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民兴中英文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调查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民兴中英文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调查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泰州市民兴中英文学校
2024年秋学期七年级期末学情调查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30分)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能和人对话、会做题目、会写论文……要判断其是否属于生物,下列特征中,可以作为依据的是( )
A. 能说话 B. 能自由运动 C. 能生长和繁殖后代 D. 能变形
2、下列生命现象中,与“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后会合拢下垂”体现的生物特征不同的是
(  )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葵花朵朵向太阳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科学家模仿蝴蝶身体表面的小鳞片调节体温的方式,设计了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这项生物技术属于( )
A. 转基因技术 B. 太空育种技术 C. 克隆技术 D. 仿生技术
4、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中,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改变而发生明显的变化:下层分布的是热带雨林,中层分布的是常绿阔叶林,上层分布的是针叶林,顶层分布的是高山草甸。造成这个地区植 物分层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温 度 B. 水 分 C. 阳 光 D. 空气
5、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B.探究结果与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
C.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
D.为了避免偶然性,可以进行多次实验
6、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生长在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疏松土壤
C.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D.变色龙的体色可以随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
7、在生态系统中,能够担当分解者的动物是
A.细菌和真菌 B.蚯蚓和蜣螂 C.蝗虫和蚱蜢 D.青蛙和蟾蜍
8、用食物链的方式表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正确的是
A.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黄雀
C.黄雀→螳螂→蝉 D.柳树→蝉→螳螂→黄雀
9、实验课上,小明在低倍镜下看清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后,小红将显微镜轻移至自己面前观看,但看到的视野较暗。此时,她应该
A.缩小光圈 B.移动玻片
C.转动反光镜 D.更换高倍镜
10、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①是生理盐水
B.②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C.视野太亮时,应该换用遮光器③中的小光圈
D.视野中出现气泡④,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11、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右下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减少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
12、下图①~④为某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②和④ B.①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13、某胃病患者因胃痉挛产生了胃痛,胃壁上参与这种病理现象对应的组织有
A.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C.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肌肉组织
14、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目前在海洋、湖 泊、河流等水源中都检测到了不同浓度的微塑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海洋、湖泊和河流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B. 微塑料不会进入人体并对人体造成危害
C. 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互不联系的
D. 微塑料能够广泛分布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5、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带领团队研发的海水稻是可以生长在盐碱地的水稻品种。海水稻的根部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16、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它与真正的大熊猫相 比,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
D.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
17、某同学在显微镜下看见一生物的运动方向如下图,则该生物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A.逆时针 B.顺时针
C.向左运动 D.向右运动
18、模式生物拟南芥在中国空间站的问天舱生根发芽。拟南芥的体细胞有5对染色体,它连续分裂3次后,形成新细胞的数目 和每个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 )
A.6个、3条 B.8个、5条
C.8个、10条 D.3个、30条
19、壁虎在受到攻击时尾巴会自行折断,掉下来的尾巴还会扭动,以吸引敌害的注意,它则趁机逃脱。一段时间后,壁虎的尾 巴能重新长出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构成壁虎身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尾巴再生时只发生细胞分裂,不发生细胞分化
C.壁虎断掉的尾巴属于组织
D.壁虎的结构层次是细胞 →组织 →器官 →个体
20、人们吃甘蔗时先要削皮,再吃甘蔗的汁液,吃后吐出甘蔗的渣。以上叙述吃甘蔗的顺序,分别阐述的甘蔗结构是( )
A.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B.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
21、如图6是几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生物①的食物消化是在口沟内进行的
B.图中生物②的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
合作用
C.图中四种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
图中四种生物都只由一个细胞就能独立完
成各种复杂的生理功能
2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碳循环关系图,其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
A.a B.b C.c D.d
23、某科研人员利用分层采样器,对人工引种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中底栖动物种类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底栖动物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底栖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C.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底栖动物种类数均变少
D.互花米草滩涂比自然滩涂自我调节能力强
2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中心。如图所示将两种不同伞藻进行“拼接”,新形成的伞藻“移接体”长出的帽形应该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共同结果。下列关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个活细胞都能分裂产生新细胞
B.细胞能无限长大
C.细胞分化能形成不同的组织
D.所有细胞分裂后,细胞的数量增多,染色体数量增加
26、2024年2月4日是第25个“世界抗癌日”,主题是“整合卫生资源,医疗人人共享”。癌细胞是产生癌症的根源。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分裂速度快,且可以不断分裂
B.癌细胞可以侵入邻近正常的组织
C.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
D.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杜绝癌症的发生
27、对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动、植物体的过程①完全相同
B.图中C和E的结构层次是一致的
C.植物的根属于B这一结构层次
D.人体皮肤属于F这一结构层次
28、下图是几种主要的植物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所以一般都分布在植物体的表面
B.B属于薄壁组织,液泡较大,能储藏营养物质
C.C属于分生组织,能够使叶芽保持分裂能力
D.D属于结缔组织,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9、下列关于生物命名和分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双名法由林奈创立,包括属名和种名两部分
C.生物的学名用斜体拉丁文表示,首字母大写
D.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
30、根据林奈的双名法命名法则,下表中的4种生物属于同一个属的是(  )
俗名 南瓜 玫瑰 大白菜 月季
学名 Cucurbita moschata Rosa rugosa Brassica pekinensis Rosa chinensis
南瓜和玫瑰 B.南瓜和大白菜 C.玫瑰和月季 D.大白菜和月季
非选题
31、完成概念图:(4分)
动 物
32、(4.5分)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草履虫放到加有染红的酵母菌的烧杯中进行培养,并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内填图中序号)
(1)在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从培养液的 层(选填“表”、“中”、“底”)吸取的液滴中草履虫数量较多。草履虫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等生命活动,因此,草履虫属于 (选填“单”或“多”)细胞生物。
(2)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少许棉花纤维,目的是 。
(3)在观察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太亮,应调节图一中的反光镜和[ ]使视野变暗,此时观察到草履虫靠图二中[⑤] 的摆动旋转前进,继续观察草履虫的结构时,看到它体内某一结构被染成了红色,该结构最可能是 。
(4)一段时间以后,草履虫两部分会完全分开,成为两个独立的个体,说明这只草履虫正在
(填生物的一种基本特征)。
(5)为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同学们在载玻片的A 、B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的培养液,并将两滴液体连起来,然后在A 侧培养液旁放少量食盐,如图3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最终移到 (选填“A” 或"B") 侧,这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3、(3.5分)黄花又名萱草、金针菜、忘忧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绿色开花植物。图一是黄花的结构层次,图二是黄花花朵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
(1)图一中a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此过程中,细胞核中的 会进行复制,后均分成完全相等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2)图一中b表示 过程,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3)人们食用的黄花菜属于植物的 器官,与花瓣呈黄色有关的色素主要存在于图二中的[ ] 。
(4)与人体相比,黄花植物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5)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 等不同等级,这是目前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的七个主要等级。
34、(3分)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计划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在准备实验材料时发现装黄粉虫幼虫的聚苯乙烯塑料袋被咬破了。他们对此十分好奇,于是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观察并统计甲、乙两组黄粉虫幼虫的生长状况及聚苯乙烯塑料泡 沫的消耗量。请据表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处理时间
甲组 各取50只大小、生理健康 状况等方面大致相同的黄 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麦麸(黄粉虫幼 虫喜爱的食物),其他生活 条件均适宜 30天
乙组 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塑料 泡沫,其他生活条件均与甲 组相同
(1)该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探究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甲组和乙组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_。
(3)实验中每组选用50只黄粉虫幼虫在大小、生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大致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每组选用50只黄粉虫幼虫而不是1只,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5)统计实验数据发现,甲、乙两组黄粉虫幼虫均能正常生长,且乙组中聚苯乙烯塑料泡沫的质量减少了约30%,据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每年世界上都有大量的废弃塑料在环境中积累。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那么你有什么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一生物2024年秋学期期末学情调查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15分)每题0.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D A B B B D C B A D A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C A B A B B A C D B D D C
第二部分非选题:(15分)每空0.5分
31.(4分)
32.(4.5分)
(1)表 呼吸、运动(或生殖) 单
(2)限制草履虫活动
(3)2 纤毛 食物泡
生殖(繁殖、分裂生殖)
B
33.(3.5分)
(1)染色体
(2)细胞分化
(3)生殖 4 液泡
(4)系统
(5)界、门、纲、目、科、属、种
34.(3分)
(1)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塑料吗?
(2)聚苯乙烯塑料
(3)控制单一变量
(4)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偶然性,是实验结果更准确。
(5) 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塑料。
(6)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等(合理即给分)
生态系统
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如阳光
、空气、
水等)
绿色植物
动物
细菌、真菌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