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诸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4分,每题2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蜷曲/疲倦 侍奉/对峙 惆怅/膨胀 血压/血雨腥风
B. 辍学/点缀 蜕变/兑换 喧嚣/渲染 平和/随声附和
C. 提防/大堤 称职/称呼 气概/慷慨 沾染/拈轻怕重
D. 捆扎/扎实 雾霭/和蔼 诙谐/楷书 渗透/参天大树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一项是( )
A. 沙洲 狭隘 惬意 走头无路 B. 怂恿 镌刻 聘任 风云变换
C. 吝啬 幼稚 干躁 豁然开朗 D. 鄙视 诅咒 衔接 骇人听闻
3. 下列有关文段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①我们乘车沿潍河东岸的堤坝向北前行,不远处便能看到一处荷塘。②满池的荷花竞相绽放,叶绿花红,格外美丽。③我们从不同角度拍摄图片,荷叶、荷花之美在镜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④放眼荷塘,一朵朵荷花从碧绿的荷叶中间冒出,如仙女般亭亭玉立。⑤盛开的荷花,露出金黄色的花蕊和酒盅儿状的莲蓬,向着游人微笑致意,让人陶醉。
A. 从汉语词性角度看,第①句中的“堤坝”是名词,“一处”是数量词。
B. 从词语的感彩看,第②句中的“绽放”是中性词,“美丽”是褒义词。
C. 第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荷叶”,喻体是“仙女”。
D. 第⑤句中“向着游人微笑致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荷花”人的动作情态。
4.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谈诗论文常常说“诗言志”“文以载道”。这里的“志”“道”包含的思想源远流长,内涵丰厚。
B. 在复排传统戏曲名篇时,我们要做到尊重经典而不能墨守成规,追求创新而不能毫无原则地颠覆篡改。
C. 陈教授的发言很有影响力,其他人纷纷发言,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主持人热情地说:“陈教授真是抛砖引玉啊!”
D. 新质生产力更加依赖高素质、创新型的劳动者,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关键在于让人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例如,隋人薛道衡在《人日思归》中写道:“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这首诗通过鸿雁的迁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______。______。______。
①此外,在我国古代,鸿雁常被用作传递书信的使者
②这一故事使得鸿雁成为了书信的象征,广泛应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深情厚谊
③在古代诗词中,鸿雁常常被用来寄托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人们对远方亲友的期盼和祝愿
④《汉书·苏武传》记载了汉使者通过鸿雁传书的方式,最终使长期滞留匈奴的苏武得以获救
A. ③①④② B. ①④②③ C. ②③①④ D. ③④②①
6. 下列句子的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济南大明湖畔,有一座超然楼,它拥有内涵深厚、特色鲜明的大量的匾额楹联。
B. 我们缅怀先烈,是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同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C. 这次展览中,很多传统手工艺作品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令人赞叹不已。
D. 该微信公众号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给基层干部提供表达心声、碰撞思想的平台。
7.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记录孔子的言行,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文言小说集,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他被称为“聊斋先生”。
C. 安徒生是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白雪公主》《丑小鸭》等。
D. 伊索是古希腊的作家,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伊索寓言》记录了众多古希腊的寓言故事。
二、(8分)
8. 请根据提示填写表格横线处的内容。
诗句 出处 内容理解
①______,______。 《论语·为政》 辩证地阐释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②______,______。 《诫子书》 用双重否定句,阐明明确志向、实现目标的条件。
③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描写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表现出新事物出现在旧事物即将消退时这一生活的真理。
④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⑤《______》 作者想象夫妻团聚、共话今宵的情景。
三、(8分)
学校开展“革命文化·红色旅游”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后面的任务。
【材料一】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梅岭三章(之三)》
【材料二】
为持续推动全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近日,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文物局)主办的吉林省第二届红色旅游节在白山市临江市开幕。
本次红色旅游节邀请来自韶山、延安等革命老区代表,以及周恩来故居、邓小平故居、红旗渠等红色景区代表,以及河北、山西、江西、湖南、黑龙江等研学机构,签署红色研学旅游合作倡议,加强省内外游客交流互换,增强红色旅游市场活力。
【材料三】
红色旅游的底色是红色。它以红色资源为内涵,包括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重要旧址、遗址、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红色资源,重要档案、文献、手稿、声像资料等可移动红色资源,以及文艺作品、口述记忆等非物质红色资源。
通过探访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游客可以更直观地看到革命先辈奋斗的环境,真切感知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广大游客对红色旅游的热衷与期待,在消费端显露无遗。年轻人云集的小红书,有关延安的旅游攻略就高达2万篇。据《2023年上半年度红色旅游消费报告》显示,18岁以下出游人次占比16%,18~35岁游客占比50%,35~55岁游客占比20%,56岁及以上游客占比14%。这些数据充分说明:______。
9. (1)根据“材料三”内容判断,“材料一”中的《梅岭三章(之三)》属于______红色资源,位于潍坊市城区的“潍县战役指挥部陈列馆”属于______红色资源。
(2)请你为“材料二”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______
10. (1)从“材料二”看,吉林省邀请外地代表、机构参加旅游节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在“材料三”的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
四、(15分)
(一)(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甲】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乙】
绝句(南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①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①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坚硬,可做拐杖。
11.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首句的“润如酥”,以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腻、润滑的特点。
B. 甲诗第二句,写春草刚刚发芽时稀疏、矮小的特点,紧扣题目中的“早春”。
C. 甲诗第三、四句,将早春与盛夏相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D. 乙诗第四句描写春风拂面、杨柳摇曳的情态,“不寒”表现了春风温暖的特点。
1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乙诗第二句“扶”字的表达效果。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狼(节选)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乙】
犬负米救主
杨光远之叛青州也,有孙某居围城中,其田庄在青州西。城闭既久,食且尽,举族愁叹。有犬徬徨于侧,似有忧思。孙某曰:“家无粮,人且死,奈何?尔能为吾至田庄取米耶?”犬摇尾应之。是夜,以一布囊,并简,系于犬背。犬即由水窦出,至田庄吠。庄人启门,识其犬,取简视之,乃令负米还,未晓入城。如此数月,孙某举族得不馁。
(选自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有删改)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一狼洞其中 洞:______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______
(3)以一布囊,并简 简:______ (4)庄人启门 启:______
1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杨光远之叛青州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B. 以一布囊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C. 屠乃奔倚其下 乃令负米还
D. 其一犬坐于前 识其犬,取简视之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尔能为吾至田庄取米耶?”犬摇尾应之。
五、(19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在烈火中永生
①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块仅有成年人手掌大小的棉衣残片。它整体呈现黄褐色,边缘有明显的灼烧痕迹。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为了不暴露目标,志愿军战士邱少云烈火焚身却岿然不动。这块棉衣残片,见证了邱少云为了胜利毅然选择牺牲的壮举。
②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今重庆市铜梁区)人。1951年3月,他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的教育磨炼,使他很快提高了政治觉悟,明白了“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道理。
③“到朝鲜后一定要拼命打仗,不怕死。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像我们一样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个啥子么。”这是邱少云在家书中写下的肺腑之言。
④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的作战任务。
⑤391高地位于铁原东北10余公里处。这里可以俯视我纵深平原和敌我间的开阔地带,直接威胁着我部与友邻接合部的安全,是敌人楔入我前沿阵地的一个“钉子”。高地山势狭长,南北两峰形若屋脊,四周都是悬崖陡壁。高地上还布有地堡、明暗火力点等野战工事,周围有铁丝网,外围埋有各种地雷,形成了环形野战防御阵地。敌人以一个连及一个火器排的兵力防守。
⑥必须拿下391高地!这是命令,更是铁的纪律!为了缩短部队冲锋距离,减少伤亡,经研究,指挥部决定派出邱少云所在的第3营潜伏在391高地前的草丛中,配合大部队攻打391高地。
⑦11日深夜,潜伏突击队出发,500余名志愿军官兵潜伏在391高地前的草丛里,邱少云潜伏的位置距离敌人阵地只有60多米。夜里,整个潜伏区显得异常宁静。天刚蒙蒙亮,志愿军官兵透过草丛,不但可以看到敌人设置的铁丝网,还可以看到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以及从地堡里伸出来的机枪和瞭望孔里缩头缩脑向外张望的敌人,甚至连敌人的讲话声都听得见。潜伏在草丛中的志愿军官兵已经坚持了很久,浑身酸痛,他们静静等待着进攻时刻的到来。
⑧第二天,敌人在我军潜伏区扔燃烧弹,火越烧越大,烧毁了邱少云身上的伪装物。火势迅速蔓延到全身,邱少云的衣服很快也燃烧起来。他身旁有一条水沟,只要翻身一滚,就可把身上的烈火熄灭。但这样一来,潜伏突击队就会被敌人发觉。邱少云强忍着剧痛,把冲锋枪和手榴弹、子弹小心翼翼地埋压在身体下面。火猛烈地燃烧着,邱少云的身体一动不动,直到壮烈牺牲。
⑨傍晚时分,空中升起了进攻的信号弹,志愿军官兵怒吼着“为邱少云报仇”向敌堡猛扑过去,很快全歼守敌,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391高地。
⑩邱少云牺牲后,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怀着深深的敬意,在391高地崖壁刻下鲜艳夺目的大字:“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为了表彰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邱少云的英雄壮举,不仅树立了严守纪律的光辉典范,也在一代代官兵心中铸就了“纪律重于生命”的精神丰碑。而今,这块紧贴英雄身躯的棉衣残片,依然在无声中让人们感受到那“在烈火中永生”的英雄精神。
16. 文章以“棉衣残片”开篇,又以“棉衣残片”结尾,有什么好处?
17. 第③段画线句介绍了邱少云家书的部分内容,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1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④—⑩段以时间为线索,按照整个事件发生的先后进程,具体表现了志愿军战士邱少云的光辉形象和伟大精神。
B. 第⑦段画线句写出了邱少云潜伏的位置与敌人非常接近,从而表现了他潜伏时不暴露目标的重要意义。
C. 第⑧段画线句中“小心翼翼”“一动不动”等词语,侧面描写邱少云强忍烈火焚身的剧痛依旧严守纪律的英雄壮举。
D. 第 段总结了全文内容,表达了作者对邱少云的热情歌颂,点明了邱少云精神的具体内涵和现实意义。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勇敢的心
①小雪兔布鲁堪和哥哥阿林津津有味地啃食着树皮。在暴风雪停下之前,趁着凶猛的食肉动物没有出来觅食,它们必须赶紧吃饱喝足。住在这座山谷里的动物不仅有雪兔,还有吃草的鹿和狍子,当然还有雪兔的天敌狼和狐狸。对雪兔来说,野兽还好对付,最可怕的还是猛禽金雕,可怜的兔子在它们面前不堪一击。
②“不好,快跑!”发现敌情,母兔首领发出撤退号令。一只金雕紧追上来时,阿林已经钻回洞穴里,可布鲁堪落在了后面。
③“布鲁堪,快跑!快跑啊,布鲁堪!”发现弟弟落在后面,急得阿林大声叫喊。随后它跑回来,带着布鲁堪奔逃。
④金雕扇动翅膀,紧追不舍。还在逃跑中的阿林突然转过身来,迎着冲上来的金雕直立起来。在那个瞬间,随着一道暗影罩了上去,布鲁堪听见阿林的尖叫声。
⑤布鲁堪呆在那里,望着金雕远去的影子,大声地呼喊:“哥哥,阿林哥哥……”阿林再不能回应布鲁堪的呼喊了。
⑥为了保护弟弟布鲁堪,阿林死在金雕的利爪之下。但是,布鲁堪感到那颗勇敢而无畏的心,在怦怦跳动。
⑦在没有哥哥的日子里,布鲁堪一直顽强地成长着,是哥哥给了它继续生存的勇气。
⑧一场暴风雪过去了,两只金雕在蓝色天空中一圈圈地翱翔,搜寻着猎物。
⑨发现金雕,布鲁堪立马跳起来,起身朝白桦林外跑去。其他雪兔也发现了金雕,都着急地“吱吱”大叫,招呼布鲁堪躲到白桦林里!布鲁堪好像没有听见同伴们的呼喊,一边往树林外奔跑,一边不时高高跳起来。它似乎被凶悍的金雕吓昏了,这哪里是逃命呀,简直是送死!
⑩雪兔们远远看见布鲁堪出现在树林外的灌木丛前。那是一小片苕条。布鲁堪把苕条一棵棵咬倒,丢弃在一旁。
苕条是一种灌木,不仅木质坚硬,而且富有弹性。布鲁堪留下了一棵最粗最高的苕条桩。那苕条桩已经被啃得像一根锋利的枪刺,直插向湛蓝的天空……
很快金雕穿出了那片白桦林,来到宽敞的雪地上。看着金雕飞过来,布鲁堪脚下一滑,趴在雪地里。只见滑倒的布鲁堪两步一跳,两条前腿带着十趾尖猛地扳住那根苕条,弯成一张弓,对准迎面冲来的金雕。
看见布鲁堪躲在苕条身后,金雕嘿嘿冷笑。它毫不犹豫地猛扑过去。
刹那间,布鲁堪两只前爪猛地一松,那根苕条弹了出去,立即传来“哇”的一声。伴随着金雕这声惨叫,弹起的粗壮老条深深刺进它的胸膛。随着它一次次拼命挣扎,浑身羽毛纷纷扬起,一丝不可思议的光芒从它眼睛里一闪,随即就弥散了。
布鲁堪看着插在苕条上的金雕,脑海中又闪现出那年夏天的情景。夏天,雪兔家族曾和草兔群爆发过一次战争。草兔占了上风。逃跑中,布鲁堪被一棵粗壮的苕条绊倒,那棵苕条随即弹起来,正打在追赶的草兔王眼睛上,当时就把那家伙的眼睛打瞎了。因为草兔王受伤,草兔群紧急撤退,雪兔家族逃过一劫。这意外的一击让布鲁堪豁然开朗了。
金雕在这座山谷从没有遇到对手,甚至连狼和狐狸都捕获过,怎会在意小小的雪兔?它绝对想不到,自己会落入布鲁堪的陷阱。
动物世界虽然是弱肉强食的世界,但是谁又敢忽视弱小者的智慧呢?
19. 围绕雪兔、金雕和草兔,文章写了三个小故事。请你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概括第三个故事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0. 第④段画线句很有表现力,请你从描写的角度加以赏析。
还在逃跑中的阿林突然转过身来,迎着冲上来的金雕直立起来。
21. 文章第 段画线句中,“意外的一击”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这意外的一击让布鲁堪豁然开朗了。
22.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试作简要概括。
六、名著阅读(6分)
23. 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除魔,最终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B. 唐僧的前世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他性情善良仁爱,取经过程中意志坚定,经受了各种诱惑和考验。
C. 猪八戒原是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后被玉帝贬出天界,在高老庄拜唐僧为师,取经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D. 沙僧原是灵霄殿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被贬到通天河,后随唐僧取经,被封为“金身罗汉”。
24. 阅读《西游记》选文,回答问题。
①行者喝道:“我老孙生的是这个笑容儿,莫成为你不见了甚么果子,就不容我笑?”三藏道:“徒弟息怒,我们是出家人,休打诳语,莫吃昧心食,果然吃了他的,陪他个礼罢,何苦这般抵赖?”行者见师父说得有理,他就实说道:“师父,不干我事,是八戒隔壁听见那两个道童吃甚么人参果,他想一个儿尝新,着老孙去打了三个,我兄弟各人吃了一个。如今吃也吃了,待要怎么?”明月道:“偷了我四个,这和尚还说不是贼哩!”
②八戒道:“阿弥陀佛!既是偷了四个,怎么只拿出三个来分,预先就打起一个偏手?”那呆子倒转胡嚷。
③二仙童问得是实,越加毁骂。就恨得个大圣钢牙咬响,火眼睁圆,把条金箍棒搭了又措,忍了又忍道:“这童子这样可恶,只说当面打人也罢,受他些气儿,等我送他一个绝后计,教他大家都吃不成!”好行者,把脑后的毫毛拔了一根,吹口仙气,叫“变!”变做个假行者,跟定唐僧,陪着悟能、悟净,忍受着道童嚷骂;他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起去,径到人参园里,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
(1)孙悟空说他“打了三个”人参果分吃了,“明月”说他“偷了四个”。这中间有什么误会?请你结合原著,做出解释。
(2)孙悟空推倒了人参果树,最终这棵树是怎么被救活?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七、(50分)
25. 请以“有你陪伴,我很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思路清晰,突出中心;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等信息。
诸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4分,每题2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二、(8分)
【8题答案】
【答案】 ①. 学而不思则罔 ②. 思而不学则殆 ③. 非淡泊无以明志 ④. 非宁静无以致远 ⑤. 海日生残夜 ⑥. 江春入旧年 ⑦. 何当共剪西窗烛 ⑧. 夜雨寄北
三、(8分)
【9~10题答案】
【答案】9. ①. 非物质 ②. 不可移动 ③. 吉林省第二届红色旅游节开幕
10. (1)加强省内外游客交流互换,增强红色旅游市场活力。
(2)示例一:红色旅游的游客以年轻人为主。
示例二:红色旅游的游客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示例三:年轻人(游客)钟爱红色旅游。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
四、(15分)
(一)(5分)
【11~12题答案】
【答案】11. C 12. “扶”意为“搀扶”,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或将“杖藜”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杖藜陪伴、搀扶作用。
(二)(10分)
【13~15题答案】
【答案】13. ①. 挖洞、打洞 ②. 从通道 ③. 书信 ④. 开、打开 14. C
15. (1)时间长了,它好像闭上了眼睛,神情很悠闲。
(2)你能替(给)我去田庄取米吗?”狗摇动尾巴答应(回应)他。
五、(19分)
(一)(9分)
【16~18题答案】
【答案】16. ①引出下文对邱少云的具体描写。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17. 内容上表现了邱少云热爱人民、不怕牺牲的高尚情操,结构上为下文写邱少云英勇牺牲做铺垫。 18. C
(二)(10分)
【19~22题答案】
【答案】19. 雪兔布鲁堪利用苕条刺死金雕。
20. 该句运用动作描写,“转过身”“迎”“直立”等动词写出了雪兔阿林为了保护弟弟布鲁堪,主动牺牲自己的情景,表现了兄弟之间的深情。
21. 弹起的苕条,打瞎了草兔王的眼睛。
22. 文章通过动物之间争斗的故事,赞扬了弱小者的勇敢和机智,批判了强大者的骄傲自大。
六、名著阅读(6分)
【23题答案】
【答案】D
【24题答案】
【答案】(1)孙悟空不知道人参果具有“遇土而入”的特点,打的第一个没入土中了。
(2)观音菩萨用净瓶甘露水,救活了人参果树。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七、(50分)
【25题答案】
【答案】例文:
有你陪伴,我很温暖
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温暖而宁静。我坐在桌前,思绪却飘向了远方,飘向了那个温暖了我的心的你。
你,是我的同桌,一个平凡而又特别的女孩。初见你时,你安静地坐在那里,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羞涩和好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熟悉起来,我发现你有着一颗善良而温暖的心。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因为感冒发烧而请了几天假。当我回到学校时,落下了许多课程,心里十分着急。你看出了我的焦虑,主动提出帮我补课。每天放学后,你都会留下来,耐心地为我讲解我不懂的知识点,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完全理解为止。在你的帮助下,我很快赶上了课程进度,心中充满了感激。
还有一次,我在体育课上不小心扭伤了脚,疼痛难忍。你立刻跑过来,关切地询问我的情况,并扶着我去了医务室。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你每天都会帮我打饭、打水,还会陪我聊天,让我在受伤的日子里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 你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我,还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我鼓励和支持。有一次,我在考试中失利,心情十分低落。你看到我这样,默默地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灰心,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好。”你的话就像一束阳光,照亮了我心中的黑暗,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
在与你相处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友情的可贵和温暖。你用你的善良、真诚和热情,温暖了我的心,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我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坎坷,只要有你在我身边,我就不会感到孤单和害怕。
谢谢你,我的同桌,有你陪伴,我很温暖,你让我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我会永远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