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衡阳市八中教育集团初中校 2024 年下期期末联考九年级语文试卷同学们:在考试过程中,请大家保持冷静与专注,仔细阅读题目,认真思考后再作答。时间管理同样重要,请合理分配每一道题的答题时间,确保每一分钟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一、积累与运用(20 分)最是读书能致远,人间至味是书香。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 1—3题。穿过了乍暖还寒的料峭春风,大地沐浴在 A (①暖暖 ②炎炎)的日光下。在古人看来,这是最宝贵的读书时光,他们 B (①往往 ②常常)借着美景高谈阔论,于 C (①滚滚 ②滔滔)时光中打捞读书的鲜活印记。智者圣贤们的那份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晨光的韵律里更见修养,是我辈人生的标杆、读书人的标尺。读喜欢的书,似与挚友交谈,使人胸襟开阔,kuàng 达晓畅。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是相辅相成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全面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生的追求。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锲.而不舍( ) ②kuàng 达( )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叠词,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A. B. C.3.下面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将“智者圣贤们”改为“古人”。B.“料峭春风”“读书时光”“独立思考”结构类型各不相同。C.语段方框内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分号。D.画波浪线的句子中“读”“行”是动词,“与”是连词。综合性学习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5 题。材料一书法是一门对汉字艺术化书写的艺术。据此,可确定书法作品的判断标准:一、所写对象为汉字且内容健康;二、字迹具有艺术性。根据“艺术性”规定,并非所有的古代文字遗迹都可被称为书法艺术品,只有具备相当笔墨技术支持,又注入了深厚人文情怀的那些书迹才可被称为书法。书法还应该为世人提供某些营养,或者在笔墨技巧上可供学习,或者在精神层面上能打动人心。材料二欣赏书法作品要欣赏其“形"与“神”。形,是指由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结构,整幅字的布局;神,是指书法作品的神韵,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材料三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需一气呵成,气韵贯通。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其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断而意相连,适当留白,疏密得当。好的作品既要体现书写者的独特性情、气质、境界和格调,又要有能够将其表现出来的精熟技法。4.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如果一幅字所写内容是汉字,且具有艺术性,就可判定其为书法艺术品。B.书法艺术品能为书法学习者提供书写技法的借鉴,丰富书法欣赏者的精神世界。C.书法作品的“神”,是指字的笔画、线条、布局和整幅字的章法、神韵、情感等。D.好的书法品情、气质、境界和格调即可,不一定要有能够将其表现出来的精熟技法。5.学校将开展书法比赛,就下列三条主题语向全校征集意见,你最想推荐哪一条 最适合用哪种字体书写 请简述理由。(4分)①笔间论书道,翰墨育雅趣。②工工整整写字,端端正正做人。③笔墨肆意写人生,青春飞扬显豪情。6.古诗文默写。(5 分)(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化用典故,表达了希望能得到朝廷的重用,报效国家的句子是: , ?(2)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用典表达将士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3)“雁”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常见之物,请写出一句含有“雁”字的诗词:。二、阅读(50 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 7-9 题。(10 分)材料一:国潮可以说是顺应青年群体的审美品位和个性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和再表达。比如故宫、三星堆等博物馆基于中国经典文物元素设计开发文创产品,河南电视台用视听语言重新复原唐朝风貌,央视春晚通过高科技将传统山水意境融入现代舞台等。因此,国潮在深层代表了一种民族文化的再生产,表现为时间维度促进文化传承和空间维度扩大传播影响力的双重过程。当传统文化以国货为载体实现符号转译和意义再造,就逐渐形成新的、被广泛认同的融合性社会思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原本的商品属性,获得建制性的文化影响力。材料二:国潮激发作为传播主体的青年群体的民族文化自信。青年人是国潮的核心用户群,更是未来国际传播的重要主体。值得注意的是,Z世代(指1995 年至 2009 年间出生的人群)也是与互联网发展同步成长的一代,身处不同文化环境中的青年群体共享数字信息技术,因此更加有能力也有动力进行积极的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国潮让海外青年人真正认可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有助于建构持久的国家品牌形象。国潮在这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于产品的流动性和文化的持续性。也就是说,国潮作为一种文化观念、社会思潮和审美取向,虽然附着于一定的商品,却不依赖于特定的商品。因而,即使国潮的产品种类相对有限和小众,品牌的更新换代也难以预期,但它们所传递的民族文化价值并不会随之削弱,反而在产业延续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的正向积累,促进更多的海外青年了解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从而提高中华文化的海外感召力。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在冬奥会期间火爆出圈,受到各国运动员的追捧,很好地传递了中国文化。材料三:“国潮的兴起,对于中国的企业、品牌来说,无疑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产业升级机会。”王昕说,“我们以前说的国货,主要是中国制造层面。国货满足的是人们的物质需求,解决的是人民群众用什么的问题。”王昕认为,国潮的出现意味着文化再造,它满足的不仅仅是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更满足了精神需求。他继续分析了国潮的兴起对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关系的改变。“借着国潮的潮流,消费者和品牌之间可以形成一种精神关联或者情感链接,这是一种更为亲密的新型消费关系。”王昕认为,这是消费者对产业、对整个品牌生态的有利推动。那么如何用好国潮文化符号?国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要有计划地进行集群化、规模化、系列化的开发。”王昕认为,目前国潮文化中的文化形象和符号还较为分散,其开发也呈现一种散点多发状态,围绕某一个文化元素成体系、成规模的开发还比较少。“国潮之后的发展需要更好的顶层设计,而不只是自下而上、自发生成的潮流。”王昕解释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各个国家都有共性的发展轨迹,就是从自发地聚集,到政府有效规划和顶层设计的规范引导。政府有效介入和规范化引导是潮流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王昕说,目前国潮文化中浮于表面的设计元素和文化形象居多,中国元素的内核还可以进一步挖掘。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国潮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再生产,促进了文化的传承,扩大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B.因为国潮在产品的流动性和文化的持续性方面具有优势,所以不依赖于特定的商品。C.国潮的兴起,使得消费者和品牌之间可能会形成一种更为亲密的新型消费关系。D.目前,国潮文化中围绕某一个文化元素成体系、成规模的开发不是很多。8.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 分)9.结合材料二、三,请简要概括国潮兴起具有哪些意义?(4 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 10-13 题。(15 分)礼物孙梓菡①离闺女的周岁生日还有 3 天,老殷躺在行军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②两个月前,老殷随部队机动数百公里来到这片戈壁滩。天高云淡,几十公里戈壁滩,一眼望不到边际。戈壁滩虽然荒凉,但战士们一个个热情高涨,并没有因环境恶劣而消沉。③可戈壁滩怎么可能放过考验他们的机会?一天24小时的狂风尽情肆虐。搭帐篷时,沙石土质坚硬无比,想把 1 米多长的钢钉砸进去哪有那么容易。上等兵谭超费了老大劲,砸了半天,手上的老茧都磨破了,却依旧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务量。④“让我来。”老殷不服老,搓了搓手,提了口气,抡起大锤,凭着一股子蛮力,愣是和戈壁滩比起了狠。在老殷的带领下,大家分工明确,干劲十足。4个小时过后,车库帐篷和班用帐篷首先被搭了起来,总算有了个“新家”的雏形。⑤彼时,戈壁滩的天已经黑透了,借着探照灯射出的强光,老殷和战友们坐在地上一边吃着干粮,一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⑥进戈壁滩之前,老殷按规定交了手机,从此与家里断了联系。之后的一段日子,老殷和战友们朝夕相伴,以这片戈壁滩为家。⑦但老殷还有自己的小家。今年年初,妻子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棉袄”。他本想在家多陪陪她们娘儿俩,但因任务需要,不得不提前返回单位。临走时,老殷的心里有一万个不舍,倒是妻子一直宽慰他,让他不要太牵挂。军人,完成任务才是第一位的。⑧“失联”的时间越长,老殷心里的那份思念就越重。眼看着离闺女第一个生日的时间越来越近,晚饭时候却接到上级通知,部队返回的时间又推迟了一个礼拜。老殷的心里顿时五味杂陈。⑨戈壁滩的夜很美。那天夜里,老殷仰望星空,心中阵阵思念随着狂风遥寄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何不把这醉人的星空拍下来送给闺女当生日礼物?”一个温暖而甜蜜的念头在老殷的脑海中突然浮现。⑩第二天一早,老殷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宣传科的老王。老王当即表示“立马给他安排”。 一向“狂躁”的戈壁滩这一次出人意料的十分“配合”。轮到老殷站夜岗的那晚,群星璀璨,闪耀夜空,从浩瀚的深蓝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远端。老殷手握钢枪,一身戎装挺立风中。老王悄悄来到他身后不远处,调整好角度,按下快门,一张“星空下的哨兵”照就此诞生。随后,他还特地将照片打印出来交给了老殷。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闺女的生日越来越近,老殷开始筹划着怎样把这份特殊的礼物寄给她们娘儿俩。老殷没想到,先收到礼物的人却是自己。 几天前,同事老肖神神秘秘地塞给他一个信封。老殷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妻子和孩子的照片,白白胖胖的女儿咧着嘴笑,几个月不见,长大了许多。 “你呀,平时总和我们叨念嫂子和闺女,这次我回驻地拉物资,看到了嫂子寄到驻地的信,想着你心里正盼着呢,就给你捎来了。” 老殷把照片翻过去,看到背后有一行细细的字:“只要我们的心在一起,再遥远的距离也不是分别。”顿时,他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第二天,老殷收到了大家写下的祝福,这是对“小棉袄”的生日祝福,更是对他们一家子的祝福。 戈壁滩的风,依旧不停地在耳边咆哮嘶吼,老殷手里紧.攥.着照片缓缓走出帐篷,向着天边的方向,静静地看了好久…… 得知老肖第二天要提前返回单位,老殷连忙把自己准备的礼物和战友们的祝福精心包装好,请老肖一回到单位赶紧寄出去。 任务结束回到驻地的那天,老殷第一时间就给妻子打了视频电话。两人拿着给彼此的礼物,微笑着流下了幸福的泪水。10. 阅读选文②~ 段,完成下面表格。(4 分)段落 ②~⑤ ⑥~⑧ ⑨~ ~ 老殷与家人失 战友们送上祝老殷和战士们 联,甚至无法 福,老殷将这主要情节 远赴戈壁滩, 陪伴闺女度过 B 些祝福与自己以其为家 她的第一个生 的礼物寄给家日 人感恩战友的祝热情高涨,并“老殷”的心 福,急切将自没有因环境恶 A 感动情 己的礼物与思劣而消沉念传递给家人11. 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 分)可戈壁滩怎么可能放过考验他们的机会?一天 24 小时的狂风尽情肆虐。12.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 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 分)戈壁滩的风,依旧不停地在耳边咆哮嘶吼,老殷手里紧.攥.着照片缓缓走出帐篷,向着天边的方向,静静地看了好久……13. 有人认为,将标题改为“星空下的哨兵”更好,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4 分)(三)古诗文阅读(17 分)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 14 题。(4 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小重山【宋】岳飞昨夜寒蛩①不住鸣。惊回千里梦②,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①寒蛩(gióng):秋天的蟋蟀。②千里梦:指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14.小铭搜集了一些英雄名人的诗词作品,发现诗词往往语言凝练,意旨深远,一字寓深情。请和他一起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4分)作炼字 出处 鉴赏者描写出万箭齐发,弓弦雷鸣的震撼,辛《破阵子· 以壮阔盛大的战争场面和辉煌的胜弃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利,表达出词人①疾“惊” 之情。寂静的深秋之夜,词人在睡梦中惊岳《小重山》 醒,表现词人日夜牵挂的都是国家飞兴衰,表达了作者② 之情。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 15-18 题。(13 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①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②后,俸③去书来,落落④大满,素蟫⑤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节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注释】①切:迫切。②通籍:做官,出仕。③俸:官薪。④落落:堆积的样子。⑤素蟫(yín):指书里的蠹(dù)虫(蛀虫)。15.学习文言文可以用“迁移法”,下列迁移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家贫难致”中的“致”,根据《送东阳马生序》中“无从致书以观”的“致”,可理解为“得到”的意思。B.“故有所览辄省记”中的“辄”,根据《醉翁亭记》中“饮少辄醉”的“辄”可理解为“就”的意思。C.“今黄生贫类予”中的“类”,根据《核舟记》中“佛印绝类弥勒”的“类”,可理解为“像”的意思。D.“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中的“时”,根据《〈论语〉十二章》中“学而时习之”的“时”,名词活用为状语,可理解为“按时”的意思。16.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当余之.从师也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B.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负.势竞上C.无从致书以.观 以.残年余力D.使.与书俱 使.人称谢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3 分)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18.【甲】【乙】两文的作者有哪些相同点?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4 分)(四)名著阅读(8分)根据文段,联系《儒林外史》整本书阅读,回答 19-20 题。【A】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 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是的 ”【A】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19.下面有关《儒林外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B.《儒林外史》以现实主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成功地运用了讽刺艺术,喜剧性与悲剧性高度和谐统一,将生活之丑转化为艺术之美。C.王冕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正面形象,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为同情劳动人民、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D.范进是《儒林外史》中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原是穷秀才,为人老实,受人欺侮,中举后能同情百姓,为民请命。20.选段中的【A】指的是谁?请各用一个字概括 A 与范进二人相反的行为表现。他们不同行为的背后有着怎样相同的社会根源呢? (5分)三、作文(50 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就被关在门外。”----(印度)泰戈尔“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意大利)朗根尼西“人们若想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 ----(德国)普朗克结合上述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选定文体作文。要求:字数 600 字以上;中心明确、思想健康。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衡阳市八中教育集团初中校2024 年下期期末联考九年级语文答案(本答题卡共 4 页,20 题,考试用时 120 分钟,全卷满分 120 分)(贴条形码区)学校: 学号: 姓名: 考场:座号:选择题。(共 18 分)3 4 7 15 16 19 二、积累与运用。(14 分)1. (2 分) qiè 旷2. (3 分) ① ② ②5.(4 分)可以推荐任意一条(1分),需要选择合适字体(1分),结合主题语内涵答推荐理由。(2分)示例一:我推荐第一条,适合的字体是行书。理由:行书能彰显“笔间论书道,翰墨育雅趣”的内涵,体现了书法赛事展示学生书写技巧、培养高雅情趣的目的。示例二:我推荐第二条,适合的字体是楷书。理由:楷书结构严谨,字体方正,能体现“工工整整写字,端端正正做人”的内涵,也能更好地鼓励学生认真写字、严谨做事、端正做人,示例三:我推荐第三条,适合的字体是草书。理由:草书飞扬飘逸,洒脱不羁,能表达“笔墨肆意写人生,青春飞扬显豪情”的内涵,与同学们在书法比赛中彰显青春活力的主题吻和。6.(每空 1 分,共 5 分)(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3)任意一句含有“雁”的诗词三、阅读与理解。(38 分)8.(3分)举例论证(1分)。通过举故宫、三星堆等博物馆设计开发文创产品,电视台对传统文化创意表达等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国潮是顺应青年群体的审美品位和个性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和再表达”的观点(2分)。9.(4分)①激发作为传播主体的青年群体的民族文化自信;②让海外青年人真正认可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有助于建构持久的国家品牌形象,提高中华文化的海外感召力;③为中国的企业、品牌提供了一次产业升级的机会;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每点1分,共4分)(4分) A.思念、五味杂陈 (2分)B.老殷决定将戈壁滩的美丽星空送给闺女当生日礼物,却没想到先收到了妻子给他的礼物。(2分)11.(4分) 运用了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2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戈壁滩环境的恶劣(1分),突出了战士们艰苦奋斗的高贵品质(1分)。12.(3分)“紧攥”意为用手握紧(1分),这一动作形象地体现了老殷对照片的珍视(1分),凸显出老殷深沉内敛的情感(1分)。(4分)示例一:不同意。(1分)“礼物”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1分)对于战士们和军属来说,彼此的照片及战友们的祝福就是最好的礼物,(1分)饱含着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战友之间互相关爱的深厚情谊。(1分) 示例二:同意。(1分)“星空下的哨兵”读来给人一种温暖而甜蜜的感觉,(1分)贴合文章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同时点明了文章的主要人物,(1分)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传递出对战士们的赞美之情。(1分)14.(4分)(1)渴望杀敌报国的豪迈(之情); (2)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3分)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吧?18.(4分)①出身贫寒,爱好读书。“余幼时即嗜学”“余幼好书”,他们都因家贫只能借书以读。②克服困难努力读书的精神。宋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袁枚读书迫切,不能借到书在梦里也想着这件事。(答出2个相同点给2 分,结合内容分析再给2分。)20.【A】是周进。(1分)不同表现:周进是“哭”,范进是“笑”。(2分)社会根源:一哭一笑背后的根源都是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与毒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考试答案.docx 九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