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生物上海一模汇编:植物生理(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三生物上海一模汇编:植物生理(有答案)

资源简介

三、(2025松江一模)铝胁迫与GABA(23分)
酸雨可导致土壤中可溶性铝含量增加,引起植物细胞内Al3+水平过高,诱导大量活性氧产生,损坏生物膜,造成核酸与蛋白质损伤,致使剪股颖等草坪植物受灾。图4为铝胁迫时,剪股颖根细胞通过合成并积累GABA进行调节的一种机制。
图4
15.(2分)据图4,铝离子进入根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单选)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
16.(2分)铝胁迫时,植物根部可能被抑制的过程有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细胞生长 ②细胞分裂 ③细胞衰老
④细胞死亡 ⑤细胞分化
17.(3分)据图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多选)
A.分泌后的苹果酸能阻止Al3+进入细胞
B.苹果酸和柠檬酸在应对铝胁迫中起协同作用
C.细胞通过调节苹果酸和柠檬酸应对铝胁迫的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
D.GABA加入三羧酸循环可促进该细胞的光合作用
18.(2分)据图4,根细胞受铝胁迫时,GABA可以作为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能源物质 ②结构成分 ③信息分子
④遗传物质 ⑤碳链参与物质转化
为探究外源GABA对铝胁迫下剪股颖的作用,设计四组实验,并测定各组剪股颖叶片的O2产生速率、叶绿素a含量、SOD基因表达量,结果如图5,不同字母表示检测结果间有显著差异。SOD基因表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将活性氧转化为氧气。
图5
19.(2分)组②~④中,使用的溶剂是_________。(单选)
A.全营养液 B.蒸馏水 C.无菌水 D.土壤悬浊液
20.(2分)该实验中,测定叶绿素a含量的方法应是_________。(单选)
A.层析法 B.凝胶电泳 C.分光光度法 D.PCR
21.(2分)SOD基因表达量的检测指标可以是_________。(多选)
A.胞间的氧气浓度 B.SOD基因的含量
C.SOD基因的mRNA含量 D.SOD含量
22.(2分)综合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剪股颖受铝胁迫时检出O2产生速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叶绿素a含量降低 ②光反应速率增加
③活性氧增加 ④SOD基因表达增强
23.(6分)结合图4、图5及所学知识,阐述GABA缓解剪股颖受铝胁迫毒害的机制。
三、铝胁迫与GABA(23分)
15. (2分)B 16. (2分)①②⑤ 17. (3分)ABC 18. (2分)①③⑤
19. (2分)A 20. (2分)C 21. (2分)CD 22. (2分)③
23. (6分)
赋分 水平 要点 示例
6 四 从个体水平,阐述GABA保障了植物根和叶两方面的正常功能。 根:GABA转化为有机酸,并激活有机酸外排,阻止铝离子内流;作为能源物质供能。 叶:GABA促进SOD表达,清除活性氧,缓解细胞结构和物质的损害;提高叶绿素a含量,弥补光合产物;建立SOD增加、活性氧减少、叶绿素a恢复的联系。 或从细胞水平,阐述GABA抑制铝离子进入细胞(有机酸)和抵抗毒害(供能、SOD、叶绿素a)两个角度的作用机制;建立SOD、活性氧、叶绿素a的关系。 GABA能从改善提高植物根、叶功能上,缓解铝胁迫毒害。根细胞中的GABA可加入三羧酸循环,参与供能以抵抗铝胁迫,或转化为苹果酸、柠檬酸,并激活它们的外排,结合土壤中的铝离子,阻止其内流造成细胞损伤,保障根的正常生命活动,为植物体吸收必需的水和无机盐。叶肉细胞中的GABA促进SOD基因表达,提高SOD量,消除活性氧,缓解其对细胞结构和物质的损害,维持正常的细胞活动。由于活性氧的减少,类囊体膜的损坏减少,一定程度恢复了叶绿素a含量,促进光能吸收利用,弥补因铝胁迫导致的光合产物减少,保障植物的生长。
五、(2025青浦一模)高温胁迫与植物生理(22分)
随着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持续变暖,高温胁迫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粮食生产的严重威胁。图10为植物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物质)。光反应中光合电子传递链主要由光系统Ⅱ(PSⅡ)、细胞色素 b6/f复合体和光系统I(PSI)等蛋白复合体组成。正常条件下, 植物光合作用存在至少2种电子传递途径,即线性电子传递(LEF)和环式电子传递(CEF),高温胁迫下,LEF下调,CEF被激活。
31. (4分)图10中光合电子传递链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图10中含N元素的有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A ②PSⅠ ③PSⅡ ④细胞色素b6/f复合体
32. (3分)下列有关PSⅠ和PSⅡ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都能吸收利用光能 B.都能光解水
C.都能还原NADP+ D.都能进行电子传递
33. (2分)与正常环境相比,高温胁迫下NADPH和三碳糖的含量变化分别为_____。(单选)
A.减少;减少 B. 增加;增加 C. 增加;减少 D. 减少;增加
高温胁迫引发LEF下调的主要原因是参与构成PSⅡ系统的核心蛋白D1不足,引发PSⅡ失活。相关机制如图11所示,其中ROS是活性氧,其积累过多会对植物细胞造成伤害。
34. (3分)结合图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编码D1蛋白的基因位于叶绿体中
B.过程③属于转录水平的调控
C.过程④可能造成D1蛋白肽键的断裂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D1蛋白的合成
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BR,植物激素)可提高植物的高温耐受性。相关信号通路如图12所示,其中DA为高温胁迫响应基因。为进一步明确GK、GS和GE蛋白在该调控过程中的关系,科学家构建了DA基因启动子与荧光素酶(GFP,能够催化荧光素氧化发光)基因连接的表达载体,导入相关细胞,检测荧光强度,得到图13所示结果。其中荧光强弱可反映相关蛋白对DA基因的调控作用。
35. (2分)BR是一种极性小分子,其可通过质膜上的ABCB19蛋白输出细胞,在输出过程中,ATP酶活性显著提高,据此推断,BR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单选)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吐
36. (4分)已知图13中的CK组导入细胞的表达载体为①和②,GE组导入的载体为________,
GE+GS组导入的载体为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DA基因启动子与GFP基因连接的表达载体 ②空载体
③GE基因表达载体 ④DA基因表达载体
⑤GS基因表达载体 ⑥GK基因表达载体
37. (4分)进一步研究发现,GK基因过表达还可提高CAT(抗氧化酶,可清除ROS)的活性,综合以上信息,阐述BR抵御高温胁迫的可能机制。
五、高温胁迫与植物生理(22分)
31. (4分)类囊体膜(1分) ①②③④(3分)
32. (3分)AD
33. (2分)A
34. (3分)AC
35. (2分)C
36. (4分)①③;①③⑤
37. (4分)高温胁迫环境下,一方面,BR通过诱导GK基因的表达,缓解GS蛋白对GE蛋白的抑制作用,进而使DA基因的表达量升高(2分);另一方面,GK基因的表达量升高,提高了抗氧化酶CAT的活性,加速ROS清除,降低对植物细胞的损伤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提高植物高温耐受性(2分)。
三 (2025宝山一模)、磷与激素调控水稻生长发育(21分)
叶片与种子之间的磷酸(Pi)分配对作物籽粒灌浆(籽粒积累有机物)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水稻磷酸转运蛋白OsPHO1;2通过茎节将Pi偏向于分配给叶片(用较粗箭头表示),从而影响其籽粒灌浆,其主要影响机制如图5所示。图中TP代表磷酸丙糖,磷酸丙糖转运体TPT反向交换转运Pi和TP。
15.(4分)图5中TPT所在的膜是 (叶绿体膜/类囊体膜),蛋白质磷酸化后应是作为 (酶/反应物)参与乙过程。
16.(2分)甲过程所处的光合作用阶段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单选)
A. 活跃化学能转变为光能 B. 光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
C. 活跃化学能转变为稳定化学能 D. 稳定化学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
17.(3分)图5中从功能上可视为磷酸转运蛋白的有 。(编号选填)
① OsPHO1;2 ② SPDT ③ TPT
18.(3分)结合图5分析,若叶肉细胞中Pi不足会导致 。(多选)
A. 光合速率下降 B. TP在叶绿体中积累
C. 蔗糖合成增加 D. 运往籽粒的蔗糖减少
19.(3分)若要通过提高叶肉细胞的Pi含量使水稻增产,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编号选填)
① 灌浆期叶面追施磷肥
② 灌浆期土壤追施磷肥
③ 提高SPDT表达量
④ 提高OsPH1;2表达量
⑤ 提高TPT表达量
基底茎节生长素浓度会影响水稻分蘖(基底茎节处长出分枝,类似侧芽萌发)。研究人员研究不同磷浓度(低磷:LP,正常供磷:NP)下水稻分蘖数的变化,以及施加外源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NPA对水稻分蘖的影响,实验操作及结果为表2。(各组数字后标注的字母不同代表有显著差异)
20.(2分)结合表2结果分析,正常供磷条件下NPA处理使分蘖数增加,较可能是由于NPA使基底茎节处蘖芽生长素浓度 (升高/降低)。
21.(4分)从实验结果可知,LP条件下会 (促进/抑制)水稻分蘖,可初步判断此影响效果与生长素的运输 (无直接相关/密切相关)。
三 、磷与植物激素调控水稻生长发育(21分)
15.(4分)叶绿体膜 酶
16.(2分)B
17.(3分)①②③
18.(3分)AD
19.(3分)①②④
20.(2分)降低
21.(4分)抑制 无直接相关
二、(2025虹口一模)植物抗旱(17分)
脱落酸在植物抗旱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对甘薯生命活动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甘薯开展实验,组1与组2在正常条件(含水量60~70%)下种植,组3与组4在干旱条件(含水量30~40%)下种植。其中,组2与组4额外喷施等量且适宜浓度的脱落酸,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指标,如表所示。其中,丙二醛会破坏生物膜结构;脯氨酸的结构特殊,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高于其他氨基酸。
组别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丙二醛 (μmol·g-1) 气孔导度 mmol·m-2·s-1 叶绿素a含量 (mg·g-1)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脯氨酸含量 (μg·g-1)
组1 22c 12c 0.48a 14a 16.83a 398c
组2 23c 13c 0.47a 15a 16.30a 405c
组3 26b 23a 0.28b 11c 11.10c 450b
组4 30a 20b 0.25c 13b 12.54b 510a
注:数字后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各组间的数据差异显著
7.(2分)据题干及已学知识判断,甘薯细胞中可能被丙二醛破坏的结构有______。(多选)
A. 类囊体 B. 核糖体 C. 液泡 D. 中心体
8.(4分)据表及已学知识判断,干旱条件下,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C3还原的速率加快 ②吸收与固定CO2量减小 ③电子传递过程受阻
④光能的捕获与转换变慢 ⑤细胞吸收Mg2+受阻 ⑥类囊体腔内H+浓度增大
9.(3分)干旱条件下,脱落酸等植物激素的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据表、图1及已学知识推测,脱落酸参与抗旱的作用有______。(多选)(“→”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A. 抑制乙烯合成,促进主根生长 B. 抑制生长素合成,抑制根生长
C. 促进叶片脱落,降低蒸腾作用 D. 促进气孔关闭,降低水分散失
10.(3分)据图2及相关信息推测,脯氨酸参与植物抗旱调节的机理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ProDH抑制脯氨酸分解,增加植物细胞内氨基酸的种类
②ProDH催化脯氨酸分解,降低植物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③P5CS促进谷氨酸转化为脯氨酸,提高了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
④P5CS抑制谷氨酸转化为脯氨酸,改变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功能
上海的城市高架桥宛如一道道空中纽带,上下层叠,交汇纵横。为选择适合在城市高架桥下种植的植物品种,研究人员对4种苔草的抗旱能力开展研究,植物体内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其中,SOD为清除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的一种酶。
11.(5分)为节约人工浇灌的成本,将原浇灌周期延长45天.据图3及相关信息,请从上述4种苔草中选择1种最适合种植在城市高架桥下的品种,并阐述理由______。
二、植物抗旱(17分)
7. AC 8. ②③④⑤ ⑥ 9. ACD
10. ③ 11.选择栗褐苔草。随干旱天数增加,栗褐苔草SOD的活性较其他三种苔草好,说明清除因干旱产生的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的能力最佳,说明抵抗干旱的能力最好,在干旱初期,栗褐苔草体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基本无变化,对干旱环境最不敏感,进一步证明其抵抗干旱环境的能力最强,且干旱30天后上升趋势明显,推测在长期不浇水的环境下最适合生存。
四、(2025杨浦一模)H+-ATP酶强化作物营养摄取(22分)
H+-ATP酶(PMA)是质膜上的一种转运蛋白,对调节植物生长起重要作用。在营养匮乏的土壤环境,农作物根细胞原有的PMA转运能力略显不足,通过PMA转基因技术与嫁接相结合,可增强农作物根细胞吸收养分的能力,从而提高土壤资源(诸如氮源)的有效利用,相关机理如图所示。
25.(3分)根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以维持细胞内状态相对稳定。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 NO3-经NRT进入根细胞无需消耗ATP
B. PMA和NRT均可运输H+,故结构相同
C. H+经PM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运出根细胞
D. H+经PMA和NRT进出根细胞的方式相同
26.(3分)叶肉细胞结构“S”中的H+经ATP合酶实现跨膜运输,比较该过程与根细胞中H+经PMA运出根细胞,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两个过程均发生ATP水解 ②两种酶均充当H+通道蛋白
③两种酶介导的H+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④两种酶所在的生物膜两侧均存在H+浓度差
27.(2分)关于图中细胞结构I的功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 吞噬进入细胞的异物 B. 氧化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
C. 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D. 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体内
28.(3分)比较图中结构I和结构Ⅱ中发生的物质循环,正确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就碳水化合物而言,前者涉及合成,后者涉及分解
②两者均发生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③两者的强度变化均可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
④一天24小时内两者均持续产生能量,以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
29.(2分)在图中,TMK使PMA磷酸化,而PP2C则使之去磷酸化。研究显示,无论胞外生长素还是胞内生长素均能促进PMA的活性,试判断①和②两处连线分别表示______。
A. ①激活;②激活 B. ①激活;②抑制
C. ①抑制;②激活 D. ①抑制;②抑制
30.(3分)N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图显示,PMA参与调节植物根部细胞内状态及无机氮的吸收。结合题图和所学知识,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 植物吸收的NO3-和NH4+可用于合成核糖和蛋白质
B. PMA激活剂可提高植物根部细胞对NO3-的吸收速率
C. PMA可以将过多的H+排出细胞质,以维持胞内pH稳定
D. 根部细胞对无机氮的吸收有助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31.(2分)嫁接是常用的营养繁殖手段,一般情况下是将一株植株的芽或枝接在另一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科研人员选用芽或幼枝进行嫁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多选)
A. 芽或幼枝的分化程度低 B. 芽或幼枝比较容易获得
C. 芽或幼枝的细胞全能性低 D. 芽或幼枝的细胞分裂能力强
32.(4分)在本案中,科研人员采取嫁接转基因植物的根部(而非整株转基因的方式)实现作物在营养匮乏环境中的高产,试综合题干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原因______。
四、H+-ATP酶强化作物营养摄取(22分)
25. A 26. ②④ 27. B
28. ②③ 29. D 30. BCD 31. AD
32. 根是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植物生活在营养匮乏的土壤中,需要提升根细胞吸收及富集矿质营养的能力,因此根细胞需要较多的PMA,以提升在营养匮乏环境中利用资源(如氮源)的能力。而茎、叶等器官所需的矿质营养是根部吸收运输过来的,经过根部的吸收和富集,植物体内未必存在氮素缺乏的状况,在此类器官的细胞内提高PMA的表达量,对改善细胞内氮素来源意义不大,但却有会消耗细胞更多的物质和能源,得不偿失。故通过嫁接转基因植物的根部而非全植株转基因的方式更为经济、高效。
四、(2025闵行一模)植物激素与非生物胁迫
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农药吡虫啉(IMD)的残留可对植物造成胁迫。研究人员观察了CK(蒸馏水)处理和IMD处理的黄瓜植株叶肉细胞叶绿体的超微结构(下图),其中基粒片层解体时嗜饿颗粒(OG)体积会变大。
21. 结合图分析,IMD处理后,叶肉细胞的_______(叶绿体外膜/叶绿体内膜/类囊体膜)结构受损,直接影响到_______(光反应/碳反应)过程,最终导致净光合速率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无法确定)。
22. 研究表明,IMD处理可导致ROS(如H2O2和O2)的过度积累,引发脂质过氧化,进而引起_______。(编号选填)
①细胞膜的流动性改变 ②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③细胞间信息交流改变 ④膜结构稳定性提高
⑤细胞壁的通透性改变 ⑥细胞代谢紊乱
褪黑素(Mel)在植物抵御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为探明外源Mel在植物IMD胁迫中的作用,研究团队选用黄瓜幼苗进行了如图2所示处理,并在处理后的第0、3、6、9和12天检测叶中IMD残留量,得到结果如图3.
23. 根据图3结果分析,IMD吸收后可能_______。(多选)
A. Mel促进了IMD的降解 B. Mel抑制了IMD的降解
C. Mel促进了IMD的排出 D. Mel阻止了IMD的排出
24. 结合图1和图3推测,外源Mel处理后_______。(多选)
A 嗜饿颗粒(OG)数量下降 B. ROS含量下降
C. 淀粉粒(S)数量下降 D. 修复叶绿体结构损伤
25. 进一步研究发现,外源Mel对IMD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缓解作用与图所示的机理相关。请尝试分析Mel缓解IMD胁迫的具体过程________。
四、植物激素与非生物胁迫
21. 类囊体膜 光反应 下降
22. ①②③⑥
23. AC 24. ABD
25. IMD可造成ROS含量上升,引起植物氧化损伤。Mel可提高解毒酶的活性,催化GSH与IMD结合,形成的轭合物转化成低毒物质并降解,降低IMD含量;同时,Mel还可促进GSH-AsA系统对ROS的清除,从而缓解IMD胁迫。
三、(2025浦东一模)番茄与低温胁迫(18分)
番茄在受到低温胁迫时会产生较多的有害物质,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内较高的渗透压可延缓细胞结冰进而起到保护作用。图10表示番茄植株在一段时间的低温胁迫后,细胞中可溶性糖(如葡萄糖、蔗糖)含量及叶片相对电导率(与质膜损伤程度、物质外渗量均呈正相关)的变化。图11表示持续低温后,番茄细胞中叶绿体的变化。
18.(2分)正常环境下,番茄叶肉细胞中产生可溶性糖的过程有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淀粉水解 ②光反应 ③碳反应
④糖酵解 ⑤三羧酸循环
19.(3分)据上述信息和已有知识推测,番茄在短期(1-3天)的低温胁迫下,可能出现的胁迫响应有_____________(多选)
A. 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B. 加快清除有害物质
C. 加快物质渗出 D. 减缓可溶性糖合成多糖
20.(2分)持续低温胁迫下,图11中的“甲”结构体积缩小甚至解体,推测直接受到影响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光能吸收 ②CO2固定 ③能量的转化
④NADPH的合成 ⑤ATP的合成
21.(3分)结合图10和图11的信息分析,在长时间的低温胁迫下番茄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探究了外源脱落酸(ABA)浓度对两个番茄品系幼苗叶片抗冷胁迫的影响,结果如图12所示。图13为番茄细胞抗冷胁迫的分子调节机制。
22.(4分)在图12所示的浓度范围内,ABA对番茄幼苗叶片抗冷胁迫有_________(促进/抑制/两重性)作用。___________(704/710)品系对ABA更敏感。
23.(4分)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能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研究发现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BR)可使BIN蛋白发生磷酸化。结合图13分析,通过对番茄植株喷施BR以提高番茄植株抗冷性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番茄与低温胁迫(18分)
18.(2分)①③
19.(3分)ABD
20.(2分)①③④⑤
21.(3分)据图10数据可知,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加,说明质膜受损程度增加,可溶性糖外渗量增加;据图11可知,持续低温会破坏类囊体结构,使光反应减弱,进而使碳反应合成的糖类物质减少,最终导致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下降。
22.(4分)促进 710
23.(4分)
可行。据图13可知,BIN蛋白抑制磷酸化BZR蛋白的作用,当番茄植株喷施BR后能使BIN蛋白发生磷酸化,改变其空间结构,解除对磷酸化BZR蛋白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NCED基因的表达,使细胞产生的ABA增多,ABA通过一系列蛋白质的调节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植株抗冷性。
不可行。据图13可知,BIN蛋白抑制磷酸化BZR蛋白的作用,当番茄植株喷施BR后能使BIN蛋白发生磷酸化,改变其空间结构,但其功能未必改变,若仍抑制磷酸化BZR蛋白的作用,则NCED基因不能表达,没有促进ABA的产生,植株抗冷性也没有提高。
(以上答案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二、(2025黄浦区一模)骨关节炎治疗(21分)
骨关节炎是因软骨细胞中物质的合成代谢缺乏能量和还原剂导致关节软骨损伤退变。我国研究团队将菠菜类囊体投送至小鼠损伤退变的软骨细胞内,使关节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研究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8. (3分)下列哪些特点使类囊体成为光合作用光反应的理想场所_____。(多选)
A.捕光色素 B.ATP合酶 C.内膜有嵴 D.多种蛋白
9. (2分)小鼠软骨细胞内置的类囊体在光刺激下可为软骨细胞提供ATP,同时还产生_____。
10.(3分)在内置类囊体的软骨细胞内,能提供ATP的生理过程包括_____。(多选)
A.碳反应 B.电子传递 C.糖酵解 D.三羧酸循环
11.(3分)研究人员创新性地采用软骨细胞质膜包裹NTU,其目的是_____。(编号选填)
①防止溶酶体降解 ②便于胞吞进细胞
③防止巨噬细胞吞噬 ④排除膜组成差异的影响
科研人员将CM-NTU递送到小鼠损伤退变的软骨细胞后,研究了光照对其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对照组为正常小鼠,IL-1β组为用白介素-1β处理过的小鼠(处理后的小鼠软骨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退化)。
图5
12.(2分)实验组小鼠与经IL-1β处理过的小鼠之间,区别在于_____。(单选)
A.年龄是否存在差异 B.是否表现为骨关节炎症
C.软骨细胞内线粒体是否部分退化 D.软骨细胞是否内置了菠菜类囊体
13.(3分)为进一步提高CM-NTU在骨关节中效率,还可选择_____。(多选)
A.延长光照时间 B.提高环境温度 C.改善光质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4.(3分)研究发现过高光强会造成类囊体表面与光 合作用有关的关键蛋白D1的降解,导致相关反应下降。为保证治疗效果,科研人员选用离体叶绿体,研究外源物质对D1蛋白的影响,结果见图6。据图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合理的是_____。(多选)
A.叶绿体可自主表达部分基因
B.使用水杨酸前需确定浓度范围
C.链霉素可抑制ATP和NADPH的合成
D.Ca2+与水杨酸对提高光合速率的效应是拮抗的
15.(2分)在将此技术应用于临床之前,还应关注的问题包括_____。(编号选填)
①NTU的使用寿命 ②人和鼠生理特征存在差异
③光反应和碳反应的高效连结 ④CM-NTU对软骨细胞物质代谢的副作用
8.(3分)ABD
9.(2分)NADPH、O
10.(3分)BCD
11.(3 分)①③④
12.(2分)D
13.(3分)AC
14.(3分)ABC
15.(2 分)①②④
三、(2025奉贤一模)光伏油葵(20分)
近年来,盐碱地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各地在光伏板间隙种植农作物,以积极探索“农光互补”模式,耐盐能力较强的油葵(油用向日葵)成了“香饽饽”。图为探究不同遮荫处理对油葵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
注:CK为无遮荫处理,S30、S60、S90分别为30%、60%、90%遮荫处理;羧化酶是固定过程中的关键酶:柱形图上方的不同字母表示数据间差异显著。
16.(2分)油葵中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方法是______。
A. 层析法 B. 显微计数法 C. 分光光度法 D. 颜色反应
17.(3分)结合图和已学知识分析,以下有利于油葵应对遮荫环境的是______。(多选)
A. 施用氮肥可能会增加油葵的蛋白质含量
B. 遮荫后的油葵更粗壮,更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C. 叶绿素a含量均显著增加,以提高光能转化效率
D. 羧化酶的活性显著增强,光合作用碳反应显著增强,以产生更多的有机物
对不同处理组油葵各器官生物量积累量和各器官生物量比进行分析,结果如图所示。
18.(3分)结合图和已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 油葵籽粒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脂肪
B. 比较四组籽粒,S60组的生物量积累量最高
C. 遮荫后改变了油葵各器官的生物量的分配方向
D. 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均显著下降
19.(4分)油葵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有机物总量______(增加减少),有机物种类______(增加/减少)。为促进油葵种子萌发、生长,可以施用______。(编号选填)
①生长素 ②细胞分裂素 ③赤霉素 ④乙烯 ⑤脱落酸
20.(8分)油葵育种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技术方法,找出以下技术方法所对应的主要原理并进行连线______。盐碱地的油葵很容易受到棉铃虫侵袭,为快速获得抗虫油葵新品种并实现大规模种植,请选择相应技术方法并排序:______。(编号选填)
三、光伏油葵(20分)
16.(2分)C
17.(3分)CD(全部选对得3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18.(3分)AB(全部选对得3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19.(4分)减少(1分)增加(1分)①②③(2分)(全部选对得2分,漏选1个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20.(8分)④⑤①(3分)(全部选对并正确排序得3分;全部选对但排序错误得1分;答④①得2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四、(2025金山一模)番茄(24分)
番茄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对番茄的生长、成熟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对“环境影响番茄果实色泽变化”进行了研究。图8为不同光照和温度组合对果实色泽的影响。
图8
说明:0代表未处理的绿熟期果实,3HL/4HL代表光照下处理3天/4天,3D/4D代表黑暗下处理3天/4天。
(2分)番茄果实颜色由绿变红是番茄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在番茄成熟过程中起主要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单选)
A.生长素 B.脱落酸 C.赤霉素 D.乙烯
(2分)据图8分析,下列环境组合中,番茄由绿变红最快的是________。(单选)
A.光照+25℃ B.光照+40℃ C.黑暗+25℃ D.黑暗+40℃
(6分)据图8分析,番茄由绿变红受________的影响更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霉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番茄的叶片、果实等组织部位,极大影响了番茄产量。
(4分)若要统计一张被灰霉菌侵染的叶片中的灰霉菌数量,可利用____________法。在此过程中用到的器材是________。(编号选填)
① ② ③ ④
(3分)DIR蛋白能提高植物对各种病原体的抗性。为了减少灰霉菌对番茄的影响,科学家将杜仲的EuDIR1基因导入番茄细胞,获得了对灰霉菌有一定抗性的转基因番茄。在此过程中利用了哪些生物技术________。(多选)
A.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C.重组DNA分子技术 D.植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2分)为了获得对灰霉菌有更强抗性的番茄,对DIR蛋白进行修饰改造。可利用PCR方案获取突变的目的基因。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单选)
A.设计含有突变序列的突变引物
B.PCR引物与模板DNA须完全互补
C.需要大量四种核糖核苷三磷酸
D.须使用耐高温的RNA聚合酶
研究人员比较了土壤栽培(S)和水培栽培(H)两种模式下番茄的产量,发现水培栽培番茄产量明显更高。图9为不同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部分指标的影响,表2为不同栽培模式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番茄采收后对单株叶面积进行测量。
图9
表2
处理 单果质量(g/个) 总果数(个) 累计总产量(g)
S 120.85 137 16556.1
H 145.34 142 20637.8
(2分) SPAD值是一个表征植物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指标。SPAD值是通过比较叶片对特定波长光的透射(950nm红外光)和吸收情况来计算的。除了950nm红外光外,计算 SPAD值所选用的另一特定波长可能是________。(单选)
A.红光 B.蓝光 C.绿光 D.紫光
(3分)据图9和表2分析,水培栽培番茄产量明显更高,原因可能是________。(多选)
A.水培栽培模式下,定植前期叶绿素含量更高,吸收并转化的光能更多
B.水培栽培模式下,定植后期叶绿素含量差异小,但细胞呼吸相对更弱
C.水培栽培模式下,叶面积较大,光合作用更强,积累的有机物更加多
D.水培栽培模式下,总果数相差不大,但单果质量相对较大,产量更高
四、番茄(24分)
D(2分)
A(2分)
温度(2分) 25℃时,和对照组相比,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叶绿素都被降解,番茄红素都能合成,说明光照不是影响番茄由绿变红的关键因素(2分);而40℃时,和对照组相比,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叶绿素也都被降解,但番茄红素合成却受到了抑制(2分)。因此,温度对番茄由绿变红影响更大。
稀释涂布平板(2分) ①③④(2分)
AC(3分)
A(2分)
A(2分)
ACD(3分,漏选一个得2分,其他不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