乒乓球和石块放入水槽中 ,乒乓球浸没在水中。 用细线 B绑住另一个
石块浸没在水中 ,且细线 B的上端悬挂在空气中 , 细线 A与细线 B平行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B
A.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乒乓球受到的 重力大小
B. 乒乓球受到水的压力的合力方向是竖直 向上
C. 乒乓球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
D.乒乓球受到的浮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 A
10.如图所示,用细针将重为 的正方体小木块压入水中并保持静止,
此木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则木
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细针对木块的力大小是___ 。
8
5
11.如图甲是一个上下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在上、下开口处分别蒙上了绷紧程度相
同的橡皮膜,将此装置竖直置于图乙的水中静止。
(1)通过观察____(选填“上”或“下”)方橡皮膜的形变可
知,液体内部存在向上的压强。

下方橡皮膜的
形变程度大于上方橡皮膜的形变程度
(2)此情景中支持浮力产生原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 ,若
细线断开物体沉底后,该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是___ 。
1
3
13.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如木块、乒乓球)受到浮力,请你自选器材设
计实验验证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1)写出你选用的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弹簧测力计、铝块、水槽、水
①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系着细线的铝块,读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②把铝块浸没在盛水的水槽中但不要碰到水槽底,会看到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2)简述实验方法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