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oumudinglv电压-教学设计个人基本信息学段 初中 学科 物理年级 九年级 教龄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及课时分配 本节是北师大版第十一章第五节电压,是在学习了电流和简单电路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电压的概念和电压表的使用,并通过探究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本节课上第一课时学习电压的概念和电压表的使用,有了学习电流和电流表的知识基础,本节课学习既是对前一节课的复习与应用,又为以后学习电学知识做好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中,逐渐掌握了物理知识和基本仪器的使用,物理素养基本养成,在此基础上学习电学既是一种综合提升,又是一种完善知识体系的必要之举,学生学习又能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利于学习和掌握。还有就是学生数学知识准备也已基本完备为电学知识的学习做好了数学工具的准备。单元(或主题)教学目标 1、通过类比水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理解电压的概念。 2、通过实验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电压教学设计学段科目 初中物理 课题 电压 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 1、 知道串联电路电压的计算规律,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2、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得出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3、学生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增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锻炼和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学重点 1、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教学难点 电压概念的理解、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 媒体演示、学生分组科学探究、讲解、演示实验、讨论交流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初步了解电压表结构、使用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主动展示 展示雨天闪电图片,雷电很厉害可以击死人和牲畜;高压危险,不能靠近;生活中“电压”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印象 学生踊跃地交流着自己的生活感受。 创设情景,提高学习兴趣。调动探究 按教材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猜想灯泡的亮度是否一样 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电压的作用和电源的作用: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实验,并就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讨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组织学生讨论。例题 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电路中无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无电压 C.电路两端必须有电压,才可能有电流 D.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思考讨论并分析认真完成练习。 加深对电压和电流关系的认识。问:电压是一个新的物理量,让学生类比电流,在教材中找出电压的符号、单位及其换算。 阅读教材,寻找问题的答案。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进行单位换算练习,例: 1kv= v= mv; 100mv= v; 进行练习 掌握电压的单位换算问:家用电器电压有大有小,怎样知道电压的大小 引导测量电压的工具是电压表。 问:学生阅读教材电压表的说明书再比较自己台面的电压实物,想想电压表连接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简要介绍电压表的外表结构,结合学生回答归纳出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电压表和被测用电器并联;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一”接线柱流出;被测电压不要超出电压表量程;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电压表说明书,并画下关键句。 热烈讨论,积极回答。 培养学生自觉能力,提取信息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问:通过,要学生比较和电流表连接方法上有什么异同 热烈讨论,积极回答。观察教材电压表实物图和台面电压表实物,并和电流表的读数作比较,归纳电压表的读数方法:先确定量程,再确定分度值。 演示课件练习电压表读数 热烈讨论,归纳电压表有 0-3v和0-15v两个量程分度值分别0. 1v,0.5v。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问:阅读教材图 6.1-7“想想做做”内容,想想串联后的总电压和每个电池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积极思考和发言。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总结能力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知识想知道的 积极思考和发言。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道的归纳总结能力。板书设计 1.电压 (1)电压: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2)电压的单位:千伏(kv),伏特 (v),毫伏 (mv) 1kv=1x10^3v, 1v=1x10^3mv 2.怎样连接电压表 电压表要和被测用电器并联: 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被测电压不要超出电压表量程; 3.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 先确定量程:0-3V:0-15V; 再确定分度值: 0-3V 分度值是 01V 0-15V 分度值是0.5V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