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高考必考课内文言实词汇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必修上册高考必考课内文言实词汇编

资源简介

必修上册高考必考课内文言实词汇编
(一)通假字
契阔谈讌(讌,通“宴”)
列缺霹雳(列,通“裂”,裂缝)
一尊还酹江月(尊,通“樽”,一种盛酒器。这里指酒杯)
鞣以为轮,其曲中规(鞣,通“煣”,读róu,使……弯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见识)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性)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劝请)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盘绕,围绕)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采,通“彩”,颜色)
多平方,少圜(圜,通“圆”)
(二)古今异义词
枉用相存(存:古义,问候、探望。今义,存在,生存;保存;寄存。)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时间词,今年的下一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古义,光景,状况。今义,次序;一个挨一个地,依次。)
劝学(劝:古义,鼓励。今义,规劝、劝戒。)
声非加疾也(疾:古义,劲疾。今义,疾病,猛烈。)
假舆马者(假:古义,借助。今义,不真。)
而神明自得(神明:古义,非凡的智慧。今义,神的总称。)
用心一也(用心:古义,使用心力。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蟹六跪而二螯(跪:古义,蟹脚。今义,跪下。)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句读:古义,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义,特指代词“所”十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古义,指停留。今义,多指人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斗牛:古义,星宿名。今义,一种体育活动或游戏。)
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古义,指所思慕的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女子。)
七月既望(望:古义,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今义,观看,察看;希望,渴望。)
纵一苇之所如(如:古义,往,去。今义,如同、像。)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是: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词。)
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稍:古义,逐渐。今义,稍微。)
多平方,少圜(平方:古义,平的方的。今义,指数是2的乘方;指平方米。)
(三)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鞣:动词的使动用法)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日、上、下:名词作状语)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水、足:名词用作动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名词用作动词,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复”中的“师”同此)
或师焉(师:名词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不耻相师(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名词作状语,向西。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攻占。东: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用作动词,捕鱼砍柴)
汶水西流/汶水东流(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明烛天南(烛:名词用作动词,照)
(四)一词多义
1.生
君子生非异也(名词,“生”通“性”,天性)
蛟龙生焉(动词,生长)
2.一
骐骥一跃(数词,一)
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
3.利
非利足也(形容词,敏捷,快)
金就砺则利(形容词,锐利。下文“蚓无爪牙之利”的“利”同此)
4.明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形容词,明达)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名词,智慧)
5.道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余嘉其能行古道(道理、原则)
6.传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7.贤
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师不必贤于弟子(胜过,多)
8.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师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学习,用作动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9.惑
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10.知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了解)
11.及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
及既上(等到……的时候)
皆不及往(来得及)
12.极
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
初极狭,才通人(非常)——《桃花源记》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至,到达)——《岳阳楼记》
13.当
当其南北分者(在)
崖限当道者(挡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