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遂川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请在答题卡上将各小题的正确答案的符号涂黑(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多 选、错选、漏选、不选均不得分)。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辽阔的疆域。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展开学习。据此,完成1-3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半球位置的是( )A . B . C . D .2.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包括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域,还包括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海陆兼备 的特点使我国( )① 对外交通、贸易更便捷②气候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特征③ 矿产资源更丰富,种类更齐全④农产品的质量更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下列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东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地区 B.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C.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D.最南端在海南岛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 的历史性转变。根据“ 中国人口分布图 ”和“两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完成4~ 6小题。年龄段及占比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每10万人受本科教育比重(%)第六次(2010年) 16.60% 70.14% 13.26% 8.93第七次(2020年) 17.95% 63.35% 18.70% 15.474.对比两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的变化( )①老龄化比重上升②受教育程度增加③总人口减少④劳动力比重上升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 近年,我国调整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主要目的是( )A.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 B. 缓解人口增长过快 C. 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调 D. 缓解人口老龄化6. 我国从“人口大国 ”走向“人才强国 ”,需要( )①宣传“三孩 ”政策②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③ 倡导全民终身学习④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示意图 ”,完成7~ 8题。7. 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A.甲、丙 B.甲、丁 C.乙、丁 D.乙、丙8. 每年农历6月初,牧民们聚集在一起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 竞赛活动,该民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是( )A. 甲 B. 丁 C.丙 D.乙9.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B.各民族分布有“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的特点C.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花开人来,花落人走。蜂农为了“追花夺蜜 ”,往往要不 停地迁徙放蜂。读我 国东线放蜂路线图,完成10~ 12小题。10. 东线放蜂路线主要经过我国( )A.第一阶梯 B. 第二阶梯 C.季风区 D.非季风区11. 为了充分利用蜜源,蜂农需要灵活、频繁转场放蜂,“追 花夺蜜 ”应选择的 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 内河航运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12.影响蜂农迁移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土壤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成功着陆。下图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的图片。据此完成13~ 14小题。13.东风着陆场所在地,可描述为(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地域辽阔,戈壁广布C.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D.地狭人稠,高楼林立 14.东风着陆场选址的有利条件有( )① 地表平坦,便于观测②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搜救③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④地广人稀,有利于安全降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些关于河流的诗词标注在地图上对应的位置,得到了一张“诗词水文地图 ”。 读图,完成下面15~ 18小题。15.我国河流具有“三万里河东入海 ”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低不同 B.季风气候影响 C.地势西高东低 D.海陆位置不同16.《念奴娇 · 昆仑》中写到“夏日消溶,江河横溢 ”。“江河横溢 ”水源补给主要来自( )A.大气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高山冰雪融水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告诉我们自古以来长江就是( )A.黄金水道 B.水能宝库 C.灌溉水源 D.水灾重地 18.乘船能够“千里江陵一日还 ”,主要影响因素是( )A.风力强劲 B.江面开阔 C.河道笔直 D.地势变化“渔光互补 ”是指在水面上光伏发电、水面下养殖鱼虾,达 到养殖和发电并行的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 ”,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图为“渔光互补 ”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9~ 21小题 。 19.关于我国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B.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不足C.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土地利用类型齐全,难以利用的土地少 20.“渔光互补 ”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A.减少人工投入 B. 提高土地利用 C.减少水分蒸发 D.提高渔业产量 21.下列区域最适合大面积推广“渔光互补 ”模式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2021年10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主席在山东省实地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读图完成22~ 24小题。22.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对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D.图中水利枢纽是三峡)A.河段①易形成“地上河 ” B.河段②支流稀少C.河段③易发生凌汛现象 23.在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过程中,合理的是( )A.上游气候干旱,适合大规模放牧B.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应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C.下游“地上河 ”易发生洪水灾害,应开挖新河 D.黄河水运价值巨大,已成为东西运输的大动脉24.黄河被誉为我国的“母亲河 ”,下列并非母亲河“奉献 ”的是( )A.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 B.为流经地区提供灌溉水源C.中上游水能丰富,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 D.流经黄土高原,在中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有利于“ 引黄淤灌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25.读我国夏季风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每空1分,共5分)(1)图中所示,东南季风由 洋吹向我国大陆,其气流特点 (填“寒冷 干燥 ”或 “温暖湿润 ”)。(2)夏季风很难到达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主 要原因是 (填字母)①纬度位置太靠北②远离海洋的海陆位置③山脉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夏季风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3)季风的影响是我国降水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受夏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较 经常发生 灾害。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每空1分,共7分)材料一:我国水资源从空间分布上看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特点,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季节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 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水资源相对不足。材料二:图1为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 材料三:图2为漫画《熟视无睹》。(1)水资源是 (填“可再生 ”或“非可再生 ”)资源。(2)我国降水 季节多,冬春季节少,我国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 施是 。(3)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 平原,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社会经济 原因是 。(4)材料三的漫画反映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请你为我国的节水行动出谋划策 (提示:可从工业、农业、生活用水等任一方面作答)。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每空1分,第5题2分,共8分。)材料一:每年夏季,甘肃的高原夏菜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总销量中占比10%~ 20%。甘肃已发展成为我国蔬菜市场中高原夏菜“西菜东调 ”主产区和中心枢纽,因品质好、产量高、有销路,高原夏菜已成为甘肃最耀眼的蔬菜名片。 材料二:河西走廊位置图。(1)图中甲是 (山脉),著名的河西走廊呈 走向。(2)甘肃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西北部地区多属于 (干湿区)区。(3)图中铁路线名称为 。(4)每年夏季,东部沿海地区容易发生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导致农田里种植的大量蔬菜减 产甚至损毁,因而使甘肃省高原夏菜有了更广阔的 (社会经济因素)。(5)有人认为甘肃省应该大范围扩大夏菜的种植面积,来满足市场需求,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并说明理由。 。28.2024年11月,某中学地理社团为迎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 ”,开展了“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 ”的学习活动。阅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1分,第4题2分,共6分)在过去的20年,全球超过1/3的红树林消失,围垦是其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最大的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调研时强调,这片红树林是“ 国宝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 目前,我国红树林面积已达2.92万公顷,约有55%的红树林纳 入了自然保护区,得到了有效保护。(1)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位于我国 (填省级行政区域)。(2)该省的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3)该红树林保护区距离我国 (内海)较近。(4)作为地理社团的一员,请你提出两点保护红树林的建议。二○二四年下半年期末检测八年级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