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赵州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赵州桥》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以及赵州桥的雄伟、结构坚固、外形美观的特点,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全文结构清晰,语言准确、平实、充满感情。文中插图是赵州桥的实景照片,学生能直观欣赏到其精巧独特的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赵州桥的设计以及这种设计的好处。2、理解第三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3、体会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4、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教学重难点】1、品读赵州桥的特点。2、体会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为了去参观赵州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赵州桥哪些知识?(出示)位置:名称:设计者:建造年代: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答案。2、教师导入:今天我们跟着导游来到赵州桥跟前,欣赏它的风姿。【设计理念】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以参观为导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第二、三自然段)1、师: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它有什么特点?阅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介绍赵州桥特点的句子。(出示)2、学生读后,指名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出示。⑴赵州桥非常( )。⑵这座桥不但( ),而且( )。【设计理念】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理念。三、精读探究(一)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1、教师引入:我们跟着导游来到赵州桥了,快看,赵州桥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生:“赵州桥真美啊!”生:“赵州桥非常雄伟啊!”……2、师:是的,赵州桥非常雄伟,为什么这样说呢?哪些句子写了赵州桥的雄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2)教师边出示,学生边汇报。①长②宽③建筑材料④形状⑤设计(3)教师指导朗读。(读准、读出自豪感)(4)介绍“列数字”的说明方法。①写赵州桥长、宽时,用上了“五十、九”的数字,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找出文中类似的句子。(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例句)②师:用到具体的数字又什么好处呢?(指名学生回答)(5)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①学生理解“创举”的意思。②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既……又……)(6)指导学生用“既……又……”说一句话。【设计理念】运用设疑——解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赵州桥的美观。1、师:刚才有同学说到赵州桥真美啊!是的,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出示: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2、师: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①“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②“坚固”概括了前面的内容,“美观”引出了后面的内容。这样写使文章结构更紧凑,衔接更自然。(出示)3、师:我们跟着导游走在赵州桥上,看看它有多美!出示:哪些语句体现了赵州桥的美观?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4、学生小组交流。(1)(出示)学生交流反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2)教师指导:借助图片理解句中“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的意思,体会龙的“姿态各异”。(3)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栏板上雕刻的龙“栩栩如生”的特点。5、教师引导: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出示)师生交流:这句话运用了“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排比句式,生动细腻地描述了龙的各种姿态,突出表现了栏板上图案的精美,写出了赵州桥的“美观”。6、教师指导朗读。7、学生仿写句子。(出示)教师引导:作者围绕桥的“美观”,抓住栏板上雕刻的图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描写了龙的各种姿态,从而让我们有了切身的感受。你会写这样的句子吗?学生汇报,如:我们的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还有的跑步。【设计理念】抓中心句、过渡句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同时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自学本段后,交流汇报,还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赵州桥历史价值。(出示)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了解赵州桥的历史价值。2、学生自读,画出相关语句。3、教师引导: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句,介绍赵州桥的历史价值。回答1.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回答2.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教师小结:建造于1400多年前,这座雄伟的桥能如此坚固已实属不易,没想到它还这么精美,所以作者用了一组关联词告诉我们——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真让人不由得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4、学生带着自豪、赞美的情感齐读第四自然段。【设计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起到感情升华的效果。三、课堂小结:学生以导游的身份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客人介绍赵州桥。(可以用上“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这些词语)(1)学生集体交流,教师重点指导:以导游身份介绍和复述课文的区别。教师指导:导游要先进行自我介绍,说欢迎词,然后把赵州桥的基本信息大概介绍一下,最后要说明它的特点和地位。(出示)(2)同桌相互以小导游的身份来练习介绍。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赵州桥的概况、特点和地位来介绍。(3)指名几位学生向全班介绍赵州桥,其他学生点评。四、结构梳理,主题概括1、结构梳理(出示)复习板书,梳理文章结构。2、主题概括(出示)通过描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三个特点,表现了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表达了作者对赵州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中国石拱桥的赞美和歌颂。五、拓展延伸,课堂演练拓展延伸教师安排学生积累关于桥的古诗名句。六、课后作业(出示)1、正确抄写第三自然段。2、向家人介绍赵州桥。【板书设计】雄伟坚固——设计 创举世界闻名宝贵的文化遗产美观 ——精美的图案【教学反思】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利用图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赵州桥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是课文学习的重点。第二自然是围绕“赵州桥雄伟坚固”来写的,第三自然段是围绕“赵州桥很美观”来写的。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这两段话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来与时,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从“雄伟”入手,让学生看到,介绍桥的外形和建筑用料体现了桥的雄伟;介绍小桥洞的作用体现了桥的坚固。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结合多媒体放映使学生认识到,运用排比的修辞描写栏板上的图案表现了桥的美观。就这样,使学生认识到在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写这一个意。本文的二、三段在结构上很有特色,属于总分结构,这两段是进行写作指导的范例,在教学时还应适当引导学生予以关注。(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