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语文 四年级 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25.王戎不取道旁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2.让学生借助译文与原文对照阅读,粗知原文大意。教师再抓住文言文中几个关键的知识点予以引导点拨。3.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教学目标:思考:他们在干嘛?知识点本文选自《世.雅量》:又名《世说新语》,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初读课文我会认多音字kàn(看见)看kān(看护)zhē(折腾)折 zhé(打折)shé(折本)比一比重难点字书写指导斜钩要把握好弧度,写得挺拔舒展。两个撇画,一个竖撇,一个斜撇。戎装重难点字书写指导云的下面一横,要写舒展,上下同宽。品尝王戎不取道旁李李子,一种水果课堂互动道路两旁我会译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曾经译: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们一起玩耍。诸小儿在游玩的时候看见了什么?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李树是什么样的?诸儿看到满树的李子是怎么做的?诸儿竞走取之争着跑过去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译:看见路边有棵梨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那些小朋友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译:别人问他,你怎么不去摘,王戎说:李树长在旁边而且有很多李子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取之,信然。译:摘来一吃,果然是这样。用自已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吧!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说一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李子树长在路边,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