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寒假练习一、单选题1.2024年是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4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生自发打出了“小平您好”的巨幅口号和横幅照片。这一口号表达了人民对邓小平朴素而深厚的感情,也反映出当时人民( )①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②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决心③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喜悦心情④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将实现的坚信不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我们的道路多么宽广,我们的前程无比辉煌,我们献身这壮丽的事业,无限幸福无上荣光。”这首大合唱,唱出了我们“走自己的路”的铿锵坚定。以下能体现“走自己的路”的是( )①走“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②基于国情,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通过阶级斗争,推翻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在轨驻留192天,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间纪录,成功完成多次货物出舱任务,展示了卓越勇气与专业素养。众多领域的空间科学实验顺利开展,为未来的科研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神舟十八号成果的取得是我国航天事业成就的缩影,其根本原因在于( )①文化的先进性,为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理论的科学性,一代代的航天航空人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③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以凝聚奋斗伟力④道路的成功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国大地发生历史巨变,我们无比坚定,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下列论断中,能够印证“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生机和活力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③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写出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版本”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5.202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他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领导我们党有步骤地展开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改革开放( )①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②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③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欣欣向荣,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觉醒年代”研学行依托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群,围绕重点文物和史料设置研学项目。师生们就课题(如图)开展研究,参与研讨会、实地研学考察,撰写研究报告。这一研学行的意义在于( )研究课题 ①北大红楼与伟大建党精神 ②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 ③新时代红色文化内涵挖掘及传播 ④北大红楼历史 ⑤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片区 ⑥蒙藏学校旧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B.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C.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D.领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7.新中国成立以来,亿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统一中,走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康庄大道上。可以说,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这是因为我们( )①以真理为指导,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②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③坚守初心使命,致力于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④进行文化引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制度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这说明( )①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国家间的竞争就是制度竞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③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中国大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要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把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四个自信”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必由之路实现伟大复兴③要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④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科学制度体系展开工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年11月28日,纪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三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2024年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①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技强国发展之路②坚定理论自信,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展现了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③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④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光辉历程,可以说,没有理论创新,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及其重要意义对应有误的是( )① 邓小平理论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 科学发展观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3.北京时间2024年8月12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闭幕。这是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连续第11次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圆满收官,并列金牌榜第一,创中国代表团境外奥运会夺金新纪录!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取得骄人成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坚定道路自信,是成功的必由之路②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奥运健儿展现了中国体育精神和国家形象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制度强则国家强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通过改革继续完善国家各方面制度机制,这是因为(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②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主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尊重价值规律,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这表明( )A.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推动实践永无止境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要基于中国实际C.毛泽东思想为我国建设提供具体方案 D.正确分析国情是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①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②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指导思想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具体的行动方案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主观题1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同时,随着实践发展,一些已有的制度已经不适用新形势新任务,需要不断健全完善;而新领域新实践则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由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资料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在救亡图存的反复尝试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历史新起点。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角度,阐明为什么要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安全顺利出舱。2024年11月16 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2024年发射任务圆满收官。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3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下,航天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这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结果:30年来,举国上下一盘棋,全国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工作人员承担了研制建设任务,取得了连战连捷的辉煌战绩;30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航天奋发向上,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文化,造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知识,阐释中国载人航天创造奇迹的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8月22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功勋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他一生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现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党和人民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历史功勋,我们将永远铭记。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历史功勋的认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历史和现实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简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其共同回答的实践主题是什么?材料二 70年过去了,经过建设时期的艰苦探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曾经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呈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2)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D B C A A D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C C B D17.①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选择社会主义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再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而不断成熟完善的历史阶段,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②理论逻辑: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深得人民拥护、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是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③实践逻辑: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机制,才能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18.①坚持道路自信,在党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结果。②坚持制度自信,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战绩。③坚持理论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书写中国载人航天的奇迹。④坚持文化自信,一代代航天人铸就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为创造伟大奇迹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19.①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邓小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2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同回答的实践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