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咸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D A B A C D B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30分)
11、(1)(4分)1600 山顶/山峰
(2)(2分)④
(3)(4分)甲 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沿岸/水源丰富(原因只需答对一点得两分,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12、(1)(2分)好
(2)(2分)
(3)(2分)夏
(4)(2分)时间/时长/天数
(5)(2分)改进方案:增加绿化面积;铺设透水砖;修建蓄水池;建设海绵校园;增设排水道、下水道;雨季到来之前,清理下水井等。(任答一点得两分,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13、(1)(4分)北 大西
(2)(2分)盆地
(3)(4分)咸宁市种植辣椒优势:温度适宜、光照条件好、水资源丰富、土壤质量好、排水好、气候适宜等(答一点得两分,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降水里(mm)
气温〔℃)
250
30
25
200
20
150
15
100
10
5
50
0
0
-5
月份123456789101112咸宁市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七年级起点质量监测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7月2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了第3 3届夏季奥运会,北京的杨女士赶去巴黎观看晚上的开幕式。下午三点下飞机时,她智能手机的界 面自动添加了显示巴黎当地时间的表盘。双表盘显示如右图,白色表盘表示白天,黑色表盘表示夜晚。读图完成1 2题。
1.产生巴黎、北京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纬度差异B.地球自转C.地球公转D.四季更替
2.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北京最接近谚语中
描述的节气是
A.白昼长,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夏至)
B.昼夜均,寒暑平。一场雨,一朝寒。(秋分)
C.又是一个平衡日,子线从南向北回。(春分)
D. 一年之中夜最长,日照时间最短暂。(冬至)
元旦期间,家住咸安区的小明一家计划去九宫山风景区度假,他用手机电子地图查询了出行路线,如右图。读图完成3 5题。
3.九宫山风景区大致位于出发地的
A.东北方 B.西南方C.东南方 D.西北方
4.小明用手机导航查询自驾游出行路线时
A.放大地图,屏幕显示的内容更简略
B.放大地图,图中的比例尺没有变化
C.缩小地图,图中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D.缩小地图,图中显示的范围会变大
5.关于电子地图叙述正确的是
A.查询和分析数据便利B.不便随身携带与分享
C.信息更新的速度较慢D.缺乏多媒体整合功能
2020年11月10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再创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并采集了丰富的生物样本、岩石样本和海底沉 积物,为研究深海生物多样性、海底地质活动等提供了宝贵数据,据此完成6 7题。
6.马里亚纳海沟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相互碰撞挤压
①太平洋板块②印度洋板块③亚欧板块 ④美洲板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 “奋斗者”号本次下潜可以
A.探索海洋生物的种类B.开采海底的矿产资源
C.调查表层的海水性质D.绘制详细的陆地地图
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读“人类大陆图”,完成8 10题。
8.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
A.分布在中高纬度的严寒地区B.分布在内陆高原地区
C.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D.均匀分布在世界各地
9.关于“人类大陆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区的通用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 B.②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C.③地区是三大宗教中基督教起源地D.④地区主要的人种是黄色人种
10.②地区的发达国家与③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属于
A.南南合作 B.南北对话C.南南对话 D.南北争端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
11.【主题式学习 研学实践】(10分)
元旦假期,地理老师带同学们到某地进行地理研学,对沿线地区进行了综合考察。下图为研学地点等高线地形图。
【看地图 明事理】
(1)图中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缆车终点所在山体地形部位是 (4分)
(2)水文研学组在③④两河段进行观测,发现两河段中水量更大的是 。(2分)
【析现象 探原理】
(3)图中甲、乙两村庄,村庄 规模更大,请说说你判断的依据。(写一条)(4分)
12.【项目化学习 美化校园】(10分)
某中学校园在连续较长时间降水或遇暴雨天气后,部分区域路面常会出现积水,给师 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地理学习小组的同学以“美化校园”为主题, 开展项目化学习。
步骤一:【实地调查 集素材】
校园调查小组成员测量并绘制了校园平面图。某次较强降水后,同学们找到积水位置, 并标记在图中相应位置,如下图。
(1)调查发现植被覆盖的区域积水不明显,而水泥路面积水较多,是因为植被覆盖区域比水 泥路面渗水效果 (填“好”/ “差”)。(2分)
步骤二:【合作探究 析原因】
气候研究小组成员在网上收集了所在城市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情况,如下表。

(2)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补充绘制该市年降水量柱状图。(2分)
(3)根据图文资料,判断校园积水最可能出现在 季。
(2分)
(4)校园积水主要与地面状况和降水的强度、多少及降
水持续的 有关。(2分)
步骤三:【交流探讨 明措施】
问题解决小组成员通过网站查阅到当地政府为了解决长时间强降雨极端天气产生的内涝,正大力推进 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采取建设绿色屋顶、雨水花园、 透水铺装、湿地建设修复、生物滞留池等设施达到吸 水、渗水、蓄水、净水的效果。
(5)通过借鉴海绵城市建设的做法,请提出缓解校园路面积水问题的可行性建议。(写一条)(2分)
13.【跨学科学习 探索外来食料作物】(10分)
毛主席爱吃辣,无辣不欢。当前普遍食用的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墨西哥等地,在明朝 末年(约16世纪末)传入中国,起初有“番椒”、“海椒”之称。
任务一:【探究辣椒传入路径 辨历史】
(1)根据上图,辣椒原产地墨西哥与中国都处于 (填“南” / “北”)半球。关 于辣椒传入中国的路径,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大体概括为三条路线,一条是从美洲先传 到东南亚再传入中国沿海,另两条是先从美洲经 洋先传到欧洲,再分别经由海上 或陆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沿海或西北内陆。(4分)
任务二:【分析吃辣风俗习惯 悟文化】
(2)四川人不怕辣,川菜以辣闻名,因为四川气候湿热,被山脉环绕,位于 (填“盆地”/“高原”)地形,湿热空气难以扩散,吃辣可以祛湿抗寒。(2分)
任务三:【了解辣椒生长习性 用地理】
辣椒既不耐旱也不耐涝,适宜种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辣椒是喜温作物,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 - 30℃。结果期如果温度低于10℃或高于35℃,可能会导 致落花落果现象。辣椒不需要长时间强光照,生长期每天光照1072小时有利于光合作用。
(3)咸宁市可大量种植辣椒,请你结合材料试着列举咸宁市种植辣椒的优势条件。(写两 条)(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