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5 BADAD 6-10 CDAAC 11-15 CBCAD 16-20 BDADB
21.(8分)
(1)b 自东南向西北 相反
(2)山脊 3.5
(3)方案3路线等高线较稀疏,地形较平坦,较省力(1分)
(4)当地河流多,廊桥可沟通两岸交通 当地夏季高温多雨,廊屋可避暑纳凉、避风遮雨(2分)
22.(7分)
(1)平原 南北高、中部低
(2)地中海 炎热干燥
(3)畜牧业
(4)巴黎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温和湿润,阴雨天气多(2分)
23.(8分)
(1)山地 林地
(2)可再生
(3)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持碳氧平衡(3分,写出3点即可)
(4)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1分),冰雪深厚(1分)。
24.(7分)
(1)湿地被破坏(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
(2)支流汇入(有湟水、洮河汇入) (1分)
流经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农业灌溉用水增多(1分)。
(3)①夏季多暴雨(坡度大)
②变慢
③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兴修水利,打坝淤地,修建梯田)
④加固堤坝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按要求将答案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图分别为飞檐景观图和飞檐光照原理图。读图,完成下
面小题。
1. 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 ”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 B. 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
C. 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 D. 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
2. 某建筑师在郑州采用了 “飞檐 ”的设计。若屋顶高度不变,与北京相比,应做的调整是
①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 ②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
③飞檐长度不变,缩小飞檐翘起角度 ④飞檐翘起角度不变,加长飞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一路向南》是一个穿越美洲的精彩传奇。一个自由探险家,一位纪录片导演,用了一 年多的时间,行程三万三千多公里,完成了世界上最长的陆地穿越——从北极圈出发,直到 阿根廷最南端,下图为活动宣传海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从起点甲地到途中乙地沿途气温变化的总趋势是
A. 先降后升 B. 先升后降 C. 逐渐降低 D. 逐渐升高
4. 影响以上沿途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2024 年 2 月 7 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这是中国第三个南极常年 考察站。南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近年来极地呈现快速增温趋势。下面为北 极和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秦岭考察站的主体建筑采用底部架空设计,其主要目的是
A. 节约建筑材料 B. 降低建设难度 C. 便于通风透气 D. 防风与抗雪埋
6. 极地呈现快速增温趋势,其可能的影响是
A. 淡水资源将大幅增加 B. 全球陆地面积将增大
C. 南极冰层厚度会下降 D. 北极航行范围会缩小
甘蔗为热带经济作物,,对水分、热量和肥料的需求量很大。读埃及甘蔗分布地区示意 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关于埃及甘蔗产区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 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B. 零星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C. 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D. 零星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8. 限制埃及甘蔗广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水分 B. 热量 C. 肥料 D. 耕地
澳大利亚投资环境良好,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双方经济互补性较强。下图示意 澳大利亚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据澳媒报道,现在澳大利亚吸引来自中国投资的热点领域是农业、食品、高端制造、业、 基建业以及地产业。我国对澳大利亚直接投资分布很不均衡,我国投资主要集中在甲州,则 可推测该州
A. 人口稠密,市场大 B. 人烟稀少,地价低
C. 矿产丰富,开发短 D. 雨林分布,河湖多
10. 澳大利亚铁矿的总储量大、质量好、埋藏浅,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资源国之一。读图, 中国钢铁企业进口澳大利亚的铁矿资源大多来自
A. 甲州 B. 乙州 C. 丙州 D. 丁州
2024 年 9 月 16 日 7 时 30 分左右,台风“ 贝碧嘉 ”在上海登陆,成为 1949 年以来登陆 上海的最强台风。下图为“ 贝碧嘉 ”移动路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台风“贝碧嘉 ”经过的海域乙是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12. 受本次台风影响的省份有
①湖南省 ②江苏省 ③安徽省 ④河南省 ⑤江西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 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
A. 北方土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 B. 南方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丰富
C. 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 D. 水资源北多南少,土地资源南多北少
14. 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A. 跨流域调水 B. 防治水污染 C. 兴建水库 D. 防治水土流失
随着“银发浪潮 ”的到来,养老成为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朝阳产业 ”。2020 年起多所高等院校陆续开设养老相关专业,2024 年养老服务专业迎来首批本科毕业生。读 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银发浪潮 ”反映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 人口负增长 B. 人口分布不均 C. 人口基数大 D. 人口老龄化加剧
16. 高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有利于
①推动年轻人顺利就业 ②提升“银发 ”群体的幸福指数
③扭转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 ④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作为一个冷得“特别复杂 ”的国家,每到 11 月时,棉裤、秋裤、毛裤等已成为中国人 民过冬的基础装备,覆盖国土面积超过九成。结合全国抗冻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列流域中“最抗冻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 松花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塔里木河流域 D. 长江流域
18. 使人们一夜之间由夏装转为冬装的特殊天气可能是
A. 寒潮 B. 梅雨 C. 台风 D. 伏旱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 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读长征路线简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中的“五岭 ”是指
A. 秦岭 B. 横断山脉 C. 武夷山脉 D. 南岭
20. 松潘草地是位于四川省北部岷山和巴颜喀拉山脉之间的高山草原,1935 年 8 月,衣着单 薄的红军走过松潘草地时,遇到漫天飞雪,这是因为
A. 此时正值冬季 B. 此地海拔较高 C. 此地纬度太高 D. 人工降雪
二、综合题。(请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共 4 小题,共 30 分)
21. 福建省某学校开展研学活动,同学们从学校出发,设计了三个春游活动方案。方案 1: 观赏瀑布,感受自然;方案 2:攀登山峰,锻炼身体;方案 3:游览畲乡,体验民俗。图 1 示意研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2 为木拱廊桥景观和资料卡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 1 图 2
(1)方案 1 对应图中的路线 (a/b/c),这条路线的行进方向大致是________ ,与沿
途河流的流向 (相同/相反)。(3 分)
(2)方案 2 路线主要沿 (地形部位)前进;现量得学校到山峰的图上直线距离约
为 3.5 厘米,则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约为 千米。(2 分)
(3)方案 3 多为体力欠佳同学的首选,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说明理由。(1 分)
(4)研学中同学们发现当地廊桥众多,试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原因。(2 分)
22. 暑假期间,我国某旅游团游览了欧洲西部的罗马、巴黎及其周边地区。结合下图和游客 的见闻,回答下列问题。(7 分)
(1)欧洲西部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征为 。(2 分)
(2)游客在罗马郊区品尝了当地新鲜的无花果、柑橘、葡萄等水果。这里属于 气
候,夏季 的气候特征提供了充足的光照,适宜水果生长。(2 分)
(3)游客在巴黎周边地区能在草原上游玩,并且能在餐桌上吃到牛排、羊腿、奶酪等食物。
据此判断,当地农业类型以 为主。(1 分)
(4)游客在巴黎旅游期间,发现许多酒店都备有雨伞,当地居民出门也有携带雨伞的习惯。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2 分)
2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 分)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甲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 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 ”之路。下图示意甲林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气温、降水和地形分布。
(1)甲林场的地形类型以 为主,土地利用类型是 。(2 分)
(2)“青山不墨 ”是指青翠的山岭不是笔墨丹青画出来的,而是森林为其着墨。从资源可否
再生和可否更新角度看,森林属于 资源。(1 分)
(3)森林具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请列举三条。(3 分)
(4)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 ”,甲林场加强林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举措 之一,从气候角度简要分析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2 分)
24.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 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最终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下面为黄河 水系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 分)
(1)在黄河源头甲地附近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1 分)
(2)从水系状况看,黄河流经乙区域后水量明显增加,其原因是 。从水
文状况看,河口水文站水量比青铜峡水文站水量明显减少,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2分)
(3)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黄河流域丙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了黄河下游地区的环境。图 1 为丙地区地理环境示意图,图 2 为黄河下游“地上河 ”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 完成框图的填写。(4 分)
① , ② , ③ , ④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