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通城县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1 月期末生物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进行,某中学也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据此完成 1-2 题。1.抢答题:“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桃树和鸭子这两种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是A.细胞壁、细胞膜、液泡B.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C.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D.细胞壁、细胞质、液泡2.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选手说出有关“藻类植物”的诗词,下列诗句符合要求的是A.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B.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C.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024 年两会代表马忠明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决定着国家的粮食供给与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是支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据此完成 3-4 题。3. 右图为菜豆种子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 2 为胚芽B.胚是由右图中的 1245 组成的C.图中 5 为菜豆种子萌发提供营养D.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4.人工种子是一种人工制造的代替天然种子的颗粒体,可以直接播种于田间,其结构如右图所示。天然种子的结构中与人工种子中的胚状体功能相近的是A. 胚根 B.胚轴 C.胚芽 D.胚☆世界首台,合肥造。2024 年 10 月 20 日,合肥国镜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冷场台式电子显微镜。正确、规范的使用显微镜是我们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请据此完成 5-6 题。5. 小明所在的生物兴趣小组根据显微镜的原理,利用水滴、放大镜、 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材料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右图。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 可实现与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B.上下调节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显微镜的准焦螺旋C.若光线过亮,可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D.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可改变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6.以下 4 个图是小明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看到的物像,请根据物像特点,按照物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为A. ④ ③ ② ① B. ② ④ ③ ① C. ② ④ ① ③ D. ④ ② ① ③☆斧头湖位于湖北省武汉、咸宁、嘉鱼三地交界处。2024 年 11 月 1 日,在结束了 7 个月的禁渔期后,当日渔民在斧头湖捕鱼 4000 余斤。据此完成 7-8 题。7.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③控制鱼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8. 小林为了说明鱼鳃脱离水和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做了以下模拟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图甲模拟的是鱼在水中鱼鳃的状态B.手指模拟的是图丙中的 3 所示的结构C.鰓丝粘连会减小与水中空气的接触面积D.鳃丝呈鲜红色是因为密布毛细血管9.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两类生物体细胞分裂的过程,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表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B.两图中 A 时期细胞与 C 时期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同C.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D.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10. 科学家利用美西螈进行克隆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正常情况下,该融合细胞发育成的美西螈新个体的体色是A.黑色 B. 白底黑斑 C.黑底白斑 D. 白色二、非选择题(共 4 个小题,除单独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30 分)11.(7 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资料一】屠呦呦及其团队从黄花蒿(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发现了青蒿素,这种物质可作为药物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资料二】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再侵入红细胞内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资料三】黄花蒿在不同生长时期叶片中青蒿素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的采收期,黄花蒿产量及青蒿素含量有明显的不同,不同产地适宜的采收期有差异,不同的干燥方法对青蒿素的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 疟原虫主要破坏人体的红细胞和(2)疟疾患者体内的红细胞破裂后,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形成红细胞补充到血液中,但这依然跟不上疟原虫的破坏速度。(3)提取青蒿素一般要把黄花蒿茎叶晒干去除其水分,水分主要存在于黄花蒿细胞的中。(填细胞结构)(4)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 ,该细胞结构能够控制物质进出,同时对细胞的控制中心 内的染色体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5)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生物,以下与疟原虫结构差异最大的是( )A.草履虫 B.变形虫 C.病毒 D.衣藻(6)根据资料三,要想提高青蒿素的产量,我们还能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12. (8 分)泡菜因其醇香酥脆,深受人们喜爱,阳阳和同学在生物学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制作泡菜”的项目学习之旅。任务一:揭秘泡菜的制作原理制作泡菜时,可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将白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任务二:探究泡菜的制作过程1 将白菜洗净晾干切片,放入干净的泡菜坛中。2 加入适量的“老泡菜水”(从成功制作泡菜的坛子中取出的液体)和冷却的调味料汁, 淹没白菜。3 盖上坛盖,向坛口的凹槽内注入清水。将泡菜坛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任务三:分析实验数据传统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会危害人体健康,阳阳为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如下实验:1 每天取等量样本榨汁,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2 绘制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如下所示:(1)分析任务一,制作泡菜所利用的菌种是(2)分析任务二,步骤 2 中加入“老泡菜水”,这一步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步骤。调味料汁“冷却”的目的是避免步骤 3 中由“向坛口的凹槽内注入清水”这一操作推测该菌种在 (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才能产生乳酸。(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计委《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腌菜中不能超过 20 毫克/千克。按照这个标准,分析任务三中的数据,阳阳腌制的泡菜不宜食用的时间段为第 天。 (2 分)(4)泡菜放置两个月后,阳阳打开坛盖发现坛口周围有绿毛状的物体,他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其是由大量丝状体构成,该生物属于 (填“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该生物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13.(8 分)芹菜在我国的栽培始于汉代,至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起初仅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后作食用,经过不断的培育,形成了现在的细长叶柄型芹菜,即本芹(也叫中国芹菜)。本芹是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1)图甲所示结构为芹菜的叶,它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芹菜缺少的结构层次是(2) 小明帮妈妈切芹菜时,感觉芹菜叶柄的肉质部分比较脆,老芹菜比嫩芹菜的“筋”多且硬,他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这可能与芹菜叶柄的结构有关。为研究这一问题, 小明进行了下列实验:取洁净的载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用镊子撕取“筋”中的组织材料置于液滴中,盖上 ,然后将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乙所示的结果,据图推测,这部分属于 组织,这种组织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3) 小明用刀片切取叶柄的组织制成切片进行观察,为了看清物像,切取的材料必须 。为进一步观察图丙中的 A 处细胞,他需要先将切片向 移动,然后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再调节 最终观察到清晰的图丁细胞。14. (7 分)某校开展动物科普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不同动物类群的特征,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魅力。右图为小曦收集的动物图片。以下是小曦同学学习笔记的部分内容,请尝试将内容补充完整。(一) 观动物,识类群之多(1)以上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填字母)(2)图中所示的动物体温恒定的有 。(填字母)(二)辨特征,明物种之异(3) F 动物与 C 动物相比能更好的适应陆生生活,原因是 F 动物具有 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4)E 动物和 B 动物相比,在繁殖和哺育后代方面具有 的特征。(5)D 动物将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而 G 动物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根本原因是其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 环境的依赖。(三)析实例,悟保护之重(6)“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由于人们对鲨鱼“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营养价值不及猪皮,其中超标的汞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鲨鱼依靠“鱼翅”在水中控制方向,维持平衡,那么“鱼翅”实际上是鲨鱼的 为了保护鲨鱼,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一.选择题BCAD CCDA BA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除特别标注外;共 4 大题,共 30 分)11、(7 分)(1)肝细胞;(2)分化;(3)液泡;(4)细胞膜;细胞核;(5)C;(6)可研究黄花蒿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不同干燥方法)对青蒿素产量的影响12、(8 分)(1)乳酸菌;(2)接种;接种的菌种被烫死;无:(3)8-14(2 分);(4)真核生物;有(无)成形细胞核:13、(8 分)(1)器官;系统;(2)清水;盖玻片;输导(3)薄而透明;上;细准焦螺旋;14、(7 分)(1)BDEGH;(2)BE:(3)外骨骼;(4)胎生哺乳;(5)水;(6)鳍;不购买,不食用鱼翅,宣传保护鲨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