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地理
注:1.本试卷共 10 页;考试时间:60 分钟;本卷满分:100 分;
2.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2024 年 12 月 4 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完成 1~2题。
1.春节吃年饭,“北水饺、南汤圆”,造成这一传统习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差异
C.水文差异 D.气候差异
2.中国春节成功申遗的意义有
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②让世界人民与中国人民共同过好春节
③推动春节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
④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长江流域物产丰盈,拥有一批世界领先的文化和科技成就。稻作、茶叶、丝
绸、瓷器和造纸术等,不仅惠及了整个中华民族,更是惠及了整个人类文明。完
成 3~4题。
3.长江流域丰盈的物产以及领先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包括
A.水稻、丝绸、水利技术 B.水稻、造纸术、葡萄酒
C.小麦、茶叶、造纸术 D.小麦、瓷器、水利技术
4.对长江流域农耕文明交流与传播所起作用最大的是
A.便利的水运 B.暖湿的气候
C.肥沃的土壤 D.充足的水源
八年级地理 第 1 页(共 10 页)
读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每 10 万人拥有各类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图“和”我国
人口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完成 5~7题。
5.与 2010 年相比,2020 年“我国每 10 万人中拥有受各类教育程度的人数”呈
下降趋势的是
A.大专及以上,高中(含中专) B.高中(含中专),初中
C.初中,小学 D.小学,大专及以上
6.各类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变化,反映了我国
A.受义务教育人口的比重下降 B.受更高层次教育人口的比重上升
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D.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7.为了努力保持适宜的人口年龄结构,我国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完善养老支持服务体系 B.完善生育支持服务体系
C.完善人口流动服务体系 D.完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
赣州国际陆港是江西省首个内陆开放口岸。自开通运营以来,目前已累计
开行中欧班列超 1600 列,发送货物 13.6 万标箱,开行的中欧班列总量约占江西
省的 80%。完成 8~9题。
8.目前赣州国际陆港货物运输最主要的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内河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9.建设赣州国际陆港有利于
A.促进货物进口和出口,防止国内外企业入驻
B.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减少与国内的联系
C.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D.重点发展传统产业,避免新兴产业的发展风险
八年级地理 第 2 页(共 10 页)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读中国油菜花开花日期示意图,
完成 10~12 题。
10.我国东部油菜花开花时间总体上
A.由南向北越来越早 B.由南向北越来越晚
C.由沿海向内陆越来越早 D.由沿海向内陆越来越晚
11.青海门源油菜花开花日期比相近纬度的天津晚,主要原因是
A.降水多 B.海拔高
C.纬度高 D.离海远
12.某小学暑假研学团想去赏油菜花,最有可能去的研学点是
A.天津 B.青海门源
C.江苏兴化 D.江西婺源
融雪洪水是指由积雪快速融化形成的洪水,在我国多发于西北地区的春
季。读新疆历史融雪洪水灾害空间分布图,完成 13~15 题。
八年级地理 第 3 页(共 10 页)
13.新疆融雪洪水总体上主要分布在
A.山麓地带和盆地边缘
B.山麓地带和盆地内部
C.山体顶部和盆地边缘
D.山体顶部和盆地内部
14.新疆融雪洪水多发于春季,主要是
因为
A.受夏季风影响,降雪量大
B.受冬季风影响,降雪量大
C.受气温影响,融雪量大
D.受人类活动影响,融雪量大
15.为防御春季融雪洪水,适宜的措施是
A.推行植树种草,减少农牧业生产活动
B.修建和加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防凌减淤
C.加强监测预警和隐患排查,建立应急预案
D.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京沪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京沪高铁线路示
意图,完成 16~18 题。
八年级地理 第 4 页(共 10 页)
16.京沪高铁经过的 4省简称是
A.冀、鲁、皖、苏 B.冀、鲁、鄂、苏
C.冀、晋、鄂、苏 D.冀、豫、鲁、苏
17.自 2011 年开通以来,京沪高铁成为我国开行列车最多、客流密度最大、上
座率最高的高铁线路,主要得益于沿线地区
A.地势崎岖,交通方式少 B.地势平坦,运行速度快
C.气候温暖,资源丰富 D.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我国农牧区的界线从汉代至今,其位置在不断变化。读我国主要历史时期农
牧界线变迁示意图,完成 19~21 题。
A.长三角城市群 B.珠三角城市群
C.成渝城市群 D.长江中游城市群
我国农牧区的界线从汉代至今,其位置在不断变化。读我国主要历史时期农
牧界线变迁示意图,完成 19~21 题。
19.从汉代至今,我国农牧区的界线大致
A.由东南向西北推进 B.由西北向东南推进
C.由东北向西南推进 D.由西南向东北推进
八年级地理 第 5 页(共 10 页)
20.我国农牧区的界线摆动位置大致在
A.200 毫米年降水量线附近 B.400 毫米年降水量线附近
C.800 毫米年降水量线附近 D.1600 毫米年降水量线附近
21.我国农牧区的界线在历史上经过多次变迁,其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冷暖变化状况 B.干湿变化状况
C.耕地与林地的争夺 D.耕地与草地的争夺
我国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占全国的 70%以上,是清洁能源建设的“主力军”,
“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清洁能源基地正加快建设。读中国清洁能源基地分布图,
完成 22~24 题。
22.“十四五”规划提出的 9大清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23.9 大清洁能源基地中,开发的清洁能源主要是
A.煤炭、水能、风能 B.风能、太阳能、石油
C.水能、太阳能、石油 D.风能、太阳能、水能
八年级地理 第 6 页(共 10 页)
2024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地理(续卷)
24.我国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意义是
①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优化能源结构
②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④增加世界能源供应,降低石油价格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红军长征途中,跨越近百条江河,翻越 40
余座高山险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读中国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示
意图,完成 25~27 题。
25.毛主席的《七律·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诗句中
描述长征途中跨越的江河是
A.金沙江和嘉陵江 B.大渡河和岷江
C.金沙江和大渡河 D.嘉陵江和岷江
八年级地理 第 7 页(共 10 页)
26.红一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的主要地形区,包括
A.珠江三角洲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27.松潘草地海拔在 3500 米以上,红军过草地时克服的困难有
A.沼泽遍布,台风肆虐 B.高寒缺氧,梅雨连绵
C.梅雨连绵,沙尘肆虐 D.高寒缺氧,沼泽遍布
国家公园具有全球价值和国家象征意义。读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图,完成
28~30 题。
28.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
A.福建省 B.黑龙江省
C.四川省 D.青海省
29.地处我国东南部,拥有全球同纬度面积最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

A.大熊猫国家公园 B.武夷山国家公园
C.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D.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30.建立国家公园是为了
①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②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③促进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协调和平衡
④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和均衡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八年级地理 第 8 页(共 10 页)
二、综合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分,共 40 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大型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与航空母舰并称为造船工业
“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其产业链长、带动性强,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科技水
平的集中体现。一艘大型邮轮仅总装建造就能创造超过 5000 个就业岗位,邮轮
制造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比例可达 1:14。船舶工业是我国优势传统产业,未来将
进一步加快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不断推动制造能力优化升级。
下图为 2020 年我国各省份造船完工量统计地图
(1)描述我国船舶工业的分布特点。(4分)
(2)江苏造船完工量最大,说明其发展船舶工业的有利条件。(4分)
(3)简述我国发展船舶工业的意义。(6分)
(4)请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八年级地理 第 9 页(共 10 页)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垸”(yuàn)是指湖南、湖北在江河湖泊地带挡水的堤圩,也指堤所
围住的地区。洞庭湖南汇湘、资、沅、澧“四水”,大量泥沙沉积,形成众多洲
滩,吸引人们垦种。历史上围湖造田、筑堤建垸成为开发和改造洞庭湖最重要的
方式。围湖造田高峰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至 1980 年,当时人口激增,需要生产
更多的粮食。目前洞庭湖区有大小堤垸 226 个,堤垸保护面积 1.62 万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912 万亩,保护人口 1049 万人。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洞庭湖区有 40 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我国
一直重视洞庭湖区的综合治理,2000 年以后全面推行洞庭湖区保护与修护政策,
如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渔民上岸、关闭湖区造纸企业等。
图为“十七世纪中期的洞庭湖”(左图)和“20 世纪中期的洞庭湖”(右
图)
(1)说出图中洞庭湖面积的变化,并指出其主要原因。(6分)
(2)简要说明垸的“利”与“弊”。(8分)
(3)关于垸是“去”还是“留”,试说出你的观点及理由。(6分)
八年级地理 第 10 页(共 10 页)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地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A C B B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C C A D A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D A C B D D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
(1)①沿河;②沿海分布(或分布在东部沿江;沿海地区)(每点2分,满分4分)
(2)①临海,地理位置优越;②海运发达,对船舶的市场需求大。③造船工业基础雄厚;④船舶制造技术水平高;⑤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⑥政策支持。(每点2分,以上6点任答2点即可得满分4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3)①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②推动传统船舶制造能力的优化升级;③促进传统产业向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以上3点,每点2分,答中3点即可得满分6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4)①加大船舶生产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船舶的质量和性能;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智能化生产;③打造完整的船舶生产产业链;④降低船舶生产的能耗和碳排放量,实现绿色低碳生产。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船舶工业的知名度,打响品牌效应,努力开拓国际市场;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上6点,每点2分,答中3点即可得满分6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32.
(1)洞庭湖面积变小(或缩小;萎缩);原因:①泥沙淤积;②围湖造田(面积变化2分,原因每点2分,最多得4分,满分6分)
(2)利:①可开垦为耕地,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②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弊:③导致湖泊面积萎缩,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增大了洪涝灾害的风险;④长期的耕种破坏了湖区生态环境,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利和弊每点2分,满分8分)
(3)1:“去”垸。
理由:①可以恢复湖泊面积,提高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少洪涝灾害风险;②促进湖区生态环境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
2:“留”垸。
理由:①确保有足够的耕地和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 ②“垸”区居民点和人口众多,搬迁难度大;③垸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可发展文化旅游业,为当地创收。
3:根据实际合理“去”垸与“留”垸。
理由:①对于洪涝风险高、生态破坏严重的垸,应优先进行“去”垸处理。对于农业生产效益高、人口众多,搬迁难度大的垸,应予以保留并加强保护和管理。
(说出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最多得4分,满分6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本题没说观点得零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