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练习-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练习-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的推理方式不同的是( )
A.由苹果落地,到万有引力
B.由蜘蛛结网,到不需要在深水处建筑桥墩的吊桥
C.由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到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体制机制
D.由物种要通过进化适应环境,到产品要不断迭代适应市场需求
2.根据所学逻辑思维的规则,下列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观点 理解
① 所有“共享火箭”都是发射成本低的。所以,所有发射成本高的都不是“共享火箭”。 正确,是换质位推理
② 某个实数,要么它是有理数,要么它是无理数,这个实数是有理数,所以,这个实数不是无理数。 正确,是不相容选言推理
③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他们就一起去打篮球,第二天上午下雨了,所以,他们就没有一起去打篮球。 正确,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④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这一结论可运用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新农人”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农人”队伍中,不乏“海归”留学生、城市青年、返乡大学生、企业家等。“新农人”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等优势资源,在农业产业形态上进行创新,在农村经济业态上实现升级,为乡村发展装上“新引擎”。据此,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
①“新农人”和“新型职业农民”在外延上是属种关系
②“新农人”要么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要么从事农业服务
③以“有的城市青年是‘新农人’”为前提,不能进行换质位推理
④“所有的返乡大学生都是‘新农人’”,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所以,德之不修,是吾忧也。下列说法与题意表述一致的是,以上推理( )
①是由四个条件判断组成的演绎推理
②可以实现认识由肯定总体到突出重点的转化
③是由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推理
④前提中断定了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结论中可以断定其中的个别情况也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西汉韩婴曾述:“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研究发现,不同温度下雪花形态各异:-5~-3℃为针状六边形,-13~-10℃为板状六边形,-18~-14℃为星状六边形。研究不同温度对雪花形态产生的影响,所用的推理方法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6.中国美术按照技法可以主要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两大类。工笔画是一种崇尚写实,用工整、细腻的技法来描绘对象的绘画技法;写意画是一种强调物象的形与神、注重神态的表现和作者情趣的抒发,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的绘画技法。相较之下,工笔画以形似见长,写意画以神似见长。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从外延上看,“写意画”和“工笔画”是反对关系
②“绘画技法”是“写意画”和“工笔画”的定义项
③工笔画的概念通过解释其本质属性来反映“工笔画”
④“工笔画以形似见长,写意画以神似见长”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列判断或推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
① 新质生产力是当代先进生产力,有的绿色生产力是当代先进生产力,所以有的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 小项不当扩大
② 团结的民族是有力量的民族,所以,有的有力量的民族是团结的民族。 正确的换位推理
③ 通过调整盐湖水中益生菌、微量营养素、水温等的水平,模拟出不同海产品种所需的海水环境,使盐湖养殖“内陆海鲜”获得成功。 运用类比推理
④ 在两个管理条件完全相同的温室里,种着相同品种的马铃薯,其中一个温室是静止无风的,而另一个温室却吹着微风。试验结果表明,受威风吹拂的比无风吹拂的马铃薯增产15%。得出结论:微风会使马铃薯增产。 运用求同求异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通常情况下,对一个物体加热,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温度不断升高,物体的体积会不断膨胀。由此,人们得出结论:物体受热与物体体积膨胀有因果联系。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造了体温计、气压表等。这种探求因果联系方法的特点是( )
A.被考察的现象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不出现,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
B.被考察的现象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有量的变化
C.被考察的现象出现在多个场合中,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是共同的
D.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情况
9.在头顶优雅翱翔的,可能不是小鸟,而是扑翼飞行机器人!设计者通过研究鸟类翅膀的结构、肌肉分布和飞行时的运动模式,来设计扑翼机器人的机构,包括翼型、关节布局和驱动方式,使用轻质且强度高的材料来制作翅膀和机身,实现高效飞行。扑翼飞行机器人的设计印证了( )
①研究的对象要越多越好,越多则可靠性越强
②作为根据的相同属性需要更加接近本质属性
③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越好
④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要完全一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被许多西方学者视为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的规律。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西方学者的观点( )
①具有预见性和可检验性
②运用演绎推理,具有必然性
③运用类比推理,但保真性差
④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具有或然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某博物馆就如何提升知名度召开会议。
甲:“甘肃博物馆麻辣烫玩具出圈,杭州博物馆釉里红高足杯冰箱贴走红,所以,只有开发出网红文创,才能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
乙:“我不同意,博物馆的知名度可以通过开发文创产品提升,也能通过策展能力提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得出的结论没有正确揭示前后件之间的条件关系
B.甲所运用的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可能得出真结论
C.乙的联言判断形式结构正确,所以该判断为真
D.乙的发言违反了逻辑思维排中律的要求
12.农谚,是指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比如,“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春雨蓄满塘,秋后多打粮”“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这些农谚( )
①是运用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生产经验,具有必然性
②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又反作用于生产实践
③既有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有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
④如实反映农业生产经验,体现思维的概括性和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4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有人形象地将它比作“聚宝盆”。这里首发首展齐聚、新品好物扎堆。本届进博会中有186家企业和机构成为七届“全勤生”,每年拿出最新产品、秀出“看家本领”已然是他们的基本操作。上述材料( )
①运用形象思维,描述进博会的“聚宝盆”功能
②运用求异法,揭示七届“全勤生”的基本操作
③运用特称肯定判断,指出“全勤生”本质属性
④采用联言判断,说明进博会首发首展新品多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成果举世瞩目,我国一直通过正常的国际贸易等途径,使中国的发展与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全球,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然而,一些美国政客,既认为中国是世界的威胁,又认为中国必将崩溃,“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一起作为西方对华话语中的高频词交替出现。美国政客的上述言论( )
①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②是不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假判断
③虚伪双标,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错误
④未反映中国社会全貌,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科幻小说《三体》中提及的“农场主假说”描述的是:某个农场主每天上午11点都会准时来给火鸡喂食。在这群火鸡中,有一名“科学家”很聪明,它注意到了并宣布了这样一个“规律”-“每天早上11点就会有食物降临!”到了感恩节这天的11点,如期的食物却没有降临,火鸡们一个个都被杀了。这名“科学家”的推理( )
①运用了求同求异法
②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过程
③是或然推理,结论不具有保真性
④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一专家研制不被雷达发现的隐形飞机材料,研究进展缓慢。一天问助手:“怎样才能隐蔽一粒沙子?”助手回答道:“可以将沙子融入沙堆中。”该专家于是想到:“可以创造出成千上万的雷达信号,让敌人真假难辨。”据此提出从诱饵飞机上抛撒金属碎片,若干个碎片仿佛就是一个战斗机群。当敌方按照雷达指示的“目标”开始拦击时就会让对方手足无措。该教授的推理属于( )
①或然推理 ②演绎推理 ③类比推理 ④必然推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教师在讲解温度对弱电解质电离度影响规律时,安排如下演示实验:
把0.01摩尔/升的醋酸溶液25毫升装入烧杯,用测定溶液导电性装置,做三次不同温度时醋酸溶液导电性强弱的实验。
结果如下:
0℃时,通电,灯泡钨丝红、暗淡。
50℃时,通电,灯泡比较明亮。
100℃时,通电,灯泡明亮。
根据教师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得出这个结论使用了什么推理的什么方法?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网络刷单诈骗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刷单,就是通过网上购物方式为网店刷信誉或者充值刷流水,网店向刷单者返还货款并支付佣金。诈骗分子往往以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王某在网上认识一陌生人,对方称可以带他“刷单”,随即发一个平台链接给他。在陌生人的“指导”下,王某向平台充值3000元,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任务,没过多久就收到了4000元。王某尝到甜头后,准备大干一场。随即下手一个“大单”,但任务完成后,却发现提现失败。
结合材料,运用“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的知识,分析王某上当受骗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科研团队在水稻遗传改良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科研团队收集了数百份不同品系的水稻,这些水稻在抗病性上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团队发现了与水稻抗病性显著相关的基因R。实验中,当基因R在水稻中被装除或抑制时,水稻的抗病性显著降低;而当基因R被激活或过表达时,水稻的抗病性得到增强。该科研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基因R通过调控一系列下游基因的表达,增强了水稻对病原体的防御反应。该科研团队还发现,基因R在其他作物中的同源基因也具有类似的抗病功能。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从推理的角度,谈谈该科研团队是如何找到水稻抗病性“密码”的。
20.材料一 外国朋友来华进行旅游、拜访、商务等活动,遇到移动支付困难的问题。经过认真调查分析,问题主要为:“不能用”,有的外国朋友绑不了境外的银行卡;“不好用”,有的外国朋友消费超出一定金额,付不成账,觉得不好用。遇到问题多了,支付不便利了,自然就“不想用”了。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指导支付机构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
材料二 《晏子春秋·杂下》载:“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材料一中得出“不想用”的结论和材料二中晏子反驳楚王的事例,各属于什么推理方式
(2)请分别说明如何提高这两种推理方式的可靠性。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C D A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B A D A
1.A
【详解】BCD:分别将蜘蛛结网、植物生长和物种进化与吊桥设计、民营经济发展和产品要不断迭代进行类比,故BCD均是类比推理,不符合题意。
A:由苹果落地这一现象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是归纳推理,因此A项与其他的推理方式不同,A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A
【详解】①:所有共享火箭都是发射成本低的,进行换质则是所有共享火箭都不是发射成本高的,然后进行换位则是所有发射成本高的都不是共享火箭,①正确。
②:某个实数,要么它是有理数,要么它是无理数,这个实数是有理数,所以,这个实数不是无理数。由“要么……要么”可知,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这一推理属于不相容选言推理,如果肯定了前提中一部分选言支,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②正确。
③: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他们就一起去打篮球,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是肯前肯后式、否后否前式。第二天上午下雨了,这是否定前件,不一定能否定后件,因此不一定能推出他们就没有一起去图书馆,③错误。
④: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D
【详解】①:“新农人”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可见“新农人”和“新型职业农民”在外延上是种属关系,①说法错误。
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属于相容选言判断,这表明“新农人”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可以从事农业生产服务,也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②说法错误。
③:“有的城市青年是‘新农人’”,换质后为“有的城市青年不是非‘新农人’”,这是一个特称否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③符合题意。
④:“新农人”队伍中有“海归”留学生、城市青年、返乡大学生、企业家等。认为“所有的返乡大学生都是‘新农人’”,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C
【详解】①:以上推理是由四个性质判断组成的演绎推理,①排除。
②:题干中的推理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这四个方面总体表述了忧虑,然后突出“德之不修”这一点,实现了认识由肯定总体到突出重点的转化,②正确。
③:以上推理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联言推理,而不是归纳推理,③排除。
④:“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个正确的联言推理,而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④正确。
故本题选C。
5.D
【详解】A: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这是用求同法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和材料无关,A不选。
B: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这是用求异法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和材料无关,B不选。
C: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这是用求同求异法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和材料无关,C不选。
D: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这是用共变法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材料不同温度对雪花形状的影响,体现了共变法,D正确。
故本题选D。
6.A
【详解】①:反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完全重合,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 中国美术按照技法可以主要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两大类,这两类并没有完全涵盖所有的绘画类型, 所以从外延上看,“写意画”和“工笔画”是反对关系,①正确。
②:定义项是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在这里“用工整、细腻的技法来描绘对象的绘画技法”是“工笔画”的定义项,“强调物象的形与神、注重神态的表现和作者情趣的抒发,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的绘画技法”是“写意画”的定义项,而“绘画技法”是它们的属概念,不是定义项,②排除。
③:概念是通过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来反映事物的,“一种崇尚写实,用工整、细腻的技法来描绘对象的绘画技法”是通过揭示其本质属性来反映“工笔画”的,③正确。
④:“工笔画以形似见长,写意画以神似见长”,这是根据工笔画和写意画自身的特点得出的结论,不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这里并不符合类比推理的要求,④排除。
故本题选A。
7.B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①:新质生产力是当代先进生产力,有的绿色生产力是当代先进生产力,所以有的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这个三段论推理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①错误但符合题意。
②:团结的民族是有力量的民族,所以,有的有力量的民族是团结的民族。这是一个正确的换位推理,符合推理规则,②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③:通过调整盐湖水中益生菌、微量营养素、水温等的水平,模拟出不同海产品种所需的海水环境,使盐湖养殖“内陆海鲜”获得成功。这一推理属于类比推理,采用了模拟方法,③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④:在两个管理条件完全相同的温室里,种着相同品种的马铃薯,其中一个温室是静止无风的,而另一个温室却吹着微风。试验结果表明,受威风吹拂的比无风吹拂的马铃薯增产15%。得出结论:微风会使马铃薯增产。这一推理运用了求异法,④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B
【详解】B:由材料可知是用共变法探求因果联系。共变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有某些变化,有一个因素A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化,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关系,B入选。
A:该选项描述是求异法的特点。材料体现了共变法,没有体现求异法,A排除。
C:该选项描述是求同法的特点。材料体现了共变法,没有体现求同法,C排除。
D:该选项描述是求同求异并用法,材料体现了共变法,没有体现求同求异并用法,D排除。
故本题选B。
9.C
【详解】①:翼飞行机器人的设计运用了类比推理,类比根据越多越好,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而不是研究对象越多可靠性越强,①说法错误。
②③:设计者通过研究鸟类翅膀的结构、肌肉分布和飞行时的运动模式,来设计扑翼机器人的机构,印证了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②③说法正确。
④: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但不是要完全一致,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0.D
【详解】①: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西方学者的观点不具有预见性和可检验性,①错误。
②:西方学者的观点不是演绎推理,是或然推理,不具有必然性,②错误。
③: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类比推理具有或然性。中美关系和以往新兴崛起大国与霸权大国之间既具有相似性,但是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因此“修普底德陷阱“并非必然,保真性差,③入选。
④:“修营底德陷阱”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西方学者仅仅是对历史上某一时期的部分战争进行考察并归纳,就得出“新兴起大国与现存霸权大国之间战略冲突不可避免”这一结论,是或然推理,不具有保真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1.A
【详解】A: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开发网红文创,不是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的必要条件,甲得出的结论没有正确揭示前后件之间的条件关系,A正确。
B:不完全归纳推理结果不保真,但“不可能得出真结论”太绝对,B错误。
C:联言判断为真,不仅要求形式正确,而且还要求内容也真实,不能仅由形式正确就断定判断为真,C错误。
D:违反了逻辑思维排中律的要求会犯“两不可”的错误,但是甲的观点只是一种,乙并没有不同意两种相反观点,D错误。
故本题选A。
12.C
【详解】①:材料中的这些谚语不可能穷尽某类事物中的所有对象,而是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都具有(或都不具有)某种属性,由此推出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或都不具有)某种属性的结论,因此,这些谚语是通过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①错误。
②③:农谚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产生于农业生产实践,又指导和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对促进农业生产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既有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有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②③正确。
④:这些农谚并非都如实反映农业生产经验,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3.B
【详解】①:有人形象地将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比作“聚宝盆”,是运用联系、想象等方式认识对象,运用形象思维描述进博会的“聚宝盆”功能,①正确。
②:求异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186家企业和机构成为七届“全勤生”,每年都会拿出最新产品、秀出“看家本领”,并没有指出每届的不同之处,没有运用求异法,②不选。
③:七届“全勤生”指的是这些企业和机构每一届进博会都参加,“每年拿出最新产品、秀出“看家本领”已然是他们的基本操作”并没有指出“全勤生”本质属性,③不选。
④:“这里首发首展齐聚、新品好物扎堆”是联言判断,说明进博会首发首展新品多样,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4.A
【详解】①②:美国既认为中国是世界的威胁,又认为中国必将崩溃,这是互相矛盾的,违反了矛盾律,两种言论都不符合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情况,是假判断,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美国的言论不涉及概念外延的划分和不完全归纳,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5.D
【详解】①: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指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 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材料中,"科学家"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期的食物没有降临,火鸡们一个个都被杀了,得出结论,这属于或然推理,没有运用求同求异法,①不符合题意。
②:材料中,"科学家"根据以往的经验,结果如期的食物没有降临,火鸡们一个个都被杀了,得出结论,这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不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过程的类比推理,②不符合题意。
③:不完全归纳推理从逻辑特征上看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因此,无论归纳了多少个不同场合的事例,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始终是或然性的。只要出现一个反例,它的一般性结论即被推翻。材料中,"科学家"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期的食物没有降临,火鸡们一个个都被杀了,得出结论,这属于或然推理,结论不具有保真性,③正确。
④: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地得出一般性结论,还认为结论一定可靠,这样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犯有“轻率概括”的错误。材料中,火鸡中的"科学家"根据以往的经验宣布了这样一个“规律”-“每天早上11点就会有食物临!”,这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6.A
【详解】①③: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从“可以将沙子融入沙堆中”到“可以创造出成千上万的雷达信号”,可以得出教授应用了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推理,是前提与结论间不具有蕴涵关系的推理,①③符合题意。
②: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材料没有涉及,②排除。
④:必然推理是从真前提能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该教授用的是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推理,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7.根据教师的演示实验可以归纳出,温度升高是灯泡变亮的原因。此处所用的是归纳推理的共变法。在其他因素都不变时,被考查现象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即温度越高则灯泡越亮。
【分析】背景素材:温度对弱电解质电离度影响规律演示实验
考点考查: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根据教师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得出这个结论使用了什么推理的什么方法,需要调用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的有关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0℃时,通电,灯泡钨丝红、暗淡。50℃时,通电,灯泡比较明亮。100℃时,通电,灯泡明亮→可联系教材知识归纳推理的共变法,温度升高是灯泡变亮的原因。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8.原因:①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指根据某类认识对象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②王某经历一次刷单受益,就推断所有刷单都能受益,并坚信刷单就能受益,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
启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既要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也要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的因果关系,提高推理的可靠性,防止因为不完全归纳推理而上当受骗。
【分析】背景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考点考查: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王某上当受骗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属于“归因+启示”类主观题,需要调用“遵循逻辑思维规则”中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王某向平台充值3000元,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任务,没过多久就收到了4000元。王某尝到甜头后,准备大干一场。随即下手一个“大单”,但任务完成后,却发现提现失败→可联系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地得出一般性结论,还认为结论一定可靠,这样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犯有“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启示: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既要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也要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的因果关系,提高推理的可靠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19.运用了科学归纳推理(或“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该科研团队在研究中利用求同求异并用法,揭示了基因R与水稻抗病性之间的因果联系;同时,该科研团队还揭示了基因R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并运用类比推理,发现了基因R在其他作物中的同源基因也具有类似的抗病功能,最终找到了水稻抗病性“密码”——基因R。
【分析】背景素材:水稻遗传改良领域中的“基因R”研究
考点考查: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运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知识,从谈谈该科研团队是如何找到水稻抗病性“密码”的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揭示了基因R与水稻抗病性之间的因果联系→可联系求同求异并用法。
关键词②:基因R在其他作物中的同源基因也具有类似的抗病功能→可联系运用类比推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0.(1)材料一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材料二属于类比推理。
(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可靠性程度:可以通过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方法。提高类比推理可靠性程度: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推理可靠性越高;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
【分析】背景素材:移动支付困难问题
考点考查:推理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分析材料中得出“不想用”的结论和晏子反驳楚王的事例,各属于什么推理方式。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有的外国朋友绑不了境外的银行卡,有的外国朋友消费超出一定金额→可联系教材知识不完全归纳推理;
关键词②:橘生淮南则为橘,楚之水土使民善盗→可联系教材知识类比推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图表信息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说明如何提高这两种推理方式的可靠性。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提高类比推理可靠性程度→可联系教材知识根据越多越好;相同属性接近本质属性;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
关键词②: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可靠性程度→可联系教材知识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方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图表信息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