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 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逢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绿孔雀在中华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过去的人们很少捕杀它们,使得它们可以广泛分
布在我国中原地区。近年来,绿孔雀正从地球上迅速消失,仅在云南热带地区有零星分
布。据调查,绿孔雀在我国已经不足 500 只,是比大熊猫更为珍稀的濒危动物。它的命
运牵动着人们的心,我们只有了解它才能更好地保护它。请据此完成 1 2 小题。
1.绿孔雀奔跑的动作是其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其完成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2.云南的红河流域上游,是绿孔雀最后一片面积较大、相对连续、完整的栖息地。以下
建议,不合理的是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提高生物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绿孔雀
C.教育培训当地人民,参与其保护工作 D.不在该地区开发建设,减少人为干扰
☆在我们所处的生物圈里,微生物的数量简直超乎想象!它们就如同无数微小的精灵,
无处不在,充斥着每一个角落。无论是那湿润的土壤深处,还是清澈的溪流之中:无论
是湛蓝的天空之上,还是我们每一次呼吸的空气里,微生物都在欢快地繁行生息。如图
是几种常见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此完成 3 4 小题。
3.生物社团开展了“你好,微生物”的项目式研究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四种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B.丙多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C.丁是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 D.甲与乙都是单细胞生物
4.蘑菇是一种可食用的大型真菌,生物社团的同学们来到了本地食用菌种植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蘑菇均可食用 B.蘑菇的生殖方式与丙相同
C.蘑菇的培育应该在阳光下,以促进它的光合作用 D.蘑菇适宜生长的环境是低温干燥
☆在学习了人类的生殖和发育后,小芳用一段文字形象的描述了新生命的孕育:“我是
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
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站合成一个新的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
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据此完成 5-6 题。
5.下列关于这段话的分析,正确的是
A.“我”指的是卵细胞 B.“我的搭档”指的是受精卵
C.“狭窄的管道”指的是输卵管 D.“宽敞的房子”指的是卵巢
6.下列哪种生殖方式与上述文段中新生命的形成有本质不同
☆坚持五育融合、协同育人,强化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相融合,倡导快乐学习,
快乐生活,为一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小 W同学在劳作过程中学会用生物学的知识去分
析和解答问题。请你帮他完成 7 8 题。
7.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小W 观察到的下列植物相关性状
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辣椒果皮的红色和茄子果实的紫色 B.油菜的高杆与矮杆
C.碗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 D.牡丹花的白色和红色
8.小W 同学在劳动实践中还发现,萝卜长在地下部分为白色,长在地上部分为绿色。下
列解释合理的是
A.土壤中缺乏某种物质,地下部分无法形成叶绿素 B.叶绿体只在叶肉细胞中才能形成
C.地下和地上部分遗传物质组成不同 D.性状由基因控制,还受环境的影响
☆ “我们的梦想是浩瀚宇宙”。中国空间站“天宫”承载着细胞学、育种、昆虫繁育
等太空生物实验任务。科研人员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变异,来培育植
物新品种。请据此完成 9 10 小题。
9.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太空中,种子的遗传物质可能发生改变
B.太空育种获得的新品种所发生的变异能遗传给子代
C.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育太空育种获得的新品种
D.太空育种获得新品种的根本原因是植物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
10.太空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
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颜色、果皮基因型及种子中胚的
基因里分别是
A.红色,dd, Dd或 DD B.黄色,dd, Dd或 dd
C.红色,Dd, Dd,dd D.黄色,Dd,DD或 d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个小题。除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30 分)
11.(8 分)“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最早和最生动的一
种生态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积极种植能固氮的豆科植物,收集人畜粪便、枯枝败
叶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经过一定方式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
田中。请结合如图回答:
(1)从资料中可以看出:人和牛的关系是 ;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是 ;与豆科植
物的细胞结构相比,根瘤菌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
(2)图中枯枝败叶、畜生粪便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肥料,
需经 的分解作用完成,这不仅净化了环境,而且促进生物圈中的 得以周而复
始地循环。
(3)依据上图,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 。
(4)传统杀虫剂中的有害物质会在消费者体内造成富集现象,从上图看,最终危害人体
健康,同时污染环境。近年来,人们更多的采取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优点是 (写
出 1 点即可).治理环境有难度,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不被破坏更是全民共同的责
任。目前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足 。
12.(7 分)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
这些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M 是三种生物发育的共同特点,都属于 。
(2)“即今极目如云稼,曾是蝗虫盖地皮。”图二表示昆虫的两种发育过程,其中蝗虫
的发育过程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 (填字母代号)
(3)图三中,若以黑卡树为砧木,以柿树的枝条为接肘,那么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
砧木的 紧密结合。
(4)胎儿通过图四中的[1] 和[2]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5)图五为受精的鸡卵结构图,图中含有细胞核的部位是[a] ,该部位进行细
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并最终发育成雏鸟。
(6)“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萌”,柳树可采用图六所示的繁殖方式。这种繁
殖方式属于 。
13.(7 分)在我国颁布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后,很多家庭选择生育两个甚至三个孩子。孩
子出生的那一刻,家人最关心的莫过于性别和健康两个问题了。请据图回答:
(1) 1879 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用碱性染料把细胞核内的微粒状物质染成黄色,观
察发现微粒先变成丝状,再断裂成数目相同的两半,一个细胞就变成了两个。弗莱明观
察的应该是图二所示的 (填结构名称).
(2)图一是一个刚出生宝宝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排序图,你判断该宝宝的性别为 。
爸爸的精子为宝宝提供的性染色体是 。
(3)人类的多指(如六指)一般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显性遗传病。爸爸妈妈都是
多指,宝宝正常,妈妈通过配子给宝宝遗传的基因是 。事实上,很多遗传病是由隐
性基因控制的,因此不易被发现。我国《民法典》(原《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
婚。请你从生物学角度解释该项规定的意义: 。
(4)转眼间,宝宝进入了青春期,在 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下,出现了第二性征,为
了平稳度过青春期,他学习了一些关于青春期的知识,下列关于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叙述
正确的是 。
A.身高体重突增,大脑功能不断完善 B.生殖器管迅速发育
C.青春期开始年龄女孩一般要比男孩早 D.出现遗精和月经现象
14.(8 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 1:在自然环境中,果蝇常生活在腐烂的水果上。雌果
蝇一次大约可产卵 400 个,在室温条件下,10天就可以繁
殖一代,完成其生活史(如图)。
资料 2:果蝇体细胞只有 4对染色体,其中 1对为决定性别的
性染色体,分别用 X和 Y表示,其余 3对为常染色体。雌性(XX)个体长约 2.5mm,雄性
(XY)个体稍短。
资料 3:将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交配时,子一代不论雌雄都是红眼:子一代继续交配,
子二代的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半数是红眼,半数是白眼。
资料 4:将许多果蝇混合饲养,任其自由交配,同时加入一定量 DDT;果蝇群体一代代地
繁殖,每代都用 DDT 处理,并逐代增加 DDT 浓度。经过十几代后,果蝇群体对 DDT 的耐
药性明显增强,同时可以耐受比原来高出几百倍剂量的 DDT。
(1)据资料一分析:果蝇的发育方式为 ,依据是 。
(2)据资料 2 分析:果蝇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为 ,受精卵发育成雌性
还是雄性,取决于 。
(3)据资料 3 分析:显性性状是 ,理由是 。
(4)据资料 4 分析:使用 DDT 若干代后,果蝇群体对 DDT 的耐药性明显增强,且能耐
受比原来高出几百倍剂量的 DDT。原因是使用 DDT 处理,使没有抗药性的果蝇被淘汰,
有抗药性的果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的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遗
传给后代。果蝇是研究动物性状遗传的常用材料,据上述资料分析最适合做研究对象的
优点有 。(答出 1 点即可)。
答案
1-10 CAABC AADDB
11.
12.
13.
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