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训练三 名篇名句默写1.《木兰诗》木兰身跨战马,日行夜宿,万里迢迢,奔赴战场。在“① ,寒光照铁衣”的边塞,木兰征战多年,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立下汗马功劳。还朝后辞官不就,回乡与家人团聚。归家后的木兰,立刻“当窗理云鬓,② ”。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使军中同伴惊讶不已。2.《竹里馆》(1)《竹里馆》中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的诗句是“ , ”。(2)《竹里馆》中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诗人僻居深林之中并不感到孤独的诗句是“ , ”。3.《春夜洛城闻笛》(1)《春夜洛城闻笛》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的诗句是“ , ”。(2)《春夜洛城闻笛》中表现诗人听到“折柳”曲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4.《逢入京使》(1)《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诗句是“ , ”。(2)《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归乡无期,万千思念尽在一声“传语”之中的诗句是“ , ”。5.《晚春》(1)《晚春》中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尽情舒展生命本色的诗句是“ , ”。(2)《晚春》中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杨花、榆荚虽然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但也尽自己所能为晚春添色的诗句是“ , ”。6.《陋室铭》(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句子是“ , ”。(2)《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 , ”。7.《爱莲说》(1)《爱莲说》中揭示了莲的象征意义,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2)《爱莲说》中借莲表现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3)《爱莲说》中借莲表现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 ”。8.《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中通过“前”和“后”的对比表明时光流逝一去不返的诗句是“ , ”。9.《望岳》(1)《望岳》中“ , ”两句由远观转为凝望,表现了诗人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2)杜甫在《望岳》中抒发自己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诗句是“ , ”。10.《登飞来峰》(1)《登飞来峰》中诗人借写古塔之高来写自己立足点之高,看到旭日东升之景的诗句是“ , ”。(2)在彩绘风筝活动中,小文在风筝上写下了《登飞来峰》中的诗句“ , ”,表达希望自己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愿望。11.《游山西村》(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 , ”两句写出了村民丰年酿酒、热情待客的欢乐情景。(2)当我们遭遇困境时,要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 ”勉励自己,相信总有峰回路转的时候。12.《己亥杂诗》(其五)(1)《己亥杂诗》(其五)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 , ”。(2)《己亥杂诗》(其五)中表现诗人不甘自弃、不忘报国的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 。” 13.《泊秦淮》(1)杜牧在《泊秦淮》中借月亮营造了一种朦胧凄清的意境的诗句是“ , ”。(2)杜牧在《泊秦淮》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了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 ”。14.《贾生》(1)《贾生》中表现汉文帝似乎诚意十足,同时赞美贾生才华横溢的诗句是“ , ”。(2)《贾生》中诗人用“ , ”两句讽刺了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事的社会现实。1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从登山、下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总结哲理的诗句是“ , ”。16.《约客》(1)《约客》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的景色的诗句是“ , ”。(2)《约客》中表达诗人因候客多时而怅惘失意的诗句是“ , ”。答案:1.①朔气传金柝 ②对镜帖花黄2.(1)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2)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3.(1)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2)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4.(1)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2)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5.(1)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2)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6.(1)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7.(1)莲 花之君子者也(2)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3)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8.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9.(1)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10.(1)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11.(1)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12.(1)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13.(1)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2)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14.(1)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2)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15.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16.(1)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2)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