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阳光调研试卷
地理
2025.0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填涂考试号下方相应的数字;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考生答题必须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基础素养题(本大题共30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上,每题1分,共30分)
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以“船载舱养”模式,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其根据鱼类养殖特性并依据水温和环境变化自航转场,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商品鱼供应。下图为“国信1号”游弋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与隔海相望的A国相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
A. 背靠亚欧大陆,东临大西洋 B. 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 海陆兼备,有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 D. 主要位于热带,光热丰富,热带鱼类多样
2. 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 )
A. 草场广布 B. 邻国众多 C. 陆域广阔 D. 海域辽阔
3. 冬季水温高更利于鱼类的生长。冬季时,“移动的海洋牧场”最有可能位于( )
A. 南海 B. 东海 C. 黄海 D. 渤海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推出的“漫步中国”专辑中一条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下图为“走胡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胡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 )
①交通便利、城镇多 ②季风区,温暖湿润
③发展历史悠久 ④地形平坦,适于耕作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5. 走“胡线”的四个地段中,最能体现“民族百花园”的是( )
A. 东北段 B. 山西段 C. 陕西段 D. 西南段
6. 我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列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 东北段—听侗族大歌 B. 山西段—参加展佛,赛牦牛
C. 陕西段—在草原上赛马、摔跤 D. 西南段—感受泼水节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下图为2014-2023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小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养老制度的完善 B. 人口政策的转变 C. 婚育观念的变化 D. 育龄妇女的减少
8. 2014-2023这十年间,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2014年 B. 2016年 C. 2021年 D. 2023年
9. 近十年我国人口变化带来的问题可能有( )
A. 教育、医疗资源过剩 B. 年龄结构优化 C. 养老负担减轻 D. 人口老龄化
10. 面对我国人口发展现状,2024年9月13日,相关部门出台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应对我国人口变化新特征,可以( )
①鼓励人口流入大城市 ②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③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④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气候正常年份,图中甲地1月份的平均气温可能是( )
A. 5℃ B. 8℃ C. 0℃ D. -3℃
12. 古人游记中所描绘的景观,可能是站在(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13. “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北顾”的是( )
A. 黄土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华北平原 D. 东北平原
我国疆域广阔,地理事物分布的区域特征显著。图1为我国四条地理分界线和部分河流示意图,图2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条地理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线以东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多为平原和盆地
B. 乙线以西以种植业为主,以东以畜牧业为主
C. 丙线为重要的气候分界线,以西为季风区
D. 丁线接近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15.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河结冰期长,水量季节变化小
B. ②河通航里程长,货运量大,因此有“黄金水道”之称
C. ③河含沙量大,是冲积形成华北平原的主力
D. ④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16. 图2“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对应的河流最可能是图1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多年来,黄河流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变好。读图1黄河流域示意图和图2黄河流量、含沙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化最大的河段是( )
A. 兰州—青铜峡 B. 青铜峡—河口 C. 河口—陕县 D. 陕县—利津
18. 河口水文站流量比青铜峡水文站流量明显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 流经灌区,引水多 B. 沙漠地区蒸发量大
C.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D. 农业对河水污染严重
19. 为促进黄河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在上游退耕还林还草 ②在中上游开垦陡坡
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 ④在中下游加固堤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24年6月25日是我国第34个“土地日”,自然资源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系列宣传活动。下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①和②资源所占比重最大
B. ③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地区
C. ④适合发展畜牧业
D. ⑤利用程度高
21. 农业谚语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麦子开花要风刮”中的农作物主要生长在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丹水北运”是指将湖北、河南两省的丹江口水库优质水装入集装箱液袋后,搭上浩吉铁路“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捎脚运输”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让铁路沿线地区1500万人民群众喝上来自丹江口的天然好水。下图为浩吉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丹水北运”的水源地位于( )
A. 湘和鄂 B. 豫和陕 C. 鄂和豫 D. 湘和赣
23. 铁路集装箱运输来的水,其主要用途是( )
A. 生活用水 B. 金属冶炼 C. 绿化用水 D. 农业灌溉
24. 利用浩吉铁路“北煤南运”返程空车进行“捎脚运输”可以( )
A. 提高运输效益 B. 增加运输费用 C. 降低运输风险 D. 增加货物价值
下图为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的特征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中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
A. 甲——水运 B. 乙——公路 C. 丙——铁路 D. 丁——航空
26. 下列运输任务与适宜的运输方式,搭配正确的是( )
A. 从山东青岛运1吨海鲜到济南——甲
B. 5000吨大米由四川运往湖南——乙
C. 一箱急救药由长沙运往拉萨——丙
D. 一批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由中俄蒙三角地带的满洲里口岸发往天津——丁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此时节我国部分地区进入春耕,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点春耕春播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苏州市吴江区春耕春播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2月下旬 B. 3月上旬 C. 4月上旬 D. 5月中旬
28. 下列关于各地的作物熟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两年一熟 B. 乙:一年两熟至三熟
C. 丙:两年三熟 D. 丁:一年三熟
29. 甲是全球水稻种植最北地区,其种植优势条件是( )
A. 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 土壤肥沃,生长期短 D. 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30. 乙地区进入春耕时分,其农业最有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 )
A. 干旱 B. 洪涝 C. 风沙 D. 台风
二、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20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上,每题1分,共20分)
31. 坐上专列慢旅行
近些年来,很多老年人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北方群众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地区生活一段时间。哈尔滨至三亚的“越冬专列”全长4100余千米,全程8天,主推“慢旅行”,着重考虑沿途欣赏“窗外风光”,采用“落地窗”车体,是我国目前最长的铁路旅游线路。下图为“越冬专列”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到三亚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我国温度带有1____,途经的铁路干线有2____,抵达广东湛江后乘船横渡3____,抵达海口,最后到达三亚。
1.A.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B.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C.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D.暖温带、中温带、亚热带、热带
2.A.哈大、京沪线 B.京哈、京九线 C.京哈、京沪线 D.哈大、京广线
3.A.台湾海峡 B.琼州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2)“候鸟”式生活反映了我国4____,游客们发现哈尔滨市与海口市在衣着、自然风光、旅游项目等方面差异巨大,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5____。
4.A.东西时间差异大 B.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C.地域辽阔,跨经度广 D.地形复杂多样
5.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3)“越冬专列”出发地哈尔滨的气候类型是6____,该地区对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7____,研读气候资料发现,哈尔滨冬季常遭受8____的影响。目的地三亚的气候类型是9____。“越冬专列”的游客们从哈尔滨到海南三亚的过程中,依次看到的景观是10____。
6.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7.
A. B. C. D.
8.A.干旱 B.台风 C.寒潮 D.洪涝
9.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0.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32. 地理视角赏春晚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采用“1+4”模式,设有北京主会场和沈阳、长沙、西安、喀什四个分会场,为观众奉上一桌展现时代精神的文化“年夜饭”。下图为2024年春晚会场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天涯共此时】
(1)春晚节目在北京时间20点准时开始,此时北京、沈阳、西安、长沙等地已是灯火通明,而喀什正值夕阳西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1____,春晚的四个分会场2____。
2024年春晚是一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盛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____。
1.A.南北跨纬度广 B.东西跨经度大 C.地势起伏大 D.距海远近差异大
2.A.位于湿润、半湿润区 B.位于我国第二或第三级阶梯
C.所在省区均不濒临海洋 D.均为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
3.A.《百花争艳》中豫剧《话梨园》选段向观众展示了北京的传统文化
B.《舞乐新疆》展示了维吾尔族的长鼓舞和马头琴
C.融合了高亢秦腔的《山河诗长安》节目取景于西安分会场
D.《别开生面》唱出各地面食特色,说明我国各地均以面食为主食
【最炫民族风】
(2)喀什春晚分会场的民居屋顶也被设置为舞台,该地民居建成平顶而没有建成斜顶,这反映了喀什地区4____,将喀什作为2024年春晚分会场之一,有利于5____。
4.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气候湿热,地形平坦
C.气候严寒,多狂风暴雪 D.地势高峻,降水丰富
5.①体现民族平等②加深人们对新疆的认识③维护民族团结④增加春晚的节目时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钢铁柔情风】
(3)沈阳有着“共和国长子”的美誉,该地所属的工业基地是6____。沈阳分会场设在沈阳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这里涌动着这座工业城市的血脉,浓缩了中国工业发展历史,此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7____。
6.A.辽中南工业基地 B.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7.A.工业开发早,基础好 B.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C.交通便捷 D.土壤肥沃
【国潮诗社风】
(4)西安分会场邀请古代诗人“李白”,与众人齐诵《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指的是8____,分会场的节目点燃人民对诗词的热情,下列诗词描述场景符合西安所在地区的是9____。
8.A.青海省 B.西藏自治区 C.甘肃省 D.四川省
9.A.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万里金黄翻麦浪,秋天苹果梨子香 D.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熏醉落羊栏
不夜星辰风】
(5)长沙分会场以“湘韵年华,星耀全球”为主题,分会场的裸眼3D巨龙腾空而起,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观光。关于该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
A. 研发费用低,产品更新换代慢 B. 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C 从业人员中科研和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大 D. 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少,产品附加值高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阳光调研试卷
地理 答案
一、基础素养题(本大题共30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上,每题1分,共30分)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 A
【4~6题答案】
【答案】4. B 5. D 6. D
【7~10题答案】
【答案】7. B 8. C 9. D 10. B
【11~13题答案】
【答案】11 D 12. C 13. B
【14~16题答案】
【答案】14. D 15. D 16. A
【17~19题答案】
【答案】17. C 18. A 19. C
【20~21题答案】
【答案】20. C 21. A
【22~24题答案】
【答案】22. C 23. A 24. A
【25~26题答案】
【答案】25. C 26. A
【27~30题答案】
【答案】27. C 28. D 29. B 30. A
二、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20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上,每题1分,共20分)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C ②. B ③. B
(2) ①. B ②. A
(3) ①. C ②. C ③. C ④. A ⑤. B
【32题答案】
【答案】(1) ①. B ②. B ③. C
(2) ①. A ②. A
(3) ①. A ②. D
(4) ①. A ②. C
(5)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