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3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西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3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第一部分 立足教材过考点
七年级(下册)
第一、二单元 青春时光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核心知识结构图
2022版课标链接
内容要求
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烦
恼;掌握青春期性心理知识,正确对待两性关系;提高预防性骚扰和性侵
害的能力。(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
社会风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会情绪调控。(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核心素养
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健全人格)
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健全人格)
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绪波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健全人格)
教材考点全梳理
考点1 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P3~6)
生理变化 心理变化
主 要 表 现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②内部器官的完 善;③性机能的成熟 ①反抗与依赖;②闭锁与开
放;③勇敢与怯懦
生理变化 心理变化
影 响 ①积极影响: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 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②消极 影响: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
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续表
生理变化 心理变化
应 对 方 法 ①正视身体的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 变化而自卑,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 化;②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 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 我们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展现 青春的内在美 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
暖中放松自己;②求助他人,
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培养
兴趣爱好转移注意,接纳和调
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学习
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
保健医生”
续表
考点2 独立思考 批判思维 创造潜力
1.独立思考的表现有哪些?(P9)
①不一味追求独特;②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③能接纳他人合
理、正确的意见。
2.批判性思维的表现、作用及要求。(P10~11)
表现 (是什么) ①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②敢于表达不同观点;③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④敢于向权威挑战
作用 (为什么) 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要求 (怎么做) ①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②要考虑他人的感受,掌握批判的技巧。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3.如何开发创造潜力?(P12~13)
①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勇于创造;②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
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③关
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
者;④投身于社会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
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关键词归纳:敢于打破常规 关注他人与社会 尝试+探索+实践+劳动
考点3 异性交往
1.青春期男女生差异的表现(P14):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
2.异性交往的作用及正确做法。(P19)
(1)作用:①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②学习对方
的优秀品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2)正确做法: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3.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异性情感?(P20~21)
①认识: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对异性
的欣赏和对美好的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②对待: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考点4 自信 自强[2024.16(1)]
自信、自强的重要性及培养途径。(P25~27)
自信 自强
重 要 性 ①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②自信的人有 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 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 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
永不停息
自信 自强
培 养 路 径 ①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诱惑、战胜自 我;②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 ①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
胜自己、超越自己;②要靠
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
不懈的坚持
结 论 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给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助力青 春成长 续表
考点5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1.行己有耻的含义(P28):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行己有耻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P28~29)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
“耻”的能力;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关键词归纳:知廉耻,懂荣辱 知耻+辨耻 底线意识 磨砺意志+拒绝诱惑+增强自控力
3.止于至善的内涵(P29):①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
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
境界;②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③是一种向往美好、
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4.止于至善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P29~32)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
作为榜样,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
检视自身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为;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
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5.榜样的力量。(向榜样学习的原因是什么?)(P30~31)
(1)对个人: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启发我们对人生
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2)对国家和社会: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考点6 情绪(2023.2)
1.情绪的特点、分类及影响因素。(P35~36)
(1)特点:复杂多样。(青春期情绪特点:反应强烈、波动与固执、细
腻性、闭锁性、表现性)
(2)分类:①基本情绪:喜、怒、哀、惧等;②复杂情绪:害羞、焦虑、
厌恶和内疚等。
(3)影响因素: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
自然环境等。
2.情绪的作用。(情绪的两面性)(P35)
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①积极作用: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
上;②消极作用: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折而止步不前。
3.青春期情绪的应对办法(P37~38):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学习积
极面对负面情绪。
4.恰当的情绪表达的重要性及要求。(P39)
(1)重要性: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情绪的表达关乎自己的身
心健康和人际交往。
(2)要求: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5.为什么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学会合理调节情绪的意义)(P40~41)
(2023.2)
(1)对自己:①有助于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②有助
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成为情绪的主人。
(2)对他人: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6.调节情绪的方法。(P40)
方法 使用场景 情境助理解
改变认知评 价 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对 自己说鼓励的话,换个角度思 考问题 对自己说“我很棒,我能行”
等一些鼓励的话
转移注意 把注意力从引起负面情绪的情 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 跳舞、唱歌、散步、画画、
听歌等转移注意
方法 使用场景 情境助理解
合理宣泄 遇到负面情绪时痛痛快快地表 达出来 受委屈时找朋友倾诉,踢足
球、跑步或在合适的场合哭
喊等
放松训练 主要指消除紧张 深呼吸、肌肉放松、静坐放
松等
续表
考点7 情感(2024.2③)
1.情感与情绪的关系。(P43~44)
关系 情绪 情感
区别 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
的,相对稳定
联系 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②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③与情绪一样,我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 2.情感的种类。(P44)
(1)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高级情感,如道德感。
(2)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两方面混杂的
体验,如敬畏感。
3.美好情感的作用及获取途径。(P47~50)
(1)作用:①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
感;②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③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④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使生命更有力量。
★(2)获取途径:①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
②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2024.2③)
4.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方法和意义。(P49~50)
(1)方法:①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
中,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2)意义: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
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
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核心知识默写
1.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__________,有自己
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____________的意见。
2.与异性同学交往,我们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__________。
3.自强可以让我们更______,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4.“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______意识,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情
坚决不做。
人云亦云
合理、正确
举止得体
自信
底线
5.“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向榜样学习,养成__________的习惯。
6.情绪影响着我们的______和______。
7.调节情绪的方法:改变认知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和放松训练等。
8.要学会______________,成为情绪的主人。
自我省察
观念
行动
转移注意
合理宣泄
合理调节情绪
易错知识订正
1.独立思考就是要坚持以自我为中心/不用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
(桂林2022.4A)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2.异性交往越密切越有利于健康成长。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把握分寸、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3.必须杜绝青春期的情绪波动。(2023.2B)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
4.依靠老师才能解决情绪问题。(2023.2D)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三阶 实战演练提能力
真题溯源悉考情
1.(2022柳州3)处于青春期的我们,身心会发生一些变化。面对这些变化,
下列同学的表现值得肯定的是( )
D
A. 小美脸上长痘痘了,她不愿接受这一生理变化
B. 小华产生强烈的成人感,想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C. 小浩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理解,却又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
D. 小玲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又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要正视青春期生理变化
→说法绝对,排除
是青春期闭锁心理的表现,不利于成长
2.(2022桂林3)对于下面同学们搜集的黑板报内容素材,下列主题最适合
的是( )
苏炳添曾一度被腰伤和骨裂困扰,但他最终以顽强意志走出低谷,
成为第一个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运动员。
C
A.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B.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交友
→底线思维,积善成德
→自强
→向榜样学习,学会反省
3.(2023广西2)小丽期末考试没考好,心情沮丧,无心学习。为此,她主
动向老师倾诉,得到了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从而重拾信心,学习劲头更足。
这启示我们( )
C
A. 要善于掩饰负面情绪
B. 必须杜绝青春期的情绪波动
C. 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
D. 依靠老师才能解决情绪问题
→积极面对
→说法绝对,排除
→说法绝对,排除
4.[2024广西16(1)]【畅谈“心”品质 探讨“心”方法】
“5.25”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后,三位同学继续围绕心理健康话题进行交流。
同学乙:乐观开朗
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同学甲:自尊自信
同学丙:自立自强
从上述同学的交谈中,你感受到他们具备了哪些健康的心理品质 (4分)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乐观开朗;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等。(每点2分,
共4分。写出以上任意两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设问类型:哪些类
新教材命题趋势前瞻
1.新教材·情境思考(8分)【活力青春,成长的烦恼】小江、小南、小赣
三位同学聚到一起,诉说各自的烦恼。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开导三位同学,化解他们的烦恼。(6分)
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
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③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
同伴的尊重;④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品德和
文化修养,展现青春的内在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共6分)
(1)三位同学的烦恼都属于青春期哪方面的烦恼 (2分)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2分)
2.新教材·情境思考(8分)某班同学围绕“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影响”展开讨
论,请你参与其中。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工智能时代中学生应如何更好地成长。(8分)
①要善于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创造潜力;
②要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③要学会用人工
智能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作出贡献;④要合理使用人工智能,保持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每点2分,共8分)
3.新教材·情境思考与实践活动(8分)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围绕“做情绪情
感的主人”话题,老师设计了以下环节,请你参与其中。
【合作探究】为引导同学们学会合理调节情绪,老师分享了以下情境:
情境 调节情绪的方法
小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爸爸妈妈批评,他很难过。 但他意识到,父母是因为爱自己才会“爱之深、责之 切”,便不再难过。 ①__
小云因跟好朋友发生矛盾而十分伤心,大哭一场后, 她感觉好多了。 ②__
情境 调节情绪的方法
小临因为理发失败心情沮丧,与好友一起打篮球后他 渐渐忘记了烦恼。 ③__
小川在演讲比赛上台前十分紧张,他通过深呼吸来缓 解紧张情绪。 ④__
(1)结合以上四个情境,请帮他们找到调节情绪的最佳方法。(4分)
改变认知评价; 合理宣泄; 转移注意; 放松训练
续表
【拓展作业】为强化同学们对情感的体验,老师布置了如下作业:
◎作业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
◎作业二:请同学们尝试向身边的人传递美好情感。(至少答出两个)
(2)请完成上述拓展作业。(4分)
作业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传递美好情感,传递生命正能量;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2分)
为父母精心准备节日礼物;主动关心、帮助有需要的同学(2分)(共47张PPT)
第一部分 立足教材过考点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核心知识结构图
2022版课标链接
内容要求
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认识未成年人违
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
凌和违法犯罪行为。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
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法治教育)
核心素养
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
征。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是实现和
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法治观念)
教材考点全梳理
考点1 法律与生活(北部湾5年1考)
★1.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P85~86)
(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
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北部湾2022.8③)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
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
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法律的本质及功能。(P87)
(1)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
(2)功能: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
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治的内涵和重要性。(P87~88)
(1)内涵: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
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2)重要性: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
要标志;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
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归纳:生活愿景+重要标志+助推中国梦+必由之路
考点2 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北部湾5年5考)
★1.法律的特征。(P91~92)
特征 辨识关键点 情境助理解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 可的(北部湾2018.1)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表 决、通过法律 个人信息保护法、兵
役法、监察官法的通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 证实施的(最主要特 征)(北部湾2019.1)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 院、人民法院通过强制 手段确保法律的实施 人民法院对拒不执行
判决、裁定的人进行
强制执行
特征 辨识关键点 情境助理解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 有普遍约束力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 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 小,都要受到法律的约 束 国家依法审判违法犯
罪的官员;开展“天网
行动”追捕外逃贪官
续表
2.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P90~92)
比较 法律 道德
区 别 产生方式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自然形成,约定俗成
实施手段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
和教育等力量保证实施
适用范围 和对象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 遍约束力 普遍适用,约束的领域比法律更
广泛
比较 法律 道德
联 系 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共 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很多法律上的义 务,同时也是道德的要求;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学 法守法用法意识,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续表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P92)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
相应的法律责任。
★4.法律的作用。(P92~93)[北部湾2022.20(1),2021.19(2),2020.
19(2)]
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
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1)规范作用:①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②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③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 指引、教育人向善。
(2)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
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归纳:规定权利和义务+评判的准绳+指引教育 解决纠纷+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合法权益
考点3 特殊保护[2023.17(2)(3),北部湾5年2考]
1.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原因。(P96~97)
(1)自身角度: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
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
(2)社会角度: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
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②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归纳:容易受影响和侵害 事关人类的未来+人类共识+应有之义
2.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P97)
(1)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劳动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
★3.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P99)[2023.17(2)(3)]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
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
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六大 保护 主体 基本要求 地位 具体体现
家庭 保护 父母、其他监 护人和共同生 活的其他成年 家庭成员 生活上的关 心照顾和思 想上的教育 培养 家庭是未成年 人保护的第一 个阵地,家庭 保护是未成年 人保护的基础 带生病子女及时就
医;保证适龄子女
按时入学等
六大 保护 主体 基本要求 地位 具体体现
学校 保护 学校、幼儿园 和其他教育机 构 — 起着重要作用 举办安全教育日活
动;加强校园安全
设施建设;开展防
火防震防灾等安全
演练等
续表
六大 保护 主体 基本要求 地位 具体体现
★社会 保护 (北部 湾2020. 1) 国家、人民团 体、企业事业 单位、社会组 织以及其他组 织和个人 创造有利于 未成年人健 康成长的社 会环境 是未成年人保 护必不可少的 组成部分 全国开展“扫黄打
非·护苗”专项行动
等;商家不得向未
成年人售卖电子烟

续表
六大 保护 主体 基本要求 地位 具体体现
网络 保护 国家、社会、 学校和家庭 保障未成年 人在网络空 间的合法权 益 对未成年人网 络生活实施的 专门保护,线 上线下全方位 保护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
供者开发“未成年
人模式”等
续表
六大 保护 主体 基本要求 地位 具体体现
政府 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 及其有关部门 在各自职责 范围内对未 成年人实施 的保护 政府在未成年 人保护工作中 承担着主体责 任 找不到未成年人父
母或其他监护人的
情形下,民政部门
对未成年人成长承
担长期监护职责等
续表
六大保护 主体 基本要求 地位 具体体现
★司法 保护 (北部湾 2019.2) 国家司法机关 (包括公安机 关、人民检察 院、人民法院以 及司法行政部门 在内的广义上的 司法机关) 依法履行职 责,对未成年 人实施的专门 保护 是维护未成 年人合法权 益的重要保 障 未成年人犯罪
记录档案封
存;未成年人
犯罪案件不公
开审理等
续表
4.未成年人应怎样珍惜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P100)
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考点4 法治意识 依法办事(北部湾5年2考)
1.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P101~102)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②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
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③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
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④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
重要意义;⑤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
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⑥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2.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及做法。(P102~103)(北部湾2018.8③)
(1)原因:①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②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
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做法: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
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
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
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怎样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P103)[北部湾2019.19(3)]
(1)在学习法律方面: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基本内容,树立法
治意识。
(2)在遵守法律方面: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
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3)在依法维权方面: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己的
权益,并积极运用法律帮助他人维权。积极同一切破坏法治的行为作斗争,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回答“青少年与法”类试题的思考路径
核心知识默写
1.法律的特征:是由________________的;是由____________保证实施的;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____________。
2.公民在法律面前__________,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法律的作用:______作用和______作用。
4.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__________能力和
__________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国家制定或认可
国家强制力
普遍约束力
一律平等
规范
保护
辨别是非
自我控制
5.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__________、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网络保护、__________和司法保护。
6.青少年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
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家庭保护
政府保护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易错知识订正
1.未成年人违法无关紧要,不应予以处罚/法律对未成年人有特殊保护,我
们年龄小违法犯罪也没关系。(北部湾2019.2A,桂林2022.9D)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对未成年人违法行为不予处罚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北部湾2019.2C)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3.政府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订正:__________
司法保护
4.有了法律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需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真题溯源悉考情
1.(2022柳州1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
禁止广场舞噪声扰民,经劝阻、调解和处理未能制止的,由公安机关依法
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这一规定说明( )
A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③违反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法律可以杜绝一切违法犯罪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说法绝对,排除
2.(2022梧州2)下面漫画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C
A. 社会保护 B. 网络保护
C. 司法保护 D. 政府保护
3.(2021柳州9)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
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
家长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
课堂。该举措( )
B
①给予学生特殊保护和关爱
②目的在于禁止学生参与网络生活
③将彻底根除学生手机依赖症
④有利于学校依法管理学生的手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说法绝对,排除
→说法绝对,排除
4.(2023广西17,10分)【观社会热点 评法治现象】
2023年初,关于“法律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KTV(营业性娱乐场所)”
的话题登上互联网热搜。对此,班级召开主题班会,以下是同学们交流分享
的片段:
(1)从法律角度说说召开该主题班会的目的。(2分)
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意识,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2分)
限定答题角度
设问类型:原因类
(2)结合小清分享的案例,运用法律知识分别对KTV工作人员和林阿姨
的言行进行评析。(6分)
①该KTV工作人员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履行社会保护责任,
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②林阿姨的言行体现了其法治观念
不强,应自觉学法守法,依法履行家庭保护责任。(6分)
限定答题材料
限定主体
设问类型:评析类
(3)请结合小川所谈到的现象,将晓莹的分享补充完整。(2分)
①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普法宣传;②依法加大对KTV违法行为
的查处力度。(答出一点即可,2分)
限定答题材料
设问类型:做法类
新教材命题趋势前瞻
1.新教材·实践活动(8分)某中学拟开展“模拟政协”活动,九年级(1)班
同学准备以“留住欢声笑语的课间十分钟”为题,提交小组“提案”。请你协
助他们完善此提案。
关于留住欢声笑语的课间十分钟的提案 提案者 某中学九年级(1)班
现状 校方为防止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发生安全事故,对课间活动的管理
日趋僵化;部分老师经常拖堂,导致学生除了上厕所,几乎没时
间走出教室;部分学生为分担放学后的任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
写作业……
案由 (1)将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①课间十分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② “课间圈养”“厕所社交”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课间适当活动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等。
关于留住欢声笑语的课间十分钟的提案 解决建 议 (2)针对改善课间十分钟现状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①相关部门应加快完善有关制度与规定,厘清校园安全事故的责任边界,减轻校方的安全顾虑;②学校应健全校园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学生校内外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③教师应规范日常教学行为,探索灵活的作业机制等。
续表
2.新教材·情境思考与实践活动(8分)【走进法治天地】南宁市某校七年
级(1)班组织开展以“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其中。
镜头一:第一小组同学准备开展题为
《学法懂法守法,勇敢向校园欺凌说
“不”》的法治教育课。看到这则消息
后,同学们在班级微信群纷纷留言,
表达自己的看法。下面是两位同学的留言: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位同学的留言进行点评。(4分)
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正确的。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
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
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
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
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②未成年人要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学法守
法用法的习惯;要增强法治意识,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
法律和捍卫法律;要学会依法维权等。(每点2分,共4分)
镜头二:第二小组同学准备开展“爱护同学不欺凌”的宣传活动,经过充分
协商,宣传组设计出下列活动项目,旨在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请你将活动项目的相关内容补充完整。(4分)
“爱护同学不欺凌”系列活动项目 活动形式 演讲比赛、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活动意义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校园欺凌极大地影响着
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未来成长,绝不可忽视。预防校园欺
凌,任重而道远。
主题班会
板报评比
“爱护同学不欺凌”系列活动项目 活动内容 同学们全程参与了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宣传活动,在活动中
写下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具体如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保持镇定,向路人呼救求助,通过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共31张PPT)
第一部分 立足教材过考点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核心知识结构图
2022版课标链接
内容要求
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团队活动中增强合作精神。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核心素养
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健全人格)
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导力。(责任意识)
教材考点全梳理
考点1 集体的力量
1.集体的含义、特点及力量来源。(P53~55)
(1)含义: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2)特点: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
整体。
(3)力量来源: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2.集体力量的作用。(P56~57)
(1)集体可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①个人的力量是
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②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
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
(2)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①
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②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
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项目首金在巴黎水上运动中心诞生。在结束此前
的集体技术自选、集体自由自选和当晚的集体技巧自选比拼后,8名选手
组成的中国队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集体项目金牌。这是中国花样游泳队
参赛史上首夺奥运金牌。
链接教材:集体力量的作用。
3.集体生活对个人的作用是什么?(P58~61)
(1)涵养品格。①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②培养我们人际交往
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2)发展个性。①我们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②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③实现集体
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考点2 个人与集体(2023.3)
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P62~64)
(1)一致时: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
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2)不一致时:有时会感受到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
在矛盾甚至冲突。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找到平
衡点,解决冲突。
关键词归纳:一致时→积极遵守和维护 矛盾和冲突时→个人服从集体
2.怎样让集体的和声更美?(怎样让集体更和谐?)(P64~65)
(1)需要每个集体成员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集体的和谐。
(2)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
见,积极提出改进建议。
(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保障集体利益的前提下,
维护个人正当利益。
(4)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要冷静考虑,
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P64~65)(2023.3)
(1)关系: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2)要求:①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
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②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
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
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4.在集体生活中,如何处理个人之间的矛盾?(P65)
(1)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如:①回避:暂时冷却处理,
以避免出现过度激化的僵局;②妥协:双方各让一步,达成协议。
(2)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
利益的事情。
5.集体中小群体的形成原因及作用。(P69)
(1)形成原因: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
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2)作用:①在小群体中,成员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
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②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互学共进中增
长才干。
考点3 共建美好集体(2024.3①)
1.集体愿景的内涵及作用。(P72)
(1)内涵: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
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
(2)作用:①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②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2.美好集体的特征。(美好集体有哪些良好的氛围?)(P73~76)
(2024.3①)
①民主的、公正的;②充满关怀与友爱的;③善于合作的;④充满活力的。
3.美好集体的作用。(P73)
(1)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
(2)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集体的关爱,获得丰富的精神养
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激发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4.正确认识集体中的合作与竞争。(P75~76)
(1)合作:①合作意味着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个
人英雄主义;②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
③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2)竞争:①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现;②是以承
认、尊重为前提的。
5.我们应怎样为集体建设尽责?(如何共建美好集体?)(P77~79)
(1)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自主建设、
自我管理。
(2)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并坚信其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实现。
(3)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
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
(4)发扬“自治”精神,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
护集体荣誉。
(5)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氛围、
积极的精神面貌。
【新考法·逻辑推理】共建美好集体的推进路径:确定愿景和目标→商定
规则与制度→自主建设、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
6.为什么要在集体建设中增强主人翁意识 (P79)
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②集体的事务需要每个人去分担,
事事都要有人做;③集体中没有旁观者,人人都要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是集
体的主人。
7.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的做法。(如何为集体建设作贡献?)(P80)
①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②集体的事务,无论大小都
要认真对待,努力做好;③悉心呵护集体荣誉。
8.在集体中承担责任的重要性/意义及做法。(P81~82)
(1)重要性/意义:①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
的必要前提;②是自我磨砺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事,提高能
力,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扩大自我成长的空间;③勇于担责可以为自
己赢得信任,可以让自己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做法:①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职
责不管大小,事情无论巨细,都要主动作为,使集体活动得以有序开展;
②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
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核心知识默写
1.集体的力量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________。当个人利益与集体
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__________。
3.美好集体是________、________,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是___________,
是充满活力的。
4.建设美好集体要求我们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
护__________。
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一致的
集体主义
民主的
公正的
善于合作的
集体荣誉
易错知识订正
1.集体的力量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2020贵港 7①)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发生冲突
3.组成兴趣小组就能共同进步。(2024.3④)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需要其他因素,如努力、方法等
4.为了集体利益,每个人都要放弃个人利益。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坚持集体主义,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但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真题溯源悉考情
1.(2021百色3)参研参建北斗导航系统的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
员合奏了一曲大联合、大团结、大协作的交响曲,孕育了“自主创新、开
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 )
C
A.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总是一致的
B. 维护集体利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C.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D. 只要人数够多就能够创造出伟大的精神
→本质上是一致的
→有时需要放弃
→“只要……就……”说法绝对
2.(2024广西3)某班几名志趣相投的同学组成篮球兴趣小组,他们在训练
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最后都成了学校篮球队的顶梁柱。这体现了
( )
A
①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②真挚的友谊促进我们成长
③真正的朋友也会产生分歧
④组成兴趣小组就能共同进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说法绝对,还需要其他因素,如努力、方法等
3.(2022桂林6)美好集体有我在。对此,下列同学的行为恰当的是( )
B
A. 上学迟到了,小鑫为避免班级被“扣分”故意谎报自己的班级
B. 社会实践活动时,班长主动邀请性格内向的小夏为小组成员
C. 一些同学鄙视、嘲笑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有待加强的小明
D. 一些同学指责小刚向班主任反馈班级存在的“抄作业”问题
不诚信行为
不尊重他人
缺乏集体荣誉感的表现
新教材命题趋势前瞻
1.教材素材改编 某班举行了“我的初中生活感受”分享会,下面是部分同学
的分享:
分享一 从小学升到初中后,寄宿生活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
分享二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了。
据此可以看出( )
D
A. 集体建设需要每个成员的努力
B. 集体力量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
C.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
D. 集体生活有利于促进自我不断完善
2.新教材·情境思考(8分)围绕“在集体中成长”这一话题,同学们纷纷发
表看法。
情境一 球场上比赛激烈,两班球队都在奋力拼搏。最终,实力稍弱的七
年级(3)班输了。小亮说:“比赛可以输,但我们不是失败者,我们重在
参与。”
(1)你赞同小亮的观点吗?请简述理由。(4分)
赞同小亮的观点。理由:①我们要在竞争中发展自己;②我们要捍卫自己和
集体的尊严;③竞争让集体充满活力。(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共4分)
情境二 学校广播体操比赛即将开始,一位参赛队员因小事和同学发生争
执,扭头就要走,小敏赶紧上前劝说,这位队员才留了下来。最终他们所
在的七年级(3)班获得广播体操比赛团体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2)请你猜猜小敏劝说的内容是什么?(4分)
①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应心中有集体,识
大体、顾大局,不能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②你若退
出比赛,这件事会有损集体利益,这是不对的。(每点2分,共4分)
3.新教材·情境思考与实践活动(8分)七年级(1)班围绕即将到来的运动
会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畅所欲言】班长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同学们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1)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
①小丁说法片面。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
共同的规则。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理
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②小华说
法错误。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应从集体利益出发,让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③小蓓说法正确。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
目标和团结协作。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每点2分,共6分)
【集体有我】为更好地在运动会上展示班级风貌,增强班级凝聚力,七年
级(1)班的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增强班级凝聚力倡议书
同学们:
运动会是展示集体风采的舞台,共建美好集体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为此,我们倡议:
① ;
② 。
七年级(1)班
×年×月×日
(2)请你将倡议书补充完整。(2分)
从实际出发,发挥所长,为集体出力; 悉心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