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 年秋期期终学情调研
八年级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 6 页,两个大题,24 个小题。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 0.5 毫
米黑色水笔或签字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某旅行社计划推出民族风情体验之旅活动。读图完成 1-2 小题。
1.图中省级行政区匹配正确的是( )
A.①-贵 B.②-滇 C.③-一青 D.④-一吉
2.旅行社在推介上面哪个省或自治区时,重点介绍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那达慕大会。()
A.① B.② C.③ D.④
川藏铁路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艰难的铁路工程,新建桥隧总长 965.74 公里,桥隧
比高达 95.8%,其中新建桥梁 93 座、114.22 公里,占线路长度 11.33%,新建隧道 72 座、
851.48 公里,占线路长度 84.43%。读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 3-5 小题。
3.从成都到拉萨,沿川藏铁路依次经过()
30°
A.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C.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横断山脉
4.分布在川藏铁路沿线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壮族 B.藏族 C.满族 D.朝鲜族
5.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复杂 ②地质灾害多 ③穿越我国第一、二、三级阶梯 ④人口密集,移民众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哪里有花哪里赶,哪里温暖哪里赶”是说为了采到合适的蜂蜜,蜂农带着蜜蜂寻找宽源
充足、花期衔接的放蜂场地。读放蜂采蜜路线图,完成 6-8 小题。
6.图中四地,适合在冬季放蜂采蜜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造成各地放蜂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光照 C.气温 D.土壤
8.蜂农“追蜂采蜜”时多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2023 年全国猪肉价格波动不断,据统计,河北、东北三省等地区是北京猪肉主要供应
地。据此,完成 9-10 小题。
9.生猪养殖属于()
A.种植业 B.畜牧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10.猪肉价格的波动会影响猪场的养猪数量,这一现象说明()
A.气候影响农业生产 B.地形影响农业生产
C.消费市场影响农业生产 D.交通条件影响农业生产
锂是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以用于原子反应堆、制轻合金及电池等。比亚迪新能
源汽车电池采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该新能源汽车全面走进国际市场,2023
上半年销量居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下图示意中国汽车产业群分布,据此完成
11-13 小题。
11.锂是()
A.非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B.可再生的气候资源
C.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D.可再生的土地资源
12.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特点是( )
A.分布比较均衡 B.集中分布在沿江地区
C.主要分布于沿海、沿江地区 D.主要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处
13.关于京津冀汽车产业群的叙述,不可信的是()
A.河网密布,水资源充足 B.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
C.海陆交通便利,便于产品运输 D.高等院校云集,科技力量强
下图是东北三省雪期(降雪最初日期和降雪最终日期之间的天数)和积雪厚度分布略
图,读图完成 14-16 小题。
14.下列地理分界线,与图中 a 山脉无关的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15.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 ②地广人稀
③机械化程度高 ④农作物生长周期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16.关于东北三省雪期和积雪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年平均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短
B.最大积雪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
C.最大积雪厚度出现在漠河
D.纬度位置、地形、距海远近对雪期和积雪厚度都有影响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
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下图示意“半边房外观和当地气候图”,读图,
完成 17-18 小题。
17.“遮风避雨又御寒”中的“风”主要指的是()
A.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18.“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半边房能最大限度地收集雨水,说明当地()
A.降水较少 B.全年高温多雨 C.暴雨频发 D.冬雨夏干
读北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 19-20 小题。
19.为疏解北京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我国建设了雄安新区,雄安新区的选址主要考虑
()
①工业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②距离北京和天津远近适中
③生态环境较好,发展空间充裕
④有利于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A. 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为把北京打造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下列做
法不可取的是()
A.拆除一切破旧的历史文物
B.加强水源生态建设
C.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二、综合题(共 30 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8 分)
2024 年元旦 3 天假期,黑龙江省的哈尔滨游客达 304.79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 59.14
亿元,成为国内冰雪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下图为黑龙江省地形图及鄂伦春族漫画图。
(1)春节时,游客前往黑龙江体验冰雪风情,需要准备哪些物品?(1 分)
(2)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 )(1 分)
(3)松花江是哈尔滨的母亲河,是黑龙江的重要支流,请从结冰期、汛期两个方面简要说
明其水文特征。(2 分)
黑龙江省的冰雪运动、冰雪经济发展历史悠久,2025 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哈
尔滨举行。
(4)简述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方面分析)(2 分)为
满足游客需求,哈尔滨从兴安岭地区把鄂伦春族请了出来。“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
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
(5)鄂伦春族有可能生活在(甲地或乙地)。(1 分)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历史上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可能是( )(1 分)
A.农耕定居 B.山林狩猎 C.草原游牧 D.江海捕鱼
22.下图分别为我国北方局部区域示意图和济南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分)
(1)华北平原春季(3-5 月)正值冬小麦返青。 济南
请结合气候资料图,简述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3 分)
河套灌区位置和景观图 黄土高原卫星影像图(局部)
(1)河套地区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之地。黄河在这里形成一个“几”字形的弯曲,
使得该地区成为一个肥沃的平原,适宜农业和牧业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关系图。
(4 分)
黄土高原卫星影像图(局部)
① ② ③ ④
(2)起源于黄土高原的旱作农业,曾长期是我国农业立国的根脉所在。后来由于不合理开
发,黄土高原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措施。(4 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 分)
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
工业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读辽中南工业基地位置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推测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主导工业部门,并分析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4 分)
(2)20 世纪 90 年代,辽中南工业基地出现经济滞后的现象,分析其走向衰落的原因及应
对措施。(3 分)2024年秋期期终学情调研
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C D A B A A C B B C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C C A C B D D A C A
二.综合题(共30分)
21.(8分)
(1)羽绒服、雪地靴、棉袜、口罩等保暖物品 (任答一点得1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D (1分)
(3)结冰期长;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也会有短暂的汛期。 (答出结冰期得1分;夏讯和春汛任答其一得1分。)
(4)纬度高,气温较低,降雪量大,冬季寒冷而漫长;山地面积较广,适合滑雪;河湖多,冬季结冰面积大。 (任答2点得2分)
(5) 甲 (1分) B (1分)
22.(7分)
(1)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每点1分,共3分)
(2)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发展节水农业;人工增雨;调整农业结构(任答2点得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任答对2点得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8分)
(1)温带大陆性气候 少 黄河 畜牧
(2)原因:(课本28页)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过垦过牧;修路、开矿等活动破坏地表。(任答对2点得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措施:(课本30页) 植树种草;建梯田;修挡土坝;退耕还林、还草;控制放牧的牲畜数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任答对2点得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7分)
(4分)
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 (任答2点得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矿产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历史悠久,工业基础较好。 (任答2点得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分)
原因: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人才外流等 (任答2点得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措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旅游业;提高资源利用率。 (任答1点得1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