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平市 2024-2025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 理 试 题(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荆紫关镇位于三省交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古镇,该镇有一条三省人民共居 的街道,街心建有“三省石 ”。读图 1 完成 1-2 题。1. “三省石 ”背面所刻汉字是A. 晋 B. 甘C. 豫 D. 鲁2. 关于荆紫关镇的开发与保护建议, 合理的是A. 封闭古镇,禁止参观(图1荆紫关镇位置与“三省石”景观)B. 拆除传统街区改建楼房 C. 加强开发,高度商业化 D. 加强古镇的修缮与保护“鄂伦春 ”一词有“使用驯鹿的人 ”和“山岭上的人” 之意。读图 2 完成 3-4 题。3. 鄂伦春族最可能分布在图中的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4. 推测鄂伦春族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A. 农耕定居 B. 山林狩猎(图2东北地区)C. 草原游牧 D. 江海捕鱼(表1某省级行政区域基本资料)读图 3 、表 1 完成 5-7 题。面积 (万平方 千米) 国境线长度 (千米) 海岸线长度 (千米) 平均海拔 (米) 省会城市 1 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 (毫米)39.4 4060 0 2000 7.6 1000-1500图 3 某省级行政区域 土地利用类型构成5. 该省级行政区域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 林地 B. 草地 C. 耕地 D. 其他6. 该省级行政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 高原山地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7. 该省级行政区域是广州(济南) (昆明)呼和浩特A B C D据统计,2022 年我国人口总量略有下降。读图 4 完成 8-10 题。8. 我国人口总量最多的年份是A. 2016 年 B. 2020 年C. 2021 年 D. 2022 年9. 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 原因有①医疗水平提高 ②生态环境改善③生育观念转变 ④育儿成本增加 图 4 2015~2022 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 针对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现状,应采取的措施是A. 鼓励生育 B. 完善养老制度C. 延迟退休 D. 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努力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和利用洁净能 源势在必行。读图 5 完成 11-12 题。11. 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区位图于5 中国风能资源分布A. 西南山地 B. 北部高原 C. 沿海平原 D. 内陆盆地12. 甲地区少有风电场的主要原因是该地①海拔高,建设难度大 ②煤炭储量丰富③人烟稀少,能源需求量少 ④风能资源匮乏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海绵城市 ”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 蓄存的水“释放 ”并加以利用。读图 6 完成 13-14 题。图 6 中国第三批“海绵城市 ”试点城市分布13. 我国大多数“海绵城市 ”试点城市吸水、蓄水阶段处于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14. 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当地①用地紧张 ②交通压力 ③雨季内涝 ④淡水不足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治蝗书》记载:“蝗乃旱虫……殊不知其萌孽则多由于水,水继以 旱,其患成矣 ”,即水旱交替背景下极易发生蝗灾。读图 7-9 完成 15-17 题。(东亚飞蝗分布点)图 7 中国东亚飞蝗分布图 8 某地 区年 降水量 的变化(1949-2002 年 )图 9 甲骨文“秋 ”字演变15. 东亚飞蝗主要分布于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青藏高原16. 推测某地区最有可能发生过严重蝗灾的年份是A. 1964 年前后 B. 1975 年前后 C. 1990 年前后 D. 1997 年前后17. 《甲骨文诂林》认为“秋 ”字最初为蝗虫之形,有学者认为演变后的秋字 示意秋季灭蝗。从字形上推测这种灭蝗方法是A. 人工诱捕 B. 农药灭虫 C. 用水冲淹 D. 点火焚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烟台部分果农在红富士苹果成熟前 1 个月 左右会摘掉袋子,待表皮逐渐转红后采摘;而部分未摘掉袋子的苹果则继续生长 至 1 个月后再采摘,即成了果皮金黄的奶油富士苹果。读图 10 完成 18-20 题。图 10 中国部分苹果产地分布及主要品种成熟时间18. 各产地苹果成熟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水源 B. 土壤 C. 气温 D. 降水19. 造成红富士苹果与奶油富士苹果表皮颜色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20. 花期冻害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针对花期冻害可采取的措施有①人工延迟花期 ②增强果树抗冻能力③提高机械化水平 ④加强病虫害防控技术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黄腹角雉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有鸟类“ 大熊猫 ”之称,主要栖息于海拔 800-1400 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据此完成 21-22 题。21. 推测黄腹角雉主要分布于A. 天山山脉 B. 长白山脉 C. 武夷山脉 D. 大兴安岭22. 为防止黄腹角雉种群减少,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加大种植人工针叶林 ②技术指导,人工繁育③科学监测,改善生境 ④积极参与,多维宣传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某校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语文、地理老师分别提供了有关黄河的学习资料。 读图 11-12 完成 23-25 题。图 11 黄河诗文时间轴 图 12 潼关站位置及水文资料23. 自汉到宋,黄河诗文反映的黄河水文特征是A. 水量大 B. 含沙量大 C. 流速快 D. 无结冰期24. 据潼关站水文资料可推测,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A. 河流年输沙量变大 B. 水土流失减少C. 河流年径流量变小 D. 植被破坏加剧25. 同学们查阅的资料中,属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是①河流沿岸大量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②上游提升“ 中华水塔 ”的水源涵养能力③中游开展“水土保持 ”的综合治理④下游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修复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计 50 分)26.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与传统水稻相比, 节水抗旱稻“旱优 73 ”在旱种旱管模式下,可节约灌溉水 50%以上、节肥1/3 、减少使用农药 2 至 3 次。杭州地区自引进“旱优 73 ”稻,不仅提高了 产量,还缓解了该地区丘陵地带的水土流失。读图 13-15 完成下列问题。(9图 13 浙江省地形及杭州地区位置图 14 杭州地区气候资料图 15 杭州地区 2008~2023 年降水量极值(1)以下框图说明杭州地区引进“旱优 73 ”稻的原因,将框图补充完整。(2)“旱优 73 ”稻已在浙江省传统水稻种植区逐步推广,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 益说明理由。(4 分)27. 某校地理小组举行了“知我国家版图,爱我美丽中国 ”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读图 16 完成下列问题。(8 分)图 16 中国疆域探究一: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与俄罗斯相比,我国纬度位置更 (高/低), 条件更好,更有 利于农业生产。(2)与蒙古相比,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是 。(2 分)探究二:我国的海洋权益我国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指出对中国的岛屿及周围海域拥有不可争议的主 权,任何周边国家对这些岛屿的占领,均是对我国主权的侵犯。(3)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是 ,国家在此竖立了主权碑;我国面积最大的 岛屿 A 是 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4)西沙、南沙群岛位于我国的 海,国家在该海域开展常态化巡航的意义 是 。28. “引汉济渭 ”工程是从陕南地区的汉江取水,向北调入关中地区的渭河,以 缓解渭河流域用水紧张的问题。工程在穿越山区时采用隧洞引水方式,以避 开生态敏感区。读表 2 、图 17 完成下列问题。(9 分)表 2 关中与陕南地区部分资料比较地区 主要气候类型 人口数量 (万人) 人均水资源量 (m3) 国内生产总值 占全省比重(%)关中 温带季风气候 2600 348 65陕南 亚热带季风气候 780 3570 10图 17 “ 引汉济渭 ”工程示意(1)“ 引汉济渭 ”工程穿过的山脉 A 是 ,该段采用隧洞引水方式的优点 有 。(2) 陕西省实施“ 引汉济渭 ”工程的原因: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相比,关中地 区降水较少,流域供水量 ,经济总量更大,人口更多,需水量 , 供不应求;陕南地区降水较多,流域供水量 ,经济总量更小,人口 更少,需水量 ,供过于求。(3)“ 引汉济渭 ”工程解决的是水资源 分布不均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 节水比调水更重要,作为中学生,在生活中我们可做到的节水措施有 。(4) 说出“ 引汉济渭 ”工程对渭河流域产生的生态效益。29. 阆中因“ 阆水迂曲,经其三面,县居其中 ”而得名。阆中古城历史上一直是 四川北部地区交通中心。古城城址曾经历过几次变迁,适应了当地“夏湿热、 冬阴冷、多水患 ”的自然环境特点,巧妙利用自然条件趋利避害。读图 18 完成下列问题。(8 分)图 18 不同时期阆中古城位置(1)阆水指的是 。(2)说明阆中古城在明清时期成为交通中心的原因。(2 分)(3)将以下框图补充完整,说明阆中古城几次变迁中对自然条件的巧妙利用。(起保温作用) (北部地形类型为①) (坐北朝南) (改善“冬阴冷”) (三面环水)有效阻挡 ② 季风③ 充足(改善“夏湿热”) (地势北高南低,且夏季盛行偏④风) (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减少“水患”) (利于通风散热)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阆中古城地势更 ⑤30.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电动化、无需跑道、可垂直起降的飞行器, 是未来空中交通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央空管委即将在我国六个城市开展 eVTOL 试点。读图 19 、表 3 完成下列问题。(7 分)图 19 eVTOL 试点城市分布表 3 旅客从深圳到珠海的交通时长比较交通工具 时间eVTOL 约 20 分钟汽车 约 2.5-3 小时高铁 约 2 小时轮船 约 1 小时(1)六大试点城市全部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地区。试点城市共 同优势条件有 、 等。(2)苏州、杭州位于我国 工业基地,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经济发 达,可为 eVTOL 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广阔的 。(3)说出eVTOL 飞行器应用于城市或城际空中交通的优势。(2 分)31. 竹子生长速度快,周期短。我国是世界上用竹最早和最善用竹的国家之一。 读图 20-22 完成下列问题。(9 分)图 20 中国竹林分布图 21 竹楼景观图 22 西双版纳气候资料【寻找“竹 ”迹】(1)从干湿状况看,我国竹林带主要分布在 地区,共同的气候特点 是 。【择“竹 ”而居】(2)竹楼是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描述竹楼的外形特征,并说明其与当地气候 的关系。(2 分)【以“竹 ”为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流域独竹漂和建瓯挑幡都是与竹有关的民间传统技 艺。(3)独竹漂和挑幡分别源于 、 (省级行政区域简称)。独竹 漂和挑幡的制作就地取材,根据竹林带的划分,都来自 竹林带。【“竹 ”见效益】塑料污染问题严重威胁人类,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 以竹代塑 ”正悄然兴起。(4)与塑料产品相比,说出竹制品的优势。(2 分)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 案 C D A B A D B C D A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 案 B C B D B A D C A A题 号 21 22 23 24 25答 案 C D B B D二、综合题(本题共6小题,除特殊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26.(共9分)(1)①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②大 ③大 ④充足(丰富) ⑤丘陵(2)经济效益: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减少灌溉水源、化肥与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环境效益:减少化肥与农药使用,减少农业污染;缓解丘陵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角度作答,各答2点,每点1分,共4分,答案合理即可)27.(共8分)(1)低 热量(光热);(2)海岸线漫长,沿海有众多岛屿和港湾(1分) 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海洋资源丰富;有利于对外交往与合作(1分)(海陆位置1分,优越性1分,答案合理即可)(3)曾母暗沙 台湾 南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保护海洋资源等方面作答,答案合理即可)28.(共9分)(1)秦岭 减少蒸发,耗水少;避免沿线污染,保障水质;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少;整体线路短;保护地表生态环境(任答一点,答案合理即可)(2)较少(较小) 更大(更多) 较大(较多) 更少(更小)(3)空间(地区) 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随手关水龙头等(任答一点,答案合理即可)(4)生态效益:改善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等(任答一点,答案合理即可)29.(共8分)(1)嘉陵江(2)靠近河流,水运便利(1分);有古驿道通过,陆运便利(1分),水陆交汇,交通便利。(3)①山地 ②冬季风(东北季风、西北季风)③光照(热量、光热)④南 ⑤高30.(共7分)(1)南方 国家政策支持;相关研究机构多,有技术支持;相关企业数量多,有一定发展基础;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经济发达等(任答两点,共2分,答案合理即可)(2)长江三角洲 市场(3)速度快;噪音低;污染少;占地少;缓解交通拥堵等(任答两点,共2分,答案合理即可)31.(共9分)(1)湿润 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2)屋顶坡度大,说明当地降水多,利于排水;底部架空,说明降水多湿热,利于通风散热防潮(任答一点,竹楼的外形特征1分,与当地气候关系得1分,共2分,答案合理即可)(3)贵(黔) 闽 散生竹林带(4)原材料丰富;原材料可再生;原材料种植方便;可自然降解;能吸收二氧化碳;固碳能力强;产品无污染;绿色环保等(任答两点,共2分,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地理.docx 八年级地理评分细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