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地理专题练习之实验题(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中考地理专题练习之实验题(三)(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中考地理专题练习之实验题
七年级上册
考点七:海陆分布
知识点:
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大约是7:3,即海洋占71%,陆地占29% 。
七大洲包括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与南极洲。
四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例题1:
【地理实践】
实践名称:世界的海陆分布
实践资料:
资料一 “一笔画世界”在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后,小明同学通过“一笔画世界”,复习了地球上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资料二 阅读示意图“一笔画世界”示意图。
实践思考:
(1)简要说明为了将各大洲的位置尽可能画准确,首先应注意的事项。
(2)观察小明所绘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图,说出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3)说出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和大洲的名称。
(4)说出小明所绘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图中,没有画出的大洲。
(5)说出被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所包围的大洋。
考点八: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运动
知识点:
1.海洋和陆地会发生变化。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科学家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六大板块构成的;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会形成山脉和高原,板块相互张裂会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例题2:
【地理实验】
实验名称:模拟板块构造运动
实验背景: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板块运动,山西某学校七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满水的盆、海绵纸、吸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板块构造运动的实验。
实验步骤:将海绵纸剪出六大板块,拼好放入盛满水的盆中,然后用吸管插入水中,向盆底吹气(图1),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简易实验理解板块运动后,同学们结合全球板块运动图(图2),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实验思考:
(1)观察图1,说出气泡出现的位置;若气泡表示地震、火山,写出据此得出的地理结论。
(2)读图2,写出图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板块名称。
(3)读图2,根据板块运动方向,说出地中海和红海的面积变化并分别说明原因。
(4)有同学认为喜马拉雅山脉在不断长高,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考点九:天气预报
知识点:
1.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风雨、冷热、阴晴等状况。
例题3:
【地理实践】为提高同学们的地理观测和动手实践能力,太原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参观气象台和利用校园气象站,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实践主题:天气预报的制作
任务一走进气象台
实践过程:同学们参观气象台,了解制作流程,感受“天气预报的美”。
(1)将上面右侧标签与左侧制作流程对号入座。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任务二探究气温奥秘
实践过程:将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放置在距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图1),选择某日的2时、8时、14时、20时进行观测(图2),并记录观测结果。
(2)根据观测结果计算当日的平均气温,并结合生活体验,说出太原市一天中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
任务三感悟降水影响
实践过程:把雨量器和量筒(图3)安置在室外相对开阔、受影响较少的地方,并保持水平位置。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降水结束后及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筒,并记录测量结果。
(3)举例说明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例题1:
【答案】(1)画出重要经纬线。
欧洲;北美洲。
北冰洋。南极洲。
大洋洲。(5)大西洋。
例题2:
【答案】(1)气泡出现在海绵纸的边缘处。地理结论:气泡表示地震、火山,说明地震和火山多发生在板块的边界处。(2)①美洲板块;②太平洋板块;③南极洲板块。(3)地中海面积减小,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挤压。红海面积增大,因为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远离。(4)同意。喜马拉雅山脉在不断长高,是因为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导致地壳上升。
例题3:
【答案】(1)观测大气温度测量降水量测量风向风速分析采集数据(2)日平均气温:(4+6+15+11)/4=9℃最高气温:午后2点左右(或14时左右)最低气温:日出前后(3)降水可以提供淡水资源;适度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度降水可缓解旱情;降水能调节气候;降水多少影响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降水过多易引发洪灾;降水过少易引发旱灾;降水天气会影响出行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