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桐城二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八年级地理试题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25=50分)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哈尔滨迎来日出时,乌鲁木齐依然漫漫黑夜,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我国( )
A.南北距离远 B.海域面积广大 C.经度跨度大 D.位于北温带
2.呼和浩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
A.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B.传统节日为那达慕
C.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 D.农业部门种植业为主
据统计,2022年我国总人口数比上年减少85万人,是近61年以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与城市相比,农村人口负增长开始早、速度快。下图为2012~2022年中国人口增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年份,我国人口增长率最快的一年是( )
A.2012年 B.2014年 C.2016年 D.2021年
4.农村的人口负增长情况更为严峻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医疗水平低 B.农村经济落后 C.农村生育率低 D.农村人口迁出
5.2022年出现的人口负增长,在一定时期内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②资源拥有量增加 ③劳动力数量减少 ④就业机会增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读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6.①②所在地区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7.②所在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
A.水能、天然气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太阳能、水能
8.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A.年降水量大 B.光照条件好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读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省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B.乙省黑土广布,上壤肥沃
C.丙省河流多为内流河 D.丁省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昆仑山 B.②是太行山 C.③是巫山 D.④是祁连山
读“小天鹅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栖息地和迁徙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迁徙路线②在我国境内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12.甲地是小天随在我国越冬的最北处,这里适合越冬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处暖温带 B.年降水量在400m加以上
C.冬季风被山脉阻挡,气候温暖 D.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
“汉大司马张伸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竟引河溉田,令间不通利”。这是《水经注》中关于“河水”的一条描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下列因素与“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无关的是( )
A.降水集中 B.土质疏松 C.河流落差大 D.植被覆盖率低
14.“而民竟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即引水灌溉造成河流不能通航,其原因是( )
A.灌溉时将过滤的泥沙投入河中 B.位于上游,流速快
C.修筑引水工程容易阻塞河道 D.流量减小,泥沙淤积
在北方,一树繁花是春,枝头绿叶亦是春。如图是中国天气网推出的2021年全国树叶变绿进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唐朝诗人王维描写今西安附近景象的诗句,此景象最可能出现的时间段是( )
A.1月5日至1月18日前后 B.2月4日至2月18日前后
C.2月28日至3月18日前后 D.4月5日至4月18日前后
16.下列省区中,树叶变绿最早的是( )
A.京 B.晋 C.豫 D.新
读“京津冀城市群规划的双‘C’字形区域发展格局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城市群( )
A.位于东北平原 B.位于京津唐工业基地 C.濒临黄海 D.位于辽中南工业基地
18.C,区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宜布局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化工 B.电子信息 C.金属冶炼 D.纺织服装
川藏铁路是第二条进藏“天路”,起点为成都,终点是拉萨,沿途穿越的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山脉峰岭最密集的地区,修建难度之大世所罕见。读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叙述符合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的( )—00
A.沙澳、戈壁广阔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地表沟壑纵横 D.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20.川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会促进沿线地区( )
①旅游业的兴起 ②货源的开发 ③动植物的迁移 ④民族文化的交流 ⑤交通的发展 ⑥气候的改变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柑橘,性喜温暖湿润,一般春季开花,10-12月果熟。“花果同树”是指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又称“挂树贮藏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出现在果树上的一种奇观,以供人们观赏。主要选择晚熟柑橘品种实施该技术。如图是某旅游爱好者拍摄的我国某地的“花果同树”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游客欣赏“花果同树”景观的季节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2.“花果同树”景观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和水源 B.市场和技术 C.地形和土壤 D.政策和交通
伴随玉兔登月、蛟龙探海、神十飞天,高新技术产业领跑我国工业,不断提升工业技术含量,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多依附于大中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分布在( )
①长江三角洲 ②珠江三角洲 ③环渤海地区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24.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得以飞速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旅游资源丰富 D.劳动力资源丰富
25.下列工业不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是( )
A.“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B.“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
C.高效能太阳能电池板 D.二十吨以上载重汽车
二、综合题(50分)
26.珠江是我国流量第二的大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珠江是我国流量第二的大河。如图为珠江流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干流发源于_______(地形区),依次流经滇、黔、_______、粤4个省级行政区域,注入_______海。
普者黑是珠江上游的著名风景区,当地的彝族、壮族和苗族等特色民族文化吸引着四方游客。
(2)游客在当地可能看到的地方文化景观是( )
A.火把节 B.那达慕大会 C.安塞腰鼓 D.冰雪大世界
珠江通航总里程约为1.55万千米,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
(3)试分析珠江航运便利的自然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27.“各美其美中部走秀,美人之美崛起联手”。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甲_________(山脉),山脉东侧水利枢纽是________________。
(2)渭河和径河位于黄河的_________(上/中/下)游段,两河在乙省省会_________附近汇合时,呈现“泾渭分明”。
(3)丙河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省耕地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②省粮食作物是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
28.2021年6月30日,京新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使北京与乌鲁木齐之间公路里程缩短1300多千米,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下图为部分京新高速公路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京新高速公路临河一白疙瘩段,沙漠广布。分析临河—白疙瘩段沙漠广布的原因,完成图中的框图。(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建临河—白疙瘩段时,建设者们可能遇到的气候方面的困难。(4分)
(3)京新高速公路是一条由霍尔果斯口岸(新疆最大的综合性边境口岸)至天津港的快捷出海通道,也是我国西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说说京新高速公路的开通对我国西部沿线地区的重要意义。(6分)
29.下图是中国主要油料作物集中产区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以南地区,主要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花生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形区)和山东半岛。
(2)东北地区是中国优质大豆的主产区和出口区,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A.雨热同期 B.士壤肥沃 C.市场广阔 D.政策支持
(3)2021年食用油消费数据显示,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仅31%,低于世界50%的安全警戒线,粮油安全,关系国本,请提两条保障中国粮油安全的建议。
桐城二中2024-2025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1——5:C、B、A、D、B 6——10:C、D、C、A、C
11——15:C、C、C、D、C 16——20:C、B、B、B、A
21——25:A、B、A、B、D
26.(12分)
(1)云贵高原;桂;南;(6分)
(2)A (2分)
(3)珠江支流众多,通航里程长;无结冰期,全年通航;流域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任意两点4分)
27.(14分)
(1)巫山 三峡 (4分)
(2) 中 西安 (4分)
(3) 湘江 (2分)
(4)旱地 水稻 (4分)
28.(14分)
(1)深居内陆 (距海远) 干旱 (4分)
(2)高温 ;沙尘暴(风沙);干旱(降水少,缺水) (任意两点4分)
(3)交通更加便捷(完善交通网),缩短时间(便于对外联系);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西部沿线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任意三点6分)
29.(10分)
(1)秦岭-淮河 华北平原 (4分)
(2)A B (2分)
(3)18亿亩耕地红线;科技强农;国家大力支持(政策支持);扩大进口来源通道;建立粮油储备等(任意两点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