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天门市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年12月,鸬鹚、黑脸琵鹭等多种候鸟陆续南归,到深圳湾越冬,成群嬉戏觅食,场面壮现,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据此完成1~2题。1.深圳湾成为候鸟过冬的天堂,体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生物改变环境 B.生物适应且影响环境C.环境适应且影响生物 D.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2.同学们观察黑脸琵鹭的形态(图1),分析其生活习性与生理特征。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嘴扁平且长,善于捕食鱼类B.趾间无蹼腿细长,善于游泳C.水陆都可生活,属两栖动物D.体表覆羽保温,属变温动物3.六角龙被列入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极度濒危等级物种。它的幼体水栖,成体常栖潮湿洞穴,可用皮肤辅助呼吸,下列与六角龙属于同一类群的是A.章鱼 B.蜥蜴 C.青蛙 D.带鱼4.实验室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控制台盼蓝染液进入细胞的结构是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绿花杓兰(图2)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花型奇特且呈少见的绿包。浓郁的香气和口袋一样的囊状花瓣是它特有的传粉利器。据此完成5~6题。5.下列关于绿花杓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本结构单位是细胞 B.花瓣细胞中含有叶绿素C.绿色的花是它的器官D.主要依靠风媒进行传粉6.小祥同学制作了绿花杓兰花瓣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如图3所示,要将物像中的细胞调整到视野中央,且使物像更加明亮,小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A.玻片上移,调大光圈B.玻片上移,调小光圈C.玻片下移,调大光圈D.玻片下移,调小光圈7.下表是小麦在不同发育期的天数和需水量,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发育期 返青期 拔节期 抽穗期 灌浆期天数 29 23 20 31需水量 (米 /公顷) 635 876 956 1192A.小麦的需水凰随发育时期的推移而增加B.小麦通过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构建自身C.小麦吸收的水分,一部分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D.小麦抽穗期蒸腾作用最强,因此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流行性感置,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长期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减少患病风险。据此完成8∽9题.8.下列关于流感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原核生物B.由外部蛋白质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C.经分裂快速繁殖D.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芽孢9.跑步是一种最常见的健身运动,运动方式主要包括步行运动和慢跑等方面,下列有关慢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跑步由骨骼肌收缩提供动力B.跑步需要多组肌肉的协调和配合C.图4中右臂肱二头肌是舒张状态D.跑步除了运动系统参与,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10.康康同学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对草履虫、腺病毒、衣藻、青霉菌这四种生物编制了如下检索表,其中丙代表的生物是A.草履虫 B.腺病毒 C.衣藻 D.青霉菌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于2021年10月12日成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川、陕、甘三省。公园内,除了栖息着全国总量8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外,还生活着小熊猫、黑熊、金丝猴、朱鹮、绿尾虹雉、珙桐、红豆杉等多种野生动植物。在野外的大熊猫,除了吃冷箭竹、八月竹等竹子外,还偶尔会“开荤”捕食竹鼠。竹鼠是一种害鼠,专吃竹的地下根,使竹枯死。野外生存的幼年大熊猫也可能被豹等动物捕食。万物生灵,美美与共。在大熊猫的“伞护效应”下,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着8000多种野生珍稀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1)资料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这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的多样性。(2)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大熊猫、黑熊等各种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请根据上述资料,写出一条包含有大熊猫的最长的食物链: 。(3)朱鹮和绿尾虹雉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它们与大熊猫、小熊猫在身体结构或生理功能上的共同特征有 (答出1点合理即可)。(4)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图5表示大熊猫在动物分类中的地位,图中所示动物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5)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那么,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些什么 (答出1点合理即可)。12.(6分)发酵食物的工艺起源于中国,它的初衷是为了使食物保存的更长久,这种与时间“对抗”的方式,却给人类味觉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酵母菌、根霉、醋酸杆菌、毛霉、棒状杆菌、曲霉等微生物,它们将“时间的味道”注入到食物中。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泡菜制作过程需要的乳酸菌,其细胞结构中最主要的特点是 ,故属于原核生物。(2)利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时,泡菜坛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3)天门杨场豆豉具有悠久的历史,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毛霉菌种是通过 繁殖后代。(4)家庭制作糯米甜酒时,将酒曲与糯米饭拌匀,该过程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 。酒曲中含有的主要微生物是 ,它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5)微生物除了可以用来制作美食,还可以通过发酵技术将厨余垃圾变成绿色有机肥,说明细菌和真菌可以作为 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7分)桑基鱼塘系统被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桑基鱼塘”通过凿池挖塘,培养桑基,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喂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 塘内的水还可用于灌溉,从而循环交替,数利俱获。(1)与鱼相比较,桑树没有 这一结构层次。(2)家蚕是昆虫,属于 动物。家蚕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脱皮”现象,脱的“皮”是它的 。(3)桑树的果实5-6月进入成熟期,桑葚呈圆形或椭圆形,其中的花青素能把嘴唇染成紫色,这些花青素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桑甚果实甜美、富含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桑树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积累的有机物需要通过 (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果实中。(4)科研人员发现经鸟类消化后的桑树种子更容易萌发。为了研究引起上述现象的原因,科研人员收集三种不同状态的桑树种子,将它们分为A, B, C三组,每组各30粒。 A组为具有完整果皮的种子,B组是经鸟类消化后的无果皮的种子,C组为人工去除果皮的种子,将三组种子均放在垫有湿纸巾的培养皿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以长出2mm胚根作为种子萌发的标志。每天统计种子萌发的数量,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①实验中要为三组种子萌发提供适宜且相同的培养条件,是为了 。②通过对比曲线B和曲线A,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4.(10分)鲜食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经济价值较高。在学校开展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体验了鲜食玉米的种植过程。下图中图7为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个晴朗的夏季,24小时内玉米植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图,图9是叶肉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1~6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播种】(1)在播种前先翻耕土壤,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 。【苗期管理】(2)玉米幼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肥,追施肥料,主要作用是为玉米生长提供 。【开花和结果】(3)如果传粉不足,玉米果穗会出现缺粒现象,因此, 同学们给玉米植株进行,以提高产量。玉米传粉、受精后结出果实。其中受精卵发育成的结构由 (填图7中序号)组成。【研究生理活动】(4)图8中的曲线,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填“曲线1”或“曲线2”)。玉米植株在24小时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填图8中字母),此时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9中的 (填图9中数字)。(5)图8中曲线1在12时下降的原因 。【收获与分享】(6)玉米喜获丰收。同学们一起品尝了煮玉米和爆米花,煮玉米和爆米花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研后拓展】如果在大棚中种植玉米,在保证水肥充足的情况下,为增加玉米的产量,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答出1 点合理即可)。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选择题(本题包含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10 DACCD ABBCD非选择题(包含4小题,共30分)11.(7分,每空1分)(1)生物种类(生物物种)(2)消费者 冷箭竹(八月竹/竹子)→竹鼠→大熊猫→豹(3)身体内有脊柱;体温恒定;心脏分四个腔,循环系统高效;都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4)种 黑熊(5)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节约用水用电;支持绿色出行。积极参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拒绝食用野生动植物等。12.(6分,每空1分)(1)无成形的细胞核(2)(为乳酸菌的发酵)提供无氧环境(3)孢子生殖(无性生殖)(4)接种 酵母菌(5)分解者13.(7分,每空1分)(1)系统(2)节肢 外骨骼(3)液泡 筛管(4)①保证单一变量②经鸟类消化后的桑树种子更容易萌发(且萌发率高)/无果皮的种子比果皮完整的种子萌发率高14.(10分,每空1分)(1)充足的空气(氧气)(2)无机盐(3)人工授粉(人工辅助授粉) ③④⑤⑥(4)曲线1 d 5、6(5)此时气温过高,叶片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光合作用强度有所减弱(6)胚乳(7)合理密植;保持昼夜温差;白天适当通风;夜晚追加光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