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寒假练习一、单选题1.2024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保暖保供工作专题会,要求各中央企业更好发挥关键时刻“顶梁柱”作用,带头为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作出更大贡献。之所以要发挥中央企业“顶梁柱”作用,是因为它( )①以追求社会效益为唯一目的②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③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力量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近年来,我国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民资“入铁”“入核”取得更多标志性进展。2024年浙江温州三澳核电一期联网工程竣工投产,我国第二条民资控股建设的高铁——杭温高铁开通运营。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①意在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②能够彻底化解民间资产的投资风险③体现我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④有利于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之间取长补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近年来,大量企业纷纷投入资本进入光伏产业,造成光伏产能快速扩张,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给企业的生存带来挑战。为此,相关光伏企业需要( )①强化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②不断向高端化高效率迈进,走差异化竞争之路③加强信息监测和发布,畅通市场供需信息渠道④制定行业产品标准,抵制不正当市场竞争行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4年10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它的业务是“收废品”,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等;其股东成员里,除了国资委,还有中国宝钢、中石化、华润等五大央企。这标志着循环经济的新风口,彻底来了。这一新央企的成立( )①有利于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②旨在通过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③发挥国有企业主导作用,提高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④优化国有资产的总体布局和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年以来,南昌市某区国企深化改革已进入平台公司整合重组的重要阶段,按照“1+2+N”大整合模式,设立新建国控为区属一级国企,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下设两大子公司,重塑全区资产资源。由此可见,该区在深化国企改革中( )①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推动国企做强做大②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③采用现代企业制度,旨在承担有限责任④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企业竞争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所谓“长尾理论”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搜索成本的大幅降低和存储空间的无限扩大,那些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各类小众商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该理论对企业的启示是( )①企业应创新营销策略,实现“无处不销,无时不售”②企业应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③“头部产品”收益高,企业应专注主流产品才能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④“无数个少数就是大多数”,企业应挖掘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决议。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下列行业中,更适合国有资本优化布局投入的是( )①国防工业和石油化工 ②城市公共交通③智能家电和名牌服装 ④日用生活用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4年10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让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国家重视非公制经济是基于(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②公有制与非公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平等③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由于各项政策措施叠加发力,全国个体工商户明显复苏。2023年前三季度,新增个体工商户1719.6万户,同比增长11.7%;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22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67.3%;超过7万户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这表明我国( )A.基本经济制度正在发生变化B.个体工商户受益于“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C.非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具备某种量的优势D.非公有制经营主体在经营主体总量中的占比上升10.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下列有关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它是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基础B.其主体地位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C.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D.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11.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央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坚持有进有退,强化有效投资,把业务增长与主业发展、现代产业链体系建设结合。新一轮重组整合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基础化工、公用事业等多个行业。央企重组整合( )①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②意在发挥国有资产在各领域的控制作用③聚焦主责主业,能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④有利于发挥规模优势,巩固国有经济主体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黑玉米特色产业为抓手,通过“合作社+N”模式,建立了黑玉米从种植到销售全产业链体系和一站式服务,开辟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致富、集体增收的惠农道路。该地增收致富得益于( )A.深化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B.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C.巩固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D.赋予了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13.山东省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优育强经营主体”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强调要做好“育新、培强、融合”文章。“育新”就是要通过开展经营主体播种行动,壮大经营主体规模;“培强”就是要推进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推动涌现更多龙头骨干企业和小巨人企业;“融合”就是要通过融链固链等行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错位竞争、避免“内卷”。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知( )①开展本次会议,旨在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②“培强”能完善企业梯次培育,开展精准服务,提升民营经济的地位③“育新”能够发挥民营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优势④“融合”能提升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某市鼓励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出资成立“强村公司”。2020年以来,全市18个以村集体独资成立的“强村公司”累计签订合同项目69个,营业额达2192万元,实现村集体增收83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走出“村强民富”的共富路。这表明该市( )①引领股份制经济改革,助推经济实现高速发展②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③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不断增加村民的收入④努力振兴乡村经济,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意在( )①推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③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④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M公司连续4年上榜。M公司的发展之路是国企股份制改革的一个缩影,经上级批准M公司改制经历了三步走:第一步,成立有职工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步,建立有社会法人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步,国内上市。下列关于M公司改革及其作用传导正确的是( )①员工参与持股→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②推动资产重组→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增加市场份额③拓宽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扩大企业经营规模④完善经营机制→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主观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福建平潭将军山,这个传统4A景区在国企与民企自上至下的顶层合作“托举”下,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焕新蜕变,奔赴文旅深度融合、山海共美的崭新未来。平潭将军山景区以股权合资、联合运营为起点,为“国企实力+民企活力”协同合作,提供一份高质量融合的实践样本。国企持资管理+民企专业运营协同的强强联合下,产业优势叠加,即严格按照国企严谨规范的管理流程,实现资源与人才聚集和重新配置;又在运营体系、经营思维、服务机制与管理模式的协同上,吸收民企的前瞻性优势。这种合作使景区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的目光,推动资源的极致利用和运营价值的最大化增长,双方都从合作中获得较高收益。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知识,说明平潭将军山景区国企与民企自上至下的顶层合作“托举”给我们哪些启示。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不少难点痛点,如市场空间被压缩、经营领域减少、投资机会减少、融资难度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留不住人才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积极回应民营经济的重点关切。202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它明确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图为草案相关内容的摘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传导路径。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校模拟政协关于国企民企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调研报告(部分)◆现状分析国企: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同时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对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未来产业布局还相对滞后。民企:展现了强大创新能力,但也面临研发投入不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技术支持等难题。◆调研建议国企:着力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加强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领域的投入布局,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民企:国家要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升民营企业的研发能力;提供数字化转型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说明该调研报告内容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意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下是某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探索历程。该村通过集体规划土地,按照自愿原则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速土地规模适度流转,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鼓励承包农户通过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土地流转,以项目带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由村集体牵头发展农业,定期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举办乡村大讲堂,分享最新农业资讯。硬化出村路,修建冷库,与外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服务。2024年,该村通过资产出租、土地流转、自主经营等,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01万元,较2023年增加23%。结合材料,运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知识,概括该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益经验。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A B A B A B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B D C D A17.①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该景区管理运营中需要发挥国企引领支撑作用。②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该景区在运营管理服务等方面,需要民营企业发挥重要作用。③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景区管理运营中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景区协同发展,提升景区竞争力和影响力。18.①坚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制经济发展,以问题为导向,加快推进立法进程,稳定民营经济的发展预期,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法治力量。②落实负面清单制度管理,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营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③提供金融支持,通过优化融资项目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增强民营经济的投资信心。④完善创新的服务体系,助力民营经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19.①助力国企明确发展方向,推动其高质量发展,解决关键技术与产业布局方面的现存问题,同时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强国企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领域的投入,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与影响力。②解决民企研发投入不足和数字化转型缺乏技术支持等难题,提升其研发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发挥民企在创新方面的优势,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③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原题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20.①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保障农民财产权益。②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共同富裕。③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村民农技水平,积极与市场对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