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十、十一章综合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十、十一章综合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十一章综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地形剖面图可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沿某一方向的高低起伏状况。读某国沿36°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可判断该国是(  )
A.美国 B.俄罗斯
C.巴西 D.澳大利亚
2.下列关于该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以温带气候为主,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
B.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小,粮食需大量进口
C.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
D.该国是目前接收移民数量最多的国家
“大河之路”是紧依密西西比河的一条公路,它纵贯美国南北,是欣赏、观察密西西比河景观的最佳路径。读图,完成3~4题。
3.“大河之路”沿途①处可观赏到(  )
A.辽阔的玉米地
B.苍翠的茶园
C.湿热的水乡
D.整齐的甘蔗林
4.密西西比河(  )
A.越往下游结冰期越长 B.支流众多
C.沿岸多热带雨林 D.由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
下面两幅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人均能源消耗图(图1)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示意图(图2)。读图,完成5~7题。
图1
图2
5.甲国最可能是(  )
A.南非 B.美国
C.巴西 D.埃及
6.图中表明,以下与甲国经济特点不符的是(  )
A.资源消耗大国 B.消费水平高
C.产业以农业为主 D.经济水平高
7.要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 B.发展火电
C.发展风能、光能产业 D.节能减排
8.下列关于巴西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半球,东、西两面临海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国土大部分位于热带,以热带气候为主
D.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9.下列关于巴西资源和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巴西是南美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B.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大量出口
C.工业中心多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
D.以生产和出口热带经济作物闻名,咖啡、蔗糖产量大
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约60%位于巴西境内。读巴西示意图(图1)和1988—2018年亚马孙雨林砍伐面积统计图(图2),完成10~12题。
图1
图2
10.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南温带
B.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
C.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D.咖啡、玉米主要种植在南部地区
11.1988—2018年亚马孙雨林遭破坏的具体表现为(  )
A.雨林砍伐面积累计量在增加
B. 2008年后每年砍伐面积持续下降
C. 30多年中砍伐速度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变化
D.砍伐雨林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居住用地
12.“地球之肺”遭到破坏,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使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南极地区冰雪资源更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南极地区乔治王岛(长城站所在地)出发,按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海域航行一周,它所经过的大洋依次为(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二、综合题
14.(2024·四川广安中考)运用对比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国家,提升区域认知素养。读美国本土简图(图1)和巴西简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美国本土和巴西都濒临    洋。
(2)美国本土和巴西因地理位置和地形不同,导致气候差异巨大,美国本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巴西以热带雨林气候和      气候为主。
(3)美国农业因地制宜,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形成了多个专门化的农业带(区)。图中代表小麦区的是   (填字母)。
(4)河流航运价值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密西西比河和亚马孙河都是世界著名河流。请结合美国和巴西的地理条件,任选一条河流,判断其航运价值高低并阐述理由。
判断:                      。
理由:                      。
15.读北极和南极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南极地区相比,从海陆位置来看,北极地区中部为     (大洋),四周陆地环绕;极地地区气温的共同点是      ,不同点是             。
(2)适合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段是   。这是因为          。
A.11月至次年3月      B.7—9月      C.全年
(3)图中纬度最高的科学考察站是      。
(4)试分析秦岭站采用高脚建筑模式的原因:               。
(5)秦岭站优先采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原因有(  )
①秦岭站所在地风力大,风速快,刮风时间长 ②秦岭站所在地有阳光直射现象,太阳辐射强 ③与传统能源相比,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更稳定 ④风能和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更加绿色环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2.1.A 2.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家的地势特点是东西高、中间低,且该国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由此可判断该国家是美国。第2题,由第1题可知该国为美国,美国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广,粮食大量出口。
3~4.3.A 4.B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①处是玉米带,因此可观赏到辽阔的玉米地。第4题,密西西比河越往下游纬度越低,结冰期越短;流域内以温带气候为主,无热带雨林分布;密西西比河由高纬度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
5~7.5.B 6.C 7.B 解析: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名副其实的资源消耗大国。读图可知,甲国最可能是美国。第6题,由图可以看出,甲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推知甲国资源消耗多,消费水平高,经济发达,工业发达。第7题,通过植树造林,发展风能、光能产业,节能减排等形式,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实现碳中和的正确做法;发展火电会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8.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西国土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以热带气候为主。
9.D 解析: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巴西铁矿大量出口,但煤炭和石油产量少;巴西工业中心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巴西以生产和出口热带经济作物闻名,咖啡、蔗糖产量居世界前列。
10~12.10.D 11.A 12.C 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咖啡、玉米主要种植在南部地区。第11题,读图可得,1988—2018年亚马孙雨林遭破坏的具体表现为雨林砍伐面积累计量在增加;2008年后每年砍伐面积既有下降的时候,也有上升的时候;结合砍伐面积来看,30年中砍伐速度经历了多次快慢变化;砍伐雨林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农业用地并获取经济效益。第12题,“地球之肺”遭到破坏,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3.C 解析: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科学考察船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14.答案:(1)大西 (2)热带草原 (3)C (4)密西西比河航运价值高或亚马孙河航运价值低。密西西比河航运价值高:流经平原,地势平坦,流速缓慢;降水较为丰富,河流水量较大;气候温和,河流结冰期较短;干支流较多,通航里程长;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等(任答一条,言之有理即可)。亚马孙河航运价值低:人口少,经济落后。
15.答案:(1)北冰洋 终年严寒 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比北极地区更低 (2)A 此时是南极地区暖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较长,便于科学考察开展 (3)昆仑站 (4)防止积雪堆积;防止强风对建筑的冲击;防止室内热量通过地面散失等 (5)B
解析:第(1)题,北极地区中部为北冰洋,四周陆地环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极地地区气温的共同点是终年严寒,不同点是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比北极地区更低。第(2)题,适合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段是11月至次年3月。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便于科学考察开展。第(3)题,昆仑站距离极点最近,故纬度最高的科学考察站是昆仑站。第(4)题,秦岭站采用高脚建筑模式是为了防止积雪堆积,防止强风对建筑的冲击,防止室内热量通过地面散失等。第(5)题,南极大陆纬度高,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南极大陆没有太阳直射现象,②错误;南极大陆纬度高,太阳能不稳定,③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